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颖辉;冯国仙;孙小莉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肺炎,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3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G、IgA、IgM、IL-6、TNF-α及T细胞亚群分布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稳定、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口唇发绀缓解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IgG、IgA、IgM、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G、Ig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C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IG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患者经膀胱腹腔内压力测定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IAH)患者经膀胱腹腔内压力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IAH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腹腔内压力(IAP)均超过12mm Hg,分别在10~60mL的膀胱灌注量下进行IAP测定,间隔灌注量为10mL,间隔时间为3h.结果 当膀胱灌注量为30mL,IAP测量值超过20mm Hg的有66次,12~20mm Hg之间的有288次;以这组数据作为参考值,膀胱灌注量为10mL或20mL时,患者的IAP测量数据与参考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膀胱灌注量为40或50mL,患者的IAP测量数据与参考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膀胱灌注量为60mL时,患者的IAP测量数据与参考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膀胱灌注量超过40mL时,可能导致IAP测量值出现较大误差率,明显高于患者的实际测量值,故临床上经膀胱检测IAP时的膀胱灌注量保持在30mL为宜.

    作者:刘志梅;仇成秀;钟琼;阮宏兵;秦玉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术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提供新的可行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对照组采用切缝引流术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治愈率,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均表现为感染、脓肿复发、形成新溃疡与肛门瘢痕挛缩等,治疗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具显著效果,其可提升创面修复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晓;陈仕星;谭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将本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6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一般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为一般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评估患者宫腔纱块留置、有效止血用时.结果 一般组患者宫腔内纱块留置及有效止血用时均高于观察组,P<0.05.一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1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心理安抚、用药指导、服务态度、急救处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有效止血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出现较少,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黄玉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评价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从2014年1月~12月,共6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采用普通心肺复苏方法 进行抢救,观察组从2015年1月~2016年8月结束,共80例心跳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实施CPR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1)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观察组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CP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除颤时间(1.30±1.33)min、气管插管(2.60±2.61)min、静脉输液时间(125.75±28.50)s明显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日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采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阴道干燥、外阴瘙痒、性交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组间各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性交痛、尿频尿急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采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阴道干燥、外阴瘙痒等症状,抑制真菌生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治的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作为对患者的核心管理程序.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考核指标达标比例、患者的透析指标达标比例的变化、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护理考核6各指标,在管理后患者饮食控制达标比例、遵医用药达标比例、门诊随访达标比例、微信使用达标比例、知识考核达标比例、满意度达标比例均与管理之前比较有明显的提高(P<0.05);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比例、血清蛋白达标比例、血红蛋白达标比例、血磷达标比例均比管理前明显升高(P<0.05);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发生率、血量减少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和低血压发生率与管理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可提高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指标,降低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洪艳;张胜强;修雪莲;常轶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以将有效依据提供给孕妇妊娠结局的改善.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孕妇60例,将这些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接收的正常产检及围产期保健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调整探头频率为2~6MHz,同时将适合产科的分析软件配备出来.然后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对其UA、MCA、RA的S/D、RI、P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孕妇MCA的S/D、RI、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A、RA的S/D、RI、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异常胎心率、异常胎动发生率70.0%(42/60)、66.7%(40/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3%(5/60)、10.0%(6/60),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琴香;冯娟;邢顺莲;瞿婷;沙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阴道三维超声对不规则型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三维超声对不规则型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阴道三维超声和阴道二维超声,术前对60例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检查.观察切口瘢痕憩室的部位、形态,以不规则型憩室呈角状突出向子宫下段前侧壁/侧壁延伸部分的检出率为指标,以宫腔镜检查发现盲区为参照标准,将超声检查检出结果 与其对照.结果 60例观察对象,二维超声组检出4例,与宫腔镜符合率30.77%,总检出率4.67%;三维超声组检出13例,与宫腔镜符合率100%,总检出率2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无创、可靠的检查方式,可对不规则型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的部位、形态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慧芹;范丽琴;汪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在CT室和磁共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8月期间于我院CT和磁共振检查室受检的23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检查室内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记录下两组患者的检查室内护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群;李结;杨培文;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在临床上的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7年7月~2015年8月的28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SLE肝损害及无肝损害的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的比较,观察临床特点,对危险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予以研究.结果 在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C3体四个项目中,肝损害组(25.0%、60.7%、75.0%、55.4%)均比无肝损害组(5.0%、34.9%、48.2%、2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上述四个项目均为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肝损害的显著危险因素有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不提C3,应对其加强重视.

    作者:钟彩玲;观美华;高利霞;王飞;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理作用探究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Ⅱ、Ⅲ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组(观察组)和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时给予基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2.00%);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上皮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提升临床疗效.相较于常规外科换药效果较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孙德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辛伐他汀降脂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辛伐他汀降脂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31日在我院就诊的高血脂症患者90例,根据血清CRP水平分为3组,正常CRP组(≤5mg/L)30例,中度CRP组(5~15mg/L)30例,高度CRP组(CRP>15mg/L)30例,所有入组的患者在控制脂肪饮食加运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均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d,连续治疗12周.对比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血脂、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正常CRP组和中度CRP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正常CRP组比中度CRP组血脂上述各项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中度CRP组CRP水平下降幅度比正常CRP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CRP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幅度显著(P<0.05),且下降幅度优于中度C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降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但血清CRP浓度较高的高脂血症患者,其降脂效果较差,说明不同水平CRP与辛伐他汀降脂效果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可根据CRP水平对辛伐他汀降脂效果的影响来指导临床用药,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占宏静;林月彦;李雪花;马超;汤思明;陈殷华;李青;李梅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加快症状缓解,还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血气状况,有利于稳定病情.

    作者:邓敦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教改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佳的教学方法 .方法 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观察组学生采取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果 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较小,且与对照组学生比较,观察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92.65%,对照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仅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源博;李雅楠;刘永恒;宋先东;朱敏;关利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患者的效果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PIH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患者142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4%(2/71)而显著低于对照组43.66%(31/71),χ2=33.20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2%(χ2=7.982,P<0.05).结论 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地提高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有效的促进术后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美玉;范月秀;练秀群;孙群;郑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

    目的 对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利福平组和利福喷丁组两组各25例.利福平组采用利福平治疗,利福喷丁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差异.结果 利福喷丁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组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福喷丁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幅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均有一定效果,但利福喷丁效果优于利福平,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良好,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利;肖兰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有关性.方法 全组筛选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对象,参照APACHEⅡ评分可将其分组,即A组(评分不低于20分)、B组(评分低于20分)各15例,均对其行血乳酸浓度检查,评估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较B组较高,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存活组的血乳酸清除率(除其他指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且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将APACHEⅡ评分结合血乳酸清除率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以能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钟建;魏清兰;张力;梁敏安;冯艳;郑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08例食管、胃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诊断分析

    目的 结合病理分析超声内镜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并行内镜切除或外科切除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不同检查结果 选择具体术式,术后行病理检验,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并根据病理总结超声内镜误诊经验.结果 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5.19%,常规胃镜诊断符合率为62.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38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其中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52例,≤2.0cm者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局部可见点片状稍高回声,边界清楚.≤1.0cm者回声信号低,部分与平滑肌瘤鉴别困难.>2.0cm者,瘤体内点片状高回声稍多,具有恶性倾向者内部回声不均匀更为明显,边缘不规则,侵犯浆膜层.其中7例起源于黏膜肌层,35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例侵及浆膜层.脂肪瘤5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回声,后方常伴有声影,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均起源于黏膜下层.囊肿5例,表现为均匀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边界清楚,起源于粘膜下层.异位胰腺8例,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回声,大部分白光下可见脐样凹陷,内部可见管状结构,边界不清楚,无明显包膜,常累及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结论 超声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分辨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起源层次,术前可判断隆起病变性质,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杨智炜;王胜炳;汪福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物理康复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不同物理康复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200例,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4组,即中频电疗法组、中医疗法组、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组,热敷法组,每组50例,对4组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结果 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疗效、对治疗的满意度优于其他组(P<0.05);中频电疗法组与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出现CRP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潘小华;翟浩瀚;李浅峰;王玉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头孢替坦异构体研究

    目的 研究头孢替坦的两个差向异构体d-头孢替坦和l-头孢替坦的转换规律,明确异构体间的转化条件.方法 采用酸、碱、热、氧化、强光条件对头孢替坦进行破坏试验.结果 在酸、碱、热条件下d-头孢替坦会向l-头孢替坦转化.结论 本研究为头孢替坦及头孢替坦二钠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提供依据,也给生产过程控制提供支持.

    作者:黄贵莲;黄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