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胡其艳;易铁男;李泉;黄路;陈元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需求.方法:回顾性分析梅沙医院急诊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成功救治的682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682例急诊患者主要为严重外伤196例,急腹症125例,急性中毒105例,昏迷待诊48例,急性哮喘发作31例,其他177例.结论:急诊护士必须掌握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急诊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作者:郭岩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肝豆状核变性致骨关节损害的各种症状、体征、X线检查、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进行观察,并对驱铜治疗及配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后BAP水平进行统计研究.方法:实验组48例患者统计骨关节损害临床症状情况,全部行相应部位X片检查.另设2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用ELISA法检验BAP.于常规驱铜治疗加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2个月后再次检验BAP,并进行治疗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对比.结果:BAP 活性测定对HLD致骨关节损害诊断具有更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结论:针对HLD骨关节病变的发病原因尽量早期采取有效驱铜治疗及配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骨关节损害进展和缓解症状,以改善HL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满棠;罗成宏;崔玉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六味地黄丸水提液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传代扩增,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表面抗原鉴定其表面标志.将BMSCs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六味地黄丸干预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呈集落样生长;免疫细胞化学鉴定,CD44、CD29阳性,CD34阴性.MT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相当于生药含量4~0.25mg/ml浓度范围内,六味地黄丸水提液干预24h后,干预组吸光度均增高(P<0.05),其中1mg/ml浓度干预组吸光度升高明显(P<0.01).结论:所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在表型表达和细胞形态上具备MSC特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六味地黄丸水提液可以提高BMSCs的体外增殖能力.
作者:谭峰;樊巧玲;王明艳;李沐涵;尹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康复锻炼对直立体位心动过速(POTS)患者症状的作用.方法:采用直立倾斜试验来筛选POTS患者.共入选20例接受了3个月的康复锻炼.以直立倾斜试验和调查问卷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有14例患者坚持完成随访.经上述治疗后,复查倾斜试验,只有5例患者能诱发出来直立性心动过速.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患者在康复锻炼3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康复锻炼能够改善直立体位心动过速患者的症状.
作者:李洁;郑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日益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患者多数年龄偏大,常合并内科疾病,不宜耐受长期卧床而产生的诸多并发症,常使死亡率增加,加上今年来内固定材料的改进与手术技术的提高,目前学者多主张手术治疗[1].
作者:吉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22例实施急症手术,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一组12例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A组),一组10例为异氟醚组(B组),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率、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无出现麻醉死亡病例,经过补充血容量、降颅压等处理后患者在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在手术5点时间点的血糖、心率和血压稳定状况明显优于异氟醚组(P<0.05).术后患者均进入ICU继续治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异氟醚组.结论:丙泊酚微量泵静注联合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行手术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二宁;甘伟耀;辜春霖;孙旻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性宫颈糜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沙眼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16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阿奇霉素和α-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CT感染性宫颈糜烂的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5~35岁,以宫颈管炎为常见,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转阴率均显著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感染性宫颈糜烂以宫颈管炎为主要特点,采用阿奇霉素和α-干扰素栓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庆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中低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选择呼吸内科接受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患者800人,按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湿化组(400例)和非湿化组(400),记录每组患者吸氧后的呼吸道症状、细菌检出情况及不适症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持续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12h后,湿化组出现鼻咽干燥的患者共39例(9.75%),未湿化组为52例(13.0%),χ2=1.156,P>0.05;两组持续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24h后,湿化组出现鼻咽干燥的患者共71例(17.75%),未湿化组为103例(25.75%),χ2=0.274,P>0.05;说明两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患者呼吸道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患者应用不同时间的细菌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需常规湿化.
作者:韩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优越性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12月收治的50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围术期护理的关键在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指导.
作者:陈丹丹;吴修慧;舒美玲;周荣;邓亚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选择对象的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部分狭窄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糖尿病足、下肢坏疽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国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要点.方法:将本院应用舒适护理前一年的患者满意度与应用舒适护理后一年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当中应用舒适护理的要点.结果:应用组满意率为54.12%,总满意率为96.47%;对照组满意率为29.58%,总满意率为74.6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手术配合度,终达到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刘路秀;彭艳梅;易红艳;罗衡香;郭庆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 (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拟诊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68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结果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50%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和粥样硬化组.对冠状动脉病变组进一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分为1~4支病变组.并且比较分析各组患者hs-CRP,LP(a)水平.结果:92例粥样硬化组和76例冠状动脉病变组的临床资料发现:hs-CRP(T=16.56,P<0.01),LP(a)(T=21.24,P<0.01),冠状动脉病变组发生率明显高于粥样硬化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hs-CRP水平2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支、4支病变组显著高于1支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血清LP(a)水平3支4支病变组显著高于1支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查血清hs-CRP、LP(a)水平对评价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碧燕;李友邕;覃政;覃李线;陈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护理经验,以便更科学有效救治此类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CS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80例ACS患者,绝大部分得到了迅速及时的抢救、正确的诊治,抢救诊治护理的过程顺利迅速,避免了重大医疗差错的发生.结论:为了提高急诊科救治ACS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保证救治诊断治疗护理过程的顺利和迅速开展,护理人员必需掌握ACS的诊治规程,熟练掌握心电图的操作技术,必须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谢军;王丽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用于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53例急性左心衰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给予应用硝酸甘油,实验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加显著.结论:新活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效果确切.
作者:姜春玉;杨钰;苑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针对现阶段胸部CT图像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定性诊断分析速度比较慢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准确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计算机辅助诊断法.方法:将60例病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按照传统分析方法,实验组运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法.把两组测试所用时间、敏感性、准确度进行比较,以进行分类性能评价.结果:实验组中30例病例,孤立性肺结节的总共测试时间仅为7.07s,准确度高达70.70%,敏感性72.88%.对照组中30例病例,孤立性肺结节的总共测试时间为358.67s,准确度仅为48.36%,敏感性仅为41.55%,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该诊断法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速度是传统方法的51倍,极大地提高了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判别速度,为该种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了高效、客观、便捷的辅助手段.
作者:李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硬膜外麻醉期间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ASA在II~III级的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操作,术中监测记录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记录试验剂量、麻醉平面的变化.结果:麻醉后15min、45min患者的MAP、RR、HR分别与基础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局麻药浓度、容量,加强监测,合理应用辅助镇痛镇静药物,针对老年女性患者乳腺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王雷;高静杰;袁利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T与MRI增强扫描在诊断原发性胰腺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疑似胰腺癌患者55例,行CT或MRI增强扫描,再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经比较得出结论.结果:30例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CT诊断为胰腺癌者24例,占80%,该24例中,与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不一致者2例,占8.33%,诊断符合率为91.67%;另25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胰腺癌者21例,占84.00%,这21例中,有1例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不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5.23%.结论:无论是CT还是MRI在诊断胰腺癌中都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原发性胰腺癌的诊断中,MRI较CT稍有优势.
作者:张锋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性激素六项检查是生殖科常规基础检查,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目前,国内尚无完整的、统一的妇产科内分泌性激素测定值,且由于各种试剂的来源、测定的方法、数据的计算、采用的单位不同,即使同一激素标本,各实验室所得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作者:夏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华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ODS(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紫外检测器波长:296nm,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心可宁胶囊中的华蟾毒配基.结果:华蟾毒配基的浓度在(0.02 725~0.13625)μg·ml-1(r=0.9994,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回收率高、稳定可靠,适用于心可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英镨;涂文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