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星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影响因素.方法:进展性腩梗死122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病人114例为对照组.分析血压、血脂、血糖、颈内动脉斑块对脑梗死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压、血脂、血糖、颈内动脉斑块为进展性临床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聚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短暂性脑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出血发作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而治疗组采用巴曲酶、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巴曲酶、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短暂性脑出血发作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从事胃镜、肠镜清洗消毒与保养工作多年,从原先的三槽、四槽,特别在2004年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通知后,我院添置了五槽,按照该规范标准进行内镜的清洗消毒,制定以下内镜清洗消毒与保养程序,请同行指教.
作者:侯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间歇低氧模裂并观察对大鼠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组(IH)、实验对照组(SC)和空白对照组(UC),每组24只:IH组循环交替给予氮气和压缩空气; SC组循环给予压缩空气;UC组不予任何处理.分别于实验后第7、21、42天测定:(1)血浆t-PA和PAI-1水平;(2)组织t-PA和PAI-1mRNA表达水平.结果:(1)IH组血浆t-PA活性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与UC和SC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IH组血浆PAI-1活性第7、21和42天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2)IH组组织t-PA mRNA表达以及肾脏和主动脉组织PAI-1 mRNA表达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IH大鼠心肌组织、肝脏组织PAI-1 mRNA表达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与两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本实验慢性间歇低氧条件下,对大鼠血浆t-PA和PAI-1水平、组织t-PA和PAI-1mRNA表达无影响.
作者:李彦明;袁志明;冀秋娣;王佩显;王吉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门诊处方指标分析,调查合理用药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下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编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指标>中的处方指标,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内、外、妇、儿、眼科处方各50张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平均金额、处方平均品种数分别为:39.89%、30.05%、96.39%、98.50%、55.28元、2.26种.眼科抗菌药使用率较高是68,13%;儿科抗菌药使用率是55.62%,注射剂使用率是53.09%.结论:基层医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基本合理,但抗菌药和注射剂的使用率较高,提示,基层医院应加强抗菌药和注射剂使用的干扰,使门诊各科合理用药水平共同提高.
作者:卢秀华;张洪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因脑血管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表明VaD患者存在胆碱能缺陷[1].多奈哌齐(Donepezil)为六氢吡啶类氧化物,是第二代特异的可逆性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2],早期主要用于轻至中度认知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多奈哌齐进行了大量的治疗VaD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使其从机理到应用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拓展,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徐德琴;徐学君;汪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07年5月我院5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58例病例中,单纯肿瘤切除42例(72.4%),扩大切除13例(22.4%),单纯探查3例(5.2%).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3.4%.结论:病史、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建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60名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鼻塞持续JF压通气及经鼻气管插管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辅助呼吸,并给予沐舒坦及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一周后,观察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指数(RI)及氧合指数(OI)变化及肺部感染发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SPO2、PO2、PCO2、RI、OI无明显差别,治疗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可取得与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相同的呼吸支持作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连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麻醉期间应用乌司他丁的类过敏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麻醉期间应用乌司他丁6350例人群中,类过敏反应发生率、原因、特征和救治.结果:类过敏样反应发生率为0.298%,其中皮肤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重度休克发生率分别为0.204%、0.031%和0.063%;类过敏反应病例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0.251%vs0.047%,P<0.01);有药物过敏史患者发生率更高(84.211%,P<0.05);重度休克均见于注射过快、剂量过大;重度休克患者均须应用肾上腺素类救治.结论:麻醉期应用乌司他丁可出现类过敏反应,且多见于有药物过敏史和男性患者,同时与注射过快和剂量有关;出现重度休克时应及时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
作者:吴小净;张力;夏中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调脂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25例;A组:氟伐他汀20mg/d,B组:氟伐他汀40mg/d,均为晚饭后口服.于服药前,服药4周末、服药12周末测的TC、TG、LDL-C、HDL-C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降低LDL-C,B组在12周时更加显著(P<0.05),下降幅度达40.76%.两组均有降低TG趋势及升高HDL-C作用,B组在12周时升高HDL-C达到统计学意义.其余未达到显著性差别.两组患者药物耐受性良好,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观察.结论:两组均有良好的调脂作用,B组作用更强,安全性良好.
作者:周秋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8年来所进行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42例患者分别采用Bentall手术、David手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术,Bentall手术+全弓置换+硬象鼻支架植入术、David手术+全弓置换+硬象鼻支架植入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硬象鼻支架植入术、覆膜血管支架腔内隔绝术和全胸腹降主动脉置换术,并进行3个月~3年随访.结果:完成DebakeyⅡ型13例,Debakey Ⅰ型16例,DebakeyⅢa型5例,DebakeyⅢb型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3年,均生存.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复杂多样,应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情况选择升主动脉置换术式.
作者:阎志军;高永谦;赵志勇;周韶辉;何荣海;于新江;谢淑芳;郭忆芳;冯光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评估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康复期心理变化特点,探讨不同心理状态下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60名遗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采用汉密尔顿心理焦虑及抑郁评分量表连续评估心理状态,评估病人康复期间的心理变化特点,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依据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干预.结果:在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病人恢复早期,病人多存在焦虑心理,在恢复中晚期,病人的焦虑心理状态得以舒缓,抑郁心理是主要的心理异常方式,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康复期各阶段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病人恢复期不同时间,病人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护理过程依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异常,取得较好干预效果.
作者:韩丽娜;王贝贝;赵燕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前自由门静脉压力为3.19~3.48kPa,联合手术后下降为2.30~2.51kPa.随访52例0.6~8a,肝功能分级无变化者47例,减退者5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减轻者41例,减轻者11例.复发出血1例,肝性脑病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疗效好,而且具有止血可靠,再出血率低,术后且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贾松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胃肠炎治疗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应用氯霉素及左氧氟沙星静滴,同时给予654-2肌注.结果:大多数患者治疗一次后,腹痛、呕吐、腹泻停止,且不易复发.偶尔有用药2~3次者完全治愈,急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大多数腹泻5次以上,同时伴有腹痛,呕吐.结论:急性胃肠炎是内科常见疾病,有自愈的倾向,单纯腹泻3~5次服药可治愈,重症腹泻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李荣球;韦庆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政府制定符合本社区的营养促进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桃浦社区10个居委会,共100户、325位居民.采用称重法获取调味品量,记账法调查住户3天的食物消耗量情况.结果:每标准人13摄入能量2535.7kcal蛋白质89.6g,动物蛋白质占蛋白总摄取量的59.88%.动物脂肪占脂肪总摄入量的48.15%,视黄醇、维生素E、抗坏血酸、硫胺素摄入充足,核黄素摄入偏低:铁、锌摄入充足,而钙摄入仅达到AI的50.16%缺乏显著,钠摄入已超过AI的2.56倍.结论:桃浦社区居民总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均偏高,其中动物性食物比重过高,钙缺乏严重,食盐摄入量偏高,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是重要存在问题.
作者:赵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纳入28例自发性SAH患者.采用问卷形式询问患者病史中常见的临床表现.结果:28例患者均确诊为脑动脉瘤.头痛是常见的症状,有64.3%患者有此症状.其次常见的症状分别为恶心(46.4%)、短暂意识丧失(42.9%)、共济失调(21.4%)、轻偏瘫(14.3%)、复视(7.1%)和癫痫发作(3.6%).高血压和有吸烟史的患者分别占39.3%和32.1%.结论:动脉瘤性SAH的预后仍较差.突发剧烈头痛伴或不伴神经功能障碍是自发性SAH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
作者:朱江;马杰科;李成;汤磊;刘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肺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收治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初治忠者43例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对照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组).放疗组采用常规分割治疗,放化组放疗方法同放疗组,同时给予紫杉醇+顺铂化疗.结果:2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病例的治疗毒副反应均以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反应和放射性肺炎为主.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能为大多数患者所耐受.
作者:张瑞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消费已成时尚.定期、系统的体检能全面了解受检者自身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或身体缺陷并确定诊断,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健康[1].随之而来的是健康体检在各个医疗单位中的地位日见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做大、做强健康体检工作,在竞争中做到可持续性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问题.结合本院多年来健康体检工作经验,对影响医院体检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求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寻找科学的体检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体检工作质量及效率.
作者:李丽娟;魏玲;李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阐述连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指导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5例患者,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手术中持续监测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结果:平均随访半年,手术后9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变.1例髂骨取骨处疼痛,3月后好转.8例患者术中SEP出现显著改变,经采取措施后,在15分钟内恢复正常.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结合术中SEP监测,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程华怡;郭智霖;丁美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SIRS患者治疗中加用中药丹参和生脉注射液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感染致SIRS患者按病种及APACHE-Ⅱ评分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及实验组(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加用中药丹参和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血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第2天、4天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体温、白细胞计数下降亦较对照组快.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丹参和生脉注射液能降低SIRS阶段血IL-6、TNFα,阻止全身炎症反应升级扩大.
作者:熊进文;黄海球;唐万兵;刘忠民;杨栋;钟毓杰;张桂喜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