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钟彩玲;观美华;高利霞;王飞;陈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害,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在临床上的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7年7月~2015年8月的28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SLE肝损害及无肝损害的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的比较,观察临床特点,对危险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予以研究.结果 在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C3体四个项目中,肝损害组(25.0%、60.7%、75.0%、55.4%)均比无肝损害组(5.0%、34.9%、48.2%、2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上述四个项目均为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肝损害的显著危险因素有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不提C3,应对其加强重视.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对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疾病治疗效果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患儿23例,一般组接受疾病院内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观察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65.21%,干预组较高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黄疸指数分别为(6.92±1.90)mg/dL、(8.79±1.32)mg/dL、(13.29±1.10)mg/dL均高于干预组(6.08±1.76)mg/dL、(8.24±1.24)mg/dL、(9.06±1.20)mg/dL,第1天与第3天黄疸指数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服务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为95.65%,一般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基础治疗过程中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黄疸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黄疸消退时间较短,黄疸指数不高,幼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好.

    作者:钟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阿立哌唑治疗)以及对照组(利培酮治疗).治疗4周以及8周后,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ANSS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PANSS评分(67.23±3.24)、治疗8周后PANSS评分(54.58±3.0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利培酮,其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改善精神症状,临床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护士采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提高体护士采血管理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住院部、检验科的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釆用品管圈方法 开展釆血质量管理,对照组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幵展釆血质量管理,并将调查活动前后两组满意度及血液标本返回情况的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本研究中选取应用品管圈之前后各1000例采血患者进行满意度及采血返回情况评价,由表中数据可知,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是97.6%,而没有用之前的满意度是73.3%,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静脉采血返回率为0,而没有用之前的满意度是1.1%(11/1000),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的静脉采血返回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进行自评打分,高项5分,低1分,并计算出平均分与整改前比较,结果 显示全体圈员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将品管圈运用到体检者的静脉采血实践中,可以显著改善体检静脉采血服务质量,极大的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葵;曾丽媚;陈素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后假体脱位原因分析及前瞻性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后假体脱位原因及前瞻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20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需经伦理委员会通过,每组60例,通过分析假体脱位因素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策和前瞻性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肢体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率、假体脱位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后假体脱位发生原因较多,而通过实施前瞻性护理,能够降低脱位发生率.

    作者:董杏薇;李穗鸥;朱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在CT室和磁共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8月期间于我院CT和磁共振检查室受检的23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检查室内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记录下两组患者的检查室内护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群;李结;杨培文;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对改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改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拟在我院择期手术的骨科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品管圈管理实施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前60例患者为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施后患者6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组织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患者满意度、手术前后焦虑、抑郁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规范、情况记录频率、相关问题解决程度、询问情况详细程度的完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1.0±3.5)分、(27.6±2.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2±4.7)分、(32.9±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7±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改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痛苦.

    作者:黄菊兰;黄东英;贾春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将本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6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一般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为一般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评估患者宫腔纱块留置、有效止血用时.结果 一般组患者宫腔内纱块留置及有效止血用时均高于观察组,P<0.05.一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1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心理安抚、用药指导、服务态度、急救处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有效止血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出现较少,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黄玉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

    目的 对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利福平组和利福喷丁组两组各25例.利福平组采用利福平治疗,利福喷丁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差异.结果 利福喷丁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组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福喷丁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幅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均有一定效果,但利福喷丁效果优于利福平,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良好,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利;肖兰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加快症状缓解,还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血气状况,有利于稳定病情.

    作者:邓敦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胎儿染色体疾病产前筛查中应用胎儿颈项透明层联合产前无创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考察

    目的 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联合产前无创DNA检测在胎儿染色体疾病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725例产前筛查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接受的检测方法 分为NT组和联合组,NT组1860例,联合组1865例,NT组进行超声检测NT厚度检查,联合组采用超声测定NT厚度后再进行无创DNA检测,比较两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结果 和错误率.结果 NT组检测结果 中NT<2.5mm的胎儿共计1741例,其中有7例通过羊水穿刺检测到染色体异常;NT≥2.5mm胎儿的共计119例,其中58例通过羊水穿刺检测为染色体异常;NT组测检测错误率为3.71%.联合组检测发现21三体综合征28例,18三体综合征17例,13三体综合征14例,性染色体异常8例,与羊水穿刺检测结果 比较,共发生3例错误,检测错误率0.16%.联合组检测错误率显著低于NT组,两组检测错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6,P<0.05).结论 颈项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查联合产前无创DNA检测在胎儿染色体疾病产前筛查中能显著降低错误率,提高检出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美群;陈瑞妍;谢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

    目的 研究探讨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为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50例根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对入选研究对象的病理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依据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分期,同时对pT2病理亚分期的患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然后对结果 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术后病理分期中,pT2期有25例,pT3a期有15例,pT3b期有10例;其中在pT2期患者中,pT2a期占3例(12%),pT2b期占0例(0),pT2c期占22例(88%).在对pT2病理亚分期的患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后,pT2a期与pT2c期患者均存活,两组之间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性前列腺癌术后的病理分期能更加直接、真实的反映前列腺癌的状态,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和判断更有价值和意义;同时pT2病理亚分期的分期依据并不十分完善,尚需要进一步优化改善.

    作者:齐春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鞘内注射美洛昔康对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内GAP-43和NGF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美洛昔康(Mel)对CCI模型疼痛治疗效果和背根神经节(DRG)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C)组不做处理,CCI组不予注药,生理盐水(NS)治疗组予注射生理盐水,美洛昔康治疗(Mel)组予注射不同剂量美洛昔康(Mel组100μg,qd、Mel2组200μg,qd、Mel3组100μg,bid、Mel4组200μg,bid);每(亚)组均为5只大鼠.35只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测试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术后7d取材大鼠DRG,检测其GAP-43、NGF表达水平.结果 MWT、TWL方面CCI组、NS组和Mel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美洛昔康组比CCI、NS组下降幅度小(P<0.05),且剂量越大MWT、TWL下降幅度越小(P<0.05).GAP-43、NGF表达方面CCI组、NS组>Mel组>C组(P<0.05),且美洛昔康剂量越大,表达越少.结论 鞘内注射美洛昔康能明显减轻大鼠CCI模型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并降低DRG内GAP-43、NGF的表达水平.

    作者:宁猛;郑镇伟;蒋珊;游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并给予三维重建技术,之后进行阅片,对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所有患者中,43例为肋骨骨折,4例为肩胛骨骨折,3例为胸骨骨折,2例为胸椎骨折,2例为锁骨骨折,16例为胸腔积液骨折,5例为液气胸,7例为创伤性湿肺,3例为皮下气肿,1例纵膈气肿.结论 对胸部外伤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患者提供较为细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利于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贾尚庭;沈路科;刘向华;宋时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的疗法.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COPD相关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以上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安全可靠,显著改善肺功能,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毅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物理康复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不同物理康复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200例,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4组,即中频电疗法组、中医疗法组、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组,热敷法组,每组50例,对4组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结果 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疗效、对治疗的满意度优于其他组(P<0.05);中频电疗法组与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出现CRP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潘小华;翟浩瀚;李浅峰;王玉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绝经前乳腺癌化疗致闭经的相关研究

    绝经前乳腺癌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化疗方案、是否使用他莫昔芬、卵巢储备功能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卵巢功能.为了准确使用内分泌治疗方案,确定化疗后闭经的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功能至关重要.但是化疗后闭经患者的绝经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以患者的临床特点、雌二醇激素、FSH来判断绝经并不准确.研究证明检测抗穆勒氏管激素对绝经前乳腺癌化疗后的残余卵巢功能评估有所帮助.本研究回顾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致闭经的机制,同时分析了卵巢功能的标志物,以便指导我们更好的选择内分泌治疗药物.

    作者:叶骏;陈德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术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提供新的可行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对照组采用切缝引流术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治愈率,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均表现为感染、脓肿复发、形成新溃疡与肛门瘢痕挛缩等,治疗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具显著效果,其可提升创面修复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晓;陈仕星;谭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有关性.方法 全组筛选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对象,参照APACHEⅡ评分可将其分组,即A组(评分不低于20分)、B组(评分低于20分)各15例,均对其行血乳酸浓度检查,评估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较B组较高,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存活组的血乳酸清除率(除其他指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且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将APACHEⅡ评分结合血乳酸清除率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以能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钟建;魏清兰;张力;梁敏安;冯艳;郑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理作用探究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Ⅱ、Ⅲ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组(观察组)和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时给予基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2.00%);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上皮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提升临床疗效.相较于常规外科换药效果较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孙德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黄芩苷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草药黄芩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作用及此作用存在的内在机制.方法 0μmol/L(NC)、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的黄芩苷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同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黄芩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芩苷是否诱导细胞的凋亡,后用RT-PCR来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黄芩苷药物浓度的范围内,黄芩苷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凋亡,50μmol/L组抑制MCF-7的迁移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能引起ERK信号通路中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给药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被激活,50μmol/L组bcl-2、bax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苷通过ERK这条信号通路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下调bcl-2,上调p-ERK、bax、p38从而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黄芩苷能够显现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药物方案和治疗思路.

    作者:吴贵才;赵丹;曾青磊;李仕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