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钰梅;冯银霞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特殊类型,多由颅内感染、口服避孕药等引起,过去认为发病率低,临床很少见,随着近年影像学的发展,诊断率逐渐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除发作时合并感染外,部分病例由于合并缺氧性肠病往往有胃纳差、水电解之紊乱、消耗状态等,易致血液高凝状态.本文观察到COPD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并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梅;刑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青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行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80例,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疗效肯定.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由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水稻,玉米秸秆中提取的L-阿拉伯糖在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龄及控制体重方画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从丽为其进一步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g~22g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存给予高精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口服L-阿拉伯糖水溶液一个月,以单独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组为对照,实验期间检测小鼠体重变化,食量.4周结束后进行小鼠空腹瓤糖及蔗糖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250mg/只)和中剂量组(150mg/只)对小鼠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而低剂组(30mg/只)作用不明显,糖耐量试验证明三个剂量组的L-阿拉伯糖都具有明显增强小鼠糖耐量作用,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食量有明显差异.解剖结果发现非用药组肝组织外观颜色淡黄色,而喂养L-阿拉伯糖组肝脏颜色为正常的深红色,肝指数变大,病理切片发现,实验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脂肪积累,PAS染色发现,肝脏切片染成深红色,而喂养L-阿拉们糖组PAS染色成浅红色.结论:L-阿拉伯糖能够明显降低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糖耐鹾,并且能够有效减缓体重增长趋势.组织切片和PAS染色证明L-阿拉伯糖可以有效抑制外源性糖在肝脏细胞中的积累及相应造成的脂肪堆积,进藤对糖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从而造成脂肪在体内的堆积也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克夫;韩伟;张忠英;刘明玮;谢予朋;徐聪;刘鹏;吴汉洲;何邈;张厚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透析机组(实验组)和重复使用管道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组(对照组),观察气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率18.5%与对照组感染率44.4%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率差异显著,且随着每周透析次数的增加,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也明显上升.结论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可以降低维持血透患者乙肝感染率,并应该减少输斑治疗.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酸苷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芍药苷的影响,选定正交设计因索,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优化樟帮炮制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提取工艺;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 mm,柱温为25℃.结果:佳提取条件为50ml乙醇(50%)、超声、白芍粉末(40目),30min.结论:本实验引入了综合指标隶属度的概念,将不同考察指标转变成具体数据,使之能综合出优的提取工艺渗数.
作者:罗晶;张凌;关媛媛;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q,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SCI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SCI的治疗一直是有待于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文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近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康杰;姜永杰;元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析总结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收集的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普遍,使用频率越高,发生几率越大.其中女性、老年人,抗菌药物,皮肤过敏反应发生ADR比例高.结论:要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作者:杨淑芹;李春芳;齐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显示心肌不是终末分化组织,在心肌损伤后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有丝分裂[1],但单纯依靠其自身有丝分裂难以修复受损的心肌,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终为瘢痕组织替代,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现有的内外科治疗都不能解决心肌细胞损伤修复的问题,目前有研究表明动员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肌损伤.因为自体同源性及来源充足易于获取,使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成为佳种子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骨髓干细胞强有力的动员剂,它可以使外周血中干细胞较正常增高数十倍.因此近年来G-CSF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王娓娓;赵雅静;张红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合成7-苄氧白杨素(7-HBC)并观察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Y比色法测定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7-HBC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合成了7-HBC;实验表明7-HBC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新候选约物.
作者:陈凯;姚旭;郑兴;赵菲菲;郑自通;刘珂;夏巧;牛明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我院妇科门诊2004年~2007年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将177例宫颈糜士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并与微波和聚甲酚磺醛柃单次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微波和聚甲酚磺醛栓单次治疗组.结论:微波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庞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繁殖和鉴定NPR-A基因敲除小鼠.方法:将所引进的雄性野生型和雌性NPR-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进行交配繁殖,可以得到野生子、杂合子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每只小鼠尾部基因组DNA,用PCR法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NPR-A基因敲除小鼠的饲养和繁殖均获得成功,成功获得了较多的NPR-A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论:雌、雄性NPR-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交配是繁育NPR-A基因敲除纯合子子鼠的较好方法;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NPR-A基因敲除纯合子子鼠.
作者:张清芬;于薇;薛华;孟存良;刘美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输液反应病例5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粜: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季节、患者、输液器具及操作等因索.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输注速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相关的药理知识,加强对重点患者的输液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职护生未来的工作是面对饱受疾病摧残的病人,这就更需要护生具备宽容之心和仁爱之心.而这种宽容之心和仁爱之心更多地来自学校教育宽容和临床带教宽容,来自班级集体的和谐.多年的带班实践体会是,对于中职护生来说,教育宽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宽容需要教育者具备四种精神境界.
作者:周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一个影像学上的概念,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手术或尸检发现的血肿;或在首次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据文献报道[1],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占头部外伤病人的(2.6%~9.7)%,占颅内血肿病人的(7%~10.5)%.死亡率为(3.4~71)%.临床上常见,但易忽视,现将我科自1996年7月~2007年7月共收治30例患者其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发;贺怡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BCG对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H细胞免疫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变态反应性鼻炎组及于预组,干预组造模前及后5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造模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ELISA试荆盒IL-4、IL-10、IFN-γ水平.绪果:造模组外周血中IL-4、IL-10较正常对照组明娃升高,而IFN-γ水平降低(P<0.05);与造模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中IL-4、IL-10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5);造模组外周血Th1/Th2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与造模组比较,干预组Thl/Th2比值升高(P<0.05).结论:Th1/Th2失平衡足变成性鼻炎发病的疆要机理,BCG能调节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细胞免疫,干预变廊性鼻炎的发病.
作者:白险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起1 073例行肺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0.37%),较2004年前(1.04%)减少,4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肺癌根治性手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术后发生乳糜胸明显减少,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作者:张旭;岳世昌;刘长宏;周绥福;周一民;吕德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异常情况及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治疗组病人给予相同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基础疗法,治疗2组每日另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15μg/d,疗程2周,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治疗1组同治疗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好转情况.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三碘甲状原氩酸水平低于对照组,2周后治疗2组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2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内存在甲状腺素异常,给予外源性甲状腺素,能够对馒性心力衰竭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高振秋;刘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血檐及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影响以及褪黑索(melatonin,MLT)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STZ组(STZ),褪黑索+STZ组(MLT+STL),各10只大鼠.STZ(70 ms/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以诱发糖尿病,注射前8天开始给予MIX(200ug/kg/day,强饲)直至实验结束(4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动物血糖,称体重各一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生化检测.结果:STZ使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同时升高胰腺组织内MDA水平,降低胰腺组织内GSH水平及GSH-Px活性;MLT预处理降低STZ大鼠的血糖及胰腺组织内MDA水平,增加GSH水平及GSH-Px活性.结论:MLT通过减轻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王怀清;雷银雪;刘敏;苏明丽;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霉素钠含量的.方法:采用商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8,(甲醇:乙腈:9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 mol/L枸橼酸溶液)=50:22.5:22.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利福霉素钠含量在(41.02~164.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1),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56%,规定含量限度为90.0%~105.0%.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尚士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salusin-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5月~9月期嗣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alusln-a水平,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血清salusin-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salusin-a水平降低,多支病变者血清salusin-a水平较单支病变者低.血清salusin-a水平与年龄,Gensini积分成负相关,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LDL、HDL等危险因素之间末显示相关性.结论:血清salusin-a水平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一致,可能成为预测冠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新的临床指标.
作者:林兰芝;李远征;李田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