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阿拉伯糖对高糖高脂喂养小鼠体重及耐糖量的影响

周克夫;韩伟;张忠英;刘明玮;谢予朋;徐聪;刘鹏;吴汉洲;何邈;张厚瑞

关键词:L-阿拉伯糖, 糖耐量, 空腹血糖, 体重, 糖尿病膳食, 平衡
摘要:目的:探讨由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水稻,玉米秸秆中提取的L-阿拉伯糖在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龄及控制体重方画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从丽为其进一步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g~22g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存给予高精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口服L-阿拉伯糖水溶液一个月,以单独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组为对照,实验期间检测小鼠体重变化,食量.4周结束后进行小鼠空腹瓤糖及蔗糖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250mg/只)和中剂量组(150mg/只)对小鼠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而低剂组(30mg/只)作用不明显,糖耐量试验证明三个剂量组的L-阿拉伯糖都具有明显增强小鼠糖耐量作用,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食量有明显差异.解剖结果发现非用药组肝组织外观颜色淡黄色,而喂养L-阿拉伯糖组肝脏颜色为正常的深红色,肝指数变大,病理切片发现,实验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脂肪积累,PAS染色发现,肝脏切片染成深红色,而喂养L-阿拉们糖组PAS染色成浅红色.结论:L-阿拉伯糖能够明显降低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糖耐鹾,并且能够有效减缓体重增长趋势.组织切片和PAS染色证明L-阿拉伯糖可以有效抑制外源性糖在肝脏细胞中的积累及相应造成的脂肪堆积,进藤对糖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从而造成脂肪在体内的堆积也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降血脂2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阿托伐他汀降血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门诊及住院病人确诊为高血脂病人258例,每日10mg晚上1次服(6~10)周,脂必妥片(0.7)2片R 3次(6~10)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脂必妥组有效率64.44%,阿托伐他汀组明显 高于脂必妥组(P<0.01),血脂化验阿托伐他汀组123例,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90例(73.2%),治疗后正常66例(73.3%),脂必妥组135例,胆固醇、甘油二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96例,治疗后血脂正常42例(43.75%),两组相比P<0.01,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组3例肌痈,加服ATP后正常.脂必妥组2例偶有胃部不适,对症治疗后正常.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临床应用安全,不但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而且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町逆传冠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的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李永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朱建贵从脾肾治老年病经验研究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脾肾论治老年病思辨规律.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朱建贵主任医师诊治的老年患者600例中55岁以上1 296诊次资料,应用技术手段为数据挖掘.统计上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结果:证候的诊断率以肾阴虚证651诊次,占50.2%多;其次是(脾虚)痰湿证321诊次,占24.8%;(肾虚)血瘀证208诊次,占16%;肾阳虚证163诊次,占12.6%;少的是脾阳虚证20诊次,仅占1.5%.有脾虚证者为560诊次,占43.2%;有肾虚证者为1 054诊次,占81.3%.并挖掘了脾气虚、脾阳虚、脾虚痰湿和脾胃不和,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及肾虚血瘀八类证候相关的疾病、成方和用药规律.挖掘分析结果符合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脾肾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结论:应用医案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对专家典型医案深入分析,有助于发现其内在规律,从而总结中医专家对相关疾病的中医诊治规律.是突破中医传统传承方法,实现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有效传承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尝试.

    作者:叶丹;朱建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新时期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方法,确保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向手术科室的医生、护士及手术病人发放问卷凋查表,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手术科室的医生、护士及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迅速提升,但还存在不足之处.结论:护理满意度调查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一种新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是护理质控的重要环节,它能改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拉近手术室人员和手术医生以及手术病人的距离,达到有效沟通,相互理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苏晖;高军;杨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青少年鼻炎的护理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近年来此病发病率显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学生升学,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弯曲更是高居榜首,患病率占学生总数的近两成.下面就我们对青少年用鼻内窥镜鼻窦功能性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起1 073例行肺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0.37%),较2004年前(1.04%)减少,4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肺癌根治性手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术后发生乳糜胸明显减少,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作者:张旭;岳世昌;刘长宏;周绥福;周一民;吕德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肺内感染1例分析

    1 病历摘要男患,52岁,以咳嗽逐渐加重1月,呼吸困难3天入院.1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少量白痰,自服头孢等药物1周,病情不见好转,且发热,体温37.8,摄片:肺内感染,随后在诊所先后静点博抗,头孢他丁,病情时好时坏,3天前觉呼吸困难入呼吸科治疗,既往:健康.人院查体:T:38℃、P108次/分、R28次/分、BPl35/90mmhg、神志清,双瞳等大,3.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哕音,心率108次/分,率齐,无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片:肺内感染.

    作者:朱锦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7-苄氧白杨素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目的:合成7-苄氧白杨素(7-HBC)并观察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Y比色法测定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合成了7-HBC;实验表明7-HBC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新候选约物.

    作者:陈凯;姚旭;郑兴;赵菲菲;郑自通;刘珂;夏巧;牛明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中职护生临床带教宽容的四种境界

    中职护生未来的工作是面对饱受疾病摧残的病人,这就更需要护生具备宽容之心和仁爱之心.而这种宽容之心和仁爱之心更多地来自学校教育宽容和临床带教宽容,来自班级集体的和谐.多年的带班实践体会是,对于中职护生来说,教育宽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宽容需要教育者具备四种精神境界.

    作者:周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柞蚕雄蛾液对酒精性肝病小鼠Toll样受体4的影响

    目的:探讨柞蚕雄蛾液对小鼠酒精性肝病TLR-4的影响及对肝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柞蚕雄蛾大、小剂量组小鼠每日在酒精灌胃前给予不同剂蚕柞蚕雄蛾液灌胃,4周后处死,取血及肝组织,常规病理学观察及脂肪肝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TLR-4、TNF-a、NF-kb表达情况;检测肝细胞线粒体MDA含量,SOD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明短脂肪变性,TLR-4、TNF-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柞蚕雄蛾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减轻,TLR-4、TNF-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浓度降低(P<0.01).结论:柞蚕雄娥液能够降低小鼠早期酒精性肝病Kupffer细胞的Toll样受体4及肝组织TNF-a的表达,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小剂量作用史为显著.

    作者:贾青;王朝霞;王兆朋;张月英;张维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0例临床分析

    自1886年ogle首次报到了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来,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越来越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1998年~2007年间共收治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病人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头孢他啶与8种特殊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全面考察头孢他啶与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M3B、MG3、R2A和R4A)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SLG)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SI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配伍溶液塑温放置8h后用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药物含量下降值有所差异.结论:临床上头孢他啶与输液的配伍使用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其与牙周指标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患有慢性牙周炎的20个牙位和牙周健康的加个牙位的龈沟液IL-6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并且龈沟液IL-6水平与PD、AL、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龈沟液IL-6水平与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曹丽芳;赵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氨基葡萄糖分散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分散片的处方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微晶纤维素(pH-30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维索、微粉硅胶为辅料制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本处方制备的氩基葡萄糖分散片在光照(4500h)、商温(60℃)、高湿(92.5%RH)10d及室温留样考察12mo,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结论:研制的氨基葡萄檐分散片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孙彦甫;张俊;石涛;缪玉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康复护理

    椎间盘位于脊柱各节锥体之间,由上、下软骨板,中心的髓核和四周的纤维环构成.腰椎存在生理性前凸,纤维环前方及两侧较厚,后外侧薄;后外方缺乏后正中韧带支持,属薄弱处,腰椎间盘易在此处澎出或破裂.由于此处是神经根离开硬膜囊进入椎间孔的部位,椎间盘突出可使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在脊柱活动度大、承重较大或活动较多的部位,因此以腰4-5,腰5-骶1多发,发生率约占90%~96%.

    作者:吴风娥;刘丽涛;余传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选择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肌肉松弛药对脑瘫(CP)病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麻醉的影响,以便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只诱导时使用一次短效肌松药后,不再追加肌松药;B组使用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30min左右停用肌松药;C组连续使用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10min停药;结果:A组电刺激脊神经时患儿有较大的肢动,需加大睡眠及止痛药方能维持,术后清醒率低.B组较平稳,但有时需等待肌肉张力恢复,可控性差.C组可控性强,尤需术者,等待,睡眠药及止痛药明显少于A组,术后清醒率高.结论:用去极化肌松药维持此类手术的肌松,效果确切,可控性强.

    作者:周松花;张锐;张同海;李士才;张作强;宋福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维持型血液透析后患者乙肝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透析机组(实验组)和重复使用管道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组(对照组),观察气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率18.5%与对照组感染率44.4%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率差异显著,且随着每周透析次数的增加,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也明显上升.结论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可以降低维持血透患者乙肝感染率,并应该减少输斑治疗.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深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深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效果.方法:对4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并评价引流效果.结果:陈2例脓胸患者外,其余病人均经深静脉导管抽净胸腔拧积液,肺组织复张,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疗.结论:掌握好适应症后,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海平;杨异;吴伟铭;吕志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L-阿拉伯糖对高糖高脂喂养小鼠体重及耐糖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由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水稻,玉米秸秆中提取的L-阿拉伯糖在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龄及控制体重方画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从丽为其进一步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g~22g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存给予高精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口服L-阿拉伯糖水溶液一个月,以单独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组为对照,实验期间检测小鼠体重变化,食量.4周结束后进行小鼠空腹瓤糖及蔗糖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250mg/只)和中剂量组(150mg/只)对小鼠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而低剂组(30mg/只)作用不明显,糖耐量试验证明三个剂量组的L-阿拉伯糖都具有明显增强小鼠糖耐量作用,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食量有明显差异.解剖结果发现非用药组肝组织外观颜色淡黄色,而喂养L-阿拉伯糖组肝脏颜色为正常的深红色,肝指数变大,病理切片发现,实验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脂肪积累,PAS染色发现,肝脏切片染成深红色,而喂养L-阿拉们糖组PAS染色成浅红色.结论:L-阿拉伯糖能够明显降低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糖耐鹾,并且能够有效减缓体重增长趋势.组织切片和PAS染色证明L-阿拉伯糖可以有效抑制外源性糖在肝脏细胞中的积累及相应造成的脂肪堆积,进藤对糖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从而造成脂肪在体内的堆积也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克夫;韩伟;张忠英;刘明玮;谢予朋;徐聪;刘鹏;吴汉洲;何邈;张厚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缬沙坦治疗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长期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在尿毒症期前)患者对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在尿毒症期前)的患者22例,与对照组22例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蛋白尿显著减少;对肾功能的影响,治疗组短期内血肌酐浓度高于300umol/L病人的血肌酐浓度会短暂升高,低于300umol/L病人变化不大;长期疗效观察,治疗组病人发展到尿毒症期所需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缬沙坦胶囊能够有效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的时间.

    作者:朱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148例慢性乙肝患者心里状态分析的调查,患者焦虑、烦躁不安,严重抑郁,怕被歧视心理占多数.方法:采取了对病人病情给予符合实际的分析及有根据的保证.大限度给病人以安全感,给病人以积极的开导,挖掘病人的潜力.使病人忘记自己的痛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教会病人自我调节,耐心疏导抑郁心理,帮助患者摆脱被歧视的心理,促使正性情绪的传递与感染,释放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树立自信心,重新找到自我价值.结果:148例病人的心理障碍均得到正确十预,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心态与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心理干预能减弱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雪梅;宫祥峰;王丽梅;韩国红;韩国恩;李沧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