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尚庭;沈路科;刘向华;宋时东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3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G、IgA、IgM、IL-6、TNF-α及T细胞亚群分布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稳定、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口唇发绀缓解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IgG、IgA、IgM、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G、Ig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C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IG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张颖辉;冯国仙;孙小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美洛昔康(Mel)对CCI模型疼痛治疗效果和背根神经节(DRG)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C)组不做处理,CCI组不予注药,生理盐水(NS)治疗组予注射生理盐水,美洛昔康治疗(Mel)组予注射不同剂量美洛昔康(Mel组100μg,qd、Mel2组200μg,qd、Mel3组100μg,bid、Mel4组200μg,bid);每(亚)组均为5只大鼠.35只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测试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术后7d取材大鼠DRG,检测其GAP-43、NGF表达水平.结果 MWT、TWL方面CCI组、NS组和Mel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美洛昔康组比CCI、NS组下降幅度小(P<0.05),且剂量越大MWT、TWL下降幅度越小(P<0.05).GAP-43、NGF表达方面CCI组、NS组>Mel组>C组(P<0.05),且美洛昔康剂量越大,表达越少.结论 鞘内注射美洛昔康能明显减轻大鼠CCI模型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并降低DRG内GAP-43、NGF的表达水平.
作者:宁猛;郑镇伟;蒋珊;游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将本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6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一般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为一般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评估患者宫腔纱块留置、有效止血用时.结果 一般组患者宫腔内纱块留置及有效止血用时均高于观察组,P<0.05.一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1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心理安抚、用药指导、服务态度、急救处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有效止血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出现较少,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黄玉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佳的教学方法 .方法 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观察组学生采取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果 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较小,且与对照组学生比较,观察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92.65%,对照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仅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源博;李雅楠;刘永恒;宋先东;朱敏;关利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对于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12月间收治的30例妇科病患者,作为普通组,为患者实施一般院内护理服务,于2015年2~11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两年度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普通组患者对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满意度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较低,研究组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研究组为0%,研究组发生率较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1±2.03)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8.53±2.10)d,研究组患者住院用时短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且大部分患者均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住院用时较短.
作者:郑丽娜;叶巧仪;巫丽娟;陈施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PIH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患者142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4%(2/71)而显著低于对照组43.66%(31/71),χ2=33.20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2%(χ2=7.982,P<0.05).结论 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地提高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有效的促进术后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美玉;范月秀;练秀群;孙群;郑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提供新的可行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对照组采用切缝引流术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治愈率,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均表现为感染、脓肿复发、形成新溃疡与肛门瘢痕挛缩等,治疗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具显著效果,其可提升创面修复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晓;陈仕星;谭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活动性的相关性,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2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择同期非银屑病患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银屑病组阳性121例,SCCA平均浓度为(4.31±1.61)ng/mL;阴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0.82±0.43)ng/mL.对照组阳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2.77±1.52)ng/mL;阴性39例,SCCA平均浓度为(0.62±0.42)ng/mL.SCCA诊断银屑病的灵敏度为91.7%(121/132),特异性为78.0%(39/50).SCCA浓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可信区间为0.791~0.923,P<0.05).在不同分型的银屑病患者中,寻常性与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红皮病性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明显低于活动期银屑病患者(P<0.05).结论 血清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银屑病病情的指标之一.
作者:任春娜;杨洪亮;沈聪;张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的临床特征等基础资料.所有入选患者治疗方案参照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2010年中国版NCCN恶性淋巴瘤治疗指南等.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况.结果 78例患者中,FL 36例(46.2%),CLL/SLL 23例(29.5%),MZL 10例(12.8%),LPL/WM 9例(11.5%).36例FL患者中,多数FL为低危患者,按照FL国际预后指数(IPI)分期,低危19例(52.8%),中危10例(27.8%),高危7例(19.4%).23例CLL/SLL患者中,按照Rai分期,低危3例(13.0%),中危14例(60.9%),高危6例(26.1%).10例MZL患者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为常见类型,占90.0%(9/10).9例LPL/WM患者中,7例(77.8%)β2微球蛋白升高.FL、CLL/SLL、MZL、LPL/WM患者的预期5年OS率分别为(94.0±3.0)%、(95.0±4.0)%、(94.0±3.0)%、(87.0±5.0)%,FL、CLL/SLL、MZL预期5年PFS率分别为(79.0±5.0)%、(60.0±5.0)%和100.0%,LPL/WM预期4年PFS率为13.0%.结论 惰性B细胞淋巴瘤类型较多,临床特征十分复杂,对于不同的病理类型需要给予不同治疗方案,给予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薛久巍;于生龙;马德爽;陈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探讨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为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50例根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对入选研究对象的病理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依据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分期,同时对pT2病理亚分期的患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然后对结果 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术后病理分期中,pT2期有25例,pT3a期有15例,pT3b期有10例;其中在pT2期患者中,pT2a期占3例(12%),pT2b期占0例(0),pT2c期占22例(88%).在对pT2病理亚分期的患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后,pT2a期与pT2c期患者均存活,两组之间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性前列腺癌术后的病理分期能更加直接、真实的反映前列腺癌的状态,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和判断更有价值和意义;同时pT2病理亚分期的分期依据并不十分完善,尚需要进一步优化改善.
作者:齐春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头孢替坦的两个差向异构体d-头孢替坦和l-头孢替坦的转换规律,明确异构体间的转化条件.方法 采用酸、碱、热、氧化、强光条件对头孢替坦进行破坏试验.结果 在酸、碱、热条件下d-头孢替坦会向l-头孢替坦转化.结论 本研究为头孢替坦及头孢替坦二钠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提供依据,也给生产过程控制提供支持.
作者:黄贵莲;黄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小柴胡颗粒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尿蛋白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社区中心诊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给予饮食控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常规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5.00%vs.75.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24h尿蛋白、Scr、BUN水平均低于常规组[(0.34±0.08)g vs.(0.79±0.12)g,(82.6±16.8)μmol/L vs.(106.4±20.5)μmol/L,(6.5±1.1)mmol/L vs.(9.1±1.6)mmol/L,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眩晕、恶心呕吐、血钾升高、腹泻、口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柴胡颗粒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水平,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兆华;钟巧诗;陈婉嫦;谢兵;张永强;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提高体护士采血管理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住院部、检验科的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釆用品管圈方法 开展釆血质量管理,对照组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幵展釆血质量管理,并将调查活动前后两组满意度及血液标本返回情况的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本研究中选取应用品管圈之前后各1000例采血患者进行满意度及采血返回情况评价,由表中数据可知,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是97.6%,而没有用之前的满意度是73.3%,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静脉采血返回率为0,而没有用之前的满意度是1.1%(11/1000),应用品管圈之后,体检者的静脉采血返回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进行自评打分,高项5分,低1分,并计算出平均分与整改前比较,结果 显示全体圈员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将品管圈运用到体检者的静脉采血实践中,可以显著改善体检静脉采血服务质量,极大的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葵;曾丽媚;陈素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草药黄芩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作用及此作用存在的内在机制.方法 0μmol/L(NC)、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的黄芩苷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同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黄芩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芩苷是否诱导细胞的凋亡,后用RT-PCR来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黄芩苷药物浓度的范围内,黄芩苷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凋亡,50μmol/L组抑制MCF-7的迁移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能引起ERK信号通路中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给药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被激活,50μmol/L组bcl-2、bax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苷通过ERK这条信号通路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下调bcl-2,上调p-ERK、bax、p38从而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黄芩苷能够显现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药物方案和治疗思路.
作者:吴贵才;赵丹;曾青磊;李仕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从2014年1月~12月,共6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采用普通心肺复苏方法 进行抢救,观察组从2015年1月~2016年8月结束,共80例心跳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实施CPR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1)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观察组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CP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除颤时间(1.30±1.33)min、气管插管(2.60±2.61)min、静脉输液时间(125.75±28.50)s明显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日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8月期间于我院CT和磁共振检查室受检的23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检查室内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记录下两组患者的检查室内护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群;李结;杨培文;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并给予三维重建技术,之后进行阅片,对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所有患者中,43例为肋骨骨折,4例为肩胛骨骨折,3例为胸骨骨折,2例为胸椎骨折,2例为锁骨骨折,16例为胸腔积液骨折,5例为液气胸,7例为创伤性湿肺,3例为皮下气肿,1例纵膈气肿.结论 对胸部外伤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患者提供较为细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利于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贾尚庭;沈路科;刘向华;宋时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针对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疾病治疗效果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患儿23例,一般组接受疾病院内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观察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65.21%,干预组较高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黄疸指数分别为(6.92±1.90)mg/dL、(8.79±1.32)mg/dL、(13.29±1.10)mg/dL均高于干预组(6.08±1.76)mg/dL、(8.24±1.24)mg/dL、(9.06±1.20)mg/dL,第1天与第3天黄疸指数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服务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为95.65%,一般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基础治疗过程中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黄疸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黄疸消退时间较短,黄疸指数不高,幼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好.
作者:钟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期因子(MK)水平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33例作为肺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肺炎患者39例作为肺炎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组,分别在清晨空腹时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MK水平检测,研究MK水平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肺炎组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高于健康组,肺癌组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鳞癌与腺癌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I期、IIA-B期、IIIA-B期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均低于IV期,I期、IIA-B期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均低于IIIA-B期,I期患者的外周血MK水平低于IIA-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MK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期因子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水平表达不同,病情越严重的患者MK表达越高,且可化疗后患者MK水平有所降低,因此说明MK与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阴道三维超声对不规则型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阴道三维超声和阴道二维超声,术前对60例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检查.观察切口瘢痕憩室的部位、形态,以不规则型憩室呈角状突出向子宫下段前侧壁/侧壁延伸部分的检出率为指标,以宫腔镜检查发现盲区为参照标准,将超声检查检出结果 与其对照.结果 60例观察对象,二维超声组检出4例,与宫腔镜符合率30.77%,总检出率4.67%;三维超声组检出13例,与宫腔镜符合率100%,总检出率2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无创、可靠的检查方式,可对不规则型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的部位、形态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慧芹;范丽琴;汪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