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研究

郭静

关键词:健康教育, 孕产妇, 产前保健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孕产妇产前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124名孕产妇,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62名实施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62名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其产前保健情况.结果 研究组保健知识评分、保健行为评分和保健技能评分依次为(13.5±2.7)分、(22.2±2.9)分和(10.4±2.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3±2.6)分、(19.6±4.2)分和(8.7±2.5)分(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9次的有33名,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3名(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4次和5~6次的分别有1名和6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名和21名(P<0.05);对两组孕产妇在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比中发现,研究组孕产妇知晓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孕产妇产前保健评分,改善产前保健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以探讨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工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院外自我护理工作当中的实际效果为目的.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1月该院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须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新护理做为基础护理指导,对照组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进行干预性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控制情况要强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具有更好的控制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于护理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熊萍;洪丽;庞艳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管理制定风险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 该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20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期间神经内科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207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而分析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跌倒81例(39.13%),实验组跌倒35例(16.91%),实验组患者跌倒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前后总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2.13%,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17%,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患者跌倒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加.说明在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跌倒风险率,有效预防老年脑血管患者跌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市场经济下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新思路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畜牧行业的发展,布鲁氏菌病病畜也有显著增多趋势.该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阐述了布病的发病原因和危害,针对我国布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看法,希望能够在市场经济下实现对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创新,提高布鲁氏菌病防治水平和防治效率.

    作者:孙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现状,总结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对能够代表乌鲁木齐县实际情况的板房沟乡村卫生室进行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县基本实现组织体系建设、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药械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6个方面的统一.结论 乌鲁木齐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高度统一.

    作者:陈琛;梁慧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孕产妇产前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124名孕产妇,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62名实施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62名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其产前保健情况.结果 研究组保健知识评分、保健行为评分和保健技能评分依次为(13.5±2.7)分、(22.2±2.9)分和(10.4±2.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3±2.6)分、(19.6±4.2)分和(8.7±2.5)分(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9次的有33名,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3名(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4次和5~6次的分别有1名和6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名和21名(P<0.05);对两组孕产妇在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比中发现,研究组孕产妇知晓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孕产妇产前保健评分,改善产前保健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及其原因,为血站工作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 选取该站2015—2016年全年制备的16014袋血液进行调查,从中查证血液报废情况.结果 全年制备的16014袋血液中,报废195袋,占总制备的1.21%.其中P002全血报废75袋、P0012-去白细胞全血11袋、P0065-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袋、P0148-冰冻血浆6袋、P0152-冰冻血浆102袋,分别占38.46%、5.64%、5.13%、3.08%、52.31%;报废原因主要是不足量、滤器渗漏、凝块、破损、离心后渗漏、过滤渗漏、血袋渗漏、脂肪血、色泽异常、溶血等.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受人为因素和仪器因素制约,产生报废后果.加强献血前脂肪血的筛查、成分制备期间加强对离心的配平、在血液采集中,正确疏导献血者情绪,确保顺利采集.

    作者:庄永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浅谈医院评审对病案统计工作质量影响

    我国对医院实施评审制度,其主要的目的 是为了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与质量安全,以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而实施医院评审,又对医院的病案统计管理工作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主要探讨医院评审对病案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主要包含病案管理意识的提升、制度的完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编码的正确率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黄殿锋;郑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放射防护知识教育的作用探究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放射知识健康教育后对其自我放射防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针对放射工作人员实施放射防护的相关知识教育,使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外照射剂量进行检测,对比实施教育培训前后以及没有参加教育培训人员对于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职业外个人照射剂量水平.结果 教育培训前后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知识、防护基本知识、防护设施用品知识、应急知识以及相关卫生法规标准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显著优于未参加教育培训人员的知识知晓率.此外,职业外个人照射剂量在培训后显著减少,同时也显著低于未接受教育培训人员.结论 开展有效的放射防护知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放射防护医师,增强防护效果.

    作者:许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老年痴呆患者使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痴呆患者共9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联合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将两组治疗依从性、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χ2=7.470,P=0.006);观察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χ2=6.806,P=0.009).结论 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安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鞠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与危险性评估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地沟油、苏丹红等事件却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卡—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予以健全和完善,近些年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以及危险性评估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其主要内容展开探究与讨论.

    作者:袁蒲;李杉;李凤娟;杨丽;付鹏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气生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急诊生化检验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血气生化仪分析得出的钾、钠、氯检测结果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得出的钾、钠、氯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为血气生化仪急诊生化检验的过程提供一定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100例急诊入院患者,同时进行动、静脉血的抽取,分别使用血气生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需检查的电解质进行检查,并将两种仪器检查得出的相同项目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GEM3000血气分析仪所检测的钾、钠、氯离子浓度均低于强生V350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98,r=0.991,r=0.990,P<0.05).结论 血气生化仪在检测钾、钠、氯离子浓度上与全自动生化仪有差异,但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血气生化仪由于其检测速度快,能为患者提供快速的、准确的病情判断依据,因而其具备较高的病情参考价值,具备了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松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细节管理在老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细节管理在老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的老年护理管理过程(A组),发生效果不佳,并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行改进,实施细节管理方案干预(B组),并观察2组的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B组的管理质量评分为(91.42±5.21)分、管理满意度评分为(90.83±5.89)岁,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护理参错率为5.00%,无护患纠纷,均优于A组(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老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其管理质量及管理满意度,并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参错率,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秦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后(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护理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康复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顾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优化管理的探讨

    该文分析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和诊断检查,并从中西医不同角度介绍了优化管理策略.对于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管理,从而对患者的预后情况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贾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探究

    目的 分析控制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总结经验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检验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检验失误率,分析造成失误原因及阶段分布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所选880例患者总共检验1450次,有240例检验出现失误,占总次数27.27%;这些患者出现失误阶段主要分布在准备阶段、 采集样本、 处理样本和检验设备使用不当,占比分别是20.45%(180/880),3.41%(30/880),2.27%(20/880),1.34%(10/880);检验失误原因占据前3项的是患者行为不当(占70.83%)(170/240),选取时机失误(占25.00%)(60/240),混淆样本(占8.33%)(20/240).结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影响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因素较多,相关部门要加强控制各个检验阶段的力度,提高检验部门的总体水平.

    作者:聂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活动前,2015年1—4月,普外科开展手术284例次.活动后,2017年1—4月,普外科开展手术293例.结果 活动后手术室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10.58%(31/293)低于活动前32.75%(93/284),活动后医师对并发症预防措施落实、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术前访视、手术室环境满意度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可明显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刘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对脑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脑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市第一人民医院选取72例脑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6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6年度采用常规免疫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对照组)与采用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组)的免疫学检验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45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结论 采取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庆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本科护生院校一体化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本科护生人文关怀实践能力欠缺的现状及院校一体化培养模式日益突出的独特优势,该文将从学校教育和医院实践两个层面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院校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进行概述.学校教育层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内容及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医院实践层面主要从实践目标、实践形式与考核方式进行概述,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进行系统化、一体化、科学化的培养,整体提升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曹利美;张培莉;尉锐楠;蔺晴;张丽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现代化医院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研究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对医院工作者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继续教育是临床工作者的必修课,亦是医院重点关注对象,为此加强现代化医院继续教育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以现代化医院继续教育档案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强调该工作的重要性,以便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谭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