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
目的:建立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2005年版二部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该制剂对细菌内毒素检在无干扰作用.结论: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可行性.
作者:饶艳春;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全面考察头孢他啶与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M3B、MG3、R2A和R4A)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SLG)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SI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配伍溶液塑温放置8h后用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药物含量下降值有所差异.结论:临床上头孢他啶与输液的配伍使用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输液反应病例5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粜: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季节、患者、输液器具及操作等因索.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输注速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相关的药理知识,加强对重点患者的输液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透析机组(实验组)和重复使用管道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组(对照组),观察气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率18.5%与对照组感染率44.4%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率差异显著,且随着每周透析次数的增加,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也明显上升.结论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可以降低维持血透患者乙肝感染率,并应该减少输斑治疗.
作者:殷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益脑康宁滴丸中主要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主要药物;采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C18(200 mm×4.6mm,50μm)色潜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定性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分离度高;黄芪甲苷在(2.10~6.30)μg范嗣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同收率为99.64%,RSD为1.0%.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脑康宁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建明;赵志艳;刘相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同顾性分析76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0~35)个月,平均20个胃.72例患者HFs疗状消失,2例为手术无效者,2例术后约1年复发,手术有效率达到94.7%.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而肌痉挛有效的治疗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以及术中正确识别责任血管,充分的减压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疗状复发的关键.
作者:黄旭;饶芝国;贾继明;张文毅;艾向南;林贵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我院妇科门诊2004年~2007年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将177例宫颈糜士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并与微波和聚甲酚磺醛柃单次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微波和聚甲酚磺醛栓单次治疗组.结论:微波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庞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特殊类型,多由颅内感染、口服避孕药等引起,过去认为发病率低,临床很少见,随着近年影像学的发展,诊断率逐渐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除发作时合并感染外,部分病例由于合并缺氧性肠病往往有胃纳差、水电解之紊乱、消耗状态等,易致血液高凝状态.本文观察到COPD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并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梅;刑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误,香港医院管理专家认为:任何临床活动,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l临床活动,都有危险[1],在医疗活动中,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发生差错的几率也高,所以,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有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护理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作者:郝兰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良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尤力良作前列腺增生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7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伴膀胱内压达40 cmH2O以上,采取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11膀胱内压始终未达到40 cmH2O,且在膀胱洼水充盈过程中无逼尿肌不稳定出现,行膀胱造瘘后出院,(1~3)个月后经尿动力学检查复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其中7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愈;剩余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尤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过度克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耽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刘锋;姬西宁;朱亮;严春晖;邱国光;郭征;周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霉素钠含量的.方法:采用商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8,(甲醇:乙腈:9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 mol/L枸橼酸溶液)=50:22.5:22.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利福霉素钠含量在(41.02~164.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1),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56%,规定含量限度为90.0%~105.0%.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尚士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70例冠心病患者运用中药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采用生化手段测定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8.6%;治疗后心电图好转率87.1%;测定结果显示血浆SOD活性显著升高,LPO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温胆汤加减通过运用化痰清热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干预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增强消除氧冉由基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李淑艳;严夏;汤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髂关节功能失常指关节退变、松弛等产生的功能障碍和不适,是导致腰痛或腰骶部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作者采用正骨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特点[1]有骶髂关节损伤后疼痛史,疼痛主要在骶髂关节部位,可有大腿及小腿后感应痛,患侧负重时疼痛加重.根据Macnab记述的骶髂关节综合征系指下列状态:(1)骶髂关节局部疼痛;(2)骶髂关节压痛;(3)疼痛可反映至腹股沟、大转子及臀部;(4)激发试验可加重疼痛;(5)骶髂关节活动度增加或两侧不对称;(6)排除其他部位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骶髂关节疼痛.
作者:魏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院内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例,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检出率,G-杆菌占首位59.9%,其次是G+球菌占22.7%,真菌位居第三位占17.4%.病原菌感染位居前几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检测发现MRSA检出率为40.7%,MRCNS为50.0%,未检出VRS株,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敏感性好;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的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8.2%,26.2%和1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三代头孢+酶抑制剂、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高敏感性.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是我院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临床上应改进治疗手段,重视细菌培养和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许青霞;孙萍;陈晓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阿托伐他汀降血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门诊及住院病人确诊为高血脂病人258例,每日10mg晚上1次服(6~10)周,脂必妥片(0.7)2片R 3次(6~10)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脂必妥组有效率64.44%,阿托伐他汀组明显 高于脂必妥组(P<0.01),血脂化验阿托伐他汀组123例,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90例(73.2%),治疗后正常66例(73.3%),脂必妥组135例,胆固醇、甘油二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96例,治疗后血脂正常42例(43.75%),两组相比P<0.01,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组3例肌痈,加服ATP后正常.脂必妥组2例偶有胃部不适,对症治疗后正常.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临床应用安全,不但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而且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町逆传冠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的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李永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青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行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80例,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疗效肯定.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睫状体上皮增生与睫状体腺瘤在病检中均少见到,其两者的病理改变在国内文献及专著中论述不多.1965年石荣珍等将两者作了一些组织学观察[1],国外文献也只是在睫状体腺瘤的论述中有所提及[2],尚无系统的比较鉴别,因而在诊断上两者容易被混淆.作者在病检工作中遇到一例眼球痨伴睫状体上皮增生,现将病例报告如下并将两者加以比较鉴别.
作者:徐学文;梅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名VSD患儿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0000U/kg),连续应用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血氧饱和度(SPO2),氧耗指数(VO2I)和氧利用指数(DO2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CK-MB血清水平,CVP及SVRI降低,CI增高.SPO2及DO2I增高,VO2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VSD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其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实现保护作用.
作者:黄宏琳;金凌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七氟烷诱导神经元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探讨七氟烷脑保护机制.方法:40只Wis'ar大鼠[年龄(3~4)个月,体重120g~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组(D组)、0.3MAC七氟烷+脑缺血-再灌注组(S1组)、0.6MAC七氟烷+脑缺血-再灌注组(S2纽)和0.6MAC七氟烷+U-0126+脑缺血一再灌注组(U组).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HO-1-mRNA和ERK1/2、Nri2、AP-1、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海马线粒体的变化.结果:D组大鼠海马组织中HO-1基因表达增加,ERK1/2、Nrl2和AP-1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变性率升高(P<0.01).S1组和s2组HO-1基殿表达增加,ERK1/2和Nrf2蛋白表达增加,线粒体变性率降低(P<0.01),AP-1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旺(P>0.05).u组HO-1基因表达降低,ERK1/2和Nrf2蛋白表达降低,线粒体变性率升高(P<0.01),AP-1蛋白表达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七氟烷通过ERK1/2/Nrf2信号通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HO-1基因表达,保护了海马神经细胞.
作者:邵建林;梁荣毕;周银燕;陈华梅;王雁;刘曼;衡新华;罗用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银花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抑制率和保护率.结果:金银花提取物20g/kg和40g/kg剂量组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58.7%和69.0%,能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14.6%和18.7%.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化脓性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金银花提取物各剂量组可明显减轻肺部病变.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
作者:季志平;朱萱萱;倪文澎;吴旭彤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