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李雅;李文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联合电针穴位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12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益肾活血方联合电针穴位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8%(x2=15.630,P=0.000).观察组治疗后的记忆功能各项指标评分(19.11±3.68)、(22.05±5.52)、(25.78±5.45)、(25.82±5.15、(26.39±4.28)、(128.87±10.48)、(114.53±1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记忆功能各项指标评分(13.25±3.26)、(16.44±4.16)、(20.23±5.03)、(20.21±4.67)、(20.27±4.12)、(90.47±9.66)、(94.26±9.37)(t=9.385、6.391、5.892、6.351、8.111、33.136、11.450,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观察组治疗后的大脑左中动脉、大脑右中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63.71±11.23、61.65±8.23、44.78±7.91)cm/s显著优于对照组(45.59±7.26、48.32±7.65、35.62±7.24)cm/s(t=10.669、9.341、6.726,P=0.000、0.000、0.000).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3.12±0.52)μ 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54±0.61)μ mol/L(t=13.949,P=0.000),SOD水平(117.93±12.86)IU/L显著高于对照组(104.45±10.21) IU/L(t=6.464,P=0.000).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益肾活血方联合电针穴位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速度,促进记忆诱发脑电位恢复正常,调整氧化应激指标,从而有效提高记忆功能.
作者:薛月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全程信息化危机值管理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胸心外科2016年1月~ 2017年11月170例危急值报告,以2016年危急值报告数据为对照组,2017年全程信息化危急值管理系统持续改进应用后数据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危急值报告发出到通知临床护士时间、危急值报告发出到医生做出处理措施回复时间、危急值报告通知及时率(< 30min),临床医生在危急值系统做出处理措施回复及时率(< 30min),所有数据由系统记录客观准确.结果 危急值报告发出到通知临床护士时间M(QR)由3.0(1.0) min缩减到2.0(1.0) min(P<0.01).危急值处理措施回复时间M(QR)由193(7.25)min缩减到7(3.0) min(P<0.01).结论 全程信息化危急值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监管危急值信息发生、传递、处理各个环节,有效的提高护理安全,确保护理质量,同时减少工作量,保障信息准确,提升患者、护士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陆惠慧;周鹤;王俊英;王欢;龙肖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8例本院自2016年3月~ 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干预组(n=4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给予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二瑛;王秀琼;袁玉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4期压疮的疗效,以研究佳的压疮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于2016年1月~ 2017年6月治疗的70例4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患者压疮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MEBT/MEBO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MEBT/MEBO联合VSD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创面处理后第90天两组压疮创面均有新鲜肉芽组织覆盖,观察组中的32例肉芽组织形成覆盖率达到(+++)91.43%(32/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26/35),两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覆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联合VSD治疗4期压疮,可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菊珍;粟世红;梁雨红;杨小凡;李碧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针灸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6年8月~ 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治疗组、电刺激对照组以及针灸对照组.综合治疗组中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功能性电刺激的方法;电刺激对照组仅采用多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针灸对照组仅进行穴位针灸处理.分别观察三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综合治疗组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均高于电刺激对照组以及针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患者遗留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采用针灸结合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能有效的提高上肢恢复运动功能或是促进产生新的运动区,从而降低致残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小华;曾媛媛;曾小利;王玉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摄碘率(RAIU)与甲亢患者131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 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甲亢患者150例,按照甲状腺24h RAIU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经过131I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TT3、TT4、TSH、FT3和FT4水平,计算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随着患者甲状腺24hRAIU的降低,血清TT3、TT4、FT3和FT4水平随之降低,TSH随之升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B、C三组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24h甲状腺摄碘率与131I治疗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关:24hRAIU越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越明显,甲亢的治愈率越高.
作者:刘苑红;蒋宁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陈忠教授给人的印象是直率、大气、颇具大医风范.作为血管外科领域屈指可数的学术领袖,听他的学术演讲总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扑面而来,他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经常跳出惯性思维圈子看事情,极富创新精神.他的这种特质很容易就会感染到现场的同行和后辈,使他们接受他新颖、有理、有据的见解和观点.
作者:费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背俞穴温针治疗脾肾阳虚证的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指导对照组患者口服归脾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6例(97.30%)优于对照组29例(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50,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74,P<0.05).结论 为疲劳综合征患者提供温针背俞穴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绪.
作者:谷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iCCO指导脓毒症心肌抑制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惠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100例,根据PICCO监测的GEF分为心肌抑制组(56例)和正常组(44例),3h内给予30mL/kg的积极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MAP、HR、CVP、CI、EVLWI及GED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抑制患者SVI、GEF、LVSWI及dPmx均较正常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液体复苏后,两组患者的液体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P、HR、CVP及C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肌抑制组患者EVLWI和GEDVI均显著高于正常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肌抑制患者SVI、GEF、LVSWI及dPmx仍然较正常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心肌抑制患者需要更少的液体输注量,可以根据GEDVI的变化值来指导脓毒症患者如何实施液体复苏治疗,保证足够的液体参与血液循环,并且血管外肺水合适,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及预后.
作者:蔡雪;秦玮;黄至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l~10月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80)和对比组(n=80),对比组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研究组患者行阴道B超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症诊出情况及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异位妊娠诊出率为88.75%、急性盆腔炎诊出率为86.25%,对比组异位妊娠诊出率为56.25%、急性盆腔炎诊出率为73.75%,研究组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准确率为97.5%、误诊率为2.5%、无漏诊发生,对比组患者准确率为60%、漏诊率为26.25%、误诊率为12.5%,研究组准确率高于对比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病症诊出情况更为理想,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岚;陈莎珠;李淑雯;秦福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264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法进入临床路径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处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情况、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正常饮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实验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患者恢复快,满意度高,不增加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仕海;彭文君;郭志刚;陈宏;李毅;雒洪志;邓辉洲;方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研究四君子汤和生脉饮中生晒参与红参互换前后对巨噬细胞作用比较研究,进而验证四君子汤和生脉饮古方中所选用人参不同炮制品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不同给药组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给药组分为空白组,生晒参四君子汤组,红参四君子汤组,生晒参生脉饮组,红参生脉饮组(以下简称生四君,红四君子,生生脉,红生脉),分别测定其巨噬细胞RAW264.7的中性红增长率以及对NO、ROS、TNF-α的影响,进而评价不同给药组的免疫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发现400 mg/L为其佳给药浓度,该浓度下巨噬细胞NO的指标结果:生四君为(24.31±1.93)μmol/L,红四君为(21.31±0.32)μmol/L,生生脉(2055±1.06)μmol/L红生脉(20.97±0.80)μmol/L;ROS检测结果:生四君为(721.01±140.99) IU/mL,红四君为(674.79±63.31) IU/mL,生生脉为(650.04±11.91) IU/mL,红生脉为(694.77±73.42)IU/mL;TNF-α检测结果:生四君为(29.13±2.05)ng/L,红四君为(27.78±4.31)ng/L,生生脉为(23.83±2.72)ng/L,红生脉为(27.59±2.04)ng/L.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生晒参四君子汤组要优于红参四君子汤组,红参生脉饮组效果要优于生晒参生脉饮组.结论 四君子汤及生脉饮古方所有人参的相应炮制品是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不宜互换.
作者:张凡;赵远;曹丽娟;姜恒丽;贾天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音乐调理对抑郁及焦虑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6年6月~ 2017年12月期间进行产检并自愿接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孕妇予以音乐调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孕期12周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孕期36周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在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产程延长、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对妊娠结局影响较大,良好的心理情绪能够改善妊娠结局,音乐调理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和经济性,是解决孕妇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有效方式,可在临床实践中多推广音乐调理,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谭伟兰;李惠清;温志敏;彭彧;覃钰纯;黎箐;李晶晶;区凯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1天PSQI评分(6.58±0.42)分、护理后3天PSQI评分(4.12±0.32)分、护理后7天PSQI评分(1.85±0.45)分、溃疡好转时间(5.86±1.28)d、满意度(98.33%)、依从性(100.00%)、感染率(1.67%)、社会功能(95.86±2.31)分、物质生活(96.33±1.75)分、躯体功能(95.88±2.65)分、心理功能(96.74±1.54)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效果显著,利于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朱彩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保留膀胱术后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一2016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2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保留膀胱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Ta),术后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组)(85例),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组)(65例)、丝裂霉素(Mitomycin,MMC组)(80例),进行膀胱内灌注,进一步对比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2年的肿瘤复发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血尿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THP、EPI膀胱内灌注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应用MMC膀胱灌注,术后复发率较前两者高,但费用低廉,临床上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作者:张源锋;张永海;徐庆春;林伟强;黄洪;蓝开健;池泽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行选择性剖宫产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醉(n=50)和腰麻组(n=50).全麻组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术中使用Narcotrend持续监测麻醉深度.腰麻组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2mL行单次腰麻,并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水平.观察麻醉诱导前(T0)、切皮即时(T1)、胎儿娩出前(T2)、胎儿娩出后5min(T3)、手术结束时(T4),这5个时间点的产妇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通过组内对及组间对比,观察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h出血量,宫缩情况以及对应处理措施,新生儿1、5、10min Apgar评分以及对应处理措施,观察全麻组对产妇的宫缩以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 两组产妇在T0时收缩压无明显差异,但是在T1、T2和T3时腰硬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在T4时两组收缩压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T0时收缩压无明显差异,但是在T1、T2和T3时腰硬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在T4时两组收缩压又无明显差异(P>0.05).全麻组和腰硬组内各时间点的HR分别与T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HR比较也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产妇术中出血量(P=0.75)和产妇术后24h出血量(P=0.59)均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两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使用x2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05).两组患者新生儿出生后各时间点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与腰麻组相比,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未增加产妇术中以及术后24h的出血量,未增加宫缩乏力的发生率,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倪如飞;王敏霞;刘吉平;叶玉萍;谢威;庄小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注射肾上腺素止血、钛夹止血、电凝法止血及联合止血四种止血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 2017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Ⅰ组患者采取注射肾上腺素溶液进行止血,Ⅱ组患者采取钛夹进行止血,Ⅲ组患者采取电凝法进行止血,Ⅳ组患者采取联合止血的方法,对其止血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Ⅰ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80.0%、40.0%及60.0%;Ⅱ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75.0%、30.0%及70.0%;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65.0%、35.0%及6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100.0%、5.0%及9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组(P< 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有效止血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结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止血方法效果均较为理想,内镜下止血具有稳定好、安全性高的优势,而联合止血的再出血率比较低.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手段.
作者:陆军平;邓少源;林小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7月~ 2017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120救急团队院前转运来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共82例.其中,以2015年7月~ 2017年10月实施优化流程下,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3年7月一2015年7月,实施优化流程前,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首次医学接触(FMC)为时间起点,记录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首份心电图诊断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启动介入团队时间、球囊扩张时间.结果 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时间(FMC-D)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B)、FMC-B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院前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较两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 优化院前院内流程,形成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良好衔接,大大缩短了急性STEMI患者D-B时间,使院前救治的急性STEMI的FMC-B时间减少.优化的流程在急救工作发挥了效益.
作者:黄海燕;陈英俊;陈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习惯逆转训练和心理干预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1 ~ 12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门诊就诊的抽动障碍患儿共60名,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儿童.对照组患儿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心理与教育干预,观察组患儿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习惯逆转训练,在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6周末应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进行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YGTSS评分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240,P>0.05),在治疗后的第8周与第16周,观察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8,2.018,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YGTSS评分均出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36,11.253,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第8周、治疗第16周的治疗有效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982,P<0.05).结论 习惯逆转训练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强;梁斐;陈健萍;袁慧珍;黄全发;方润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质谱同时测定党参中7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s柱(2.1mm×50mm,1.7.μm);以甲醇(A)一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进样量2μL;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7种核苷类成分分别在1.83~80.31、0.208 ~ 4.03、0.211~4.12、0.213~4.07、0.206 ~ 0.412、0.007 ~ 0.913、0.008 ~ 0.843 mg/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6% ~ 104.03%(RSD<3%).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稳定性好,可用于党参饮片中7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张艳丽;杨雁芸;白志尧;曹彦刚;孙亚萍;刘通;克迎迎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