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4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杨淑芹;李春芳;齐敏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分析总结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收集的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普遍,使用频率越高,发生几率越大.其中女性、老年人,抗菌药物,皮肤过敏反应发生ADR比例高.结论:要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的护理体会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青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行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80例,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疗效肯定.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骶髂关节功能失常的正骨疗法

    髂关节功能失常指关节退变、松弛等产生的功能障碍和不适,是导致腰痛或腰骶部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作者采用正骨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特点[1]有骶髂关节损伤后疼痛史,疼痛主要在骶髂关节部位,可有大腿及小腿后感应痛,患侧负重时疼痛加重.根据Macnab记述的骶髂关节综合征系指下列状态:(1)骶髂关节局部疼痛;(2)骶髂关节压痛;(3)疼痛可反映至腹股沟、大转子及臀部;(4)激发试验可加重疼痛;(5)骶髂关节活动度增加或两侧不对称;(6)排除其他部位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骶髂关节疼痛.

    作者:魏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0例临床分析

    自1886年ogle首次报到了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来,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越来越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1998年~2007年间共收治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病人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其与牙周指标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患有慢性牙周炎的20个牙位和牙周健康的加个牙位的龈沟液IL-6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并且龈沟液IL-6水平与PD、AL、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龈沟液IL-6水平与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曹丽芳;赵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的双期矫治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骨骼改变.方法:选择30例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Ⅰ期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硬组织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治疗后前牙覆合、覆盖芙系正常、磨牙关系恢复Angle Ⅰ类,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安氏Ⅱ类1类错合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患者上下颌骨间不调,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梁晓龙;胡永权;左艳萍;赵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分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分子商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A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H组).阿加曲班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阿加曲班20mg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普通肝素loomg静脉滴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血小板计数、部分凝斑酶活动时间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病例疼痛、心梗发生情况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加曲班治疗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部分凝血酶活动时间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对疼痛改善、心梗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阿加曲班治疗组对血小板影响小,存少量不良反应,普通肝素治疗组对血小板右一定影响,存在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分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肝索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和不能对凝血功能严格监测患者.

    作者:王鑫鑫;钱远宇;孟庆义;沈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排螺旋CT在腹部创伤的诊断(196例分析)

    目的:为了对腹部创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用信息,回顾性分析了196例腹部创伤病人的CT表现.方法:全部病例均作了CT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肾脏下极.结果:腹部刨伤以实质脏器撕裂伤和挫伤为多,其次为包膜下斑肿及实质内血肿.腹膜后血肿往往合并于肾脏损伤.腹腔积血主要分布于肝脾周、双侧结肠旁沟、Morison囊.经增强扫描证实肝左动脉及左肾动脉损伤各2例.结论:CT扫描对于确定损伤脏器、腹腔积务量及腹膜后斑肿定位极为准确,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张顺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显示心肌不是终末分化组织,在心肌损伤后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有丝分裂[1],但单纯依靠其自身有丝分裂难以修复受损的心肌,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终为瘢痕组织替代,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现有的内外科治疗都不能解决心肌细胞损伤修复的问题,目前有研究表明动员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肌损伤.因为自体同源性及来源充足易于获取,使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成为佳种子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骨髓干细胞强有力的动员剂,它可以使外周血中干细胞较正常增高数十倍.因此近年来G-CSF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王娓娓;赵雅静;张红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salusin-a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salusin-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5月~9月期嗣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alusln-a水平,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血清salusin-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salusin-a水平降低,多支病变者血清salusin-a水平较单支病变者低.血清salusin-a水平与年龄,Gensini积分成负相关,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LDL、HDL等危险因素之间末显示相关性.结论:血清salusin-a水平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一致,可能成为预测冠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新的临床指标.

    作者:林兰芝;李远征;李田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肺内感染1例分析

    1 病历摘要男患,52岁,以咳嗽逐渐加重1月,呼吸困难3天入院.1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少量白痰,自服头孢等药物1周,病情不见好转,且发热,体温37.8,摄片:肺内感染,随后在诊所先后静点博抗,头孢他丁,病情时好时坏,3天前觉呼吸困难入呼吸科治疗,既往:健康.人院查体:T:38℃、P108次/分、R28次/分、BPl35/90mmhg、神志清,双瞳等大,3.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哕音,心率108次/分,率齐,无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片:肺内感染.

    作者:朱锦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金银花提取物抗病毒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金银花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抑制率和保护率.结果:金银花提取物20g/kg和40g/kg剂量组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58.7%和69.0%,能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14.6%和18.7%.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化脓性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金银花提取物各剂量组可明显减轻肺部病变.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

    作者:季志平;朱萱萱;倪文澎;吴旭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异常情况及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治疗组病人给予相同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基础疗法,治疗2组每日另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15μg/d,疗程2周,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治疗1组同治疗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好转情况.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三碘甲状原氩酸水平低于对照组,2周后治疗2组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2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内存在甲状腺素异常,给予外源性甲状腺素,能够对馒性心力衰竭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高振秋;刘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褪黑素减轻STZ大鼠高血糖及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血檐及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影响以及褪黑索(melatonin,MLT)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STZ组(STZ),褪黑索+STZ组(MLT+STL),各10只大鼠.STZ(70 ms/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以诱发糖尿病,注射前8天开始给予MIX(200ug/kg/day,强饲)直至实验结束(4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动物血糖,称体重各一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生化检测.结果:STZ使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同时升高胰腺组织内MDA水平,降低胰腺组织内GSH水平及GSH-Px活性;MLT预处理降低STZ大鼠的血糖及胰腺组织内MDA水平,增加GSH水平及GSH-Px活性.结论:MLT通过减轻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王怀清;雷银雪;刘敏;苏明丽;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石蜡油灭菌盒的自制及应用

    由于直径50mm的100ml玻璃瓶装石液体石蜡油在临床工作和灭菌过程中便于操作使用及反复压力蒸气灭菌,且经过多家医院对100ml瓶装石蜡油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监测、均能保证灭菌效果.因此,得到了各家医院的广泛使用.目前各家医院灭菌时均采用瓶塞上插7-12#针进行瓶内通气减压,然后用双层纱布包裹瓶顶及颈,再用线捆紧瓶颈,以防止灭菌过程中抽真空时瓶塞被吸出,致石蜡油外溢污染其它物品,但这种方法需纱布包扎,且不能有效防止瓶塞被吸、喷洒,单独一瓶易造成倾倒破碎[1].针对此操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我院设计制作一个便于操作,且保证灭菌效果的专用灭菌盒.

    作者:高树英;杨永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分析

    目的:为探讨阿甘定(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在临床上用于抗病毒、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个组,阿甘定治疗组和苫参素胶囊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阿甘定治疗组HBV-DNA下降较快,转阴比例较高,ALT正常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的效果都比较好.阿甘定对发YMDD变异的病例同样有效.结论:口服阿甘定方便,抗病毒作用可靠,并能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无相关抗药性,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抗病毒的首选药物.

    作者:覃后继;覃雪英;何延专;周耀南;陆春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连续胰岛素皮下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索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CSII)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被分CSII组和MSII组,CSII组采用连续胰岛索皮下输注治疗方案,MSII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治疗方案,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痨治疗.观察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情况,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停用胰岛素后血糖庭好控制维持时间.结果:1月后及3月后CSII组痰菌阴转率明显升高,病灶吸收情况好转,与MSI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SII组与MSII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停用胰岛素后血糖良好控制维持时间长、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CSII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能尽快达到良好控制病情,以促进痰菌转阴.

    作者:王涛;王仲元;潘燕玉;苏琼琼;贺路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选择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肌肉松弛药对脑瘫(CP)病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麻醉的影响,以便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只诱导时使用一次短效肌松药后,不再追加肌松药;B组使用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30min左右停用肌松药;C组连续使用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10min停药;结果:A组电刺激脊神经时患儿有较大的肢动,需加大睡眠及止痛药方能维持,术后清醒率低.B组较平稳,但有时需等待肌肉张力恢复,可控性差.C组可控性强,尤需术者,等待,睡眠药及止痛药明显少于A组,术后清醒率高.结论:用去极化肌松药维持此类手术的肌松,效果确切,可控性强.

    作者:周松花;张锐;张同海;李士才;张作强;宋福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与咪达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博苏)、咪达普利(达爽)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荆、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加用博苏,每次5mg,每日1次;达爽,每次(2.5~5.0)mg,每日2次.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眯达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肯定.

    作者:白玉;王弘锦;王子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CG对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H细胞免疫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BCG对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H细胞免疫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变态反应性鼻炎组及于预组,干预组造模前及后5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造模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ELISA试荆盒IL-4、IL-10、IFN-γ水平.绪果:造模组外周血中IL-4、IL-10较正常对照组明娃升高,而IFN-γ水平降低(P<0.05);与造模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中IL-4、IL-10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5);造模组外周血Th1/Th2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与造模组比较,干预组Thl/Th2比值升高(P<0.05).结论:Th1/Th2失平衡足变成性鼻炎发病的疆要机理,BCG能调节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鼠的T细胞免疫,干预变廊性鼻炎的发病.

    作者:白险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青少年鼻炎的护理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近年来此病发病率显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学生升学,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弯曲更是高居榜首,患病率占学生总数的近两成.下面就我们对青少年用鼻内窥镜鼻窦功能性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