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焦丽敏

关键词:先兆流产, 妊娠结局, 相关因素, 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先兆流产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 ~ 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5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及孕产史进行调查.采用门诊及电话随访,直至患者流产或分娩.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良好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良好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在年龄、既往多次流产史、既往自然流产史、黄体功能不全、合并阴道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自然流产史、黄体功能不全、合并阴道炎是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临床干预对策,对预防流产,改善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治疗的新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妊娠期特殊的生理变化使其更易发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阴道流血及不规律宫缩,体征不典型.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并除外其他急腹症.C反应蛋白及凝血功能D-二聚体升高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大部分患者需急诊手术治疗.可通过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其后行卵巢囊肿切除术,尽量保留卵巢.保留的卵巢可恢复正常功能并排卵.腹腔镜手术在孕期安全,且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愈合不良、盆腹腔粘连、血栓性疾病等发生率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开腹.围手术期应给予抑制宫缩治疗.

    作者:张诚燕;周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丝线与薇乔线缝合躯干四肢裂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丝线与薇乔线缝合急诊躯干及四肢裂伤的美容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这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 2014年6月到我院急诊外科就诊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编为单双号,单号进入丝线组,双号进入薇乔线组.缝合后随访14d,隔天换药,丝线组于第14天均拆线,薇乔线组无需拆线,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伤口感染及裂开情况,拆线后3个月嘱患者返院复诊,并由整形科医生使用100mm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伤口美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完成随访者中,两组在性别、年龄、创伤类型及裂口长度上均无差异.丝线组感染发生率较薇乔线组低(2.8% VS 5.3%,P=0.138),丝线组和薇乔线组均无伤口裂开,丝线组的100mm视觉模拟评分得分较薇乔线组稍高(53.2mm VS 52.6mm,P=0.900),统计检验表明,两组的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缝合急诊躯干及四肢裂伤时,薇乔线的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可以替代丝线使用.

    作者:黄波;林富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 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对照组患者的hs-CRP、T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hs-CRP、TG、TC、LDL-C小于对照组,HDL-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AI-1、FIB显著降低,t-PA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PAI-1、FIB小于对照组,t-P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阿托伐他汀更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颈脂代谢异常、控制动脉硬化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申春云;梁洁;岑磊;谢冲稳;凌亚兴;陈湛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汉、维吾尔、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现患调查

    目的 探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现患情况.方法 横断面调查463例不同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其中201例患者检查甲状腺B超.结果 (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总体患病率为17.93%(83/463),其中汉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12.83% (29/226),维吾尔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2.45%(33/147),哈萨克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3.33%(21/90),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哈萨克族高,维吾尔族仅次,均高于汉族(P<0.05),无性别差异;(2)亚临床甲亢、甲亢、亚临床甲减、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13.82% (64/463),1.30%(6/463),1.51%(7/463),1.30%(6/463),汉族中分别为10.18%(23/226)、0.88%(2/226)、0.88%(2/226)、0.88%(2/226);维吾尔族中分别为17.69(26/147)、2.04%(3/147)、1.36%(2/147)、1.36%(2/147);哈萨克族中分别为16.67(15/90)、1.11% (1/90)、3.33%(3/90)、2.22%(2/90),三个民族中均是亚临床甲亢患病率高;(3)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47.26% (95/201),其中哈萨克族为66.67%(40/60);维吾尔族为43.75%(35/80);汉族为32.79%(20/61),无性别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哈萨克族高,维吾尔族仅次,均高于汉族(P<0.05).结论 伊犁不同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疾病比较常见,尤其是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可能影响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在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和随访甲状腺功能并寻求发病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琼;王晓朋;关黎清;赵雯;马风科;范沛亮;永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顺尔宁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及血清sIgE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顺尔宁(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及血清sIgE变化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6年6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7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患儿腺样体肥大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血清sIgE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腺样体体积(58.24±7.83)%而显著的低于对照组(68.79±8.62)%(t=-5.511,P<0.05),观察组血清sIgE水平(177.83±16.57) U/mL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07.46±19.41) U/mL(t=-7.062,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1%(x2 =6.1983,P<0.05).结论顺尔宁(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的改善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变态反应,消除不良体征,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晶;文凤妮;唐利衡;杨勇;郑燕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康宣教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 2015年10月泌尿外科患者18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91例联用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宣教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志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NT-pro-BNP与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于预测慢性心衰危险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 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 1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NYHA心功能分级,同时选择44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试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NT-pro-BNP与hs-CRP数据,同时检测对照组相应数据.予以对比.结果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治疗后,其NT-pro-BNP与hs-CRP水平均得以显著性下降(P<0.05),但同心功能正常者相比,仍明显偏高(P< 0.05).心功能分级越高,其对应二者数值越大(P<0.05).结论 NT-pro-BNP与hs-CRP可作为预测心力衰竭危险程度的科学依据,可以用作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

    作者:张奇志;赖胜华;王娟;范华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在预防和减少产后远期SUI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康复器联合干预对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 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干预,对照组仅给予Kegel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远期SUI的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大肌电压分别为(9.22±3.28)μV和(14.28±3.97)μV,两组干预之后POP-Q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后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SUI的发生率分别为8.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对预防和减少远期SUI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桂英;冼海燕;凌清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驱走抑郁症“黑狗”,对自杀说NO!——专访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主任罗炯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30多岁时得了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他辞掉了学校的工作,每天沿着苏黎士湖畔走,问自己“这么干枯的生活,我没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力气.要怎么办?”英国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在其著作中提到丘吉尔的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之后,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

    作者:费菲;海慧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单侧乳腺癌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分为上肢淋巴水肿组103例和非上肢淋巴水肿组297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是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诸多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出现以上危险因素的手术者应给与高度重视,以便对其采取措施,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陈澎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评价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的关系

    目的 评估偏头痛患者合并右向左分流(RLS)的阳性率,探讨偏头痛与RLS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4月~ 2016年3月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偏头痛患者95例,分为先兆偏头痛组和无先兆偏头痛组.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TCD)检测两组患者RLS的阳性率及分流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情况.结果 入组的偏头痛患者中31例为先兆偏头痛,64例为无先兆偏头痛,两组比较,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较无先兆偏头痛组显著升高(P=0.011),且先兆偏头痛组小量分流率及大量分流率均显著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P=0.007,P=0.043),中量分流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与RLS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先兆偏头痛,RLS可能是触发先兆偏头痛的一个因素.

    作者:李贯绯;李丽;韩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 2016年4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门冬氨酸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静脉滴注治疗,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痴呆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痴呆程度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治疗前,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保护神经功能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文;劳文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 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悬吊术,其中坐骨棘筋膜固定术42例,骶棘韧带固定术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半年性生活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臀部疼痛等方面显著少于骶棘韧带固定组(P< 0.05).两组在平均出血量、术后尿潴留、直肠侧间隙血肿发生率[2.44%(1/41)、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POP-Q测量各指示点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半年性生活满意度调查骶棘韧带固定组略优于坐骨棘筋膜固定组(P> 0.05).结论 坐骨棘固定术和骶棘韧带固定术均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坐骨棘固定术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更易学习和推广.

    作者:姚志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跖疣患者行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跖疣患者行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 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的62例跖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 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 1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探讨两组患者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而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87.10%(x2=12.907,P< 0.05);62例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总复发率3.23%,而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6.13%(x2=4.28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386,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跖疣患者行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富琼;余珍;杨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广西一起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小学生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某乡镇小学一起由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引起小学生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为今后该类事件的防治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及时开展对事件发生的学校进行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治疗,同时采集现场食物样品及患者和学校食堂员工生物样品进行病源学检测.结果 该校有26名小学生晚餐后短2小时后,长19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泻症状,采集腹泻频率较多的6份小学生及8份食堂员工肛拭子送检.经荧光PCR检测其中3份学生及1份食堂员工肛拭子样品非典型性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核酸阳性.结论 一起由该校一名食堂员工携带aEPEC病菌造成食物污染导致26名小学生感染发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杨杏爱;姚群;荣光雄;周清喜;秦友燕;杨昌诗;杨进新;杨艳;谭永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脏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超声表现

    目的 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报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例HEHE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HEHE为肝脏罕见原发性血管性肿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超声表现为散在类圆形高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该例患者同时伴有双下肺多发结节影,临床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诊断,HE染色中可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HEHE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易误诊,影像学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提示其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是其诊断金标准.

    作者:常莹;杨敬春;符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心理因素和心理疏导与不孕症

    通过对近10余年来有关不孕症患者心理方面的文献回顾,参考文献中心理测评量表对不孕症患者的调查研究结果,阐述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探讨负性情绪对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机制以及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系统在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万黎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一株罕见手感染克罗彭斯特诺卡菌的鉴定

    目的 探讨如何鉴定一株罕见克罗彭斯特菌诺卡菌的鉴定方法.方法 将一株从患者手分离出来的菌株,采用细菌形态学观察、菌落生化特性分析、遗传学分析(如质谱技术、16S rRNA基因扩增后做靶向DNA测序)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临床分离的该罕见菌通过镜下菌体典型特征(革兰染色呈90°分枝角G+分枝菌丝,改良Kinyoun染色为阳性);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生长缓慢,菌落细小,时间延长起皱褶;触酶阳性,分解葡萄糖、七叶苷、尿素酶,不分解甘露醇、肌醇、明胶;经16S rRNA基因扩增后做靶向DNA测序等综合分析,后鉴定为克罗彭斯特诺卡菌(Norcardia Kroppenstedtii).结论 各实验室可依据细菌形态学特征、菌落生化特性结合遗传学分析(如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靶向DNA测序)鉴定诺卡菌属,可及时、准确鉴定出克罗彭斯特诺卡菌这类生长缓慢、罕见菌种.

    作者:周世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内科门诊就诊中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患者126例,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为A组、B组与C组,每组均42例.A组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0.1g,bid+克拉霉素0.5g,bid),B组用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胶囊0.6g,bid+三联疗法),C组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0.5g,tid+四联疗法,每组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查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治疗后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A组66.7%,B组88.1%,C组92.9%.B、C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P<0.05).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1%、23.8%、4.8%,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 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加四联疗法虽较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提升不明显,但能显著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江华;谭晓丽;张晓莉;王丽;王卓;董明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策略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防治策略.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阴道残端出血、损伤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21%(17/326);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潮热、心血管疾病和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70.38% (202/287).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练腹腔镜下仪器操作技术,遵守规范的手术操作流程以及注意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少榆;江少如;吴素芳;周英;郭冬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