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素安;杨江萍;魏玲格;张哲;赵军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血檐及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影响以及褪黑索(melatonin,MLT)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STZ组(STZ),褪黑索+STZ组(MLT+STL),各10只大鼠.STZ(70 ms/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以诱发糖尿病,注射前8天开始给予MIX(200ug/kg/day,强饲)直至实验结束(4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动物血糖,称体重各一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生化检测.结果:STZ使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同时升高胰腺组织内MDA水平,降低胰腺组织内GSH水平及GSH-Px活性;MLT预处理降低STZ大鼠的血糖及胰腺组织内MDA水平,增加GSH水平及GSH-Px活性.结论:MLT通过减轻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王怀清;雷银雪;刘敏;苏明丽;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多烯磷脂酰胆碱为临床常用的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脂肪肝、胆汁阻塞,预防胆结石复发,及肝胆手术前后治疗的常用药物.其性状为黄色澄明液体,其主要成份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料为苯甲醇,维生素E、BHT、BHA、核黄素磷酸钠、胆酸、氢氯化钠、乙醇.复方氨基酸(18AA-IV)其性状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成份为十八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组成.其适应症为改善外科手术前后病人的营养状态,同时也适用于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营养不良,作为节氮疗法补充营养.目前我科常用这2种药物,并发现这2种药物存在反应,但在药物配伍表中无法查到,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熙;马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肌肉松弛药对脑瘫(CP)病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麻醉的影响,以便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只诱导时使用一次短效肌松药后,不再追加肌松药;B组使用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30min左右停用肌松药;C组连续使用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10min停药;结果:A组电刺激脊神经时患儿有较大的肢动,需加大睡眠及止痛药方能维持,术后清醒率低.B组较平稳,但有时需等待肌肉张力恢复,可控性差.C组可控性强,尤需术者,等待,睡眠药及止痛药明显少于A组,术后清醒率高.结论:用去极化肌松药维持此类手术的肌松,效果确切,可控性强.
作者:周松花;张锐;张同海;李士才;张作强;宋福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分散片的处方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微晶纤维素(pH-30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维索、微粉硅胶为辅料制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本处方制备的氩基葡萄糖分散片在光照(4500h)、商温(60℃)、高湿(92.5%RH)10d及室温留样考察12mo,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结论:研制的氨基葡萄檐分散片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孙彦甫;张俊;石涛;缪玉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 mg+昂丹司琼8rag;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组(B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昂丹司琼8mg,镇痛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1、2、4、8、16、24、48h的镇痛、镇静评分和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术后备时点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 h内B组低于A组(P<0.05),自8 h起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低予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锐;周松花;李世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创刊11年了,我们共同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3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紧紧围绕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个目标,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群众就医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手段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者:苍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q,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SCI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SCI的治疗一直是有待于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文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近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康杰;姜永杰;元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全面考察头孢他啶与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M3B、MG3、R2A和R4A)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SLG)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SI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配伍溶液塑温放置8h后用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药物含量下降值有所差异.结论:临床上头孢他啶与输液的配伍使用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输液反应病例5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粜: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季节、患者、输液器具及操作等因索.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输注速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相关的药理知识,加强对重点患者的输液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致慢性肾衰竭(CRF)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平衡试验(PET)特点.方法:分别测定观察组(DN致CRF组)、对照组(非DN致CRF组)腹膜透析1个月、6个月时腹透液与血液的肌酐浓度比值(D/Pcr)及超滤量,将两次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腹透6个月时观察组D/Pcr较1个月时降低(P<0.05),超滤量无改变;对照组以上两项指标均无变化(P>0.05).结论:DN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应定期做PET,及时调节透析方案.
作者: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酸苷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芍药苷的影响,选定正交设计因索,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优化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提取工艺;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 mm,柱温为25℃.结果:佳提取条件为50ml乙醇(50%)、超声、白芍粉末(40目),30min.结论:本实验引入了综合指标隶属度的概念,将不同考察指标转变成具体数据,使之能综合出优的提取工艺渗数.
作者:罗晶;张凌;关媛媛;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细菌趋势、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控不合理使用抗生索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469例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6.9%,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占30.6%;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77%.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掩两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其他药物耐药率也较高.(2)获取神经科、呼吸科、ICU患者中的致病菌分离率较高,分别占16.9%、11.8%、7.9%,且多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结论:我院呼吸道感染趋势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感染率也较高.
作者:国钰梅;冯银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银花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抑制率和保护率.结果:金银花提取物20g/kg和40g/kg剂量组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58.7%和69.0%,能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14.6%和18.7%.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化脓性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金银花提取物各剂量组可明显减轻肺部病变.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
作者:季志平;朱萱萱;倪文澎;吴旭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异常情况及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治疗组病人给予相同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基础疗法,治疗2组每日另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15μg/d,疗程2周,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治疗1组同治疗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好转情况.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三碘甲状原氩酸水平低于对照组,2周后治疗2组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2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内存在甲状腺素异常,给予外源性甲状腺素,能够对馒性心力衰竭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高振秋;刘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对腹部创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用信息,回顾性分析了196例腹部创伤病人的CT表现.方法:全部病例均作了CT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肾脏下极.结果:腹部刨伤以实质脏器撕裂伤和挫伤为多,其次为包膜下斑肿及实质内血肿.腹膜后血肿往往合并于肾脏损伤.腹腔积血主要分布于肝脾周、双侧结肠旁沟、Morison囊.经增强扫描证实肝左动脉及左肾动脉损伤各2例.结论:CT扫描对于确定损伤脏器、腹腔积务量及腹膜后斑肿定位极为准确,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张顺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士在日常院内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包括采血、肌肉注射、体腔穿刺的护理操作中经常受到针刺伤.针刺伤的发生不是随机的,它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相关,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此动作发生的针刺伤占总刺伤总数的50%[1].受针刺伤的护士有发生HIT、HBV、HCV感染的危险性.从职业防护角度禁止护士将使用过污染的注射器套上针帽,但不套针帽极易造成操作环境(治疗盘、台、污物缸等)污染.因此,制作一种可安全、方便套针帽,并集污物缸、试管架、处置于一体的多功能防护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高树英;黄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由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水稻,玉米秸秆中提取的L-阿拉伯糖在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龄及控制体重方画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从丽为其进一步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g~22g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存给予高精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口服L-阿拉伯糖水溶液一个月,以单独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组为对照,实验期间检测小鼠体重变化,食量.4周结束后进行小鼠空腹瓤糖及蔗糖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250mg/只)和中剂量组(150mg/只)对小鼠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而低剂组(30mg/只)作用不明显,糖耐量试验证明三个剂量组的L-阿拉伯糖都具有明显增强小鼠糖耐量作用,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食量有明显差异.解剖结果发现非用药组肝组织外观颜色淡黄色,而喂养L-阿拉伯糖组肝脏颜色为正常的深红色,肝指数变大,病理切片发现,实验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脂肪积累,PAS染色发现,肝脏切片染成深红色,而喂养L-阿拉们糖组PAS染色成浅红色.结论:L-阿拉伯糖能够明显降低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糖耐鹾,并且能够有效减缓体重增长趋势.组织切片和PAS染色证明L-阿拉伯糖可以有效抑制外源性糖在肝脏细胞中的积累及相应造成的脂肪堆积,进藤对糖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从而造成脂肪在体内的堆积也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克夫;韩伟;张忠英;刘明玮;谢予朋;徐聪;刘鹏;吴汉洲;何邈;张厚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BCG对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H细胞免疫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变态反应性鼻炎组及于预组,干预组造模前及后5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造模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ELISA试荆盒IL-4、IL-10、IFN-γ水平.绪果:造模组外周血中IL-4、IL-10较正常对照组明娃升高,而IFN-γ水平降低(P<0.05);与造模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中IL-4、IL-10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5);造模组外周血Th1/Th2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与造模组比较,干预组Thl/Th2比值升高(P<0.05).结论:Th1/Th2失平衡足变成性鼻炎发病的疆要机理,BCG能调节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细胞免疫,干预变廊性鼻炎的发病.
作者:白险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消骨增贴质量标准,增加专属性强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对该制剂中乳香、没药进行了TIC鉴别.结果:消骨增贴与阳性对照药材相应位置显相同斑点,而阴性对照品则各项TIC鉴别均不受方中其他组分的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结果可靠,可作为消骨增贴中乳香、没药的TIC鉴别方法.
作者:王苏会;王瑞;闫荟;杨峰;钟蕾;赵汉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起1 073例行肺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0.37%),较2004年前(1.04%)减少,4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肺癌根治性手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术后发生乳糜胸明显减少,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作者:张旭;岳世昌;刘长宏;周绥福;周一民;吕德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