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研究

陈翀昊;李拜红;王广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对65例发病6h内的AMI患者,其中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选择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对入院即刻和第7天的H-FABP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7天内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H-FABP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在第7天时的血清H-FAB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ABP的敏感性高于cTnI和CK-MB,而H-FABP的特异性高于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AMI的检测指标之一,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80岁以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的特点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CABG病人184例,分为80岁以上组(A组)31例,80岁以下组(B组)153例,对比两组病人术前危险因素、术后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结果:患者术前危险因素:糖尿病、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功能III/IV级、急诊手术A组明显少于B组;肌酐>120μmol/L、脑血管病A组明显多于B组.高血压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病患者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结果:A组死亡率明显B组(P<0.001).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房纤颤比例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高于A组明显长于B组.结论:根据高龄病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案和术后管理,80岁以上患者行CABG的临床结果可以接受.

    作者:王东文;张永;姚建民;肖志斌;赵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生理条件下突发耳聋的病理分析和治疗对策

    突发性耳聋的病发率正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做好临床研究,本文通过对75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研究,分析了患者血浆中ET、CGRP含量对突发性耳聋的影响,指出了简单可行的临床治疗对策,对了解ET、CGRP在突聋疾病中的作用,找出耳聋疾病的病因和诊断治疗方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作者:敬光怀;施典羽;刘精锋;杨凯;罗丽容;罗辉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VR导联与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简单有效的手段.心律失常诊断,尤其是复杂心律失常诊断是心电图诊断的难点,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主要分三个步骤:①分析心房波的起源、频率、规律;②分析心室波的起源、频率、规律,③分析心房波与心室波之间的关系[1].三个步骤主要是针对P波、QRS波群和P-R间期进行分析,不同部位起源的P波、QRS波群和P-R间期在不同的导联有不同的特征,导联选择的是否恰当对心律失常的分析至关重要,既往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多在加长的标准Ⅱ导联中进行,近年标准Ⅱ导联在心律失常分析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质疑,而AVR导联在心律失常分析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侯艳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重症婴幼儿哮喘发病迅速,甚至威胁生命.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和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和给药方式.我科对重症婴幼儿哮喘患儿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脏病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体外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病手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对我院50例心脏手术后在ICU并发呼吸性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痰培养的主要致病菌和体外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100份痰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84株,其中G-菌64株,占76.19%,前3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G+菌8株,占9.5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12株.占14.28%.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率为65%且对β-内酰胺酶和酶抑制剂联合制剂抗生素耐药性较前两年有增强,亚胺培南是被测抗生素中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复方新诺明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为100%.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心脏病术后并发下VAP的致病菌仍以G-细菌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真菌感染呈增加趋势.

    作者:张伟;张静;冯东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生血康口服液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血康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Diamonsil C18(5μm,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检测波长:200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结果:黄芪甲苷的量在0.03021~0.19206mg/ml范围内,浓度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6%,RSD=2.9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可用于生血康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立伟;刘君;黄涵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与研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就诊的5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降纤酶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d,治疗后7d其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3d、治疗后7d、治疗后14d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宗发;旷甫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作为A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35例患者作为B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利凡诺.35例患者作为C组行常规行刮宫.结果:A组患者自然流产34.3%,其余患者宫口均扩张良好,手术难度小.B组患者85.7%需再扩张宫口;C组患者50%需再扩张宫口,且手术难度大.结论: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可降低感染和手术难度.

    作者:杨采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制霉菌素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体会

    外耳道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以曲霉菌、念球菌、丝状菌为主,它可以是全身多部位感染在耳部的表现,也可以独立表现在耳部,该病有多发性,易复发的特点,临床上经常按外耳道湿疹,细菌性外耳道炎进行治疗,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2008年7月~2009年6月我科用制霉菌素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9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珂芳;候军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性痴呆的社区康复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5例给予一般药物治疗,干预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时、定点监测,同时进行家访,使用阴、阳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量表(QQL-100)、康复状态量表(MRSS)、简易智力量表(MMSE)、常识-记忆-注意测验量表(IMCT)及患者1年内疾病控制情况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PANSS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后的QQL-100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的MRSS、MMSE以及IMCT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年内疾病总体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适用力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智力以及记忆力水平,应该在社区中广泛开展.

    作者:刘俊超;甘虎;王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牛黄上清丸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丸中同时测定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四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分离度良好(R>1.5),四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9),其检测限均低于2.90ng、定量限均低于6.70ng,精密度的RSD均小于0.97%,加样回收率分别高于为96.1%、97.2%、94.5%和92.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在同一色谱检测条件下实现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为该药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范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慢性疼痛的管理及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疼痛的社区佳干预方案,消除和减轻老年慢性疼痛,以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方法:以慢性疼痛为目标筛查光明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个人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疼痛且愿意配合研究的164例老年人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建立档案,然后按随机双盲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治疗组依所患病症给予相应单独或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总疗程均为半年,然后对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VA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然后运用多种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伟忠;曾裕培;胡任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部分血运重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部分血运重建(IR)治疗对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79例MVD患者,仅对可能的缺血相关血管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PCI)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及6个月时死亡率、6个月时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98.7%,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死亡率1.3%;6个月时死亡率2.5%,MI发生率2.5%,再次PCI率3.8%.结论:对MVD患者采取经皮IR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志敏;陈哲;郭丽珠;杨毅;史旭波;王吉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本院ICU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60例患者的Cys C,并与其血清肌酐、尿素氮进行比较.结果:严重脓毒血症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各参数与健康体检者比较,t=2.137,P<0.05,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t=2.645,2.653,P<0.01;肾功能不全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Cys C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测定方法,χ2=3.92,4.07,P<0.05提示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在严重脓毒血症中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具有更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林启良;陈莜;刘军;陈雯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疏血通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中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其病变早期呈现相对可逆性,后期多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损伤[1].所以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007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疏血通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2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艳;李四伟;付玉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58例结直肠息肉的分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经电子结肠镜诊断的息肉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共检查1085例,检出结直肠息肉258例,检出率23.78%,腺瘤性息肉104例(40.31%),增生性息肉50例(19.37%),炎性息肉96例(37.21%),15例伴发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者全部为腺瘤,占腺瘤的14.42%;在切除的544枚息肉中,直接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52枚,活检钳直接钳除239枚,EMR切除3枚,EPMR切除1枚,扁平较小隆起应用氩气电凝或微波灼除或热活检钳除共243枚.手术切除6例.内镜治疗并发出血6例,均为息肉切除后立即出血,采用止血措施后,全部止血成功.无并发穿孔.15例腺瘤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癌变患者切除后,2例复查肠镜,均无复发,其余病人未来复查肠镜.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常见多发病,易发生癌变,内镜下息肉治疗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欧阳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与CT评价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与CT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HCC伴淋巴结转移57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CT表现.结果:HCC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为肝脏淋巴结引流区肿大的淋巴结,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转移部位以肝门、腹膜后常见.结论:HCC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增强CT有助于提高的诊断率.

    作者:周鹏志;谭慧珍;黄越前;李博璋;江魁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水平PSA的40岁以下男性患者前列腺活检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评估年龄小于40岁,PSA大于10ng/ml的患者,活检发现前列腺癌的情况.方法:32位患者,年龄小于40岁,PSA大于10ng/ml.3位前列腺炎患者被排除.剩下的29位患者行指检,并且做在超声引导下作前列腺的活检.结果:29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28~40岁);PSA的平均数为12.25ng/ml(10.00~15.58ng/ml).第一次活检的结果是:前列腺癌2例(6.90%);增生24例(82.76%);2例炎症患者(6.90%),1例HGPIN(3.45%).增生患者中的18位行第二次活检,皆为增生.18例患者行第三次活检,都是增生.结论:年龄小于40岁而PSA大于10ng/ml的患者,发现前列腺癌还是比较低的(6.90%).对于长时间PSA升高的患者,活检并不推荐.

    作者:毕金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加带缝匠肌蒂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35例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加带缝匠肌蒂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治疗.结果: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优2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优良率94.28%.结论:采用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并行带缝匠肌蒂供血的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聪;刘平均;向家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抗高血压药的选择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将其归类在循环系统用药之中,按药理作用分为9个亚类,其中各国指南中共有的降压药共有5类,即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通道阻滞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1].同一类药物有其共同的类似作用,而又有其不同点,所以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应在掌握类别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清品种之间个性特征的差别,并应根据各种临床指南,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个体化用药.现就其合理使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磊;朱萱萱;史淋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