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萌琦;谢丽娜;刘靓;吴小秋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便秘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便秘症状积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干预后两组便秘症状积分均低于护理前,而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为(2.8±2.1)分,低于对照组的(4.0±2.2)分(均P<0.05).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MMSE评分为(28.7±2.7)分,高于对照组的(27.3±2.4)分.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而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95.2±10.1)分,高于对照组的(80.7±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脑卒中便秘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涂小花;邓阳丹;梁彩琼;马运连;郑妙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方法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呼吸(RR)、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患者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心肺功能损伤,提高呼吸舒适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会恒;田亚莉;李丽荣;巫剑峰;曾祥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学员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40名.对照组学员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即讲授法培训,研究组学员则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培训,观察记录两组学员培训效果,以及培训前后核心能力得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学员培训前在核心能力各个方面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培训后有一定提高,且研究组培训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员培训效果在理论、核心能力、答辩成绩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实施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核心能力得分,而且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麦志芹;邓志贞;黄海玲;梁巧媚;黎燕红;冯莹红;唐柳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总黄酮为理气舒心片的功效成分,建立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控制理气舒心片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回流法提取,NaNO3-Al(NO3)3法显色测定样品吸光度,以芦丁为标准溶液计算求得总黄酮含量.结果 芦丁在8.3014~33.5092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14%,RSD为0.7%.结论 三批理气舒心片样品总黄酮含量在5.20~5.87mg/片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理气舒心片中总黄酮的测定.
作者:史磊;范纯玲;陈尚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治疗的100例HI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步实施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出生第2天神经行为测定(NBNA)各项指标平均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生第28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中显示的所有指标的总分与平均分,终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好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得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NBNA评分,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家属对护理整体满意度.
作者:张敏;蒙好好;廖爱玲;江斓燕;吴端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2个月接受治疗,比较DVT发生率、下肢临床症状及D-二聚体,P-选择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DVT发生率43.8%,治疗组为6.3%,两组DVT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组疼痛、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D-二聚体,P-选择素水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黄根林;黄燕;李又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周期性体检尿筛查微量白蛋白的意义.方法 236例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糖尿病(A组)、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B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素氮(BUN)进行测定.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A组患者的(P<0.05),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无差异(P>0.05);A、B组患者10年病程以下mALB在0~25mg/L和≥25mg/L例数均多于10年病程以上的例数(P<0.05),Scr在<97μmol/L和≥97μmol/L例数均多于10年病程以上的的例数(P<0.05);10年病程以下,A组患者的mALB和Scr在各区段例数均多于B组患者例数(P<0.05),在10年病程以上,A组患者的mALB和Scr在各区段人数均多于B组患者例数(P<0.05).结论 mALB可作为社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周期性体检的常规筛查指标.
作者:旷萌琦;谢丽娜;刘靓;吴小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技术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未经治疗或血糖控制不佳的非冠心病Ⅱ型糖尿病患者(无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及其他影响心功能疾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非冠心病非糖尿病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脏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计算出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份数(EF)、心肌质量(MM).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心脏冠状动脉CTA扫描EDV、ESV、MM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F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心脏冠状动脉CTA扫描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增厚率和室间隔增厚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分辨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正常人的早期差异,在诊断糖尿病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具有很好的优势.
作者:欧冠英;林波淼;梁斌;姚润开;莫颖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入住该中心的创伤性ARDS并需机械通气的患者24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12例,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12例,患者采取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PaO2、FiO2、呼吸频率、心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入住VAP发生率、死亡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FiO2、呼吸频率、心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的PaO2(25.3±5.7)mm Hg、FiO2(23.4±4.7)mm Hg、呼吸频率(22±4)次/min、心率(98±10)次/min与对照组(26.7±5.9)mm Hg、(25.1±4.5)mm Hg、(24±4)次/min、(96±13)次/m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10.2±3.0)d、有创通气时间(5.2±1.0)d、入住ICU时间(17.2±4.9)d]、入住VAP发生率[8.33%(1/12)]、死亡率[16.67%(2/12)]均低于对照组[(16.3±3.8)d、(16.4±3.5)d、(24.8±6.0)d、[(8.33%(1/12)]、[25.0%(3/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较单纯有创机械通气对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显著降低入住VAP发生率、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叶锐良;金同新;刘卫明;蔡立华;梁桥安;林耀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青光眼术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且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信封式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及48h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SAS评分与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视力>0.9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佳莹;刘玲玲;黄新欣;刘立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补血法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将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的67例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益气补血汤煎服治疗.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帕金森病测量问卷(PDQ-39)、胃肠道症状积分及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UPDRSⅢ、帕金森病测量问卷(PDQ-39)、胃肠道症状积分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77.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予健脾益气补血法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程云帆;余晓岚;蒋小玲;商永华;王亭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频率10Hz,刺激时间3s,刺激个数30个,间歇时间35s,重复次数32次,治疗时间20min,刺激部位患侧大脑M1区.对照组不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接受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MFT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23.9±17.2)分vs(22.3±14.8)分、(50.6±23.0)分vs(46.8±18.2)分、(21.52±14.86)分vs(20.76±17.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OLF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39.5±21.1)分vs(29.0±19.5)分、(68.8±21.1)分vs(57.8±16.9)分、(36.37±15.28)分vs(28.09±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
作者:游国清;梁慧英;游桂娟;黄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口服普萘洛尔或内镜套扎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初次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药物治疗组24例给予患者口服普萘洛尔,内镜套扎组24例定期给予内镜下多环套扎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2年内的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药物治疗组和内镜套扎组2年内的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和内镜套扎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初次出血均为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其疗效和安全相当.
作者:肖石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玲;魏伟华;胡洁云;张秀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简化版护理评估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设计、修订新版护理评估单,在试点科室运行,而后在全院范围内推行,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护理人员用于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缩短(t=37.71,P=0.000),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明显提升(t=34.30,P=0.000),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的识别率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满意度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15,P=0.000).结论 基于移动护理系统的新版护理评估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护理文书的记录质量,保证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娟;田凤华;梁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妇科恶性肿瘤放疗后肠道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即治疗组),43例在放疗时不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即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发生放射性肠炎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计划,当放疗总剂量达20Gy时,治疗组发生放射性肠炎的比例为30.4%,对照组发生放射性肠炎的比例为48.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计划全部完成后,治疗组发生Ⅲ、Ⅳ级放射性肠炎的比例23.5%,对照组发生Ⅲ、Ⅳ级放射性肠炎的比例4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程度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能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急性肠道反应的程度,也能延缓急性放射性肠道反应的发生时间.
作者:田继红;唐鹿群;王海静;赵维勇;毕良文;邵彦彦;赵滑峰;张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ERCP术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全心理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全心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状态,采用自制《ERCP术患者满意度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干预前、术前1d、术后1d、出院前1d的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全心理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出院前1d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心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ERCP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范玲娟;董金燕;何月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96例初产临产妇,以入产房的单双例分为两组:A组注入0.2%罗哌卡因与5μg舒芬太尼混合液6mL,后接硬膜外电子止痛泵维持剂量7mL/h(n=48例);B组为普通分娩对照组(n=48例).观察两组分娩过程的疼痛分级和胎儿评分,产妇的血压心率变化,产妇的VAS评分,产程时间,顺产率,产后尿潴留等情况.结果 疼痛分级效果镇痛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产程时间长于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产妇在产程中MAP、HR明显升高,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A组剖腹产率比普通组低(P<0.05);缩宫素使用率、围生期出血、Apgar评分、产后尿潴留等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用于分娩镇痛可以降低分娩时期的疼痛,提高舒适度和安全性.
作者:陈昌亮;陈远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叙述教育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护理实习生45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查房;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护理实习生45人设为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下的护理教学查房.我院自行制定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表从护生的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 层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生实习结束时在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生临床综合护理能力,以叙事教育为背景的护理教学查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解琼;张建荣;黄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止血率和再出血率、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再出血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48h止血率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