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李兵

关键词:健康教育, 成人, 牙周病正畸,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关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牙龈炎的发病率等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在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口腔清洁保持情况、定期复查情况等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患者的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在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用于门诊护理管理对护患纠纷的影响

    目的 针对门诊护理管理,探析了风险管理在防控护患纠纷上的具体影响.方法 在探明门诊护理涉及到的各类风险前提下,针对现阶段的护理管理予以全方位的优化,确保在门诊管理的全过程中融入风险管理.结果 风险管理运用于新时期的门诊护理,此项举措有助于消除其中潜在的护患纠纷,针对门诊护理涉及到的各项流程以及护理制度也进行了健全.结论 经过分析可知,如果能够把门诊护理管理与风险管理二者结合在一起,那么将会从源头入手,消除护患纠纷给门诊护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优化了人性化的门诊护理,针对护患纠纷的整体概率予以有效降低.

    作者:李雪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风湿免疫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方法策略研究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各类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亦有着不同的内容需求.提出在健康教育上存在不同的关注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策略是强化患者的疾病认知教育,重视对于患者患病期间的心理调节,给予系统科学化的功能锻炼指导,完善出院指导并坚持离院随访,以取得理想的健康教育效果,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马姝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目的 探讨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ICU、重症医学科2015年2—6月报告的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有关的案例80例,此为实施前案例,上述科室于2015年7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选取2015年7—11月报告的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有关的案例80例,此为实施后案例,探讨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后医疗设备质控提升至98.8%,悬挂状态标志提升至100.0%,填写一级保养表提升至98.8%,悬挂二级保养牌提升至100.0%;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执行率提升至97.5%,呼吸ICU提升至9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岳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ICU科室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将期间收治的48例多重耐药菌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并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ICU接收的48例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终对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各项感染措施落实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对MDRO患者各项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均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研究组MDRO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执行力与责任心,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丛日平;徐溧婕;李敏;张楠;潘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消化科等科室青年已婚和未婚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调查及比较

    目的 对消化科等科室已婚和未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的差异.方法 将护士分为已婚组和未婚组2组,采取问卷调查法,从从日常工作满意度、经济收入满意度、学习和科研满意度3方面,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已婚护士和未婚护士在夜班频率、日常加班和休息情况、基本工资、奖金、培训时间安排和学习任务量多项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未来的管理中,与未婚护士比较,需要适当降低已婚护士排班密度,并提高护士的经济收入.

    作者:王君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

    该文分析如何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并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提出消毒供应室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理、可行性强的管理机制,合理布局区域妥善处理各种医疗器械,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培训,注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消毒供应室人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操作程序明显规范,供应室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可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周页芬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相关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严格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制度,统一护理技术的操作准则,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表指导教学,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建立一套完整的护理教学管理体系.该文着重探讨了提高带教质量的各项措施,提出相应的带教管理模式,并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监控体系在实际的带教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谭悦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粉尘颗粒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

    目的 利用极差分析法和正交实验探究外周血分离白细胞的佳条件.方法 利用不同的转速、时间分别分离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将所得的细胞重悬液转移到培养皿中,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个数,再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极差分析法发现,血量的极差大,时间的极差小,所以对分离白细胞主要的影响因子为血量,小的K值反映了适宜的配比,该配比离心转速为1000 rpm、时间为20 min、血量为5 mL.结论 外周血分离白细胞的佳条件为离心转速1000 rpm、时间20 min、血量5 mL.

    作者:张智燕;王彩虹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2013—2016年宜都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确诊情况分析

    目的 对宜都市2013—2016年非结防机构在实施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模式期间对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到结防机构就诊的情况分析,探讨提高患者发现效果.方法 利用结核病专报系统中2013—2016年1782例非结防机构报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信息进行追踪报道,实际到位1368例患者,分析非结防机构对疑似结核患者就诊及发现的贡献情况.结果 2013—2016年非结防机构网报道肺结核或疑似患者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以及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5.9%、89.1%以及98.5%;到位后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涂阳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65.7%、16.0%;非结防机构对活动性肺结核及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分别为62.0%和54.6%.结论 2013—2016年宜都市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及疑似患者转诊、追踪以及总体到位率水平均较高.

    作者:赵定涛;向虹;李家芹;肖忠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强化安全教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神经内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患者110例,随机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另5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强化安全教育,观察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患者护理安全知识掌握度,调查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安全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强化安全教育后,可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住院安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对促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作用

    目的 探讨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对促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作用.方法 收集该市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2015年1月—2016年1月、2016年6月—2017年6月两个时段的日常工作记录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其中,2015年1月—2016年1月为常规运营期,2016年6月—2017年6月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运营期;对比两个阶段的综合服务效果.结果 绩效管理期的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绩效管理期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服务人次,应推广使用.

    作者:吴小娜;韩秋启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薛城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组患者均有护理人员30名,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另外,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评分.结论 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不同时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不同时期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2016年1—12月间选择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3例,以科室自制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患者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结果 患者强烈需求的前3位教育内容:入院时为治疗方案与预期效果(98.1%)、费用情况(95.1%)、疾病基本知识(87.4%);术前为麻醉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97.1%)、手术方式与时间(96.1%)、麻醉与药物不良反应(89.3%);术后为手术效果(95.1%)、术后康复情况(89.3%)、术后疼痛减轻方法(84.5%);出院前为定期检查(84.5%)、服药(74.8%)、功能锻炼(63.1%).教育方式:床边面对面教育100.0%,视频短片教育89.3%,宣传手册及图谱教育87.4%,同病种集中宣传80.6%,病友交流63.1%.结论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不同时期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差异,应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在各阶段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郭海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验证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7月的57名骨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0名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给予对照组27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一般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以及设备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实施效果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77.78%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发生风险,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门诊药房中使用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为使用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前30 d,而应用后30 d为观察组,观察2组的失误率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失误率观察组却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医院门诊药房中应用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使其工作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还降低了工作人员取药的失误率,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徐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社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卫生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成为社区建设重要内容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是人们现在研究的重点,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差错率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索医院门诊药房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药品管理差错率的作用.方法 该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将2014年1—12月的管理工作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将2015年1—12月的管理工作设为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就2组的药品管理差错率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药品管理差错率为0.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4%(P<0.05);且观察组药师的职业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药品管理差错率,提高药师的职业素养,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丽;张爱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评价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该院消化内科患者2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情况,后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者60分以上的占92.54%,而对照组占84.33%,见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增加,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52%,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可使患者对消化内科的健康知识有深刻的认识,患者懂得如何更好的进行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增加,护患工作更加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义满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程度及培训需求的调查报告

    该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内不同地区居民急救知识知晓程度和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共计发放现场调查问卷300份,线上调研问卷193份,回收有效问卷447份.结果显示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人数为253名,占总数56.6%,接受2 h以内的比例为86.7%.能够掌握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人数比例为16.8%,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同时,对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笔者也针对调研结果,提出5点结论与建议.

    作者:吴芳芳;刘巧;许铭雅;魏凯;仇浩;肖波;夏莹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柔性护理管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考核优秀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柏顺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