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兰;李惠清;温志敏;彭彧;覃钰纯;黎箐;李晶晶;区凯敏
目的 探讨血清TSH、TGAb、TPOAb联合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189例甲状腺结节纳入观察,良性100例,恶性89例.对良、恶性组间超声特征及血清学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纵横比>1及微钙化等超声特征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间TGAb、TPO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H水平则无显著差异.平行试验显示,甲状腺结节出现3个超声特征和TPOAb阳性或TGAb阳性时,特异性高(93.0%);序列试验显示,甲状腺结节出现3个超声特征和TGAb、TPOAb均阳性时,特异性高达100%.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血清TGAb、TPOAb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龚艳媚;任杰;匡晓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诊流程再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 2017年5月间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急诊抢救流程,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按照急性脑梗死常规急诊流程进行抢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急诊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再造.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及TNF-α及IL-6水平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32例(94.12%),明显比对照组(76.47%)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诊流程再造明显的缩短了患者临床救治时间、降低了救治费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对再造后对急诊流程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经颅超声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例疑诊为脑损伤的早产儿,入院后进行临床综合诊断,并进行经颅超声和aEEG检查,分别统计经颅超声、aEEG和二者联合发现脑损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115例早产儿中38例(30.04%)经颅超声发现存在影像学异常,42例(36.52%)aEEG检查存在异常,经颅超声和aEEG均存在异常的21例(18.26%),经颅超声或aEEG存在异常的66例(57.39%),阳性率高(P<0.01);88例早产儿被临床诊断存在脑损伤,其中有33例经颅超声发现脑损伤改变,41例aEEG检查显示存在异常的,经颅超声和aEEG一项有阳性发现的64例,经颅超声和aEEG两者均发现异常的21例;27例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中,有5例经颅超声发现异常影像改变,1例aEEG检查显示存在异常,经颅超声和aEEG一项有阳性发现的2例,经颅超声和aEEG两者均发现异常的0例;单独经颅超声(单独aEEG)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8%(58.3%)、37.5%(46.6%)、81.5%(96.3%)、86.8%(97.6%)、28.6%(35.6%),经颅超声或aEEG(经颅超声和aEEG)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4%(41.7%)、72.7%(23.9%)、92.6%(100%)、97.0%(100%)、51.0%(28.7%).结论 经颅超声和aEEG无创、价格低廉、便捷,可在NICU病房内完成,能够早期发现早产儿脑损伤,单独应用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但准确率、敏感度低,有漏诊的可能;联合应用具有互为补充作用,可提升准确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作者:胡泽华;王义炯;陈葵带;谢丹;蒋新华;黄玲玲;李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陈忠教授给人的印象是直率、大气、颇具大医风范.作为血管外科领域屈指可数的学术领袖,听他的学术演讲总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扑面而来,他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经常跳出惯性思维圈子看事情,极富创新精神.他的这种特质很容易就会感染到现场的同行和后辈,使他们接受他新颖、有理、有据的见解和观点.
作者:费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阳东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0例,按照分层抽样原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予以加入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组织染色阳性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组织染色结果比较,观察组阳性率10.0%(8/80),对照组阳性率32.5%(26/80),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例数及比例为13例(16.3%),观察组为6例(7.5%),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67/80),68.8%(55/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提高抗菌疗效、降低细菌耐药性、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作者:关晖勇;费秀梅;苏小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1天PSQI评分(6.58±0.42)分、护理后3天PSQI评分(4.12±0.32)分、护理后7天PSQI评分(1.85±0.45)分、溃疡好转时间(5.86±1.28)d、满意度(98.33%)、依从性(100.00%)、感染率(1.67%)、社会功能(95.86±2.31)分、物质生活(96.33±1.75)分、躯体功能(95.88±2.65)分、心理功能(96.74±1.54)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效果显著,利于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朱彩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温针刺联合健脾祛痰在体重正常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 2017年9月9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健脾祛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稳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及卵泡情况,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成熟卵泡数量均有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FPG、FIN及HOMA-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及E2水平降低,LH及T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刺联合健脾祛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利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TIC)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一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中孕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维超声筛查,观察组予以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筛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随访结果和孕妇满意度.结果 经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检测阳性率、特异度和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采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孕妇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能够明确提升诊断效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为莲;许怡韵;彭勇进;李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8例本院自2016年3月~ 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干预组(n=4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给予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二瑛;王秀琼;袁玉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5-HT和NPY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安脾汤组和盐酸洛哌丁胺组,各组10只,建立腹泻刑场以及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肠组织中NPY和5-HT的蛋白表达水平和ELISA法测定血清NPY和5-HT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和NPY含量均较空白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5-HT和NPY在各组大鼠水平为模型组>盐酸洛哌丁胺组>痛泻安脾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回盲部和结肠远端5-H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较空白组增多,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泻安脾汤组和盐酸洛哌丁胺组大鼠回盲部和结肠远端5-HT阳性细胞数量均较模型组减少,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下丘脑、结肠组织NPY蛋白表达水平为空白组>痛泻安脾汤组>盐酸洛哌丁胺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安脾汤可能通过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5-HT、NPY水平,降低肠道5-HT表达,上调模型大鼠下丘脑和肠道NPY蛋白表达而改善腹泻症状.
作者:马军;宋雨鸿;张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联合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 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之分为卒中单元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组和卒中单元联合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组.卒中单元组经多个科室协助合作,诊治及后期监护、肢体、言语功能锻炼及心理康复治疗,同时涵盖中医范畴的诊治方法.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组,对有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及对于脑卒中的早诊早治.卒中单元联合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组,指在社区医疗服务模式上进行与卒中单元相同的诊治,即三级预防,尽早经卒中单元诊治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分别从肢体活动功能,ADL能力及心理情况三方面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卒中单元联合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组分别与卒中单元组和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组比较,其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ADL能力评分上占有明显优势;在心理抑郁评定中明显好于后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联合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治疗脑卒中疗效好,对患者本人、社会及国家而言,皆符合当前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佳医疗模式,可做为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波;李雅;李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摄碘率(RAIU)与甲亢患者131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 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甲亢患者150例,按照甲状腺24h RAIU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经过131I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TT3、TT4、TSH、FT3和FT4水平,计算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随着患者甲状腺24hRAIU的降低,血清TT3、TT4、FT3和FT4水平随之降低,TSH随之升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B、C三组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24h甲状腺摄碘率与131I治疗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关:24hRAIU越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越明显,甲亢的治愈率越高.
作者:刘苑红;蒋宁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拟以标准热卡早餐为前提,观察进餐持续时间的长短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分泌所产生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1例,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31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标准热卡的早餐,第1、2天,要求受试者在30分钟内把早餐进食完毕;第3、4天,要求受试者的进食时间≥30分钟,于第2、第4天抽取空腹及进食第一口早餐后30、120、180、240分静脉血检测胰岛素值,同时扫描FSL获取瞬时血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前后自身对照短时长和长时长进餐,发现短时长进餐血糖和胰岛素峰值均于餐后120min出现,随后逐渐下降;长时长进餐血糖和胰岛素虽然同样于餐后120min出现,但高峰一直延续到餐后180min后才缓慢下降,餐后240min仍处于较高水平;短时长和长时长进餐餐后240min血糖值分别为(25.46±23.00)μU/mL和(40.25±41.34)μ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餐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早餐进餐时间延长,增加餐后胰岛素分泌持续时长.
作者:孔令敏;曹筱佩;陈妍;戴淑华;汤海南;陈维东;李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保留膀胱术后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一2016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2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保留膀胱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Ta),术后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组)(85例),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组)(65例)、丝裂霉素(Mitomycin,MMC组)(80例),进行膀胱内灌注,进一步对比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2年的肿瘤复发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血尿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THP、EPI膀胱内灌注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应用MMC膀胱灌注,术后复发率较前两者高,但费用低廉,临床上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作者:张源锋;张永海;徐庆春;林伟强;黄洪;蓝开健;池泽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ICU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辅助机械通气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症状改善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撤机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SpO2、p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迅速清除气道分泌物,快速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楚磊;赵灵;张艳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照研究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巨块型肝癌及癌栓和动静脉分流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3月39例确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情况,患者均在1周内行多层螺旋CT与DSA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DSA对动静脉分流、静脉癌栓、血管形态及血流丰富程度显示的敏感性和一致性.结果 CT与DSA均检出病灶39个,检出率为100%,CT检查富血供、中等血供、少血供的构成比例分别为17.95%、79.49%、2.56%,DSA为20.51%、76.92%、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癌栓22例,其中门静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分别占43.59%、7.69%、5.13%,DSA检出癌栓20例,分别占41.03%、5.13%、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肝动脉一门静脉分流8例,中央型、混合型分别占12.82%、7.69%,DSA检出肝动脉一门静脉分流10例,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分别占2.56%、15.38%、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患者DSA检查显示肿块累及整个左肝,1例患者肿块累及整个右肝.而CT增加扫描显示肿块只累及部分肝叶.结论 多层螺旋CT与DSA均可准确诊断巨块型肝癌及伴发病变,在血流丰富程度的诊断上一致性极高.但CT癌栓检出率略高于DSA,对肿瘤累及范围的显示优于DSA.在动静脉分流的显示略低于DSA.
作者:庞伟明;覃孟怡;郑泽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结果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 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液标本进行培养,检测尿液样本中的细菌种类并对其实施药敏试验,对细菌检验结果以及其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尿液标本细菌检验,138例患者共检测出124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0例,占比32.26%,革兰阴性杆菌84例,占比67.74%.药敏试验显示肠球菌属、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对氨苄西林的、红霉素、克林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平、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性较高,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则非常低,对其他类型药物的敏感度则表现为中等水平.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以及四环素、氯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比较高,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度等药物表现中等,而对阿米卡星、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比较高.结论 诱发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不同种类的致病菌对于不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结合细菌检测和药物敏感性检测两方面的结果进行指导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典浪;甘峰;黄玉佳;高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乳酸底物法)的干扰作用.方法 严格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EP7-A2干扰实验程序,通过干扰筛选和剂量效应实验,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LDH检测(乳酸底物法)是否存在干扰,明确对LDH检测(乳酸底物法)产生干扰的低稀释倍数(药物浓度).结果 喜炎平注射液对LDH检测(乳酸底物法)产生正向干扰(|dobs|>dc),其干扰率按稀释倍数由低到高分别为19.8%,14.7%,9.4%,5.7%,2.1%,0.77%.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乳酸脱氢酶检测(乳酸底物法)低干扰稀释倍数为1∶133(含穿心莲内酯磺化物0.188mg/mL).
作者:张娜;朱峰;张强;王立平;陈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264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法进入临床路径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处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情况、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正常饮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实验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患者恢复快,满意度高,不增加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仕海;彭文君;郭志刚;陈宏;李毅;雒洪志;邓辉洲;方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7月~ 2017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120救急团队院前转运来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共82例.其中,以2015年7月~ 2017年10月实施优化流程下,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3年7月一2015年7月,实施优化流程前,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首次医学接触(FMC)为时间起点,记录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首份心电图诊断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启动介入团队时间、球囊扩张时间.结果 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时间(FMC-D)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B)、FMC-B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院前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较两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 优化院前院内流程,形成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良好衔接,大大缩短了急性STEMI患者D-B时间,使院前救治的急性STEMI的FMC-B时间减少.优化的流程在急救工作发挥了效益.
作者:黄海燕;陈英俊;陈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