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78例

苏开荣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痔分区段剥离缝合、内痔齿线上小V剪口结扎、消痔灵液注射,术后用中药坐浴熏洗.结果:本组78例全部一次治愈,术后无大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随访无1例复发,舡门功能正常.结论:本术式简单有效、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评分法优化樟帮炮制白芍饮片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酸苷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芍药苷的影响,选定正交设计因索,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优化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提取工艺;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 mm,柱温为25℃.结果:佳提取条件为50ml乙醇(50%)、超声、白芍粉末(40目),30min.结论:本实验引入了综合指标隶属度的概念,将不同考察指标转变成具体数据,使之能综合出优的提取工艺渗数.

    作者:罗晶;张凌;关媛媛;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小儿VSD术后血流动力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名VSD患儿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0000U/kg),连续应用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血氧饱和度(SPO2),氧耗指数(VO2I)和氧利用指数(DO2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CK-MB血清水平,CVP及SVRI降低,CI增高.SPO2及DO2I增高,VO2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VSD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其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实现保护作用.

    作者:黄宏琳;金凌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选择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肌肉松弛药对脑瘫(CP)病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麻醉的影响,以便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只诱导时使用一次短效肌松药后,不再追加肌松药;B组使用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30min左右停用肌松药;C组连续使用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10min停药;结果:A组电刺激脊神经时患儿有较大的肢动,需加大睡眠及止痛药方能维持,术后清醒率低.B组较平稳,但有时需等待肌肉张力恢复,可控性差.C组可控性强,尤需术者,等待,睡眠药及止痛药明显少于A组,术后清醒率高.结论:用去极化肌松药维持此类手术的肌松,效果确切,可控性强.

    作者:周松花;张锐;张同海;李士才;张作强;宋福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维持型血液透析后患者乙肝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透析机组(实验组)和重复使用管道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组(对照组),观察气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率18.5%与对照组感染率44.4%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率差异显著,且随着每周透析次数的增加,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也明显上升.结论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可以降低维持血透患者乙肝感染率,并应该减少输斑治疗.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LB种植体修复个别牙在临床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BLB种植系统修复个别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用BLB种植系统对50例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其中前牙区19例,后牙区31例.结果:经过3个月~2年的临床观察,无一例种植义齿修复失败,功能状态良好,患者满意.X线可见牙槽骨发生部分吸收,在国际成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结论:规范而精确的种植技术,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修复设计以及良好口腔卫生保持是种植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保证.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作者:赵晓军;曹丽芳;陈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L-阿拉伯糖对高糖高脂喂养小鼠体重及耐糖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由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水稻,玉米秸秆中提取的L-阿拉伯糖在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龄及控制体重方画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从丽为其进一步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g~22g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存给予高精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口服L-阿拉伯糖水溶液一个月,以单独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组为对照,实验期间检测小鼠体重变化,食量.4周结束后进行小鼠空腹瓤糖及蔗糖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250mg/只)和中剂量组(150mg/只)对小鼠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而低剂组(30mg/只)作用不明显,糖耐量试验证明三个剂量组的L-阿拉伯糖都具有明显增强小鼠糖耐量作用,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食量有明显差异.解剖结果发现非用药组肝组织外观颜色淡黄色,而喂养L-阿拉伯糖组肝脏颜色为正常的深红色,肝指数变大,病理切片发现,实验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脂肪积累,PAS染色发现,肝脏切片染成深红色,而喂养L-阿拉们糖组PAS染色成浅红色.结论:L-阿拉伯糖能够明显降低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糖耐鹾,并且能够有效减缓体重增长趋势.组织切片和PAS染色证明L-阿拉伯糖可以有效抑制外源性糖在肝脏细胞中的积累及相应造成的脂肪堆积,进藤对糖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从而造成脂肪在体内的堆积也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克夫;韩伟;张忠英;刘明玮;谢予朋;徐聪;刘鹏;吴汉洲;何邈;张厚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显示心肌不是终末分化组织,在心肌损伤后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有丝分裂[1],但单纯依靠其自身有丝分裂难以修复受损的心肌,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终为瘢痕组织替代,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现有的内外科治疗都不能解决心肌细胞损伤修复的问题,目前有研究表明动员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肌损伤.因为自体同源性及来源充足易于获取,使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成为佳种子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骨髓干细胞强有力的动员剂,它可以使外周血中干细胞较正常增高数十倍.因此近年来G-CSF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王娓娓;赵雅静;张红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其与牙周指标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患有慢性牙周炎的20个牙位和牙周健康的加个牙位的龈沟液IL-6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并且龈沟液IL-6水平与PD、AL、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龈沟液IL-6水平与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曹丽芳;赵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以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进行治疗,化疗药物依病理分型而定,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混以一种化疗药物制成.适当应用超微导管技术.结果:全组102例共行次438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灌注化疗137次,加碘油栓塞301次,使用微导管108例次.总有效率达57.3%,(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71.7%,32.9%,7.1%,1.4%.结论:肝动脉介入治疗消化遵肿瘤肝转移瘤仍是目前酋选的治疗方法.依病理分型选择化疗药物,碘油均匀沉积,富血供和超选择微导管技术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作者:关素安;杨江萍;魏玲格;张哲;赵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异常情况及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治疗组病人给予相同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基础疗法,治疗2组每日另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15μg/d,疗程2周,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治疗1组同治疗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好转情况.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三碘甲状原氩酸水平低于对照组,2周后治疗2组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2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内存在甲状腺素异常,给予外源性甲状腺素,能够对馒性心力衰竭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高振秋;刘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利钠肽受体-A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与鉴定

    目的:繁殖和鉴定NPR-A基因敲除小鼠.方法:将所引进的雄性野生型和雌性NPR-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进行交配繁殖,可以得到野生子、杂合子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每只小鼠尾部基因组DNA,用PCR法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NPR-A基因敲除小鼠的饲养和繁殖均获得成功,成功获得了较多的NPR-A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论:雌、雄性NPR-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交配是繁育NPR-A基因敲除纯合子子鼠的较好方法;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NPR-A基因敲除纯合子子鼠.

    作者:张清芬;于薇;薛华;孟存良;刘美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病原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研究

    目的:为了解院内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例,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检出率,G-杆菌占首位59.9%,其次是G+球菌占22.7%,真菌位居第三位占17.4%.病原菌感染位居前几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检测发现MRSA检出率为40.7%,MRCNS为50.0%,未检出VRS株,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敏感性好;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的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8.2%,26.2%和1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三代头孢+酶抑制剂、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高敏感性.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是我院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临床上应改进治疗手段,重视细菌培养和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许青霞;孙萍;陈晓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辛弗林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四磨汤中辛弗林含量的方法,为建立四磨汤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5μ250 ×4.6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0.02mol/L磷酸(69.9:30:0.1);检测波长:225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辛弗林进样量在(0.48~2.40)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结论:本色谱条件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辛弗林含量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于四磨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袁园;裴刚;郭建生;何桂霞;姚颖;靳铁飞;陈一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肺内感染1例分析

    1 病历摘要男患,52岁,以咳嗽逐渐加重1月,呼吸困难3天入院.1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少量白痰,自服头孢等药物1周,病情不见好转,且发热,体温37.8,摄片:肺内感染,随后在诊所先后静点博抗,头孢他丁,病情时好时坏,3天前觉呼吸困难入呼吸科治疗,既往:健康.人院查体:T:38℃、P108次/分、R28次/分、BPl35/90mmhg、神志清,双瞳等大,3.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哕音,心率108次/分,率齐,无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片:肺内感染.

    作者:朱锦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阻肺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特殊类型,多由颅内感染、口服避孕药等引起,过去认为发病率低,临床很少见,随着近年影像学的发展,诊断率逐渐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除发作时合并感染外,部分病例由于合并缺氧性肠病往往有胃纳差、水电解之紊乱、消耗状态等,易致血液高凝状态.本文观察到COPD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并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梅;刑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目的:建立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2005年版二部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该制剂对细菌内毒素检在无干扰作用.结论: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可行性.

    作者:饶艳春;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分析

    目的:为探讨阿甘定(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在临床上用于抗病毒、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个组,阿甘定治疗组和苫参素胶囊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阿甘定治疗组HBV-DNA下降较快,转阴比例较高,ALT正常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的效果都比较好.阿甘定对发YMDD变异的病例同样有效.结论:口服阿甘定方便,抗病毒作用可靠,并能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无相关抗药性,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抗病毒的首选药物.

    作者:覃后继;覃雪英;何延专;周耀南;陆春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检测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增殖(PCNA)与凋亡(TUNEL法)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变化,研究这些因子的表达与肾癌的关系.方法:标本离体后分成三组,(Ⅰ)肾透明细胞癌组;(2)癌旁组织组;(3)证常肾组织组,应用HE染色法、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HE染色结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染色浅,透明或颗粒状,核同缩,间质富有毛细血管和血窦.(2)TUNEL检测结果: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组均有凋亡发生.凋亡肾组织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集、边集,核固缩.正常肾组织组细胞核有弱的阳性表达,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增多,肾癌组织阳性表达少.(3)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肾组织内的细胞核有弱的阳性表达,癌旁阳性表达增加,肾癌组织阳性表达明显增多.(4)Caspase-3、Caspase-9免疫组化结果:Caspase_3 Caspase-9在难常肾组织中可见少量弱的阳性反应,癌旁组织阳性表达增加,肾癌组织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癌旁细胞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及癌组织,癌组织表达少;而PCNA则相反,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肾组织,正常肾组织表达少.癌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下降,PCNA表达升高说明细胞凋亡减少,癌组织细胞增殖旺盛,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Caspase-3、Caspase-9、PCNA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在肿瘤分期间无明显差异性.

    作者:张建勇;董晓菊;张雷;孙万彬;赵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148例慢性乙肝患者心里状态分析的调查,患者焦虑、烦躁不安,严重抑郁,怕被歧视心理占多数.方法:采取了对病人病情给予符合实际的分析及有根据的保证.大限度给病人以安全感,给病人以积极的开导,挖掘病人的潜力.使病人忘记自己的痛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教会病人自我调节,耐心疏导抑郁心理,帮助患者摆脱被歧视的心理,促使正性情绪的传递与感染,释放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树立自信心,重新找到自我价值.结果:148例病人的心理障碍均得到正确十预,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心态与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心理干预能减弱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雪梅;宫祥峰;王丽梅;韩国红;韩国恩;李沧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柞蚕雄蛾液对酒精性肝病小鼠Toll样受体4的影响

    目的:探讨柞蚕雄蛾液对小鼠酒精性肝病TLR-4的影响及对肝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柞蚕雄蛾大、小剂量组小鼠每日在酒精灌胃前给予不同剂蚕柞蚕雄蛾液灌胃,4周后处死,取血及肝组织,常规病理学观察及脂肪肝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TLR-4、TNF-a、NF-kb表达情况;检测肝细胞线粒体MDA含量,SOD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明短脂肪变性,TLR-4、TNF-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柞蚕雄蛾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减轻,TLR-4、TNF-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浓度降低(P<0.01).结论:柞蚕雄娥液能够降低小鼠早期酒精性肝病Kupffer细胞的Toll样受体4及肝组织TNF-a的表达,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小剂量作用史为显著.

    作者:贾青;王朝霞;王兆朋;张月英;张维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