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灵佳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型非选择性亲脂性β-阻滞剂,同时兼有β1、β2和α1-阻滞效应,扩张血管,而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新近的研究资料证实,卡维地洛对于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明确降低效果,与其它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双氢克尿噻的降压效果相似.美国卡维地洛心力衰竭研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心力衰竭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证了卡维地洛治疗轻至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地位,同时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脏病也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晓燕;李瑞杰;胡大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肺动脉栓塞(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愈来愈多的资料表明,PE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且误诊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实属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近年来,PE的诊断学和治疗学研究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病残率和病死率可望会逐渐下降.本文近年来国内外PE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涵英;房芳;张维君;温姚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有关单一基因与白血病的关系已有较多报道,而多种癌基因联合研究的报道尚较少,故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白血病骨髓活检标本进行了P53、P21蛋白检测,旨在探讨这两种蛋白与白血病的分类及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陶其强;林茂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一氧化氮(NO)是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调节物质,可调节血管扩张和神经传导等多种功能.在病理情况下,高浓度NO对人体可以有益(如抗菌、抗寄生虫和抗病毒),也可以有害.因此,NO可说是一柄双刃剑.临床上应注意将NO水平负面作用减至小,而将其有利作用发挥至大.本文重点介绍了近支持引起完善的内源性NO产生的调节机制的复杂性的有关证据.
作者:郭荣惠;王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确立了β阻断剂在治疗轻、中度心力衰竭中的地位,但这些研究尚不足以证明β阻断剂对重度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疗效.卡维地洛兼有β1、β2及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认为可逆转心衰时交感神经激活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新庆;胡大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考察情绪抑郁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运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冠心病人32例,脑血管病人27例,肺部感染病人24例及正常对照30例进行测评与对比分析.结果:情绪抑郁的检出率及其等级分布呈现出不同特点.冠心病人中的抑郁检出率为34.4%,中度抑郁占27.3%,无重度抑郁;脑血管脑血管病人组的检出率为37%,而且中度及重度抑郁占%;肺部感染组病人的检出率为25%,无中度和重度抑郁;正常对照组的检出率为13.3%,无中度及重度抑郁.结论: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情绪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中度及重度抑郁较多见,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重视抗抑郁治疗.
作者:赵玮;宋以信;李湘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公布的第六届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关于抗栓治疗共识会的建议中例举了1998年上次共识会以来抗栓药物治疗的七项新进展:1.低剂量(80~325mg)的阿司匹林与较大剂量(500~1 000mg)防治脑血管疾病同样有效.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美国心血管病协会(AHA)和中国心血管病协会于2000年11月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会谈,参会的人员主要有AHA Sidney C.Smith教授、UNC医学院科学主任Rodman D.Starke博士、中国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朱骏仁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此次会谈旨在探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所能做的努力,以及两个组织可能的合作领域.以下是会议发言及讨论纪要:
作者:陈江天;胡大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阿尔茨海默病(AD)的部分特征是脑中β-amyloid(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异常沉积.近用Aβ沉积转基因小鼠所作的研究表明,抗体有显著的预防或清除沉积斑块的能力,从而展示了应用抗体治疗本病乐观的前景.
作者:郭荣惠;王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肥胖(obesity)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肥胖症带来的健康问题却不容忽视.过分肥胖可引起或加重许多严重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糖尿病以及一些其它慢性疾病,且超重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高于正常人群.据估计,世界上肥胖症人数达到1亿以上,其中美国比例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肥胖症患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致命性疾病的增加已引起人们警觉.
作者:沈灵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师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继美国于1997年发表第六版(JNCⅥ)高血压预防、检出、评价和治疗指南[1]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WHO/ISH)公布了1999年版的高血压指南[2],英国、加拿大和我国[3]等也制订出相应的高血压防治指南.近,日本庆应大学健康中心的齐藤郁夫教授应邀来我国讲学,介绍了日本高血压协会刚刚制订、尚未正式对外公布的日本高血压治疗指南(2000年版).我们发现,日本高血压指南(以下简称<日本指南>)的主要内容,既能与JNC Ⅵ及WHO/ISH高血压指南保持一致,又能结合新临床试验的结果以及本国高血压防治的实践经验进行必要的修订,是一部有特色的临床指南.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改良乳鼠心肌肉细胞培养的方法,提高心肌细胞的单细胞收获率、存活率及搏动率.方法:在Simpson培养法的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改良法,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单细胞收获率1.60×106个/心脏;分离、消化后即刻、第5日及第8日的细胞布活率分别平均为(76.08±25.48)%、(93.32±28.67)%及(91.89±26.94)%;第5日及第8日的细胞搏动率分别平均是(91.63±25.33)%及(90.69±20.61)%,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Simpson法.结论:用改良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时,单细胞收获率高、细胞存活率、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分离彻底、心肌细胞纯度高.
作者:沈静;谢苗荣;徐雍;卢炎;沈潞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10℃,25℃,37℃)条件下,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加入3种不同的输液中配成浓度均为1mg/ml的混合液,放置于不同温度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液中两种的浓度,同时检查混合液的pH值、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上述混合液放置在4小时内,其溶液均澄明,pH值、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所含微粒数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配伍4小时内稳定.
作者:张鉴;李军;珞琪;王复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病理意义,以期提出更完善的治疗措施,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3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期、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后、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2h、8h、24h等8个时相采集患者血样.TNFα血浆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方法进行测定.结果:TNFα水平在阻断升主动脉后明显升高(较术前和麻醉诱导期,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继续上升,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但至术后24小时仍维持在较高活性水平(较术前,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肺再灌注时TNFα浓度显著高于开放前阻断升主动脉后(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再灌注损伤触发TNFα大量释放,由于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对手术预后的不良影响,拮抗其效应是心肺保护的重要策略.
作者:孙海霞;温绍君;王金城;张忱;文杰;张维君;周其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剂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急性脑卒中控制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使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本文报告了21例因使用甘露醇而致ARF的病例,并对其产生机制及处理进行探讨.
作者:梁春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检验医学是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技术得到迅速发燕尾服,但检验医学作为一个学科,在我国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一是与国际接轨方面,二是与临床的结合,三要按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模式指导检验医学的理论、实践、学科发展和定位.
作者:许俊堂;胡大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国产多沙唑嗪片剂口服的耐受性,为临床应用的剂量范围提供依据.方法:24例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五组,分别单次口服1mg、2mg、4mg、6mg或8mg多沙唑嗪片,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4、6、8、10和24小时的坐、卧、立位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服药前及服药后24小时化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多沙唑嗪2~8mg口服均有明显降压作用.体位性低血压是其主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达70.83%,伴随头晕、恶心、心悸、耳鸣等不适,发生率与用药剂量明显正相关.6mg组发生晕厥1例,平卧后意识立即恢复,无后遗症状.其他不良反应有头痛和鼻塞,均轻微.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血WBC有轻度降低.结论:多沙唑嗪口服推荐2~4mg,每日1次.首次服药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作者:王鸿懿;孙宁玲;郭实;胡大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几年来,国内外大型心血管病随机临床试验进展迅速,为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证据.部分试验简介如下:1.高血压试验硝苯地平控释片高血压干预试验(INSIGHT)入选55~81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 321例,随机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d)或利尿剂(双氢克尿塞25mg/d+咪吡嗪25mg/d),治疗随访4年.结果,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总死亡率(4.8%)与利尿剂组(4.8%)相似,脑卒中事件(6.3% vs 5.8%)也无明显差别.
作者:王文;吴海英;吴爱丽;马丽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及消化道损害等双重作用,通过数十年的努力,科学家终于发现并了解了COX的两种异构酶,并以COX-2为靶标寻找选择性抑制COX-2的药物.近在北京上市的塞来昔布具有不良反应低的特点.
作者:严宝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