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目的 探讨在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期间,观察选择不同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加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期间,选择常规模式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观察组: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期间,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终对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生殖系统感染等发生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17.78%)对比,观察组手术患者(2.22%)获得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临床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期间,合理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生殖系统感染等发生率降低可以加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手术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评价目视管理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该院在2016年6月针对医院药房实施了目视管理,其中以实施前的2015年6月—2016年5月药房发药次数2000次为对照组,以改革实施后的2016年7月—2017年6月该院药房发药次数2000次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差错事件次数、差错率以及药品管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差错事件次数与差错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医院药房管理实施目视管理不仅能够极大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提高药房管理质量评分,极大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在降低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面按照病种管理方式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分类统计,统计为5类常见的病种,再对不同病种所需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应用于实际临床,对比使用优化方案前后的药物使用强度.结果 应用优化措施后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到38.29 DDD,符合国家给定的药物使用强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了一定的良好控制.结论 在降低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面,应用病种管理的方式有了可观的实际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我国已经有部分医院住院药房开始使用自动口服摆药机.但是,在实际应用期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予以足够重视.该文分析了自动摆药机的应用现状,应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利用科学的方式提高自动口服摆药机的使用质量.
作者:梁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6年1—12月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持续实施1年;研究结束后,与2015年1—12月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护理质量;SDS评分及SAS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SDS评分及SAS评分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前(P<0.05).结论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曹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该院在2016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医院药剂科信息系统和资料库,统计抗菌药物用量及销售金额,采用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应用中,第一季度占比和使用率大,头孢菌素、头霉素、青霉素类应用频繁.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然需要监督管理.
作者:冯甜华;幸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对促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作用.方法 收集该市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2015年1月—2016年1月、2016年6月—2017年6月两个时段的日常工作记录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其中,2015年1月—2016年1月为常规运营期,2016年6月—2017年6月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运营期;对比两个阶段的综合服务效果.结果 绩效管理期的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绩效管理期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服务人次,应推广使用.
作者:吴小娜;韩秋启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在心电图管理中使用心电图诊断标准化与术语规范新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心电图室2016年12月—2017年6月随机检测的1020例心电图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n=184)、壮年组(36~44岁,n=215)、中年组(45~59岁,n=240)、老年组(60~74岁,n=201)及高龄组(≥75岁,n=180),统计5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结果 1020例患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61.9%,青年组异常检出率为34.4%,高于壮年组23.0%、中年组20.8%、老年组17.6%及高龄组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检出中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占34.1%,过早复极占15.2%,T段改变占12.4%.结论 心电图诊断标准化与术语规范新理念有利于临床开展心电图管理,提升异常检出率,便于临床干预.
作者:戴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季节的千里光药材中金丝桃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8个产地的千里光药材金丝桃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较大,金丝桃苷含量以浙江衢州所产高;绿原酸含量以广东连州所产高;不同采收季节的千里光药材金丝桃苷和绿原酸含量均以10月份所产高.结论 市场上全年采收的千里光药材给药品质量控制带来了困难,本实验数据显示千里光药材的佳采收期为9~10月.
作者:丁盈;方磊;张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ICU科室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将期间收治的48例多重耐药菌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并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ICU接收的48例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终对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各项感染措施落实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对MDRO患者各项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均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研究组MDRO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执行力与责任心,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丛日平;徐溧婕;李敏;张楠;潘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通过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工作,积极发现在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汲取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慢性病各项调查工作奠定基础,更为科学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于蕾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青岛市新婚育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孕前检查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婚前、孕前检查门诊、妇科保健门诊进行调查,2015年4月—2017年1月共成功调查204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一般资料、知识、态度、行为,将主动参加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调查的对象或近期有计划参加检查的对象纳入主动组,将门诊接待的对象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项目知晓率97.55%(199/204),作用知晓率69.61%(142/204),能够说出5个及以上的孕前优生检查项目37.75%(77/204),认为必须要开展48.53%(99/204),若有妊娠计划会参加检查56.37%(115/204).主动组知晓孕前优生检查是为了减少出生缺陷、知晓检查是为了减少出生缺陷与筛查疾病、能够说出5个及以上的孕前优生检查项目、认为必须要开展、有不良孕产史、年龄≥30岁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岛市新婚育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晓率较高,但对检查的具体目的 、方法知晓率较低,主动检查意愿不足,高危对象检查的意愿更为强烈.
作者:阎文莉;安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该文针对综合医院当前的医疗设备管理研究,基于医院对设备档案管理的质量,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水平,结合设备使用效益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得出了医院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重点.
作者:蒋晓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依托信息化手段,探索符合该院智慧医疗建设的具体实践,不仅拓宽了预约挂号渠道、推广了医疗自助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建设了移动查房系统,而且实现了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连互通.但仍然有诸如信息共享不充分、亟待解决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和信息安全矛盾较突出等问题.该文从该院推进智慧医疗的实践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打造有序就诊环境,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有重大意义.
作者:姜熳;陈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评价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该院消化内科患者2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情况,后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者60分以上的占92.54%,而对照组占84.33%,见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增加,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52%,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可使患者对消化内科的健康知识有深刻的认识,患者懂得如何更好的进行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增加,护患工作更加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义满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严格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制度,统一护理技术的操作准则,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表指导教学,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建立一套完整的护理教学管理体系.该文着重探讨了提高带教质量的各项措施,提出相应的带教管理模式,并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监控体系在实际的带教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谭悦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ICU、重症医学科2015年2—6月报告的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有关的案例80例,此为实施前案例,上述科室于2015年7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选取2015年7—11月报告的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有关的案例80例,此为实施后案例,探讨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后医疗设备质控提升至98.8%,悬挂状态标志提升至100.0%,填写一级保养表提升至98.8%,悬挂二级保养牌提升至100.0%;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执行率提升至97.5%,呼吸ICU提升至9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岳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近几年来,因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缺失导致了大量医患纠纷事件的出现,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探寻提升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的突破口,不难发现正处在学习和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已成为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关键.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始于阅读,如何将人文阅读快速有效融入医学生的生活,成为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关键.以新媒体H5作为媒介,发现了其推荐阅读的可行性.将其页面重新设计并加入人文书籍,来培养当代医学生人文阅读的习惯,进而重塑医学人文精神.
作者:杨婧怡;宋佳佳;秦圣奥;吕天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河南省2010—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征,探讨可行的防控措施,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10—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中所收集的数据变量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河南省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9起,1499例发病,1015例住院,7例死亡,平均每起患者数为21.72例.2010—2015年全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量主要集中在3~10月份,主要集中在换季的季节.发病人数(300例,20.01%)在9月份达到了高峰,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起发病人数也是9月份高,为75例;死亡人数(4例,57.14%)和病死率(3.10%)均为3月份高.全省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发生在宾馆饭店的数量多,占总事件数的24.64%;而发病人数和住院人数多的场所类型为学校食堂,占总发病人数和总住院人数的的35.49%和34.09%;死亡人数多的疾病暴发场所类型为家庭,占总死亡人数的71.43%.微生物性因素致病人数多(897例,59.84%),而致死人数多的致病原因是化学性因素(6例,85.71%).结论 应当加强基层监测网络建设;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食品安全宣教和监管;探索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模式.
作者:袁蒲;杨丽;李杉;付鹏钰;张书芳;周昇昇;詹瑄;叶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薛城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组患者均有护理人员30名,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另外,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评分.结论 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