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苟秀艳;李四海

关键词:物理治疗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物理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及电脑中频治疗仪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结果:治疗后病人疗效明显.结论:中药离子导人、超短波、电脑中频综合治疗对腰椎闻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盐酸哌甲酯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盐酸哌甲酯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醚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RF)测定血浆中盐酸哌甲酯的浓度,采用ODS C18(4.6mm ×150mm,5μm)色潜柱,流动相为乙腈-0.03 m·L-1磷酸缓冲液(22:78);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52nm,发射波长为295nm.结果:血浆哌甲酯浓度在(2~100)μg·mL-1范围与其蜂高比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为6.0%.结论:本实验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人血浆样品的哌甲酯浓度测定.

    作者:邵佳庆;王鹤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注射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件院患者,随机分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环磷腺苷葡胺120mg~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洼,连续14日;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除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他治疗相似.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作者:谢刚;梁李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麻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麻醉体会

    外伤性截瘫是骨科急症的常见病,常须骨折复位,以解除脊髓受压,恢复脊髓功能和维持脊柱稳定,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对3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完成,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翟美琴;张跃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霉素钠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霉素钠含量的.方法:采用商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8,(甲醇:乙腈:9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 mol/L枸橼酸溶液)=50:22.5:22.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利福霉素钠含量在(41.02~164.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1),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56%,规定含量限度为90.0%~105.0%.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尚士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RI在评估宫颈癌浸润范围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MRI对宫颈癌浸润范围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宫颈癌患者均行轴位T1WI(SE),轴位、矢状位T2WI(TSE),矢状位T2WI压脂序列扫描,以及宫颈局部薄层斜轴位T2WI扫描.所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将MRI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MRI术前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准确率为81.82%.结论:MRIT2WI可清晰显示宫颈癌肿瘤侵犯范围(尤其是有无官旁侵犯),对宫颈癌的分期判断客观准确,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维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制防护架在临床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护士在日常院内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包括采血、肌肉注射、体腔穿刺的护理操作中经常受到针刺伤.针刺伤的发生不是随机的,它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相关,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此动作发生的针刺伤占总刺伤总数的50%[1].受针刺伤的护士有发生HIT、HBV、HCV感染的危险性.从职业防护角度禁止护士将使用过污染的注射器套上针帽,但不套针帽极易造成操作环境(治疗盘、台、污物缸等)污染.因此,制作一种可安全、方便套针帽,并集污物缸、试管架、处置于一体的多功能防护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高树英;黄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致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平衡试验特点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致慢性肾衰竭(CRF)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平衡试验(PET)特点.方法:分别测定观察组(DN致CRF组)、对照组(非DN致CRF组)腹膜透析1个月、6个月时腹透液与血液的肌酐浓度比值(D/Pcr)及超滤量,将两次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腹透6个月时观察组D/Pcr较1个月时降低(P<0.05),超滤量无改变;对照组以上两项指标均无变化(P>0.05).结论:DN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应定期做PET,及时调节透析方案.

    作者: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分析

    目的:为探讨阿甘定(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在临床上用于抗病毒、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个组,阿甘定治疗组和苫参素胶囊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阿甘定治疗组HBV-DNA下降较快,转阴比例较高,ALT正常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的效果都比较好.阿甘定对发YMDD变异的病例同样有效.结论:口服阿甘定方便,抗病毒作用可靠,并能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无相关抗药性,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抗病毒的首选药物.

    作者:覃后继;覃雪英;何延专;周耀南;陆春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康复护理

    椎间盘位于脊柱各节锥体之间,由上、下软骨板,中心的髓核和四周的纤维环构成.腰椎存在生理性前凸,纤维环前方及两侧较厚,后外侧薄;后外方缺乏后正中韧带支持,属薄弱处,腰椎间盘易在此处澎出或破裂.由于此处是神经根离开硬膜囊进入椎间孔的部位,椎间盘突出可使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在脊柱活动度大、承重较大或活动较多的部位,因此以腰4-5,腰5-骶1多发,发生率约占90%~96%.

    作者:吴风娥;刘丽涛;余传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2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输液反应病例5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粜: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季节、患者、输液器具及操作等因索.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输注速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相关的药理知识,加强对重点患者的输液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SF1的抗炎症作用机制

    目前,已经发现4种热休克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除HSF3存在于鸟类基因外,其它三种(HSF1、HSF2、HSF4)可见于哺乳动物细胞,不同种类的HSF结构上相似,但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HSF1可以被热应激、氧化应激、化学应激和生理应激等激活,主要介导热休克蛋白(HSPs)合成,HSF2在发育和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调节热休克基因的表达,HSF4可能阻遏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其基因突变与白内障的早发形式密切相关[1].其中HSF1对机体炎症的保护作用除了通过诱导保护性基因表达上调来实现外,还可通过抑制损伤性基因表达下调来实现.

    作者:王玉玺;敖杰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小儿VSD术后血流动力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名VSD患儿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0000U/kg),连续应用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血氧饱和度(SPO2),氧耗指数(VO2I)和氧利用指数(DO2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CK-MB血清水平,CVP及SVRI降低,CI增高.SPO2及DO2I增高,VO2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VSD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其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实现保护作用.

    作者:黄宏琳;金凌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q,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SCI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SCI的治疗一直是有待于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文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近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康杰;姜永杰;元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病原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研究

    目的:为了解院内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例,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检出率,G-杆菌占首位59.9%,其次是G+球菌占22.7%,真菌位居第三位占17.4%.病原菌感染位居前几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检测发现MRSA检出率为40.7%,MRCNS为50.0%,未检出VRS株,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敏感性好;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的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8.2%,26.2%和1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三代头孢+酶抑制剂、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高敏感性.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是我院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临床上应改进治疗手段,重视细菌培养和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许青霞;孙萍;陈晓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肺内感染1例分析

    1 病历摘要男患,52岁,以咳嗽逐渐加重1月,呼吸困难3天入院.1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少量白痰,自服头孢等药物1周,病情不见好转,且发热,体温37.8,摄片:肺内感染,随后在诊所先后静点博抗,头孢他丁,病情时好时坏,3天前觉呼吸困难入呼吸科治疗,既往:健康.人院查体:T:38℃、P108次/分、R28次/分、BPl35/90mmhg、神志清,双瞳等大,3.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哕音,心率108次/分,率齐,无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片:肺内感染.

    作者:朱锦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匍手术期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4月期间施行不同手术的患者病历921份,分析围手术期抗菌约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术的、后使用抗荫药物的分别占25.95%和99.13%,仅4例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后单一用药和应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49.73%、40.72%、7.93%;清洁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9.79 d,清洁一平均使用抗菌药物8.90 d,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3 d者占92.04%.结论: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

    作者:金艳华;刁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CG对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H细胞免疫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BCG对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H细胞免疫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变态反应性鼻炎组及于预组,干预组造模前及后5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造模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ELISA试荆盒IL-4、IL-10、IFN-γ水平.绪果:造模组外周血中IL-4、IL-10较正常对照组明娃升高,而IFN-γ水平降低(P<0.05);与造模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中IL-4、IL-10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5);造模组外周血Th1/Th2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与造模组比较,干预组Thl/Th2比值升高(P<0.05).结论:Th1/Th2失平衡足变成性鼻炎发病的疆要机理,BCG能调节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细胞免疫,干预变廊性鼻炎的发病.

    作者:白险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检测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增殖(PCNA)与凋亡(TUNEL法)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变化,研究这些因子的表达与肾癌的关系.方法:标本离体后分成三组,(Ⅰ)肾透明细胞癌组;(2)癌旁组织组;(3)证常肾组织组,应用HE染色法、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HE染色结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染色浅,透明或颗粒状,核同缩,间质富有毛细血管和血窦.(2)TUNEL检测结果: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组均有凋亡发生.凋亡肾组织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集、边集,核固缩.正常肾组织组细胞核有弱的阳性表达,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增多,肾癌组织阳性表达少.(3)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肾组织内的细胞核有弱的阳性表达,癌旁阳性表达增加,肾癌组织阳性表达明显增多.(4)Caspase-3、Caspase-9免疫组化结果:Caspase_3 Caspase-9在难常肾组织中可见少量弱的阳性反应,癌旁组织阳性表达增加,肾癌组织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癌旁细胞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及癌组织,癌组织表达少;而PCNA则相反,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肾组织,正常肾组织表达少.癌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下降,PCNA表达升高说明细胞凋亡减少,癌组织细胞增殖旺盛,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Caspase-3、Caspase-9、PCNA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在肿瘤分期间无明显差异性.

    作者:张建勇;董晓菊;张雷;孙万彬;赵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析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误,香港医院管理专家认为:任何临床活动,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l临床活动,都有危险[1],在医疗活动中,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发生差错的几率也高,所以,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有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护理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作者:郝兰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以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进行治疗,化疗药物依病理分型而定,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混以一种化疗药物制成.适当应用超微导管技术.结果:全组102例共行次438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灌注化疗137次,加碘油栓塞301次,使用微导管108例次.总有效率达57.3%,(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71.7%,32.9%,7.1%,1.4%.结论:肝动脉介入治疗消化遵肿瘤肝转移瘤仍是目前酋选的治疗方法.依病理分型选择化疗药物,碘油均匀沉积,富血供和超选择微导管技术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作者:关素安;杨江萍;魏玲格;张哲;赵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