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钟俏梅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黄疸指数
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疾病治疗效果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患儿23例,一般组接受疾病院内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观察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65.21%,干预组较高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黄疸指数分别为(6.92±1.90)mg/dL、(8.79±1.32)mg/dL、(13.29±1.10)mg/dL均高于干预组(6.08±1.76)mg/dL、(8.24±1.24)mg/dL、(9.06±1.20)mg/dL,第1天与第3天黄疸指数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服务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为95.65%,一般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基础治疗过程中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黄疸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黄疸消退时间较短,黄疸指数不高,幼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好.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对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疾病治疗效果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患儿23例,一般组接受疾病院内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观察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65.21%,干预组较高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黄疸指数分别为(6.92±1.90)mg/dL、(8.79±1.32)mg/dL、(13.29±1.10)mg/dL均高于干预组(6.08±1.76)mg/dL、(8.24±1.24)mg/dL、(9.06±1.20)mg/dL,第1天与第3天黄疸指数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服务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为95.65%,一般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基础治疗过程中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黄疸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黄疸消退时间较短,黄疸指数不高,幼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好.

    作者:钟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患者经膀胱腹腔内压力测定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IAH)患者经膀胱腹腔内压力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IAH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腹腔内压力(IAP)均超过12mm Hg,分别在10~60mL的膀胱灌注量下进行IAP测定,间隔灌注量为10mL,间隔时间为3h.结果 当膀胱灌注量为30mL,IAP测量值超过20mm Hg的有66次,12~20mm Hg之间的有288次;以这组数据作为参考值,膀胱灌注量为10mL或20mL时,患者的IAP测量数据与参考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膀胱灌注量为40或50mL,患者的IAP测量数据与参考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膀胱灌注量为60mL时,患者的IAP测量数据与参考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膀胱灌注量超过40mL时,可能导致IAP测量值出现较大误差率,明显高于患者的实际测量值,故临床上经膀胱检测IAP时的膀胱灌注量保持在30mL为宜.

    作者:刘志梅;仇成秀;钟琼;阮宏兵;秦玉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

    目的 对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利福平组和利福喷丁组两组各25例.利福平组采用利福平治疗,利福喷丁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差异.结果 利福喷丁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组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福喷丁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幅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均有一定效果,但利福喷丁效果优于利福平,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良好,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利;肖兰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住院消化内科患者对生活护理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生活护理需求状况,提升患者生活护理的质量.方法 抽取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的患者300例对生活护理需求(14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83份,各项生活护理得分在2.2~3.8分之间;无陪护的患者占6.4%,由家人陪护的患者占90.8%,自聘护工的患者占2.8%,不同的陪护条件对护士的生活护理需求中除会阴护理、足部清洁、整理床铺之外,对生活需求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聘护工的患者对比于另两组患者相对较高;患者不愿意护士对其进行生活护理的原因依次为:希望得到家人照顾、不好意思麻烦护理人员,担心收费过高,性别关系觉得不适应,护士太忙担心得不到良好照顾.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对生活护理的需求状况呈中等偏上的水平,由护工进行陪护的患者的生活护理的需求相对较高,需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

    作者:王莹;王靳君;苏红;兰先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绝经前乳腺癌化疗致闭经的相关研究

    绝经前乳腺癌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化疗方案、是否使用他莫昔芬、卵巢储备功能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卵巢功能.为了准确使用内分泌治疗方案,确定化疗后闭经的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功能至关重要.但是化疗后闭经患者的绝经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以患者的临床特点、雌二醇激素、FSH来判断绝经并不准确.研究证明检测抗穆勒氏管激素对绝经前乳腺癌化疗后的残余卵巢功能评估有所帮助.本研究回顾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致闭经的机制,同时分析了卵巢功能的标志物,以便指导我们更好的选择内分泌治疗药物.

    作者:叶骏;陈德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物理康复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不同物理康复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200例,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4组,即中频电疗法组、中医疗法组、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组,热敷法组,每组50例,对4组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结果 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疗效、对治疗的满意度优于其他组(P<0.05);中频电疗法组与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出现CRP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潘小华;翟浩瀚;李浅峰;王玉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理作用探究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Ⅱ、Ⅲ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组(观察组)和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时给予基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2.00%);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上皮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提升临床疗效.相较于常规外科换药效果较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孙德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将本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6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一般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为一般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评估患者宫腔纱块留置、有效止血用时.结果 一般组患者宫腔内纱块留置及有效止血用时均高于观察组,P<0.05.一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1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心理安抚、用药指导、服务态度、急救处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有效止血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出现较少,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黄玉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的一般方法 .方法 建立计算氯霉素滴眼液含量的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结果 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分量,终给出测量结果 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含量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522%,扩展不确定度为1.0%.含量测定结果 表示为(94.64±1.0)%,包含因子k=2.结论 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适用于对HPLC法测定的氯霉素滴眼液含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宋增炫;陈媛;蓝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生存状况研究

    目的 研究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的临床特征等基础资料.所有入选患者治疗方案参照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2010年中国版NCCN恶性淋巴瘤治疗指南等.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况.结果 78例患者中,FL 36例(46.2%),CLL/SLL 23例(29.5%),MZL 10例(12.8%),LPL/WM 9例(11.5%).36例FL患者中,多数FL为低危患者,按照FL国际预后指数(IPI)分期,低危19例(52.8%),中危10例(27.8%),高危7例(19.4%).23例CLL/SLL患者中,按照Rai分期,低危3例(13.0%),中危14例(60.9%),高危6例(26.1%).10例MZL患者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为常见类型,占90.0%(9/10).9例LPL/WM患者中,7例(77.8%)β2微球蛋白升高.FL、CLL/SLL、MZL、LPL/WM患者的预期5年OS率分别为(94.0±3.0)%、(95.0±4.0)%、(94.0±3.0)%、(87.0±5.0)%,FL、CLL/SLL、MZL预期5年PFS率分别为(79.0±5.0)%、(60.0±5.0)%和100.0%,LPL/WM预期4年PFS率为13.0%.结论 惰性B细胞淋巴瘤类型较多,临床特征十分复杂,对于不同的病理类型需要给予不同治疗方案,给予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薛久巍;于生龙;马德爽;陈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鞘内注射美洛昔康对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内GAP-43和NGF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美洛昔康(Mel)对CCI模型疼痛治疗效果和背根神经节(DRG)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C)组不做处理,CCI组不予注药,生理盐水(NS)治疗组予注射生理盐水,美洛昔康治疗(Mel)组予注射不同剂量美洛昔康(Mel组100μg,qd、Mel2组200μg,qd、Mel3组100μg,bid、Mel4组200μg,bid);每(亚)组均为5只大鼠.35只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测试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术后7d取材大鼠DRG,检测其GAP-43、NGF表达水平.结果 MWT、TWL方面CCI组、NS组和Mel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美洛昔康组比CCI、NS组下降幅度小(P<0.05),且剂量越大MWT、TWL下降幅度越小(P<0.05).GAP-43、NGF表达方面CCI组、NS组>Mel组>C组(P<0.05),且美洛昔康剂量越大,表达越少.结论 鞘内注射美洛昔康能明显减轻大鼠CCI模型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并降低DRG内GAP-43、NGF的表达水平.

    作者:宁猛;郑镇伟;蒋珊;游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在临床上的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7年7月~2015年8月的28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SLE肝损害及无肝损害的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的比较,观察临床特点,对危险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予以研究.结果 在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C3体四个项目中,肝损害组(25.0%、60.7%、75.0%、55.4%)均比无肝损害组(5.0%、34.9%、48.2%、2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上述四个项目均为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肝损害的显著危险因素有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不提C3,应对其加强重视.

    作者:钟彩玲;观美华;高利霞;王飞;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联组检测梅毒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联组运用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ELISA法、胶体金法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TRUST法检测诊断梅毒的效果.方法 联组运用ELISA法、胶体金法和TRUST法对302例各期梅毒病例进行检测诊断,以其中两种及以上结果 阳性判定为联组检测阳性,同时对全部样本用TPPA法作对照检测,计算四种检测方法 各自对各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对联组检测试验组和对照试验组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56例潜伏期梅毒病例ELISA法、胶体金法、TRUST法和TPPA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1%、94.6%、75.0%和96.4%;78例一期梅毒四种方法 阳性率分别为97.4%、97.4%、96.2%和100.0%;102例二期梅毒四种方法 阳性检出率均为100%;66例三期梅毒四种方法 阳性率分别为100.0%、93.9%、66.7%和100.0%.联组检测试验组中ELISA法、胶体金法、TRUST法三种方法 各自对潜伏期、一期和三期梅毒病例阳性检出率虽与对照组TPPA法稍有差别,但联组判别结果 后56例潜伏期梅毒病例实际阳性54例,与对照组阳性率相等;78例一期、102例二期和66例三期梅毒,联组试验结果 和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二者对此三期梅毒检出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组运用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ELISA法、胶体金法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TRUST法检测不同期梅毒病例检出效果较好.

    作者:廖世业;李军俊;熊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的疗法.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COPD相关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以上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安全可靠,显著改善肺功能,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毅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对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对于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12月间收治的30例妇科病患者,作为普通组,为患者实施一般院内护理服务,于2015年2~11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两年度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普通组患者对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满意度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较低,研究组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研究组为0%,研究组发生率较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1±2.03)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8.53±2.10)d,研究组患者住院用时短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且大部分患者均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住院用时较短.

    作者:郑丽娜;叶巧仪;巫丽娟;陈施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联合小柴胡颗粒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治疗对尿蛋白水平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小柴胡颗粒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尿蛋白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社区中心诊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给予饮食控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常规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5.00%vs.75.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24h尿蛋白、Scr、BUN水平均低于常规组[(0.34±0.08)g vs.(0.79±0.12)g,(82.6±16.8)μmol/L vs.(106.4±20.5)μmol/L,(6.5±1.1)mmol/L vs.(9.1±1.6)mmol/L,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眩晕、恶心呕吐、血钾升高、腹泻、口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柴胡颗粒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水平,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兆华;钟巧诗;陈婉嫦;谢兵;张永强;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中心所在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给予中医健康模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血压情况.结果 管理后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明显高于管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依从性也较管理前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在舒张压及收缩压方面均较管理前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提高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可有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作者:黄屹乎;赵放平;陈秋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研讨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ICU接受镇静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NRS评分、静推芬太尼次数、镇静效率、各项耗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静推芬太尼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静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谵妄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凡;张汉业;胡敏锋;张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并给予三维重建技术,之后进行阅片,对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所有患者中,43例为肋骨骨折,4例为肩胛骨骨折,3例为胸骨骨折,2例为胸椎骨折,2例为锁骨骨折,16例为胸腔积液骨折,5例为液气胸,7例为创伤性湿肺,3例为皮下气肿,1例纵膈气肿.结论 对胸部外伤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患者提供较为细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利于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贾尚庭;沈路科;刘向华;宋时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教改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佳的教学方法 .方法 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观察组学生采取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果 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较小,且与对照组学生比较,观察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92.65%,对照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仅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源博;李雅楠;刘永恒;宋先东;朱敏;关利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