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寅
目的 探究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7例,实施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68例,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5%)显著低于对照组(26.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与治疗可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立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降低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组80例为观察组,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药物80例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治疗1、6及24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24个月时统计两组缺血卒中的复发和病死情况,以CT、MRI平扫出现新的缺血梗塞灶为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血清甘油三脂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卡托普利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有效、能降低脑卒中患者复发率.
作者:成卓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补血法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将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的67例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益气补血汤煎服治疗.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帕金森病测量问卷(PDQ-39)、胃肠道症状积分及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UPDRSⅢ、帕金森病测量问卷(PDQ-39)、胃肠道症状积分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77.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予健脾益气补血法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程云帆;余晓岚;蒋小玲;商永华;王亭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健脾养胃辨证法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3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9),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养胃辨证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病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4.93%、31.88%,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疲乏、经济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养胃辨证法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黄金圣;江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中与肺功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阶段体检结果 为正常者60例,形成对照组,检测和对比两组各因子水平,测定其与肺功能FEV1%pred,血尿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TNF-α、IL-6、IL-8和hs-CRP含量与FEV1%负相关,与患者血尿酸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患者存在气道炎症,或许是引起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因素.
作者:兰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78)和非感染组(n=62),依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将感染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较,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2)入院1d和7d,预后良好组血清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r=0.381,P=0.002).(3)血清IL-17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4%、95.7%;对预后判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71.1%、97.4%.结论 血清IL-17在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任春娜;于琦;赵越;张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罗红霉素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条件:Diamonsil-C18柱(200mm×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0.067mol/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三乙胺调PH为7.5)-乙腈(3:2);检测波长205nm;体积流量1.0mL/min;进样量20μL.对该色谱条件下测定罗红霉素的方法学进行考察,建立超滤离心法测定罗红霉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包封率.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罗红霉素与辅料及溶剂峰均得到良好分离,罗红霉素在50.0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n=7),超滤离心法测得罗红霉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包封率为(88.7±0.2)%.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罗红霉素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曾朝晖;林明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青光眼术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且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信封式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及48h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SAS评分与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视力>0.9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佳莹;刘玲玲;黄新欣;刘立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病变程度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岁以上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依据ARWMC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脑白质疏松、中度脑白质疏松和重度脑白质疏松,比较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率.结果 本研究中轻度脑白质疏松患者31例,中度脑白质疏松患者23例,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30例.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率(26.67%)显著高于轻度脑白质疏松患者(6.45%)和中度脑白质疏松患者(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6,P=0.033;χ2=4.600,P=0.032).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溶栓后出血转化率高,在临床上可将脑白质疏松程度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据此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洁茵;官全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频率10Hz,刺激时间3s,刺激个数30个,间歇时间35s,重复次数32次,治疗时间20min,刺激部位患侧大脑M1区.对照组不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接受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MFT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23.9±17.2)分vs(22.3±14.8)分、(50.6±23.0)分vs(46.8±18.2)分、(21.52±14.86)分vs(20.76±17.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OLF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39.5±21.1)分vs(29.0±19.5)分、(68.8±21.1)分vs(57.8±16.9)分、(36.37±15.28)分vs(28.09±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
作者:游国清;梁慧英;游桂娟;黄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简化版护理评估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设计、修订新版护理评估单,在试点科室运行,而后在全院范围内推行,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护理人员用于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缩短(t=37.71,P=0.000),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明显提升(t=34.30,P=0.000),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的识别率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满意度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15,P=0.000).结论 基于移动护理系统的新版护理评估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护理文书的记录质量,保证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娟;田凤华;梁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探讨提高脑卒中病人身体功能的方法 .方法2016年4~7月选取上海市闸北区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运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为(2.03±2.50)分,运动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4.74±21.02)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与运动自我效能感负相关(r=-0.311,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运动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越高,运动自我效能感越低,提示可从提高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感角度,提高身体功能,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艳艳;杨春琴;唐富琴;郑秀云;李美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妇科手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静滴、压力袜方案预防治疗,观察组则是采用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措施,两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比较,同时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血小板指标的水平情况,比较在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观察到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术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而言,其D-二聚体指标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发生率为2.38%(1/42),而对照组发生率则高达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可以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凝血状态,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影响.方法 将200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用舍曲林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入组后1、2、4、8、12周对两组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于治疗前、治疗第12周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社会功能缺筛选陷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评定.结果 治疗第12周末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GQOLI总分、SD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末,两组间治疗后的HAMD评分、GQOLI总分、SDSS总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可,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且与舍曲林相当.
作者:温蕾;杨峰一;张程赪;文万军;邹桂香;张朝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6~12月间接收47例终末期肾脏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于2016年1~6月间收治47例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其提供协同护理模式,总结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掌握、合理饮食、基础生活行为及病情监测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理沟通、家庭融入度、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行为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4.47%,观察组为93.6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协同护理模式,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
作者:郭焕开;陈小荷;李春喜;刘彩玲;梁锦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患儿中两种护理方法 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22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予以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及延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5、30d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出院15、30d 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未出现不良事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 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中,综合护理及延续护理干预可在不同时期发挥作用.
作者:宿美玲;李伶俐;张美慧;董玉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舍曲林联合多沙唑嗪及他达拉非治疗早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早泄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0例.三组均服用服用舍曲林50mg,每日下午1次.B组患者加服多沙唑嗪4mg,1次/d(性生活前8~9h服用);C组患者于性生活前1h加服他达拉非20mg.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性生活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A、B、C三组患者的射精潜伏期均有所提高(P<0.05),B、C组患者射精潜伏期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对性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B、C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多沙唑嗪或他达拉非治疗早泄比单独使用舍曲林在加长射精潜伏期、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方面更加有效,但是联合用药也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胃部不适、头疼、性欲下降等.
作者:武晓萌;魏威;于洋;李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刀对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6例2015年3月~2016年12月的本院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刀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相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26%,生活质量各项分值较对照组高,相比对照组优势大(P<0.05).结论 超声刀对于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作者:林俊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内镜下胃肠道息肉高频电切术中预先放置金属钛夹的配合与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2013年4月~2016年4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100例患者均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合金属钛夹放置时机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两组,其中56例患者术中预先放置金属钛夹(实验组),44例患者待切除息肉后再放置金属钛夹(对照组),研究对比两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钛夹的使用数量.结果 实验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于直径≥2cm胃肠道息肉患者,实验组患者钛夹使用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对于直径<2cm胃肠道息肉患者,实验组患者钛夹使用数量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别(P>0.05);对照组44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实验组(5.36%)(P<0.05);实验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对胃肠道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过程中,预先放置金属钛夹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钛夹的使用数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江毓妮;陈钦明;余练;陈海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抽取在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开窗髓核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达到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32.5%)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林健泽;余铮;郭伟壮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