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然产物在新药发现中的地位与机会(Ⅲ)——有机合成化学扩大了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可能性

王普善

关键词:天然产物, 新药发现, 地位, 有机合成化学, 组合化学技术, 目标分子合成, 化合物, 新衍生物, 合成路线, 骨架构建, 学术界, 类似物, 多样性, 设计, 工业, 方法, 定向
摘要:工业和学术界许多项目都是基于天然产物,或者是被设计成类似于天然产物的化合物.人们通过三种方法超越天然产物:一是通过组合化学技术,围绕天然产物骨架构建化合物;二是通过定向多样性合成路线,合成天然产物类似物;三是根据各种可用于即定目标分子合成的途径,创造天然产物新衍生物.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硝基唑类放射增敏剂作用机理与研发进展

    自英国Adams在1963年通过筛选大量肿瘤放射增敏药物后提出放射增敏的亲电子理论以来,对硝基唑类肿瘤放射增敏药物及其相关作用机理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已开发出米索硝唑(misonidazole,MISO)等10多个药物[1~9]进行研究,其中不少药物已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作者:吴建龙;李伯南;郭军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在大鼠原代脂肪细胞中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刺激的脂肪分解及其机制

    目的:通过研究二甲双胍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刺激的脂肪分解及其机制,为研究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以SD大鼠原代附睾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附睾脂肪组织用胶原酶Ⅰ消化,细胞分离后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250或500μmol/L)干预组,TNF(50 ng/ml)干预组和二甲双胍加TNF共同干预组;以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为培养液在37℃,5%二氧化碳环境中孵育24小时.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甘油的释放量作为评价脂肪分解的指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不同组别细胞中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ERK)和磷酸化ERK的表达.实验数据应用GraphPad Prism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甲双胍浓度依赖地抑制TNF-α刺激的脂肪分解.TNF-α使甘油释放量增加2.7倍(P<0.001).500μM二甲双胍较250μM抑制效应更强,分别使50 ng/ml TNF-α刺激的甘油释放量降低48.2%(P<0.001)和38.2%(P<0.001).二甲双胍可以明显抑制TNF-α引起磷酸化ERK的增加,使其表达减少44.3%(P<0.01).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抑制TNF-α引起的ERK磷酸化从而抑制其刺激的脂肪分解.提示在肥胖或糖尿病时,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抑制TNF-α引起的脂肪分解,减少FFA的释放,从而进一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任婷婷;郭晓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白介素-18等炎性标记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炎性标记物白介素-18和白细胞计数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表达情况,以期根据炎性标记物的血浆水平甄别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浆中自介素-18(IL-18)的含量以及全血白细胞计数,然后比较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的炎性标记物水平;并比较糖尿病(DM)组和非DM组的差异.结果:白介素-18的含量以及全血白细胞计数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组明显高于简单病变组(P<0.05).合并有DM的ACS病人白介素-18的含量以及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非DM组(P<0.05).结论: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组和不同危险因素组炎性标记物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作者:丁枭伟;杨新春;王华;李桂芹;王乐丰;陈牧雷;石亮;孔强;徐立;李惟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CS合并DM且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即冠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三组患者的TG、LDL-C、HDL-C及apo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G、LDL-C、HDL-C及apoB水平在ACS合并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受损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脂代谢异常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薛春光;高颖;张保敏;郭艺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校正TIMI帧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支架成形术后的预后评价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成功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ation,PCI)治疗后,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功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3级的AMI病人123例,测定CTFC,同时观察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随访1年时死亡率.结果:根据CTFC值将病人分为慢、快两组.慢CTFC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随访1年时死亡率明显高于快CTFC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和<0.05).结论:CTFC可有效评价成功PCI术后病人近、远期预后,有助于对此类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以指导治疗.

    作者:汪凡;秦明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血糖脑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4例低血糖脑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的关系.结果:64例患者中癫痫31例,偏瘫10例,呼吸衰竭8例,双侧锥体束征41例,影像学见点灶状出血6例,脑水肿8例,多见于呼吸衰竭者,表现偏瘫者10例,有相对应病灶者4例.结论:低血糖脑病的影像学改变与病情程度有关,与低血糖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苏成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与硫氮唑酮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通心络胶囊与硫氮唑酮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诊断及治疗的心脏X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通心络组(30例)及硫氮唑酮组(30例).评价治疗半年后症状及运动试验结果改善情况.结果:(1)通心络治疗组比硫氮唑酮治疗组显效及有效的人数更多,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2)通心络组、硫氮唑酮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运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运动ST段压低>0.1mv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通心络组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的治疗明显缓解了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力,缩短了运动时的心肌缺血时间.疗效优于钙通道阻断剂硫氮唑酮.

    作者:王来宝;胡爱香;王明生;洪衡;闫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脑利钠肽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床边即时检测血脑利钠肽(BNP)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荧光免疫法测定100例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心脏超声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1)心力衰竭(HF)引起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635.9±360.1)pg/ml与(54.5±35.7)pg/ml,P<0.01];(2)如以100pg/ml为正常参考值,BNP诊断心力衰竭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92%;排除心力衰竭的阴性预测价值为92.1%;(3)如以大于500ph/ml为参考值BNP诊断HF特异性为100%.结论:床边即时检测BNP诊断心力衰竭敏感且特异,快速,可作为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一个观察指标.

    作者:江勇;施烯;陈萍;蔺佩鸿;郭平清;林志鸿;冯少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不同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5F共用型造影导管与通用型Judkins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两种共用型造影导管的优缺点.方法:17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三组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结果:三种造影导管操作时间、X线暴光时间、左右冠脉成功率、并发症方面无差别,不成功原因主要为主动脉窦扩张、升主动脉严重迂曲、冠脉开口低及开口异常.结论:5F Medtronic共用型造影导管能较好地适用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通用型Judkins导管及AL1导管可作为备用导管,而AL1导管更适用于开口异常冠脉;三种造影导管适当备用可提高造影成功率.

    作者:李长龙;佟子川;邹剑杰;张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ACC2006热点报道

    ACC2006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2006年3月11~14日)世界各地到会代表29 000多人,介入心脏病学峰会i2 Summit的参会医生6 000余人.中国有500多名医生参会.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汉族冠心病人GPⅢa PlA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不同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探讨PlA多态性与汉族人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78例冠心病人及1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等位基因型在冠心病组均表现为PlA1/A1纯合型;正常对照组PlA的基因型亦表现为PlA1/A1型.结论:本组汉族冠心病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基因型以纯合型PlA1/A1型为主;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等位基因型PlA2/A2可能不是我国汉族人冠心病的致病因子.

    作者:丁枭伟;杨新春;王乐丰;吕月平;孔强;石亮;刘敬忠;李桂芹;高晓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修复肝细胞关注脂肪肝

    肝脏承担着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是人体内大的内脏器官,主要功能有五种:代谢功能、解毒功能、合成功能以及分泌胆汁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并且直接参与物质代谢、人体免疫、防卫、凝血等机制,除人脑外,肝功能多元化堪称人体之消化功于肝脏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由于肝脏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都会影响肝脏完成这些功能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

    作者:程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肌灌注显像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显像(MPI)与运动心电图(EECG)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顺序入选122胸部不适患者,经冠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后,同时行MPI与EECG.结果:MPI诊断CAD的敏感性优于EECG,但特异性较差.结论:MPI与EECG对CAD的诊断具有互补性.

    作者:董火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北京海淀区甲肝疫苗干预的经济学评价研究

    目的:分析北京海淀区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促进北京海淀区免疫接种策略的巩固和完善.方法:以北京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肝流行病学和免疫接种资料为基础,对北京海淀区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和微观经济学中有关商品属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北京海淀区自1998~2004年接种甲肝疫苗期间,预计共避免了729人发病.人群累积的总效益成本比(BCR)为0.26:1,但政府投入仍可获得受益,其累积的总BCR为1.64:1.结论:甲肝疫苗的接种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同样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北京海淀区现行的政府主导,甲肝疫苗和接种费用自理的免疫策略是可行的,扩大一定的高危人群接种可以提高其BCR.

    作者:王梅;杨志勇;敦哲;吴华章;徐若辉;汪玉珍;程显新;富继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项血糖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血糖(AG)及第二日清晨空腹血糖(FG)值对发病30天时发生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102例ACS患者的HbA1c、AG及FG值.根据发病30天时有无HF分为两组,观察上述指标与HF的关系.结果:102例ACS患者的HbA1c(P=0.046)和FG(P=0.044)与30天的HF预后相关,且HbA1c(P=0.017)为ACS 30天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高血糖能预测ACS近期HF发生.HbA1c是ACS短期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苏静;秦明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女性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目的: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入选病例为1999~2004年在我心脏中心住院的240例女性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有无侧支循环的患者比较:CABG史、血管闭塞、病变支数、病变处数、大狭窄程度、回旋支病变、右冠病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管闭塞是形成侧支循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OR=31.6).结论:与男性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影响因素一致,血管闭塞是女性冠心病患者形成侧支循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建国;王树岩;于丽萍;那开宪;杨新春;杨中苏;王乐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影像特点的初步分析

    目的:初步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特点.方法:74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65岁)组29例,非老年(<65岁)组45例.应用IVUS对两组的74处病变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小管腔横截面积、重构指数、脂池或溃疡面积、脂池或溃疡面积/斑块面积比值分别为(3.6±0.9)mm2 vs(4.2±1.1)mm2、(1.055±0.263)vs(1.188±0.245)、(2.3±0.79)mm2 vs(3.9±0.82)mm2、(21.9±4.2)vs(33.9±5.1),P均<0.05.老年组以纤维钙化斑块为主,非老年组以纤维软斑块为主,两组斑块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51.7% vs 75.6%,P<0.05.结论:AMI的罪犯病变多因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所致,但非老年组的病变相对老年组而言更加不稳定.

    作者:高颖;曹树军;佟子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女性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PCI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是否与男性有差别.方法:分析24 h内接受PCI治疗的79例女性高危ACS患者冠脉病变及干预情况,记录手术成功率及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并与同期133例男性患者作对照.结果: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较男性为高(P<0.01),较少吸烟(P<0.01),较多合并糖尿病(P<0.05)和高脂血症(P<0.05),三支病变较少(P<0.05),而手术成功率及(25.3±8.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男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PCI治疗高危ACS其院内疗效与长期预后无性别差异.

    作者:葛智儒;邱建平;陆纪德;龚佩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药品注册新形势下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1 药品注册管理的新形势及其意义2002年12月之前,中药行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一直是专利保护和新药保护并行.新药保护制度对各类新药分别给予不同年限的保护期,它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但由于规定了一定期限的独家生产期,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权利人利益的作用.虽然新药保护期短,保护范围窄,但由于具备可以直接进行行业干预的特点而广为厂家接受.

    作者:岳雪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前和随访期糖代谢状态一致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无糖尿病(DM)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前和随访期糖代谢状态的一致性.方法:2005年6月1日~11月31日,连续入选我院因ACS收入心脏监护病房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符合入选标准(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的患者99例.出院前(平均住院的4~5d)行简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出院后3~4月再次行OGTT试验,两次OGTT试验间未接受任何降糖药物治疗.对两种糖代谢状态比较,评价二者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入组人群(n=99)中,将随访期糖代谢状态与出院前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kappa值0.548,P=0.000.出院前OGTT 2h血糖水平对随访期DM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95% CI 0.894~0.984,出院前OGTT 2h血糖水平11.13 mmol/L对于预测随访期DM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82%.结论:随访期糖代谢状态与出院前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CS患者应出院前常规行OGTT试验,筛查糖代谢异常并加强高血糖的预防和干预.

    作者:闫明珠;胡大一;刘文玲;刘梅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