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晶;文凤妮;唐利衡;杨勇;郑燕珍
目的 分析广西某乡镇小学一起由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引起小学生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为今后该类事件的防治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及时开展对事件发生的学校进行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治疗,同时采集现场食物样品及患者和学校食堂员工生物样品进行病源学检测.结果 该校有26名小学生晚餐后短2小时后,长19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泻症状,采集腹泻频率较多的6份小学生及8份食堂员工肛拭子送检.经荧光PCR检测其中3份学生及1份食堂员工肛拭子样品非典型性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核酸阳性.结论 一起由该校一名食堂员工携带aEPEC病菌造成食物污染导致26名小学生感染发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杨杏爱;姚群;荣光雄;周清喜;秦友燕;杨昌诗;杨进新;杨艳;谭永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跖疣患者行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 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的62例跖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 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 1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探讨两组患者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而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87.10%(x2=12.907,P< 0.05);62例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总复发率3.23%,而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6.13%(x2=4.28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386,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跖疣患者行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富琼;余珍;杨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 (ApoA Ⅰ)、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等血脂指标的异常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 2014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卒中患者及同期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的分型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死组(132例)和脑出血组(68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较,TC、TG、LP(a)及ApoB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TG及ApoB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ApoB水平增加及HDL-C水平降低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ApoB水平增加及HDL-C水平降低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脂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有一定的差别,TC/HDL、LP(a)、ApoB水平增加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ApoB水平增加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而HDL-C增加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洪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医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对2013~2015年各年某日0:0~24:00时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共调查住院患者3404例,实查率均为100%,各年现患率分别为5.77%、3.61%、5.19%,3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林丽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防治策略.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阴道残端出血、损伤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21%(17/326);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潮热、心血管疾病和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70.38% (202/287).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练腹腔镜下仪器操作技术,遵守规范的手术操作流程以及注意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少榆;江少如;吴素芳;周英;郭冬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调查大学生新生对陌生人意外伤害施救的现状,了解影响大学生施救的意愿因素,分析其原因.方法 自设问卷,通过随机抽样对南宁市3所非医学类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48.39%大学生不愿意对陌生人进行急救,主要影响因素是因为怕受到讹诈等;不同性别和民族对陌生老人的施救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0%大学生不能为意外者提供有效的基本救治;无论一年级或者其他年级的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低掌握率都低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95%的大学生希望得到急救知识培训.结论 影响大学生对陌生人救助的原因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急救能力也是其中之一,大多数大学生有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的需求.
作者:莫康林;宁宗;黄翠青;张伊玲;陈燕璇;郑利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丝线与薇乔线缝合急诊躯干及四肢裂伤的美容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这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 2014年6月到我院急诊外科就诊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编为单双号,单号进入丝线组,双号进入薇乔线组.缝合后随访14d,隔天换药,丝线组于第14天均拆线,薇乔线组无需拆线,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伤口感染及裂开情况,拆线后3个月嘱患者返院复诊,并由整形科医生使用100mm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伤口美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完成随访者中,两组在性别、年龄、创伤类型及裂口长度上均无差异.丝线组感染发生率较薇乔线组低(2.8% VS 5.3%,P=0.138),丝线组和薇乔线组均无伤口裂开,丝线组的100mm视觉模拟评分得分较薇乔线组稍高(53.2mm VS 52.6mm,P=0.900),统计检验表明,两组的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缝合急诊躯干及四肢裂伤时,薇乔线的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可以替代丝线使用.
作者:黄波;林富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 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焦虑情绪变化、日常生活能力变化(BI)、护理满意度.结果 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分(45.02±3.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78±4.25)分,(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分(60.25±5.34)明显高于对照组(48.35±7.5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舒适护理模式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值得广泛推荐.
作者:蔡佩丽;梁美秀;刘嘉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康复器联合干预对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 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干预,对照组仅给予Kegel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远期SUI的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大肌电压分别为(9.22±3.28)μV和(14.28±3.97)μV,两组干预之后POP-Q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后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SUI的发生率分别为8.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对预防和减少远期SUI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桂英;冼海燕;凌清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肺炎的疗效并预防和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 2016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84例重症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33.33%(14/42),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赖慧晶;梁奕好;陈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先兆流产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 ~ 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5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及孕产史进行调查.采用门诊及电话随访,直至患者流产或分娩.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良好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良好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在年龄、既往多次流产史、既往自然流产史、黄体功能不全、合并阴道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自然流产史、黄体功能不全、合并阴道炎是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临床干预对策,对预防流产,改善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焦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喂养模式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对比.方法 选取2014年3月~ 2015年12月我院收取的危重儿机械通气者83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前者行全静脉营养模式,后者行早期微量喂养模式.对比两种喂养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机械通气需时和体质量恢复时间,腹胀、胃潴留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喂养耐受34例(34/42),耐受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0%(P<0.05);(3)观察组患儿胃肠功熊紊乱发生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儿达全量胃肠营养时间和住院需时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早期微量喂养模式可以提高患儿喂养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作者:欧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将我院接诊的100例未控制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初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予以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治疗,治疗组50例除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外,同时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通过对比两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鼻炎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副反应,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ACT评分与鼻炎症状评分、FEV1、FVC指标差异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此四项指标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FEF25% ~ 75%差异均不具显著性(P>0.05);组间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副反应均未中途停药而发生严重副反应状况.结论 临床予以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状况及临床症状,该联合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且安全,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兴华;黎爱芬;余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30多岁时得了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他辞掉了学校的工作,每天沿着苏黎士湖畔走,问自己“这么干枯的生活,我没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力气.要怎么办?”英国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在其著作中提到丘吉尔的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之后,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
作者:费菲;海慧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全程个性化护理对顺产产妇情绪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 2013年8月间接诊的顺产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对产妇实施全程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护理前后焦虑以及忧郁程度,SAS和SDS量表分值,分娩疼痛率.结果 对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全程个性化护理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的下降程度均远大于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顺产产妇的SAS以及SDS评价量表分值,观察组顺产产妇的分值下降程度远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顺产产妇分娩疼痛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采用全程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创新模式,能有效地缓解顺产产妇的情绪焦虑,降低产后抑郁的产生,提高顺产分娩质量,保证产妇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瑞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腮腺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和发病情况,对腮腺肿瘤患者的准确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2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经CT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了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的分类组成.结果 120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74例(61.67%),女46例(38.33%),男女比为1.61∶1;20~29岁、30 ~ 39岁、40~49岁、50 ~ 59岁和60 ~ 69岁腮腺肿瘤患者分别占21.67%、26.67%、25.00%、20.00%和4.17%;组织学分类的表现为120例腮腺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94例,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62例(51.67%),沃辛瘤14例(11.67%);恶性肿瘤26例,其中腺样囊性癌6例(5.00%),粘液表皮癌5例(4.17%).B超、CT和MIR是本研究的常规的检测手段.结论 在腮腺肿瘤患者中主要为良性肿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B超、CT和MIR有助于临床的诊断.
作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宫颈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的45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B组的45例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然后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指标.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局部微循环及宫颈分泌物炎性指标均好于A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在宫颈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局部微循环改善及炎性反应控制效果也相对更为积极,因此认为宫腔镜手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传统手术.
作者:吴凯新;陆宝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肝癌采用不阻断肝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 2016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肝门阻断组(阻断组)21例和不阻断肝门组(不阻断组)20例,阻断组术中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不阻断组术中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住院时间不阻断组明显少于阻断组(P< 0.05).两组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及7d阻断组TBIL、ALT均显著高于不阻断组,ALB显著低于不阻断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而不阻断组为5%,明显低于阻断组(P<0.05).结论 采用不阻断肝门肝切除治疗肝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减少了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继超;夏华平;姜德清;柯群刚;樊继泷;郝占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v-aCO2)和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指导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根据患者复苏6h后Pcv-aCO2是否≥6mm Hg分为高压组和低压组,所有患者积极治疗1个月后根据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复苏前和复苏6h后及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cvO2、Pcv-aCO2、中心静脉压(CVP)及乳酸水平.结果 复苏后患者MAP、ScvO2、CVP水平较复苏前显著升高,HR、Pcv-aCO2、乳酸水平较复苏后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经积极复苏6h后,Pcv-aCO2≥6mm Hg患者18例,Pcv-aCO2<6mm Hg患者46例.低压组患者MAP、ScvO2水平显著高于高压组,HR显著低于高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1个月后,64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35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ScvO2显著高于死亡组,HR、Pcv-aCO2、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和ScvO2水平可作为评定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指标,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卢广轩;覃炳军;曾晖;范彦琦;安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 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对照组患者的hs-CRP、T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hs-CRP、TG、TC、LDL-C小于对照组,HDL-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AI-1、FIB显著降低,t-PA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PAI-1、FIB小于对照组,t-P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阿托伐他汀更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颈脂代谢异常、控制动脉硬化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申春云;梁洁;岑磊;谢冲稳;凌亚兴;陈湛愔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