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惠慧;周鹤;王俊英;王欢;龙肖宁
目的 对照研究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巨块型肝癌及癌栓和动静脉分流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3月39例确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情况,患者均在1周内行多层螺旋CT与DSA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DSA对动静脉分流、静脉癌栓、血管形态及血流丰富程度显示的敏感性和一致性.结果 CT与DSA均检出病灶39个,检出率为100%,CT检查富血供、中等血供、少血供的构成比例分别为17.95%、79.49%、2.56%,DSA为20.51%、76.92%、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癌栓22例,其中门静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分别占43.59%、7.69%、5.13%,DSA检出癌栓20例,分别占41.03%、5.13%、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肝动脉一门静脉分流8例,中央型、混合型分别占12.82%、7.69%,DSA检出肝动脉一门静脉分流10例,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分别占2.56%、15.38%、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患者DSA检查显示肿块累及整个左肝,1例患者肿块累及整个右肝.而CT增加扫描显示肿块只累及部分肝叶.结论 多层螺旋CT与DSA均可准确诊断巨块型肝癌及伴发病变,在血流丰富程度的诊断上一致性极高.但CT癌栓检出率略高于DSA,对肿瘤累及范围的显示优于DSA.在动静脉分流的显示略低于DSA.
作者:庞伟明;覃孟怡;郑泽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音乐调理对抑郁及焦虑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6年6月~ 2017年12月期间进行产检并自愿接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孕妇予以音乐调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孕期12周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孕期36周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在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产程延长、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对妊娠结局影响较大,良好的心理情绪能够改善妊娠结局,音乐调理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和经济性,是解决孕妇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有效方式,可在临床实践中多推广音乐调理,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谭伟兰;李惠清;温志敏;彭彧;覃钰纯;黎箐;李晶晶;区凯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每秒查询率(QPS)管理在ICU心电监护警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于2017年1~ 12月在ICU心电监护警报管理中使用QPS管理方法,实施减少心电监护误报警的措施.结果 通过用QPS指标管理对心电监护仪报警范围进行设置、规范报警的处理后,我病区的心电报警不良条目明显下降,当出现报警时医护人员的敏锐性明显增强,处理警报的正确性提高.结论 运用QPS指标管理提高ICU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合理程度,可减少误报警的发生率,避免报警疲劳,更好的监护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周碧瑶;李萍;娄侠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经颅超声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例疑诊为脑损伤的早产儿,入院后进行临床综合诊断,并进行经颅超声和aEEG检查,分别统计经颅超声、aEEG和二者联合发现脑损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115例早产儿中38例(30.04%)经颅超声发现存在影像学异常,42例(36.52%)aEEG检查存在异常,经颅超声和aEEG均存在异常的21例(18.26%),经颅超声或aEEG存在异常的66例(57.39%),阳性率高(P<0.01);88例早产儿被临床诊断存在脑损伤,其中有33例经颅超声发现脑损伤改变,41例aEEG检查显示存在异常的,经颅超声和aEEG一项有阳性发现的64例,经颅超声和aEEG两者均发现异常的21例;27例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中,有5例经颅超声发现异常影像改变,1例aEEG检查显示存在异常,经颅超声和aEEG一项有阳性发现的2例,经颅超声和aEEG两者均发现异常的0例;单独经颅超声(单独aEEG)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8%(58.3%)、37.5%(46.6%)、81.5%(96.3%)、86.8%(97.6%)、28.6%(35.6%),经颅超声或aEEG(经颅超声和aEEG)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4%(41.7%)、72.7%(23.9%)、92.6%(100%)、97.0%(100%)、51.0%(28.7%).结论 经颅超声和aEEG无创、价格低廉、便捷,可在NICU病房内完成,能够早期发现早产儿脑损伤,单独应用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但准确率、敏感度低,有漏诊的可能;联合应用具有互为补充作用,可提升准确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作者:胡泽华;王义炯;陈葵带;谢丹;蒋新华;黄玲玲;李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研究四君子汤和生脉饮中生晒参与红参互换前后对巨噬细胞作用比较研究,进而验证四君子汤和生脉饮古方中所选用人参不同炮制品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不同给药组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给药组分为空白组,生晒参四君子汤组,红参四君子汤组,生晒参生脉饮组,红参生脉饮组(以下简称生四君,红四君子,生生脉,红生脉),分别测定其巨噬细胞RAW264.7的中性红增长率以及对NO、ROS、TNF-α的影响,进而评价不同给药组的免疫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发现400 mg/L为其佳给药浓度,该浓度下巨噬细胞NO的指标结果:生四君为(24.31±1.93)μmol/L,红四君为(21.31±0.32)μmol/L,生生脉(2055±1.06)μmol/L红生脉(20.97±0.80)μmol/L;ROS检测结果:生四君为(721.01±140.99) IU/mL,红四君为(674.79±63.31) IU/mL,生生脉为(650.04±11.91) IU/mL,红生脉为(694.77±73.42)IU/mL;TNF-α检测结果:生四君为(29.13±2.05)ng/L,红四君为(27.78±4.31)ng/L,生生脉为(23.83±2.72)ng/L,红生脉为(27.59±2.04)ng/L.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生晒参四君子汤组要优于红参四君子汤组,红参生脉饮组效果要优于生晒参生脉饮组.结论 四君子汤及生脉饮古方所有人参的相应炮制品是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不宜互换.
作者:张凡;赵远;曹丽娟;姜恒丽;贾天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推拿配合中药颗粒治疗小儿惊吓夜啼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本门诊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惊吓夜啼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中药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推拿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夜啼次数和睡眠时间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配合中药颗粒治疗小儿惊吓夜啼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麦建益;陈丝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两点我印象深刻,一是报告第一次把人民健康提高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重要标志的高度.二是抓住关键一招——医疗重心下沉到基层,前移到以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帮助老百姓不得病,或只得小病.”钟南山院士说.重治轻防仍是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现状.这不仅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患者负担加重,还可能贻误治疗时机.“在我国的疾病谱中,85%是慢病,早期是可以控制的.例如高血压,收缩压降低10个毫米汞柱,以后脑卒中可减少近40%.
作者:费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TIC)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一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中孕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维超声筛查,观察组予以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筛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随访结果和孕妇满意度.结果 经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检测阳性率、特异度和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采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孕妇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能够明确提升诊断效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为莲;许怡韵;彭勇进;李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对临床诊断、治疗、结局及医疗纠纷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山东、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6省2009年1月~ 2018年3月国内文献报导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案例(共1279例).对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阳性案例的性别、省份、临床表现、抗病毒药物应用、治疗结局分别进行分组及组间差异的统计分析.结果 病毒检测阳性率、死亡率在性别、省份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东省、辽宁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抗病毒药物应用比率分别为84.84%、94.74%、88.99%、81.82%、79.55%、81.58%,辽宁省与其他省份抗病毒药物应用比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五省份组间抗病毒药物应用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案例病毒检测阳性率与性别、地理位置等因素无关;辽宁省抗病毒药物应用率与其他省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未对死亡率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张光霞;杨绍光;何英;白锋;韩蕾;胡甜甜;刘梦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质谱同时测定党参中7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s柱(2.1mm×50mm,1.7.μm);以甲醇(A)一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进样量2μL;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7种核苷类成分分别在1.83~80.31、0.208 ~ 4.03、0.211~4.12、0.213~4.07、0.206 ~ 0.412、0.007 ~ 0.913、0.008 ~ 0.843 mg/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6% ~ 104.03%(RSD<3%).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稳定性好,可用于党参饮片中7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张艳丽;杨雁芸;白志尧;曹彦刚;孙亚萍;刘通;克迎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阳东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0例,按照分层抽样原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予以加入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组织染色阳性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组织染色结果比较,观察组阳性率10.0%(8/80),对照组阳性率32.5%(26/80),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例数及比例为13例(16.3%),观察组为6例(7.5%),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67/80),68.8%(55/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提高抗菌疗效、降低细菌耐药性、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作者:关晖勇;费秀梅;苏小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自主足一踝功能训练对扁平足足弓形态影响.方法 选择在校大学生320例进行足部功能评定和足印图采集,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足一踝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矫形鞋垫治疗,治疗周期为一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足弓形态的变化,如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等.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的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3、6和12个月观察组的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主足一踝功能训练对改善扁平足患者临床症状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经济有效的改善国人足踝功能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张瀚元;盖大圣;刘松林;齐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近些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热点,其中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具有快速、简便、无创、无痛苦及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尽早发现肝纤维化,及早指导医师进行抗肝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本文旨在综述Fibroscan在慢性乙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昭宣;周正伟;汪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注射肾上腺素止血、钛夹止血、电凝法止血及联合止血四种止血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 2017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Ⅰ组患者采取注射肾上腺素溶液进行止血,Ⅱ组患者采取钛夹进行止血,Ⅲ组患者采取电凝法进行止血,Ⅳ组患者采取联合止血的方法,对其止血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Ⅰ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80.0%、40.0%及60.0%;Ⅱ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75.0%、30.0%及70.0%;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65.0%、35.0%及6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100.0%、5.0%及9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组(P< 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有效止血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结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止血方法效果均较为理想,内镜下止血具有稳定好、安全性高的优势,而联合止血的再出血率比较低.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手段.
作者:陆军平;邓少源;林小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MGBl(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IL-1(白细胞介素一1)、IL-6(白细胞介素-6)、S100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后24h内及病程内(1d、3d、5d、7d、14d),对照组于入院体检时,分别测定HMGB1、IL-1、IL-6、S100B蛋白水平.结果 各时间段观察组HMGB1、IL-1、IL-6、S100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观察组病死率25%,死亡患者HMGB1、IL-1、IL-6、S100B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IL-1、IL-6、S100B较健康者升高,且病死患者HMGB1、IL-1、IL-6、S100B较存活患者均升高,HMGB1、IL-1、IL-6、S100B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作者:莫海军;丁燕晶;李金庭;陈远浩;叶嘉辉;李笑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宁肺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 ~ 2017年门诊诊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宁肺丸(黄芪、熟地各3份,山药2份,红参、三七、丹参、桃仁、姜半夏、茯苓、白术、白芥子、苏子、五味子、紫石英各1.5份、炙甘草、干姜各1份).上药打细末水泛为丸,每粒重0.5g,每次服6~8粒,每天3次.对照组予常规止咳、化痰中成药治疗作对比.观察期为1年,观察1年内发作频次及症状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本组1年内无急性发作者19例,发作者1次6例,发作2次以上者5例,对照组分别是6例,11例,13例.症状与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宁肺丸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通气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郭明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7月~ 2017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120救急团队院前转运来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共82例.其中,以2015年7月~ 2017年10月实施优化流程下,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3年7月一2015年7月,实施优化流程前,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首次医学接触(FMC)为时间起点,记录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首份心电图诊断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启动介入团队时间、球囊扩张时间.结果 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时间(FMC-D)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B)、FMC-B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院前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较两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 优化院前院内流程,形成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良好衔接,大大缩短了急性STEMI患者D-B时间,使院前救治的急性STEMI的FMC-B时间减少.优化的流程在急救工作发挥了效益.
作者:黄海燕;陈英俊;陈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保留膀胱术后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一2016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2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保留膀胱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Ta),术后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组)(85例),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组)(65例)、丝裂霉素(Mitomycin,MMC组)(80例),进行膀胱内灌注,进一步对比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2年的肿瘤复发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血尿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THP、EPI膀胱内灌注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应用MMC膀胱灌注,术后复发率较前两者高,但费用低廉,临床上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作者:张源锋;张永海;徐庆春;林伟强;黄洪;蓝开健;池泽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陈忠教授给人的印象是直率、大气、颇具大医风范.作为血管外科领域屈指可数的学术领袖,听他的学术演讲总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扑面而来,他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经常跳出惯性思维圈子看事情,极富创新精神.他的这种特质很容易就会感染到现场的同行和后辈,使他们接受他新颖、有理、有据的见解和观点.
作者:费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弹性纤维成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53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弹性纤维成像技术及二者联合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联合诊断与超声造影、弹性纤维成像单项诊断比较,在准确度(94.74%)、灵敏度(95.56%)、特异度(93.55%)、阴性预测值(93.55%)及阳性预测值(95.56%)方面均高于单项诊断,但仅准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纤维成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肿块的良恶鉴别诊断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黄剑毅;杨君梅;赵海燕;马李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