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防治体会

张旭;岳世昌;刘长宏;周绥福;周一民;吕德胜

关键词:肺癌术后, 乳糜胸, 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起1 073例行肺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0.37%),较2004年前(1.04%)减少,4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肺癌根治性手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术后发生乳糜胸明显减少,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治疗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长期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在尿毒症期前)患者对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在尿毒症期前)的患者22例,与对照组22例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蛋白尿显著减少;对肾功能的影响,治疗组短期内血肌酐浓度高于300umol/L病人的血肌酐浓度会短暂升高,低于300umol/L病人变化不大;长期疗效观察,治疗组病人发展到尿毒症期所需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缬沙坦胶囊能够有效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的时间.

    作者:朱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7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痔分区段剥离缝合、内痔齿线上小V剪口结扎、消痔灵液注射,术后用中药坐浴熏洗.结果:本组78例全部一次治愈,术后无大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随访无1例复发,舡门功能正常.结论:本术式简单有效、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开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心通对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保护性机制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心通对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用糖心通合剂治疗观察60例,对照组用糖脉康治疗观察60例.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并检测心肌供血、血镛、HbAl c、胰岛素水平、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M)、脂联素(APN)等指标.结果:临床观察发现,精心通不但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瘸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患者心肌供血,而且可显著降低血糖、HbAlc和胰岛素水平,明昂改善血浆岛同型半胱氨酸(HcyM)、脂联素(APN),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心通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钱秋海;乔培佐;刘大文;赵懿;钱卫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肺内感染1例分析

    1 病历摘要男患,52岁,以咳嗽逐渐加重1月,呼吸困难3天入院.1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少量白痰,自服头孢等药物1周,病情不见好转,且发热,体温37.8,摄片:肺内感染,随后在诊所先后静点博抗,头孢他丁,病情时好时坏,3天前觉呼吸困难入呼吸科治疗,既往:健康.人院查体:T:38℃、P108次/分、R28次/分、BPl35/90mmhg、神志清,双瞳等大,3.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哕音,心率108次/分,率齐,无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片:肺内感染.

    作者:朱锦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注射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件院患者,随机分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环磷腺苷葡胺120mg~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洼,连续14日;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除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他治疗相似.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作者:谢刚;梁李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排螺旋CT在腹部创伤的诊断(196例分析)

    目的:为了对腹部创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用信息,回顾性分析了196例腹部创伤病人的CT表现.方法:全部病例均作了CT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肾脏下极.结果:腹部刨伤以实质脏器撕裂伤和挫伤为多,其次为包膜下斑肿及实质内血肿.腹膜后血肿往往合并于肾脏损伤.腹腔积血主要分布于肝脾周、双侧结肠旁沟、Morison囊.经增强扫描证实肝左动脉及左肾动脉损伤各2例.结论:CT扫描对于确定损伤脏器、腹腔积务量及腹膜后斑肿定位极为准确,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张顺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评分法优化樟帮炮制白芍饮片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酸苷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芍药苷的影响,选定正交设计因索,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优化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提取工艺;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 mm,柱温为25℃.结果:佳提取条件为50ml乙醇(50%)、超声、白芍粉末(40目),30min.结论:本实验引入了综合指标隶属度的概念,将不同考察指标转变成具体数据,使之能综合出优的提取工艺渗数.

    作者:罗晶;张凌;关媛媛;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4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分析总结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收集的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普遍,使用频率越高,发生几率越大.其中女性、老年人,抗菌药物,皮肤过敏反应发生ADR比例高.结论:要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作者:杨淑芹;李春芳;齐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新时期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方法,确保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向手术科室的医生、护士及手术病人发放问卷凋查表,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手术科室的医生、护士及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迅速提升,但还存在不足之处.结论:护理满意度调查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一种新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是护理质控的重要环节,它能改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拉近手术室人员和手术医生以及手术病人的距离,达到有效沟通,相互理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苏晖;高军;杨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目的:建立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2005年版二部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该制剂对细菌内毒素检在无干扰作用.结论: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可行性.

    作者:饶艳春;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朱建贵从脾肾治老年病经验研究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脾肾论治老年病思辨规律.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朱建贵主任医师诊治的老年患者600例中55岁以上1 296诊次资料,应用技术手段为数据挖掘.统计上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结果:证候的诊断率以肾阴虚证651诊次,占50.2%多;其次是(脾虚)痰湿证321诊次,占24.8%;(肾虚)血瘀证208诊次,占16%;肾阳虚证163诊次,占12.6%;少的是脾阳虚证20诊次,仅占1.5%.有脾虚证者为560诊次,占43.2%;有肾虚证者为1 054诊次,占81.3%.并挖掘了脾气虚、脾阳虚、脾虚痰湿和脾胃不和,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及肾虚血瘀八类证候相关的疾病、成方和用药规律.挖掘分析结果符合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脾肾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结论:应用医案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对专家典型医案深入分析,有助于发现其内在规律,从而总结中医专家对相关疾病的中医诊治规律.是突破中医传统传承方法,实现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有效传承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尝试.

    作者:叶丹;朱建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粗隆部骨折内固定选择及早期功能锻炼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Gamma钉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老年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8年9月,采用Camma钉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老年粗隆间及柑隆下骨折,男10例,女15例,年龄(41~79)岁,平均65.6岁;左侧16例,右侧9例,转子间骨折18例,转予下骨折7例.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6例,Ⅱ型9例,Ⅲ型2例,Ⅳ型1例.转子下骨折7例,按Sheimer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例,Ⅳ型1例,Ⅴ型1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14)天内手术治疗,术后(24~72)h行髋关节主、被动活动,术后(2、8、12、16、24)周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是否愈合.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5)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2个月,3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髋关节优15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88%.结论:Gamma钉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老年粗隆州及粗隆下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疗效满意.

    作者:田洪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7-苄氧白杨素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目的:合成7-苄氧白杨素(7-HBC)并观察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Y比色法测定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合成了7-HBC;实验表明7-HBC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新候选约物.

    作者:陈凯;姚旭;郑兴;赵菲菲;郑自通;刘珂;夏巧;牛明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头孢他啶与8种特殊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全面考察头孢他啶与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M3B、MG3、R2A和R4A)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SLG)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SI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配伍溶液塑温放置8h后用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药物含量下降值有所差异.结论:临床上头孢他啶与输液的配伍使用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连续胰岛素皮下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索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CSII)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被分CSII组和MSII组,CSII组采用连续胰岛索皮下输注治疗方案,MSII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治疗方案,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痨治疗.观察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情况,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停用胰岛素后血糖庭好控制维持时间.结果:1月后及3月后CSII组痰菌阴转率明显升高,病灶吸收情况好转,与MSI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SII组与MSII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停用胰岛素后血糖良好控制维持时间长、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CSII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能尽快达到良好控制病情,以促进痰菌转阴.

    作者:王涛;王仲元;潘燕玉;苏琼琼;贺路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物理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及电脑中频治疗仪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结果:治疗后病人疗效明显.结论:中药离子导人、超短波、电脑中频综合治疗对腰椎闻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苟秀艳;李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中职护生临床带教宽容的四种境界

    中职护生未来的工作是面对饱受疾病摧残的病人,这就更需要护生具备宽容之心和仁爱之心.而这种宽容之心和仁爱之心更多地来自学校教育宽容和临床带教宽容,来自班级集体的和谐.多年的带班实践体会是,对于中职护生来说,教育宽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宽容需要教育者具备四种精神境界.

    作者:周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阻肺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特殊类型,多由颅内感染、口服避孕药等引起,过去认为发病率低,临床很少见,随着近年影像学的发展,诊断率逐渐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除发作时合并感染外,部分病例由于合并缺氧性肠病往往有胃纳差、水电解之紊乱、消耗状态等,易致血液高凝状态.本文观察到COPD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并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梅;刑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盐酸哌甲酯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盐酸哌甲酯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醚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RF)测定血浆中盐酸哌甲酯的浓度,采用ODS C18(4.6mm ×150mm,5μm)色潜柱,流动相为乙腈-0.03 m·L-1磷酸缓冲液(22:78);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52nm,发射波长为295nm.结果:血浆哌甲酯浓度在(2~100)μg·mL-1范围与其蜂高比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为6.0%.结论:本实验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人血浆样品的哌甲酯浓度测定.

    作者:邵佳庆;王鹤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70例冠心病患者运用中药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采用生化手段测定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8.6%;治疗后心电图好转率87.1%;测定结果显示血浆SOD活性显著升高,LPO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温胆汤加减通过运用化痰清热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干预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增强消除氧冉由基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李淑艳;严夏;汤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