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华;张宝;管石侠;侯丽丽;唐芸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显像(VTI)技术鉴别乳腺良恶性实性病灶的价值。方法应用 VTI 技术对46例女性患者共54个乳腺实性病灶进行测量,并采用 Image J 软件对 VTI 图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良性乳腺实性病灶 VTI 图像面积为(174.91±44.07)mm2,明显小于恶性乳腺病灶(558.37±60.11)mm2(P <0.05)。良性乳腺病灶 VTI 图像面积与二维灰阶图像面积比为1.71,而恶性乳腺病灶为2.18。恶性乳腺病灶的灰度为41.06±12.50,明显低于良性乳腺病灶灰度(102.41±18.80,P <0.05)。良性乳腺病灶 VTI图像灰度与二维灰阶声像图比为2.53,而恶性乳腺病灶为2.23。结论VTI 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为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提供了新信息。
作者:隋秀芳;叶显俊;李红苗;康冰飞;赵志宏;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形态血压晨峰(MBPS)对脑梗死(CI)、左心室肥厚(LVH)以及对颈动脉内膜增厚(IMT)的影响。方法对3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头颅 CT、头颅 MR、头颅 DSA 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颈动脉超声,将 MBPS 值≥35 mm Hg 的119例患者入选为 MBPS 研究对象,根据其血压形态,分为勺型晨峰组76例(超勺型7例及勺型69例)、非勺型晨峰组43例(反勺型3例及非勺型40例),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以及脑梗死、左室肥厚、双侧颈动脉内膜等进行分析。结果(1)勺型晨峰组与非勺型晨峰组之间的临床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非勺型晨峰组脑梗死发病率、左心室肥厚检出率、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高于勺型晨峰组(P <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非勺型血压晨峰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勺型血压晨峰患者,更易引起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硬化。
作者:王吉;王浩;秦爱梅;朱兵;杜凯音;苑学愚;付思齐;王津;孙洪良;胡智;骆雷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1]。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服药时间长(1~2年)、副作用常见,甚至严重副作用如肝坏死、胆汁淤积性肝炎和粒细胞缺乏等,且易复发[2]。近几年来,131 I 治疗在我国甲亢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3]。我院收治1例甲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后引发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经过131 I 治疗,保肝、营养支持和细心的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胜菊;盛凯;刘祝娟;钟娟;孙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检测,探讨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272例,进行动脉硬化检,测量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并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动脉硬化程度分3组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及精神因素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性别与动脉硬化无相关性,适度运动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年龄、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精神压力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应该戒烟、适量饮酒、低脂膳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蒋雨玲;唐世琪;吴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鲍曼不动杆菌(Ab)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1-3],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重要的“超级细菌”,已成为我国院内获得性肺炎重要的病原菌之一[4-6]。本研究拟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对照,观察替加环素联合异帕米星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水跃翔;童海燕;鲍绪新;赵顺金;杨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古籍中还称之为“历节病”、“顽痹”。本文将从历代医家对痹证与血瘀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与血瘀证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章平衡;刘健;谈冰;方利;朱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不同腹膜通透性对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12个月的 CAPD 患者52例,根据腹膜平衡实验(PET)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高转运、高平均转运的患者为高通透性(H)组27例,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患者为低通透性(L)组25例。检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与 L 组相比,H 组患者血浆白蛋白[(33.46±3.08)g/L 比(35.72±2.62)g/L,P =0.006)]明显降低,腹透液白蛋白丢失量[(6.41±1.15)g/24h 比(5.51±1.18)g/24h,P =0.008]明显增多,室间隔厚度[(1 1.67±1.14)mm 比(10.96±0.97)mm,P =0.020]、左室后壁厚度[(10.16±0.93)mm 比(9.52±0.91) mm,P =0.016]明显增厚,左室射血分数[(59.37±3.31)%比(61.76±4.57)%,P =0.035]明显下降。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腹透液白蛋白丢失量与血浆白蛋白及 LVEF 呈负相关关系(r =-0.503,P <0.01;r =-0.406,P =0.003);与 IVST、LVPWT 呈正相关关系(r =0.442,P =0.001;r =0.328,P =0.018)。结论高通透性 CAPD 患者较低通透性 CAPD 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左室射血功能的下降明显;腹透液白蛋白丢失量与CAPD 患者的心脏改变有相关性。
作者:万美燕;韩昆;崔永军;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30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检查结果,分为勺型组100例,非勺型组126例,反勺型组80例,选择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与对照组发生总心律失常、并存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和心率变异性。结果总心律失常例数在非勺型组>勺型组(P <0.01),反勺型组>勺型组(P <0.05),高血压各组>对照组(P <0.01)。并存心律失常例数在非勺型组、反勺型组均>勺型组(P <0.01),高血压各组>对照组(P <0.01)。短阵房速例数在反勺型组>勺型组(P <0.01)、反勺型组>非勺型组(P <0.05);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例数在反勺型组>勺型组(P <0.0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例数在反勺型组和非勺型组均>勺型组(P <0.05)。SDANN、rMSSD、PNN50在反勺型组<对照组(P <0.05、P <0.01);<勺型组(P <0.05、P <0.01));rMSSD 在反勺型组<非勺型组(P <0.05);PNN50在非勺型组<对照组(P <0.05)、<勺型组(P <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反勺型或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更多,并可使心率变异性下降。
作者:缪京莉;侯晓平;周云飞;尹巧香;张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 C(CysC)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作为 T2DM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 IMT 正常组和 IMT 增厚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T2DM组 Hcy、hs-CRP、CysC、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 血糖(2hPP)、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TG)、空腹血糖(FPG)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叶酸(FA)、HDL-C 低于对照组(P <0.05);(2)IMT 增厚组 Hcy、hs-CRP、CysC 显著高于 IMT 正常组(均 P <0.01),FA 水平低于 IMT正常组(P <0.05)。(3)相关分析显示 IMT 与 Hcy、hs-CRP、CysC、LDL-C、FPG、HbA1 c 和2hPP 正相关,与HDL-C 负相关,与年龄、BMI、性别、血压、TC 和 TG 无相关性。血浆 Hcy 与 FA 负相关,与维生素 B12无相关。CysC 水平与 hs-CRP、2hPP、HbA1 c 相关。(4)Logistic 回归分析 Hcy、hs-CRP、CysC 是影响老年 T2DM患者 IMT的独立相关因素(OR =1.95、3.614、12.125,均 P <0.05)。结论血 CysC、Hcy、hs-CRP 升高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 CAS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赵倩;王卫东;吴曼;李金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脊痛消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组胺(HA)的影响。方法通过手术植入异物使神经根受到卡压的方式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脊痛消胶囊组(中药组)、布洛芬缓释对照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为排除手术创伤所致疼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加设假手术组。于造模3 d 后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不同配比的脊痛消胶囊和布洛芬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灌胃。观测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分批处死实验大鼠取 C5至 T1脊髓组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IL-1β、IL-6、HA表达量。结果给药后第7、14天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 IL-1β、IL-6、HA 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药组大鼠上述物质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相对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痛消胶囊能有效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脊髓组织中 IL-1β、IL-6及 HA 的含量。
作者:娄宏君;高曦;张燕丽;徐英杰;邢凌昊;张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慢性、变形性关节疾病[1],主要累及双手的小关节和全身负重关节,特别以膝关节为其好发部位[2]。其临床症状主要以关节疼痛、变性为主,终导致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影响。OA 的病理变化初发生于软骨,逐渐侵犯软骨下骨板及滑膜等周围组织,终导致软骨破坏、软骨下硬化、囊性变和代偿性骨赘形成[3]。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瘀证主要是由血行不畅、淤血阻滞而导致的症状,其病因有气滞、气虚、痰凝及血热等。血瘀证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特别是在痹证的研究中受到了极大重视。本文从血瘀对 OA 影响的研究进展,对活血化瘀通络法治 OA 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作者:谈冰;刘健;章平衡;方利;朱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8例 DPN 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予以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24例予以 ALA 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同组治疗前 TSS 评分降低(P <0.01)及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TSS 评分降低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增加均较对照组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 MDA 水平显著降低(P <0.05),SOD 和 GSH-Px 活性显著增加(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 MDA、SOD 和 GSH-Px 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 <0.05)。结论ALA 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其疗效优于甲钴胺。
作者:陈若平;徐将;林海燕;陈国平;鲍溪荷;荆春艳;叶山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复方阿胶黄芪膏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HPLC-ELSD 法,Alltima C18柱(250 mm ×4.6 mm,5μm),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ELSD 漂移管温度103℃,载气(N2)压力:0.2 MPa。结果黄芪甲苷在88.1~440.5μg/m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n =5)。平均回收率97.05%,RSD =1.22%。结论HPLC-ELSD 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阿胶黄芪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矗;刘圣;王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计算入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以90 mL/min 为临界值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监测患者的24 h 动态血压。结果(1)肾功能正常组白天的收缩压变异性明显小于肾功能异常组,但是白天的平均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却显著高于肾功能异常组;(2)年龄、白天收缩压的变异性与 GFR 呈负相关,而全天的舒张压,白天的舒张压、平均血压,夜间的舒张压与 GFR 呈正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尤其是收缩压的变异性与肾功能不全独立相关。
作者:靳松;沈干;丁琪;袁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CT 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5例多形性腺瘤、18例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 CT 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85例多形性腺瘤全部单发,男女比例接近,绝大多数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缓慢延迟强化,约一半病灶出现强化范围扩大、实性成分强化不同步的特点;18例腺淋巴瘤几乎全部发生于老年男性,绝大多数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快进快退模式。②在瘤体大径、左右侧分布、深浅叶分布、边界是否清晰、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外结节、有无下颌后静脉移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多发、肿瘤形态、象限分布、有无贴边血管征、有无胸锁乳突肌受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平扫及双期增强 CT 值、各期 CT 值增加幅度及强化范围有无扩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对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有效将二者鉴别。
作者:王传彬;程涛;曹东兴;贾鑫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精氨酸甲基化的衍生物,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组织细胞及体液中。ADMA 是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主要的抑制剂,而 eNOS 为合成一氧化氮(NO)所必需[1]。研究表明,血浆 ADMA 浓度升高会使 NO 的合成受抑,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慧平;柳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与左房室瓣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诊断为单纯左房室瓣狭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房室瓣狭窄程度将患者分成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所有患者通过酶速率法检测α1-抗胰蛋白酶水平。结果重度狭窄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低于轻度狭窄、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低于轻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偏相关分析显示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与左房室瓣病变程度明显相关(r =0.578,P <0.05)。结论α1-抗胰蛋白酶水平降低与左房室瓣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古丽娜尔·白托拉;郑颖颖;付真彦;马依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痛苦治疗技术,已经成为尿路结石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下尿路结石是发生在尿路下端的结石,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于下尿路结石的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药物治疗等技术手段[1-2]。虽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并发症往往不明确。本文主要探讨下尿路结石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云峰;陶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自1983年德国 Semm 教授首次成功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以来[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创伤小、腹腔脏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2-3]。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技术得到不断改进,现报告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32例的经验。
作者:苏拓;李若凡;高旭;刘佐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