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义华
目的 探究影像诊断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2016年影像专业学生.根据不同年份,各抽取55名学生.2015年学生分为常规组,2016年学生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对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方案.观察组:对学生实施PBL教学方案.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考试结果分数比常规组的要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评价结果优于常规组,并且存在一定差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毕业前到影像科室实习过程中可观察到:应用PBL教学法的学生可以快速适应实习医生变化,学生主观能动性非常强,而且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超强,并且具有独到的见解.结论 PBL教学模式属于高效率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综合能力强的人才.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影像学教学诊断中非常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翟桂娟;蒋高民;赵绘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智能化管理优化临床麻醉药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分析不同科室手术室内麻醉药品的管理情况,其中常规组科室选择一般的人工管理模式,实验组科室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对比两个科室的管理效果.结果 比较实验组与常规组科室的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0.00%与7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科室的登记漏记率、处方修改率均为0.00%,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核对消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修改处方次数分别为0次与152次(P<0.05),常规组科室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与时间成本.结论 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对麻醉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显著,便于降低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节约成本,值得采纳.
作者:白鹤;朱昆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近些年,中医药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革,开始向学院教育的方向发展.在变革的过程中,中医药思维人才的培养,中医经典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当中,怎么有效运用中医经典的模式,从而开展中医药教学,这是教学当中一直比较困惑的.目前,在教学当中会广泛的运用思维导图,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目前教学领域当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很多的学科教学工作当中被涉及,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更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可,这对中医经典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针对思维导图在中医经典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实验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当前欧美高校实验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PBL教学模式受到广泛的欢迎,取得的效果也比较突出.我国的医学影像诊断实验课教学也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PBL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优化实验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
作者:李玉双;蒋高民;赵绘萍;马永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随着现今医疗水平不断上升,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身体出现症状时会去医院进行救治,极大消耗院内医疗器械,使医院内医疗废物逐年增加.但是近来时常出现医源性废物处理不当的新闻,故该次对该院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为了保证手足创伤骨科患者身心安全,结合骨科患者疾病特殊性,采取有效治疗以及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手足创伤骨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包括医护人员需要提高自身专业职业素养以及护理水平等,为患者预后以及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包呼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医又称汉医,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疾病、病理和生理的防治与诊断等的一门学科,其中以中医针灸为典范.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导致中医的发展出现停滞,对此,为避免中医针灸医学在世界医学中没落,发扬我国中医针灸医学已成为现下我国医学界的首要任务.该研究通过分析针灸与现代医学,简要阐述针灸医学现代作用和作用机理、针灸医学与临床治疗等情况,现做出综述内容如下.
作者:刘常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2月高危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给予风险防范措施干预,观察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后(2017年3—8月)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管理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前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嘱错误、高危药物储存不当、高危药物放置不当,高危药品标识不当、高危药品使用不规范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后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知晓得分由(65.1±2.8)分提升至(85.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给予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减少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了解.
作者:陈金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总结对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得出此方法 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模式,同时与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35.17±0.82)分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56.85±0.9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27.26±0.27)分和实践成绩(42.38±0.92)分,(t=10.022、11.126,P=0.000).结论 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更养成了学生积极正确的临床思维,该教学法可以在临床教学中广泛推广.
作者:高风全;陈大刚;任德帅;吴卫东;徐加志;张芸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新媒体语境下医院应如何处理公共关系以及应对舆情事件,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分析了当前时期医院所面临的新媒体语境的变化,分析了医院处理公共关系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舆情应对策略,以维护和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医改工作的实施,构建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
作者:陈莉;黄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户籍为如东县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疫情分布情况,探讨形成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方法 从国家结核病信息系统中导出户籍为如东县肺结核患者,重点分析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初治复治分布,并与同期其他出生年代的肺结核患者比较.结果 如东县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病在同期不同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中患病比例低,属于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农村结核患者占83.10%,以初治涂阴肺结核为主,女性肺结核患者略高于男性患者,不同于其他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男性高于女性比例.结论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发病相对其他年代出生的患者少,可能与当地的计划生育有关.70年代出生的有以2胎为主同一个地区同一年代段出生的结核患者有其共有的特征,做好个案调查,了解这个人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这个年龄段发病前的健康教育宣传和预防体检.其他出生年代肺结核发病可以借鉴20世纪70年代出生肺结核调查情况做统筹分析和应对措施,降低一个地区的结核病总的发病率.
作者:徐衡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析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5s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100)、研究组(n=100).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应用5S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的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的评分分别为(93.3±7.2)分、(95.5±7.3)分、(94.0±6.3)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0.1±6.3)分、(92.4±6.9)分、(91.7±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5S管理的实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林鹿;林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山西省临床路径现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现成资料分析法对山西省临床路径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二级医院的入组率高于三级医院,各地市全覆盖;专业与病种数量开设少;实施临床路径后,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平均住院费用依然很高.结论 实施效果显著,应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的花费,对临床路径进行精细化管理.
作者:汪杨;王艳卓;李建涛;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际应用和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该院产科治疗的产妇(140例)当成研究对象,依据产妇的入院顺序分成甲组、乙组,每组产妇70例.对甲组产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乙组产妇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评价甲乙两组产妇满意情况、护理风险事件.结果 甲组产妇的护理服务质量优良率、治疗效果优良率、医院设备环境优良率、整体总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都显著优于乙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作者:庞秀香;王秀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院面临的常见也是大的风险即医疗风险,医疗风险在医疗卫生行业不可回避,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医护人员应掌握医疗风险的防范技能.该文首先分析引起医疗纠纷的因素,总结现阶段我国的医疗风险,再提出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为医疗风险的防范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魏丽萍;牛小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价值和意义以提高该院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中选取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临床免疫检验实施常规管理办法,而试验组临床免疫检验实施质量控制,比较不同的管理措施对检验项目平均变异指数的影响.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样本检验项目平均变异指数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能够降低检验项目的平均变异指数,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卫明珠;程路玲;汪邦山;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口腔正畸学属于整个口腔医学中十分关键的分支学科,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愈加体现出社会对于该学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口腔正畸实验带教病例讨论模式由带教教师选出具有牙合畸形的患者作为带教样本,以辅助正畸实验教学.口腔正畸实验带教病例讨论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们都要亲身接触患者、以及进行临床检查与操作、熟悉正畸的诊断流程与各项检查步骤.同时要求学生在闲暇时间尽量多查找相关资料,为下步的病例讨论分析做必要的准备.口腔正畸实验带教病例讨论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实现带教大纲中确定的目标,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有助于锻炼学生在临床方面的思维技能,还有利于对病例做全面的诊断剖析,确保案例讨论的顺利实施.
作者:郑雷;任运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者如何能在蒙授护理学本科生中普及运用第二课堂,有效提高开展第二课堂的可行性,不断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基于此,该课题以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2015级护理学(蒙授)本科班学生和没有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2014级护理学蒙授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课题研究能力的教师作为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包海蓝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的教学体会,为中医临床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在该院实习的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肺结核咯血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研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对肺结核咯血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学生与肺结核咯血患者沟通的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及人文关怀等调查结果也好于对照组,并且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也有显著性差异,满意度分别为100%和75%;经比较,两组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肺结核咯血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立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12月对太原市9个区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加以调查,选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2016年每100 km2儿科机构数量、儿科医生数量、儿科护士数量、儿科床位数量及婴儿死亡率分析,探讨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儿科机构数、医生数、护士数、床位数等,与2016年婴儿死亡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632、-0.612、-0.536,(P<0.1).太原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与婴儿死亡率成负相关关系(P<0.1).结论 地域面积和人口面积下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对婴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人口所在区域内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降低婴儿死亡率.
作者:叶晓光;郑建中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