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增炫;陈媛;蓝红梅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生活护理需求状况,提升患者生活护理的质量.方法 抽取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的患者300例对生活护理需求(14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83份,各项生活护理得分在2.2~3.8分之间;无陪护的患者占6.4%,由家人陪护的患者占90.8%,自聘护工的患者占2.8%,不同的陪护条件对护士的生活护理需求中除会阴护理、足部清洁、整理床铺之外,对生活需求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聘护工的患者对比于另两组患者相对较高;患者不愿意护士对其进行生活护理的原因依次为:希望得到家人照顾、不好意思麻烦护理人员,担心收费过高,性别关系觉得不适应,护士太忙担心得不到良好照顾.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对生活护理的需求状况呈中等偏上的水平,由护工进行陪护的患者的生活护理的需求相对较高,需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
作者:王莹;王靳君;苏红;兰先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利福平组和利福喷丁组两组各25例.利福平组采用利福平治疗,利福喷丁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差异.结果 利福喷丁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组白细胞降低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福喷丁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幅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均有一定效果,但利福喷丁效果优于利福平,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良好,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利;肖兰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8月期间于我院CT和磁共振检查室受检的23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检查室内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记录下两组患者的检查室内护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CT和磁共振检查室中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群;李结;杨培文;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绝经前乳腺癌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化疗方案、是否使用他莫昔芬、卵巢储备功能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卵巢功能.为了准确使用内分泌治疗方案,确定化疗后闭经的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功能至关重要.但是化疗后闭经患者的绝经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以患者的临床特点、雌二醇激素、FSH来判断绝经并不准确.研究证明检测抗穆勒氏管激素对绝经前乳腺癌化疗后的残余卵巢功能评估有所帮助.本研究回顾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致闭经的机制,同时分析了卵巢功能的标志物,以便指导我们更好的选择内分泌治疗药物.
作者:叶骏;陈德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活动性的相关性,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2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择同期非银屑病患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银屑病组阳性121例,SCCA平均浓度为(4.31±1.61)ng/mL;阴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0.82±0.43)ng/mL.对照组阳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2.77±1.52)ng/mL;阴性39例,SCCA平均浓度为(0.62±0.42)ng/mL.SCCA诊断银屑病的灵敏度为91.7%(121/132),特异性为78.0%(39/50).SCCA浓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可信区间为0.791~0.923,P<0.05).在不同分型的银屑病患者中,寻常性与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红皮病性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明显低于活动期银屑病患者(P<0.05).结论 血清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银屑病病情的指标之一.
作者:任春娜;杨洪亮;沈聪;张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阴道三维超声对不规则型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阴道三维超声和阴道二维超声,术前对60例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检查.观察切口瘢痕憩室的部位、形态,以不规则型憩室呈角状突出向子宫下段前侧壁/侧壁延伸部分的检出率为指标,以宫腔镜检查发现盲区为参照标准,将超声检查检出结果 与其对照.结果 60例观察对象,二维超声组检出4例,与宫腔镜符合率30.77%,总检出率4.67%;三维超声组检出13例,与宫腔镜符合率100%,总检出率2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无创、可靠的检查方式,可对不规则型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憩室的部位、形态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慧芹;范丽琴;汪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痰热清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5年12月在开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住院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改善循环、营养支持、指导功能锻炼、指导饮食等对症支持治疗,n=21)、痰热清组(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n=23)和联合组(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注射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q12h,乌司他丁连续使用1周后停用,n=24),各组均连续治疗至患者出院(治疗疗程一般14d),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tO2)、氧合指数(PaO2/FiO2)、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联合组较其他两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痰热清治疗重症肺炎比单用痰热清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更显著、更利于患者的康复、更能减少死亡率、更能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并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雷劲沛;曾维礼;万珍;吴什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后假体脱位原因及前瞻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20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需经伦理委员会通过,每组60例,通过分析假体脱位因素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策和前瞻性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肢体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率、假体脱位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后假体脱位发生原因较多,而通过实施前瞻性护理,能够降低脱位发生率.
作者:董杏薇;李穗鸥;朱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美洛昔康(Mel)对CCI模型疼痛治疗效果和背根神经节(DRG)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C)组不做处理,CCI组不予注药,生理盐水(NS)治疗组予注射生理盐水,美洛昔康治疗(Mel)组予注射不同剂量美洛昔康(Mel组100μg,qd、Mel2组200μg,qd、Mel3组100μg,bid、Mel4组200μg,bid);每(亚)组均为5只大鼠.35只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测试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术后7d取材大鼠DRG,检测其GAP-43、NGF表达水平.结果 MWT、TWL方面CCI组、NS组和Mel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美洛昔康组比CCI、NS组下降幅度小(P<0.05),且剂量越大MWT、TWL下降幅度越小(P<0.05).GAP-43、NGF表达方面CCI组、NS组>Mel组>C组(P<0.05),且美洛昔康剂量越大,表达越少.结论 鞘内注射美洛昔康能明显减轻大鼠CCI模型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并降低DRG内GAP-43、NGF的表达水平.
作者:宁猛;郑镇伟;蒋珊;游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佳的教学方法 .方法 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观察组学生采取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果 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较小,且与对照组学生比较,观察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92.65%,对照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仅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源博;李雅楠;刘永恒;宋先东;朱敏;关利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PIH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患者142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4%(2/71)而显著低于对照组43.66%(31/71),χ2=33.20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2%(χ2=7.982,P<0.05).结论 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地提高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有效的促进术后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美玉;范月秀;练秀群;孙群;郑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改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拟在我院择期手术的骨科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品管圈管理实施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前60例患者为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施后患者6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组织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患者满意度、手术前后焦虑、抑郁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规范、情况记录频率、相关问题解决程度、询问情况详细程度的完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1.0±3.5)分、(27.6±2.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2±4.7)分、(32.9±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7±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改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痛苦.
作者:黄菊兰;黄东英;贾春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治的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作为对患者的核心管理程序.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考核指标达标比例、患者的透析指标达标比例的变化、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护理考核6各指标,在管理后患者饮食控制达标比例、遵医用药达标比例、门诊随访达标比例、微信使用达标比例、知识考核达标比例、满意度达标比例均与管理之前比较有明显的提高(P<0.05);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比例、血清蛋白达标比例、血红蛋白达标比例、血磷达标比例均比管理前明显升高(P<0.05);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发生率、血量减少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和低血压发生率与管理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可提高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指标,降低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洪艳;张胜强;修雪莲;常轶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加用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每天1次肌内注射,共4周.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4周后NIHSS量表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改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奋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3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G、IgA、IgM、IL-6、TNF-α及T细胞亚群分布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稳定、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口唇发绀缓解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IgG、IgA、IgM、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G、Ig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C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IG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张颖辉;冯国仙;孙小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并给予三维重建技术,之后进行阅片,对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所有患者中,43例为肋骨骨折,4例为肩胛骨骨折,3例为胸骨骨折,2例为胸椎骨折,2例为锁骨骨折,16例为胸腔积液骨折,5例为液气胸,7例为创伤性湿肺,3例为皮下气肿,1例纵膈气肿.结论 对胸部外伤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患者提供较为细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利于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贾尚庭;沈路科;刘向华;宋时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Ⅱ、Ⅲ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组(观察组)和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时给予基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2.00%);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上皮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提升临床疗效.相较于常规外科换药效果较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孙德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的疗法.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COPD相关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以上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安全可靠,显著改善肺功能,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毅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针对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疾病治疗效果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患儿23例,一般组接受疾病院内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观察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65.21%,干预组较高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黄疸指数分别为(6.92±1.90)mg/dL、(8.79±1.32)mg/dL、(13.29±1.10)mg/dL均高于干预组(6.08±1.76)mg/dL、(8.24±1.24)mg/dL、(9.06±1.20)mg/dL,第1天与第3天黄疸指数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服务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为95.65%,一般组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基础治疗过程中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黄疸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黄疸消退时间较短,黄疸指数不高,幼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好.
作者:钟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对于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12月间收治的30例妇科病患者,作为普通组,为患者实施一般院内护理服务,于2015年2~11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两年度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普通组患者对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满意度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较低,研究组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研究组为0%,研究组发生率较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1±2.03)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8.53±2.10)d,研究组患者住院用时短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且大部分患者均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住院用时较短.
作者:郑丽娜;叶巧仪;巫丽娟;陈施方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