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芝;李远征;李田昌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青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行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80例,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疗效肯定.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士在日常院内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包括采血、肌肉注射、体腔穿刺的护理操作中经常受到针刺伤.针刺伤的发生不是随机的,它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相关,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此动作发生的针刺伤占总刺伤总数的50%[1].受针刺伤的护士有发生HIT、HBV、HCV感染的危险性.从职业防护角度禁止护士将使用过污染的注射器套上针帽,但不套针帽极易造成操作环境(治疗盘、台、污物缸等)污染.因此,制作一种可安全、方便套针帽,并集污物缸、试管架、处置于一体的多功能防护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高树英;黄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绝经期妇女取环时中医护理干预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2月闻,在我院就诊的94例绝经期妇女取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配伍中医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中医护理干预下,绝经期妇女节育器取出前应用米索前列醇效果确切,取环成功率达100%.结论:中医护理干预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妇女节育器取出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_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一个影像学上的概念,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手术或尸检发现的血肿;或在首次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据文献报道[1],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占头部外伤病人的(2.6%~9.7)%,占颅内血肿病人的(7%~10.5)%.死亡率为(3.4~71)%.临床上常见,但易忽视,现将我科自1996年7月~2007年7月共收治30例患者其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发;贺怡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显示心肌不是终末分化组织,在心肌损伤后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有丝分裂[1],但单纯依靠其自身有丝分裂难以修复受损的心肌,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终为瘢痕组织替代,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现有的内外科治疗都不能解决心肌细胞损伤修复的问题,目前有研究表明动员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肌损伤.因为自体同源性及来源充足易于获取,使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成为佳种子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骨髓干细胞强有力的动员剂,它可以使外周血中干细胞较正常增高数十倍.因此近年来G-CSF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王娓娓;赵雅静;张红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痔分区段剥离缝合、内痔齿线上小V剪口结扎、消痔灵液注射,术后用中药坐浴熏洗.结果:本组78例全部一次治愈,术后无大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随访无1例复发,舡门功能正常.结论:本术式简单有效、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开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盐酸哌甲酯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醚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RF)测定血浆中盐酸哌甲酯的浓度,采用ODS C18(4.6mm ×150mm,5μm)色潜柱,流动相为乙腈-0.03 m·L-1磷酸缓冲液(22:78);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52nm,发射波长为295nm.结果:血浆哌甲酯浓度在(2~100)μg·mL-1范围与其蜂高比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为6.0%.结论:本实验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人血浆样品的哌甲酯浓度测定.
作者:邵佳庆;王鹤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检测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增殖(PCNA)与凋亡(TUNEL法)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变化,研究这些因子的表达与肾癌的关系.方法:标本离体后分成三组,(Ⅰ)肾透明细胞癌组;(2)癌旁组织组;(3)证常肾组织组,应用HE染色法、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HE染色结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染色浅,透明或颗粒状,核同缩,间质富有毛细血管和血窦.(2)TUNEL检测结果: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组均有凋亡发生.凋亡肾组织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集、边集,核固缩.正常肾组织组细胞核有弱的阳性表达,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增多,肾癌组织阳性表达少.(3)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肾组织内的细胞核有弱的阳性表达,癌旁阳性表达增加,肾癌组织阳性表达明显增多.(4)Caspase-3、Caspase-9免疫组化结果:Caspase_3 Caspase-9在难常肾组织中可见少量弱的阳性反应,癌旁组织阳性表达增加,肾癌组织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癌旁细胞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及癌组织,癌组织表达少;而PCNA则相反,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肾组织,正常肾组织表达少.癌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下降,PCNA表达升高说明细胞凋亡减少,癌组织细胞增殖旺盛,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Caspase-3、Caspase-9、PCNA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在肿瘤分期间无明显差异性.
作者:张建勇;董晓菊;张雷;孙万彬;赵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透析机组(实验组)和重复使用管道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组(对照组),观察气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率18.5%与对照组感染率44.4%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率差异显著,且随着每周透析次数的增加,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也明显上升.结论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可以降低维持血透患者乙肝感染率,并应该减少输斑治疗.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个社区的舒张性心衰的发病现状.方法:对多个社区参加年度查体的老干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填写调查表、一般检在等筛查出充血性心衰患者,冉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其他检查诊断出舒张性心衰进行分析.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人,占10.29%;收缩性心衰167人,占7.54%;舒张性心衰及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150人,占6.77%(其中舒张功能不全89人).结论:本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56岁以上的退休人员.舒张性心衰占充血性心衰的26.75%,而加上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则占47.32%,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作者:秦浩;吕宪玉;刘聚伟;王瑞芳;何昆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脾肾论治老年病思辨规律.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朱建贵主任医师诊治的老年患者600例中55岁以上1 296诊次资料,应用技术手段为数据挖掘.统计上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结果:证候的诊断率以肾阴虚证651诊次,占50.2%多;其次是(脾虚)痰湿证321诊次,占24.8%;(肾虚)血瘀证208诊次,占16%;肾阳虚证163诊次,占12.6%;少的是脾阳虚证20诊次,仅占1.5%.有脾虚证者为560诊次,占43.2%;有肾虚证者为1 054诊次,占81.3%.并挖掘了脾气虚、脾阳虚、脾虚痰湿和脾胃不和,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及肾虚血瘀八类证候相关的疾病、成方和用药规律.挖掘分析结果符合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脾肾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结论:应用医案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对专家典型医案深入分析,有助于发现其内在规律,从而总结中医专家对相关疾病的中医诊治规律.是突破中医传统传承方法,实现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有效传承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尝试.
作者:叶丹;朱建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血檐及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影响以及褪黑索(melatonin,MLT)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STZ组(STZ),褪黑索+STZ组(MLT+STL),各10只大鼠.STZ(70 ms/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以诱发糖尿病,注射前8天开始给予MIX(200ug/kg/day,强饲)直至实验结束(4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动物血糖,称体重各一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生化检测.结果:STZ使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同时升高胰腺组织内MDA水平,降低胰腺组织内GSH水平及GSH-Px活性;MLT预处理降低STZ大鼠的血糖及胰腺组织内MDA水平,增加GSH水平及GSH-Px活性.结论:MLT通过减轻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王怀清;雷银雪;刘敏;苏明丽;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糖心通对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用糖心通合剂治疗观察60例,对照组用糖脉康治疗观察60例.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并检测心肌供血、血镛、HbAl c、胰岛素水平、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M)、脂联素(APN)等指标.结果:临床观察发现,精心通不但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瘸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患者心肌供血,而且可显著降低血糖、HbAlc和胰岛素水平,明昂改善血浆岛同型半胱氨酸(HcyM)、脂联素(APN),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心通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钱秋海;乔培佐;刘大文;赵懿;钱卫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件院患者,随机分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环磷腺苷葡胺120mg~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洼,连续14日;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除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他治疗相似.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作者:谢刚;梁李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分子商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A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H组).阿加曲班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阿加曲班20mg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普通肝素loomg静脉滴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血小板计数、部分凝斑酶活动时间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病例疼痛、心梗发生情况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加曲班治疗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部分凝血酶活动时间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对疼痛改善、心梗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阿加曲班治疗组对血小板影响小,存少量不良反应,普通肝素治疗组对血小板右一定影响,存在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分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肝索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和不能对凝血功能严格监测患者.
作者:王鑫鑫;钱远宇;孟庆义;沈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误,香港医院管理专家认为:任何临床活动,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l临床活动,都有危险[1],在医疗活动中,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发生差错的几率也高,所以,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有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护理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作者:郝兰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q,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SCI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SCI的治疗一直是有待于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文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近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康杰;姜永杰;元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柞蚕雄蛾液对小鼠酒精性肝病TLR-4的影响及对肝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柞蚕雄蛾大、小剂量组小鼠每日在酒精灌胃前给予不同剂蚕柞蚕雄蛾液灌胃,4周后处死,取血及肝组织,常规病理学观察及脂肪肝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TLR-4、TNF-a、NF-kb表达情况;检测肝细胞线粒体MDA含量,SOD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明短脂肪变性,TLR-4、TNF-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柞蚕雄蛾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减轻,TLR-4、TNF-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浓度降低(P<0.01).结论:柞蚕雄娥液能够降低小鼠早期酒精性肝病Kupffer细胞的Toll样受体4及肝组织TNF-a的表达,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小剂量作用史为显著.
作者:贾青;王朝霞;王兆朋;张月英;张维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名VSD患儿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0000U/kg),连续应用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血氧饱和度(SPO2),氧耗指数(VO2I)和氧利用指数(DO2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CK-MB血清水平,CVP及SVRI降低,CI增高.SPO2及DO2I增高,VO2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VSD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其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实现保护作用.
作者:黄宏琳;金凌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创刊11年了,我们共同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3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紧紧围绕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个目标,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群众就医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手段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者:苍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