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方法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呼吸(RR)、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患者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心肺功能损伤,提高呼吸舒适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会恒;田亚莉;李丽荣;巫剑峰;曾祥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总黄酮为理气舒心片的功效成分,建立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控制理气舒心片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回流法提取,NaNO3-Al(NO3)3法显色测定样品吸光度,以芦丁为标准溶液计算求得总黄酮含量.结果 芦丁在8.3014~33.5092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14%,RSD为0.7%.结论 三批理气舒心片样品总黄酮含量在5.20~5.87mg/片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理气舒心片中总黄酮的测定.
作者:史磊;范纯玲;陈尚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频率10Hz,刺激时间3s,刺激个数30个,间歇时间35s,重复次数32次,治疗时间20min,刺激部位患侧大脑M1区.对照组不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接受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MFT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23.9±17.2)分vs(22.3±14.8)分、(50.6±23.0)分vs(46.8±18.2)分、(21.52±14.86)分vs(20.76±17.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OLF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39.5±21.1)分vs(29.0±19.5)分、(68.8±21.1)分vs(57.8±16.9)分、(36.37±15.28)分vs(28.09±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
作者:游国清;梁慧英;游桂娟;黄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ERCP术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全心理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全心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状态,采用自制《ERCP术患者满意度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干预前、术前1d、术后1d、出院前1d的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全心理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出院前1d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心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ERCP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范玲娟;董金燕;何月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在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5月11日~2016年5月11日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早期的目标导向治疗,按照治疗结果 分为两组,分别为存活组25例,死亡组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0、6、12、24小时对应的危重病评分APACHEII评分.结果0小时死亡组动脉乳酸值为(14.80±1.25)mol/L、APACHEII评分(28.00±4.05)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动脉乳酸值(6.32±1.24)mol/L、APACHEII评分(18.05±3.2)分;6小时死亡组动脉乳酸值为(15.45±2.04)mol/L、APACHEII评分(30.00±3.95)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动脉乳酸值(3.18±1.10)mol/L、APACHEII评分(15.61±2.22)分;死亡组患儿早期6 h乳酸清除率(9.58±1.05)%,明显低于存活组(43.01±3.29)%,存活组12h乳酸清除率(67.14±2.31)%,存活组24h乳酸清除率(76.55±2.77)%.结论 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对评估患儿感染休克程度和复苏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吴敏;陈捷;曾丽娜;陈丰;蔡翠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评价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在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全部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3次/d,并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450mg/次,2次/d,对照组6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干预后BMI而明显的低于干预前(t=-16.329,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BMI则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13.127,P<0.05),观察组干预后TC、TG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3.580、-5.51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1%而明显地高于对照组79.10%(χ2=10.2203,P<0.05).结论 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对二甲双胍联合多稀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其疗效肯定,可以显著地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的各项指标.
作者:周金菊;秦艳东;周国用;樊宇丹;刘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7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SH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T3、FT4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T、BGP、ALP、PINP水平均明显改善,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纠正骨代谢异常和增加骨密度.
作者:郑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降低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组80例为观察组,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药物80例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治疗1、6及24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24个月时统计两组缺血卒中的复发和病死情况,以CT、MRI平扫出现新的缺血梗塞灶为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血清甘油三脂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卡托普利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有效、能降低脑卒中患者复发率.
作者:成卓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6~12月间接收47例终末期肾脏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于2016年1~6月间收治47例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其提供协同护理模式,总结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掌握、合理饮食、基础生活行为及病情监测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理沟通、家庭融入度、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行为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4.47%,观察组为93.6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协同护理模式,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
作者:郭焕开;陈小荷;李春喜;刘彩玲;梁锦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妇科手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静滴、压力袜方案预防治疗,观察组则是采用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措施,两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比较,同时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血小板指标的水平情况,比较在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观察到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术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而言,其D-二聚体指标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发生率为2.38%(1/42),而对照组发生率则高达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可以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凝血状态,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常用血液净化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常规组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而治疗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生化指标水平(PTH、C反应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变化.结果 HD+HP组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HD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56.0%.HD+H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HD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9,P<0.05);HD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均有所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治疗后各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PTH以及β2-MG等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HD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正刚;史峰;任善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3联与4联根除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及成本.方法 纳入2016年4~12月我院收治5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A组采取4联根除法,B组采取3联根除法,比较两组疼痛消失时间、Hp根除率、成本-效果.结果 A组疼痛消失时间(5.63±1.75)d,明显短于B组(8.18±2.06)d,且Hp根除率为96.00%,明显高于B组72.00%(P<0.05);A组C/E为2.265,小于B组C/E为2.997.结论 相对于3联疗法,对Hp感染患者采取4联根除法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且减少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朱林昌;胡双成;张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肾损伤疾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间住院治疗并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为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例,子痫期患者12例);选择60例妊娠期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24h内和产后72h的尿NGAL、血肌酐(Cr)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肾损伤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入院24h各组尿NGAL、血Cr含量均高于产后72h,Cys-C水平低于产后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各亚组间尿NGAL、血Cr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含量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以及子痫期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GAL与妊娠期高血压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尿NGAL水平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肾损害,对于临床决策、母婴健康及治疗子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光联;蒲荣;王渤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78)和非感染组(n=62),依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将感染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较,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2)入院1d和7d,预后良好组血清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r=0.381,P=0.002).(3)血清IL-17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4%、95.7%;对预后判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71.1%、97.4%.结论 血清IL-17在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任春娜;于琦;赵越;张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血尿酸在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中的变化,观察别嘌醇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探讨别嘌醇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月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三个时间点的血尿酸的变化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第5、8天血清尿酸浓度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尿酸相关.(2)别嘌醇对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雅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Supreme喉罩全麻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EP)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全麻组(L组)30例;气管插管全麻组(T组)30例;腹膜前建立间隙并用CO2充气,维持压力于10mm Hg,分别记录记录手术时间、插管(喉罩)前(T1)、插管(喉罩)后即刻(T2)、充气前(T3)、充气后5min(T4)、拔管(喉罩)前(T5)、拔管(喉罩)后(T6)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气分析测定值(PH、PCO2、HCO3).比较两组患者反流误吸、呛咳以及术后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T组中,HR和MAP在插管后有明显升高(P<0.05),而L组无明显变化(P>0.05).PH值在充气后有一定的下降,PCO2和HCO3值在充气后有一定幅度的上升(P<0.05),但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或潮气量,仍可以将各指标控制在合理的安全范围内.结论 Supreme喉罩全麻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舒适感强,安全可靠.
作者:詹银周;郭春明;陈朝板;蔡楚源;张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EAS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皮肤结核菌素实验结果 ,将其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16例)和肿瘤性胸膜炎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Elispot)对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AST-6)进行检测,并分析EAST-6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检测发现,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EAST-6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及81.25%,均明显高于肿瘤性胸膜炎组的8.33%及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中T淋巴细胞内EAST-6临床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4.61%和93.33%,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EAST-6的临床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8.57%和92.86%,EAST-6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结论 EAS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谭俊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学员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40名.对照组学员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即讲授法培训,研究组学员则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培训,观察记录两组学员培训效果,以及培训前后核心能力得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学员培训前在核心能力各个方面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培训后有一定提高,且研究组培训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员培训效果在理论、核心能力、答辩成绩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实施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核心能力得分,而且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麦志芹;邓志贞;黄海玲;梁巧媚;黎燕红;冯莹红;唐柳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玲;魏伟华;胡洁云;张秀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临床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1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在入院收治后均进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标准组1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标准组2采用内镜乳头柱状球囊扩张术EPBD,实验组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即EST+EPBD.治疗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患有的一次取石成功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将结果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标准组1,即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患者,一次取石成功率为54.55%,采用内镜乳头柱状球囊扩张术EPBD的标准组2,一次取石成功率为69.70%,实验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7.14%,χ2=16.656,P<0.05.标准组1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6.36%,标准组2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5.71%,χ2=10.504,P<0.05.结论 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阮巍山;岑川;林宏凯;刘烨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