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棠;罗成宏;崔玉真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60例,空腹采血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醛固酮和肾素水平,并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对其中疑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再行肾上腺薄层CT扫描,并行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结果:460例患者中,ARR>25者56例,经肾上腺薄层CT扫描、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48例.ARR应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为10.43%,诊断符合率为85.71%.48例患者中合并低血钾者18例,占37.5%.结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在临床的应用可使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作为重度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刘慧光;任建伟;陈彦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发生于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也可发于自然妊娠[1,2],自然妊娠并发OHSS国内外均罕见.我们对我院10年来发现的3例自然受孕合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自然受孕合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巩传红;黄蕊;张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老年肺炎的诊疗效果.方法:对76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炎发病多在冬春季,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病程长、菌群失调发生率高,死亡率较高.结论:依据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对老年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确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日益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患者多数年龄偏大,常合并内科疾病,不宜耐受长期卧床而产生的诸多并发症,常使死亡率增加,加上今年来内固定材料的改进与手术技术的提高,目前学者多主张手术治疗[1].
作者:吉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硬膜外麻醉期间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ASA在II~III级的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操作,术中监测记录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记录试验剂量、麻醉平面的变化.结果:麻醉后15min、45min患者的MAP、RR、HR分别与基础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局麻药浓度、容量,加强监测,合理应用辅助镇痛镇静药物,针对老年女性患者乳腺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王雷;高静杰;袁利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便秘顾名思义指的是大便的次数减少或者是大便干燥难解,一般两天以上没有排便,便可能存在便秘情况,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它对人们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它的发生不够重视.下面就其西医治疗的方法进行论述.
作者:刘会艳;郭剑;李杰;陈渊;郑少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传统的手工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优越性.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传统的手工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各146例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资料术前条件具有可比性(P>0.05),电切组在术后生活质量和大尿流率与传统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等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治愈率高、安全有效、损伤较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奚鹏山;倪浩东;唐庆生;周训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膝关节病变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无膝关节病变的成年人4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查,主要分析对比两组膝关节的髌上囊液体厚度、髌上囊滑膜厚度、股骨内髁及外髁软骨厚度、髌上囊滑膜彩色血流分级等四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髌上囊液体厚度、髌上囊滑膜厚度、股骨内外侧髁软骨厚度,髌上囊滑膜彩色血流分级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膝关节病变的患者中,膝关节的髌上囊液体厚度、髌上囊滑膜厚度、股骨内髁及外髁软骨厚度、髌上囊滑膜彩色血流分级等四项指标在高频多普勒超声在声像图上差异显著,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殷晓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效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雄激素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骨髓象等指标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各指标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雄激素治疗.
作者:林平;王冰;张静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要点.方法:将本院应用舒适护理前一年的患者满意度与应用舒适护理后一年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当中应用舒适护理的要点.结果:应用组满意率为54.12%,总满意率为96.47%;对照组满意率为29.58%,总满意率为74.6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手术配合度,终达到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刘路秀;彭艳梅;易红艳;罗衡香;郭庆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肝豆状核变性致骨关节损害的各种症状、体征、X线检查、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进行观察,并对驱铜治疗及配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后BAP水平进行统计研究.方法:实验组48例患者统计骨关节损害临床症状情况,全部行相应部位X片检查.另设2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用ELISA法检验BAP.于常规驱铜治疗加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2个月后再次检验BAP,并进行治疗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对比.结果:BAP 活性测定对HLD致骨关节损害诊断具有更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结论:针对HLD骨关节病变的发病原因尽量早期采取有效驱铜治疗及配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骨关节损害进展和缓解症状,以改善HL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满棠;罗成宏;崔玉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垫江县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3年中经胃镜活检或(及)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例,就胃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医疗发达地区比较.结果:垫江地区胃癌发病率低,男性高于女性,组织病理学类型以低分化癌为主.结论:垫江地区应做好低分化胃癌的防治工作.
作者:朱夕章;徐国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洌,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飞翔;崔玉梅;韩春红;张侠;阮新建;李红英;于忠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确诊为脑心综合征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在不同类别脑卒中患者中的比较,CI组与CH组,CI组与SAH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H组与S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心肌酶谱异常,占60%,其中CI异常2例,占33.3%,CH组异常3例,占50%,SAH组异常1例,占16.7%.脑心综合征病死例数为4例,占40%,无脑心综合征病死例数5例,占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多为老年患者,继发性心脏损害易发生,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做好密切观察,对心脏的异常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使脑心综合征得以缓解或消除,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郭道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儿童被检出肥胖的概率逐年增加.儿童肥胖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疾病,与代谢异常引发的病理性肥胖不同,而是儿童营养过剩造成的一种病态特征,它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以及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1].
作者:段琪;黄延平;肖翠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间,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86例,疗效满意,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8例.女性患者中,已婚34例,未婚4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6.3岁.
作者:陈永京;杨小兰;黄海球;黄勇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孕产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90例作为对照,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90例妊高征孕妇中,14例自阴道分娩,剖宫产76例,其中,自阴道分娩产时及产后再抽搐分别为8例和6例,明显高于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小于胎龄儿、围生儿死亡方面,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妊娠期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各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妊高征发生及发展规律,为完善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减少妊高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情程度提供依据.
作者:胡敬;汪春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和芬太尼用于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施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术后镇痛分别采用地佐辛和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术后48h内的VAS、BCS、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基本无显著差异,A组只在16h和2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在24h和48h的BCS评分显著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镇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作用确切,不良反应率低,临床效果与芬太尼相似,完全可以广泛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上.
作者:杨海林;王俊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中低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选择呼吸内科接受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患者800人,按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湿化组(400例)和非湿化组(400),记录每组患者吸氧后的呼吸道症状、细菌检出情况及不适症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持续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12h后,湿化组出现鼻咽干燥的患者共39例(9.75%),未湿化组为52例(13.0%),χ2=1.156,P>0.05;两组持续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24h后,湿化组出现鼻咽干燥的患者共71例(17.75%),未湿化组为103例(25.75%),χ2=0.274,P>0.05;说明两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患者呼吸道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患者应用不同时间的细菌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需常规湿化.
作者:韩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EVB高危病例筛选标准,以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92例EVB患者以及106例肝硬化非出血患者,对照观察其肝硬化病因,ALT水平,腹水情况,凝血酶原活动度,Child-Pugh分级,血常规,门、脾静脉宽度,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部位、形态、直径和红色征,进行grade G分级,判定与EVB的关系.结果:两组在病因、腹水情况、血清ALT、Child-Pugh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grade G)标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B超检查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EVB有关的因素包括重度食管静脉曲张(GⅢ)门静脉增宽、脾静脉增宽、外周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下降.重视对上述指标的随访和对高危者的预防性治疗,对防止EVB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常振红;马国伟;张建强;冯力彬;李丽男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