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抗高血压药品的需求分析--中国人群高血压防治的经济学系列研究之三

王梅

关键词:中国人群, 抗高血压, 药品, 需求分析, 高血压防治, 阻滞剂, 钙拮抗剂, 降压药物, 药物治疗, 基本共识, 高血压病, 抑制剂, 利尿剂
摘要: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的,随着对高血压病认识的深化,降压药物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国际上已形成基本共识,常用的有六大类降压药(利尿剂、β-阻滞剂、α-阻滞剂、ACE抑制剂、钙拮抗剂和AⅡ-拮抗剂).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血清与癌肿块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与癌肿块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sVCAM-1)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例正常对照,17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IL-8、IL-18、TNFα、sVCAM-1在血清和癌旁肺组织、癌组织中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IL-8、IL-18、TNFα、sVCAM-1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术后与术前两组比较术后TNFα含量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3项指标有一定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癌肿块中IL-8、IL-18、TNFα、sVCAM-1含量比癌旁组织中的含量4项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的IL-8、IL-18、TNFα、sVCAM-1对肺癌的诊断及判断预后,鉴别良、恶性肿瘤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侯生才;庞宝森;胡滨;李彤;张振葵;马力;毛燕玲;黄秀霞;辛平;张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癫瘸患者在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的血药浓度、疗效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美国产全自动荧光免疫偏振分析仪和相应的试剂药盒对本市可评价的213例癫瘸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观察各种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分别有95.7%、45.8%、30. 4%、80. 5%和70.3%例次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中;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疗效较佳,苯妥英疗效较差.结论:卡马西平(除婴儿痉挛外)和丙戊酸宜作为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血清浓度分别宜控制在6~8μg/ml和60~90μg/ml.苯妥英不宜用于癫瘸的治疗.

    作者:曲静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目的和机制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近两年中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讨论这一治疗方案的目的和机制.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GCP对药品临床试验方案的要求

    临床试验方案(Protocol)是叙述药物临床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试验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条件的书面文件.

    作者:田少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001年欧洲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概要

    2001年欧洲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是在1995和1997年出版的诊治指南的基础上,综合了当前的新动态,由欧洲心脏病学会特别工作组起草完成的.

    作者:王建旗;刘杰;傅研;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伊贝沙坦对高危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PRIME研究

    PRIME(PRogram for Irbesarta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Evaluations,PRIME)包括IDNT(伊贝沙坦糖尿病肾病试验)和IRMAⅡ(伊贝沙坦2型糖尿病和微量蛋白尿试验)两个试验(附表),它同时评价伊贝沙坦对早期和晚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作用,是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作者:刘如辉;陈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AVM的立体定向分次大剂量放射治疗临床追踪观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分次大剂量放射治疗AVM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分次大量剂量直线加速器照射方法(FSRT)对40例脑AVM行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追踪观察;结果:经18~66随访40例中两大脑半球AVM 30例,18例畸形血管团缩小,10例变化不明显,2例死亡,脑干AVM7例、死亡3例,1例残疾;结论:FSRT技术可作为HSD技术的补充对深在重要功能区AVM可首先考虑使用.

    作者:赵奇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伊贝沙坦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蛋白尿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蛋白尿的效应.方法:所有患者已用除ACEI、ARB以外的降压药至血压≤140/90mmHg.治疗组加予伊贝沙坦150~300mg/d,观察10~12周.对照组用入选前降压药.测定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β2-M和血β2-M球蛋白.结果:治疗组蛋白尿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压正常情况下,伊贝沙坦对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蛋白尿的改善较其它除ACEI、ARB以外的降压药为好.且脉压≥41mmHg与≤40mmHg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孙爱华;梅克治;李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伴双侧胸腔积液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增进大家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的方法.结果: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伴双侧胸水经抽胸水等对症治疗可治愈,并进行随访观察,必要时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可侵及全身许多器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作者:曹宝平;朱亚茜;赵学红;高占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血管内超声采集、测量和报告标准的临床专家协约文件简介

    1.目的在过去十年中,血管内超声(IVUS)在临床和研究领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图像采集、图像测量和结果报告的标准.标准的缺乏已经影响了临床医生运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研究结果的能力.

    作者:彭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内血栓的血管内超声评价

    已经证实,血栓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Acute coronary syndrome)发病的重要原因,是临床危险分层中病情严重的标志.

    作者:晏沐阳;许玉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梗塞与免疫、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塞与血清免疫水平、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脑梗塞患者血清免疫水平,常规法测定血脂,对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进行分级.结果:(1)脑梗塞高血脂组IgG、IgM、C3、C4明显高于对照组,IgA变化不明显,脑梗塞非高血脂组免疫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脑梗塞高血脂组Tch、TG、LDL、ApoB、LP(a)明显高于对照组,HDL-D及ApoA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塞非高血脂组血脂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3)脑梗塞高血脂组、脑梗塞非高血脂组和对照组眼底动脉硬化分级构成比不同.结论:脑梗塞患者血脂增高,血清免疫水平增高,则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

    作者:吴映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及其工作现状

    目的:介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设置、工作进展及近期工作重点.方法:回顾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建立,阐述其工作职责,并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评述.结果: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及技术体系已具有一定规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结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整体上断处于起步阶段,继续作好工作意义重大,且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

    作者:王兰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普伐他汀(pravastatin sodium,商品名:Mevalotin,美百乐镇,日本三共公司生产)是新研制、开发的一种治疗高脂血症新药,该药的作用机制与其它他汀类药物类似,主要是通过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作者:胡大一;赵秀丽;贾三庆;曾定尹;孙宁玲;马虹;于波;曾武涛;马业新;梁金锐;郑平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它是体内反映纤溶和凝血活性的分子标志物,在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筛选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本文综述了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熊长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全国心力衰竭门诊经验交流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管内超声

    过去10年,临床医师已经认识到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冠脉造影通常不能完全作为预后的指标.血管造影显示冠脉狭窄数量与严重程度相同的两个病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临床预后,一个病人可能突然发展为一个或多个不稳定的斑块,引起心肌梗死,严重心绞痛或突然死亡.

    作者:朱天刚;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血压大动脉研究的新进展

    早期关于高血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心输出量、体液容量和血管阻力的调节.这些研究均提示了血管壁的重要性(包括静脉).Freis非常强调主动脉的硬度,Tarazi等建议采用脉压与心搏出量的比来测定动脉硬度.但是近的大动脉研究集中于下述三个方面.

    作者:王宏宇;倪永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Imaging,TDI)因其利用多普勒频移原理、且目前应用范围主要是心肌组织,因此狭义上又被称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issu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TDE)、多普勒心肌显像(Doppler MyeocardiolImaging,DMI).

    作者:武彩娥;朱天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Ⅰ和aVL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时I和aVL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故性分析96例初发Q波型AAMl患者的心电图(ECG),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峰值,住院期间临床主要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资料.结果:与单纯AAMI患者(B组)比较,AAMI伴Ⅰ和aVL导联ST段抬高患者(A组)中对应下壁导联(Ⅱ,Ⅲ,aVF)ST段压低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5),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增高(P均<0.001),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均<0.05),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也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和aVL导联ST段抬高对判断AAMI患者的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森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