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复方氨基酸(18AA-IV)存在配伍禁忌

洪熙;马金萍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 18种氨基酸
摘要:多烯磷脂酰胆碱为临床常用的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脂肪肝、胆汁阻塞,预防胆结石复发,及肝胆手术前后治疗的常用药物.其性状为黄色澄明液体,其主要成份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料为苯甲醇,维生素E、BHT、BHA、核黄素磷酸钠、胆酸、氢氯化钠、乙醇.复方氨基酸(18AA-IV)其性状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成份为十八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组成.其适应症为改善外科手术前后病人的营养状态,同时也适用于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营养不良,作为节氮疗法补充营养.目前我科常用这2种药物,并发现这2种药物存在反应,但在药物配伍表中无法查到,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一个影像学上的概念,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手术或尸检发现的血肿;或在首次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据文献报道[1],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占头部外伤病人的(2.6%~9.7)%,占颅内血肿病人的(7%~10.5)%.死亡率为(3.4~71)%.临床上常见,但易忽视,现将我科自1996年7月~2007年7月共收治30例患者其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发;贺怡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致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平衡试验特点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致慢性肾衰竭(CRF)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平衡试验(PET)特点.方法:分别测定观察组(DN致CRF组)、对照组(非DN致CRF组)腹膜透析1个月、6个月时腹透液与血液的肌酐浓度比值(D/Pcr)及超滤量,将两次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腹透6个月时观察组D/Pcr较1个月时降低(P<0.05),超滤量无改变;对照组以上两项指标均无变化(P>0.05).结论:DN致CRF行腹膜透析患者应定期做PET,及时调节透析方案.

    作者: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注射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件院患者,随机分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环磷腺苷葡胺120mg~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洼,连续14日;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除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他治疗相似.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作者:谢刚;梁李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RI在评估宫颈癌浸润范围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MRI对宫颈癌浸润范围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宫颈癌患者均行轴位T1WI(SE),轴位、矢状位T2WI(TSE),矢状位T2WI压脂序列扫描,以及宫颈局部薄层斜轴位T2WI扫描.所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将MRI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MRI术前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准确率为81.82%.结论:MRIT2WI可清晰显示宫颈癌肿瘤侵犯范围(尤其是有无官旁侵犯),对宫颈癌的分期判断客观准确,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维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舒张性心衰的抽样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多个社区的舒张性心衰的发病现状.方法:对多个社区参加年度查体的老干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填写调查表、一般检在等筛查出充血性心衰患者,冉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其他检查诊断出舒张性心衰进行分析.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人,占10.29%;收缩性心衰167人,占7.54%;舒张性心衰及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150人,占6.77%(其中舒张功能不全89人).结论:本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56岁以上的退休人员.舒张性心衰占充血性心衰的26.75%,而加上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则占47.32%,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作者:秦浩;吕宪玉;刘聚伟;王瑞芳;何昆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析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误,香港医院管理专家认为:任何临床活动,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l临床活动,都有危险[1],在医疗活动中,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发生差错的几率也高,所以,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有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护理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作者:郝兰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消骨增贴中乳香、没药的薄层鉴别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消骨增贴质量标准,增加专属性强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对该制剂中乳香、没药进行了TIC鉴别.结果:消骨增贴与阳性对照药材相应位置显相同斑点,而阴性对照品则各项TIC鉴别均不受方中其他组分的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结果可靠,可作为消骨增贴中乳香、没药的TIC鉴别方法.

    作者:王苏会;王瑞;闫荟;杨峰;钟蕾;赵汉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q,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SCI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SCI的治疗一直是有待于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文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近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康杰;姜永杰;元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七氟烷诱导大鼠海马HO-1基因表达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七氟烷诱导神经元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探讨七氟烷脑保护机制.方法:40只Wis'ar大鼠[年龄(3~4)个月,体重120g~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组(D组)、0.3MAC七氟烷+脑缺血-再灌注组(S1组)、0.6MAC七氟烷+脑缺血-再灌注组(S2纽)和0.6MAC七氟烷+U-0126+脑缺血一再灌注组(U组).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HO-1-mRNA和ERK1/2、Nri2、AP-1、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海马线粒体的变化.结果:D组大鼠海马组织中HO-1基因表达增加,ERK1/2、Nrl2和AP-1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变性率升高(P<0.01).S1组和s2组HO-1基殿表达增加,ERK1/2和Nrf2蛋白表达增加,线粒体变性率降低(P<0.01),AP-1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旺(P>0.05).u组HO-1基因表达降低,ERK1/2和Nrf2蛋白表达降低,线粒体变性率升高(P<0.01),AP-1蛋白表达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七氟烷通过ERK1/2/Nrf2信号通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HO-1基因表达,保护了海马神经细胞.

    作者:邵建林;梁荣毕;周银燕;陈华梅;王雁;刘曼;衡新华;罗用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氨基葡萄糖分散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分散片的处方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微晶纤维素(pH-30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维索、微粉硅胶为辅料制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本处方制备的氩基葡萄糖分散片在光照(4500h)、商温(60℃)、高湿(92.5%RH)10d及室温留样考察12mo,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结论:研制的氨基葡萄檐分散片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孙彦甫;张俊;石涛;缪玉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制防护架在临床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护士在日常院内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包括采血、肌肉注射、体腔穿刺的护理操作中经常受到针刺伤.针刺伤的发生不是随机的,它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相关,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此动作发生的针刺伤占总刺伤总数的50%[1].受针刺伤的护士有发生HIT、HBV、HCV感染的危险性.从职业防护角度禁止护士将使用过污染的注射器套上针帽,但不套针帽极易造成操作环境(治疗盘、台、污物缸等)污染.因此,制作一种可安全、方便套针帽,并集污物缸、试管架、处置于一体的多功能防护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高树英;黄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小儿VSD术后血流动力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名VSD患儿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0000U/kg),连续应用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血氧饱和度(SPO2),氧耗指数(VO2I)和氧利用指数(DO2I).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CK-MB血清水平,CVP及SVRI降低,CI增高.SPO2及DO2I增高,VO2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VSD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其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实现保护作用.

    作者:黄宏琳;金凌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下——医学留学生诊断学教学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医学留学生教育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成为评价大学办学水平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简称GMER),为各国在医学教育标准方面的互认搭建了一个国际性平台[1].诊断学系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由基础走向临床的桥梁课程,地位突出.GMER所要求的: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沟通技能以及④临床技能等四个能力在诊断学教学中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诊断学教学规范化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医学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因而在诊断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

    作者:谢艳;吴俊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与咪达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博苏)、咪达普利(达爽)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荆、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加用博苏,每次5mg,每日1次;达爽,每次(2.5~5.0)mg,每日2次.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眯达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肯定.

    作者:白玉;王弘锦;王子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选择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肌肉松弛药对脑瘫(CP)病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麻醉的影响,以便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只诱导时使用一次短效肌松药后,不再追加肌松药;B组使用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30min左右停用肌松药;C组连续使用短效肌松药至电刺激测试神经阈值前10min停药;结果:A组电刺激脊神经时患儿有较大的肢动,需加大睡眠及止痛药方能维持,术后清醒率低.B组较平稳,但有时需等待肌肉张力恢复,可控性差.C组可控性强,尤需术者,等待,睡眠药及止痛药明显少于A组,术后清醒率高.结论:用去极化肌松药维持此类手术的肌松,效果确切,可控性强.

    作者:周松花;张锐;张同海;李士才;张作强;宋福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连续胰岛素皮下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索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CSII)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被分CSII组和MSII组,CSII组采用连续胰岛索皮下输注治疗方案,MSII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治疗方案,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痨治疗.观察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情况,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停用胰岛素后血糖庭好控制维持时间.结果:1月后及3月后CSII组痰菌阴转率明显升高,病灶吸收情况好转,与MSI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SII组与MSII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停用胰岛素后血糖良好控制维持时间长、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CSII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能尽快达到良好控制病情,以促进痰菌转阴.

    作者:王涛;王仲元;潘燕玉;苏琼琼;贺路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益脑康宁滴丸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益脑康宁滴丸中主要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主要药物;采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C18(200 mm×4.6mm,50μm)色潜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定性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分离度高;黄芪甲苷在(2.10~6.30)μg范嗣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同收率为99.64%,RSD为1.0%.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脑康宁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建明;赵志艳;刘相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分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分子商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A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H组).阿加曲班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阿加曲班20mg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普通肝素loomg静脉滴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血小板计数、部分凝斑酶活动时间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病例疼痛、心梗发生情况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加曲班治疗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部分凝血酶活动时间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对疼痛改善、心梗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阿加曲班治疗组对血小板影响小,存少量不良反应,普通肝素治疗组对血小板右一定影响,存在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分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肝索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和不能对凝血功能严格监测患者.

    作者:王鑫鑫;钱远宇;孟庆义;沈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 mg+昂丹司琼8rag;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组(B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昂丹司琼8mg,镇痛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1、2、4、8、16、24、48h的镇痛、镇静评分和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术后备时点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 h内B组低于A组(P<0.05),自8 h起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低予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锐;周松花;李世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头孢他啶与8种特殊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全面考察头孢他啶与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M3B、MG3、R2A和R4A)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SLG)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SI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配伍溶液塑温放置8h后用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药物含量下降值有所差异.结论:临床上头孢他啶与输液的配伍使用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