学术投稿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专项检测与分析

陈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 电气安全, 检测, 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类别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测,比较监测数据,改进日常维护方法 ,切实提高医护人员使用安全,保障患者免受电击伤害.方法针对全院5大类急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注射泵)共822台.利用福禄克ESA-615型电气安全检测仪现场采集各项电气安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对比.结果 急救设备的电气安全存在明显隐患,漏电电流受多项安全因素影响,必须规范日常工作,从而降低医疗设备的电击风险.结论 持续对急救设备的电气安全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及时发现电击隐患.帮助临床工程师找到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盲点,持续改进.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同时,确保患者的医治过程安全有效.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患沟通技巧在血液肿瘤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探讨医患沟通技巧在血液肿瘤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采用打破心理障碍,建立医患互信;使用人文关怀手段;保持医患沟通和谐统一.血液肿瘤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肿瘤,其病程漫长、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医患关系沟通需要长期坚持.在血液肿瘤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医患沟通的有效性、持久性是有效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值得推广.

    作者:戴惠;包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高校大学生健康体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效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加大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体检.该文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体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能更好的促进高校体检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如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进行治疗,清除疾病隐患,保证高校大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中药调剂管理与中药房的质量控制

    目的 分析针对中药调剂的中药房质量改进工作成效.方法 2016年2月,尝试进行主要针对中药调剂的中药房质量改进工作,组建改进小组,通过现场调查、满意度调查、医护人员、药师调查,分析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比分析改进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结果 改进后调剂差错出现率、过审处方抽检差错率低于改进前,改进后医护人员调查满意、患者调查满意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后抽检饮片质量问题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处理变质药物22 kg,低于2015年45 kg.结论 改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有效提高了中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吴红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并分析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7—12月,对该院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并与2016年1—6月未实施医护协同分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相较于2016年1—6月上半年取得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2016年7—10月下半年取得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素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级诊疗体系背景下海南省三级防盲卫生资源配置需求的研究

    目的 分析海南省防盲卫生资源现状,探讨分级诊疗体系背景下的三级防盲卫生资源建设机制.方法 调查2006—2015年海南省医疗机构完成白内障手术能力及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报表统计.结果 海南省2015年白内障手术率为1587例(百万人?年),省内19个县市中,具有开展白内障手术医疗机构的县市为9个,占比47%.二级以上的设有眼科的医疗机构有35家,可开展白内障手术的为17家,占比49%.眼科医生162名,白内障手术医生101名,占比62.35%.结论 海南省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要提高防盲工作水平需加大医师力量的培养力度,建立基层工作扎实的防盲网络,从根本上改变海南省防盲卫生服务的面貌.

    作者:余洋;吴雁凌;陈海波;邢健强;吴淑雄;杨静;钟兴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内科型大病入组医保DRGS病种付费的思考

    从各方面的报导及管理文件分析,由于DRGs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安全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医院管理手段,也将成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应用DRGs病种费用可规范临床路径,使患者住院费用相对标准化、社保资金可控.在我国已在北京等少数地区试点运行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正应国家各相关部委的要求向全国推广.但是经和国内知名专家胡牧、张乐辉等教授探讨,试点医院并没有对如血液肿瘤等内科型大病进行试点运行.因此我们提出对内科型大病,如何入组医保DRGS病种付费的思考建议,供相关管理部门参考.

    作者:王淑慧;苏丽华;张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易发生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精神疾病患者备受社会关注.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通常表现为自我认知能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易兴奋、冲动,发生伤害自身和他人的不安全事件.因此护理安全问题是精神科病房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保障精神科各项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合理排查各种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为患者疾病恢复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满意的就医环境.

    作者:纪桂英;谢晓燕;邢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内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为社区高血压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辖区所有居委会中的4个居委会为分析对象,对在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 调查、 统计和分析.结果 1469例在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服药率达98.7%,其中单用高血压药物的患者742例(占50.5%),两联药物的患者538例(占36.6%),三联及以上药物的患者170例(占11.6%);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56.5%,整体的服药依从性为67.4%.结论 打浦桥街道内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种类和治疗方案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但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达标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钱振东;梅卿;苏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改革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合适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方法 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特点,提出考试模式改革的方案,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改革后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模式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及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程考试模式,增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作者:李剑;雷芬芳;岳月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精益管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探析精益管理对于医院药事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10月时段内577张药剂处方设为对照组,沿用常规药事管理.选择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时段613张药剂处方设为实验组,使用精益管理.针对两组药事管理实际工作成效做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审核准确率、调配准确率、复核差错率和退药率分别为613张(100.00%)、608张(99.18%)、6张(0.98%)、4张(0.65%),管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益管理对于医院药事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分析

    在我国经济不断进行发展之中,人们对于医疗的要求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提高.而今天医疗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公立医院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越性,公立医院要将自身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从而让医院进行更好的发展.而现阶段中公立医院中还存在着财务上的风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的稳定性.该文从公立医院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对基于内部控制框架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将公立医院中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

    作者:杜辉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在股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与传统解剖盲探法在麻醉专业本科实习医师股静脉穿刺置管临床教学训练中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该校麻醉系2012级本科实习医师10名,对80例脑外科需要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组(UG组)和传统盲穿组(TB组).对所有实习医师统一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示教,采用超声引导下法和传统解剖盲探法.然后每位实习医师进行UG组和TB组各4次穿刺操作.并记录每组患者深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数,穿刺置管操作时间,误入动脉次数.结果 UG组和TB组穿刺置管时间分别为(18.5±3.4)min和(25.6±4.7)min,失血量分别为(3.6±1.8)mL、(5.4±2.1)mL,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0.0%和40.0%,误入动脉的发生率分别为7.5%和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在股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优势明显,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孟双双;刘苏;齐敦益;刘功俭;许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卫生教育分析

    目的 探究注射用红花双色素卫生教育现状以及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3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展开教育,并对实习生临床注射红花黄色素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然后引导实习生了解红花黄色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并选择相应的改进和解决措施.结果 该院实习生对于红花黄色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经过系统的教育之后,其水平得到提升,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和教育培训之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该院实习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指导之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合理性得到提升,患者比较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作者:李加栋;韩琳琳;朱月霞;王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孕妇课堂健康教育对延边州地区孕妇自然分娩信心的影响

    目的 了解开展孕妇课堂健康教育对延边州地区孕妇自然分娩信心的影响,为增加顺产率、促进母婴健康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该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2016年9—12月在延边州妇幼保健院接受孕检但是没有接受孕妇课堂培训的孕妇151名为对照组;2017年1月—4月在延边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课堂培训的孕妇153名为干预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延边地区304名孕妇教育后分娩信心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对自然分娩没有信心的百分比是16.3%,对照组对自然分娩没有信心的百分比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98,P=0.008).结论 延边州妇幼保健院开展孕妇课堂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孕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了妊娠和分娩知识,能提高自身分娩自我效能,促进良好母婴健康结局.

    作者:王蕊;朴彩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对营养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对营养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营养科8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管理机制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1名护士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对照组40名护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机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0.24%)、护理质量(97.10±2.30)分、自我效能(29.89±1.23)分较对照组满意度(65.00%)、护理质量(89.78±1.25)分、自我效能(21.02±1.41)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营养科护士来说,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可显著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雒珍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文关怀在院前急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人文关怀在院前急救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18±0.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8.18%vs 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可以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学生对护理教学质量观点的定向研究

    目的 从护理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护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中了解护理教育系统的局限性,以提高教学水平.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吉林医药学院的348名操作优秀的护理专业学生关于护理教育系统的讨论结果 .结果护理学生面临的挑战有护理理论教育内容狭隘、 临床护理教育水平低下及二者缺乏协调性.结论 护理教学应协调理论课程的质和量,以确保理论教育的合理性;注重教师的选拔与培养,评估他们的临床技能和教学方式,以保证教学的质量.

    作者:宋艳丽;田明明;吴倩霞;张燕燕;王一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ARTO三维标测系统在心律失常临床示教中的应用

    心律失常一直是心血管内科教学的难点.由于其较为复杂的机制,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良好的心脏电生理知识,还需要将电生理知识与心脏解剖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完整的掌握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机制.在既往的教学中,缺乏一种教学方法能将电生理和解剖结合起来.心脏电生理的三维标测的CARTO系统提供了一个可以将两者结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的射频消融手术中,也可以应用到临床示教中,给心律失常教学带来一种新的方法和探索.

    作者:张疆华;邢强;周贤惠;李耀;卢颜美;张玲;汤宝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延边朝鲜族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延边朝鲜族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延边朝鲜族脑卒中患者90例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及(或)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并自觉参与疾病治疗及护理过程,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明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双向评价体系应用于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双向评价体系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探究其应用实际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10月该院精神科护理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50例护士生;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双向评价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带教完成后对两组护士生的考核评价进行对比,判断两组护士生的带教成果.结果 实验组护士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带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但双向评价体系更加有利于精神科护士生快速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巧,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帮助教员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宏刚;蒋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