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华;黎爱芬;余佳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单侧乳腺癌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分为上肢淋巴水肿组103例和非上肢淋巴水肿组297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是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诸多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出现以上危险因素的手术者应给与高度重视,以便对其采取措施,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陈澎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对比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开放手术组40例和乳腺微创旋切术组40例.观察两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瘢痕大小、愈合时间、术后局部血肿、切口感染、乳腺畸形情况.结果 乳腺微创旋切术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瘢痕大小、愈合时间均低于开放手术组,乳腺微创旋切术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术后局部血肿、切口感染、乳腺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霖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现患情况.方法 横断面调查463例不同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其中201例患者检查甲状腺B超.结果 (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总体患病率为17.93%(83/463),其中汉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12.83% (29/226),维吾尔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2.45%(33/147),哈萨克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3.33%(21/90),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哈萨克族高,维吾尔族仅次,均高于汉族(P<0.05),无性别差异;(2)亚临床甲亢、甲亢、亚临床甲减、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13.82% (64/463),1.30%(6/463),1.51%(7/463),1.30%(6/463),汉族中分别为10.18%(23/226)、0.88%(2/226)、0.88%(2/226)、0.88%(2/226);维吾尔族中分别为17.69(26/147)、2.04%(3/147)、1.36%(2/147)、1.36%(2/147);哈萨克族中分别为16.67(15/90)、1.11% (1/90)、3.33%(3/90)、2.22%(2/90),三个民族中均是亚临床甲亢患病率高;(3)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47.26% (95/201),其中哈萨克族为66.67%(40/60);维吾尔族为43.75%(35/80);汉族为32.79%(20/61),无性别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哈萨克族高,维吾尔族仅次,均高于汉族(P<0.05).结论 伊犁不同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疾病比较常见,尤其是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可能影响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在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和随访甲状腺功能并寻求发病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琼;王晓朋;关黎清;赵雯;马风科;范沛亮;永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防治策略.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阴道残端出血、损伤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21%(17/326);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潮热、心血管疾病和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70.38% (202/287).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练腹腔镜下仪器操作技术,遵守规范的手术操作流程以及注意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少榆;江少如;吴素芳;周英;郭冬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广西某乡镇小学一起由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引起小学生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为今后该类事件的防治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及时开展对事件发生的学校进行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治疗,同时采集现场食物样品及患者和学校食堂员工生物样品进行病源学检测.结果 该校有26名小学生晚餐后短2小时后,长19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泻症状,采集腹泻频率较多的6份小学生及8份食堂员工肛拭子送检.经荧光PCR检测其中3份学生及1份食堂员工肛拭子样品非典型性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核酸阳性.结论 一起由该校一名食堂员工携带aEPEC病菌造成食物污染导致26名小学生感染发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杨杏爱;姚群;荣光雄;周清喜;秦友燕;杨昌诗;杨进新;杨艳;谭永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 2015年6月期间入住我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质量采用改良简化生存质量核心量表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实验组在各项生存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芳;张家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武剑教授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脑动脉病变的病因和卒中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脑动脉作为全身循环的一部分,同样遭受粥样硬化的侵害,所以脑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出现这个病理过程,并且会产生很多不良结果.其主要结果就是引起神经系统的缺氧缺血,导致血管闭塞和脑卒中的发生.通常来讲,脑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所占比例高达80%,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根据病情进展的不同程度,后导致脑卒中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作者:苏暄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肺炎的疗效并预防和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 2016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84例重症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33.33%(14/42),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赖慧晶;梁奕好;陈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评估偏头痛患者合并右向左分流(RLS)的阳性率,探讨偏头痛与RLS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4月~ 2016年3月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偏头痛患者95例,分为先兆偏头痛组和无先兆偏头痛组.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TCD)检测两组患者RLS的阳性率及分流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情况.结果 入组的偏头痛患者中31例为先兆偏头痛,64例为无先兆偏头痛,两组比较,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较无先兆偏头痛组显著升高(P=0.011),且先兆偏头痛组小量分流率及大量分流率均显著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P=0.007,P=0.043),中量分流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与RLS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先兆偏头痛,RLS可能是触发先兆偏头痛的一个因素.
作者:李贯绯;李丽;韩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5年7月~ 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有指征引产的产妇94例.按照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应用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3.62%(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Bishop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Bishop评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是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的宫颈成熟作用明显,可提高引产成功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彭思苹;陈文标;黄秋虹;黎丹;陈惠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v-aCO2)和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指导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根据患者复苏6h后Pcv-aCO2是否≥6mm Hg分为高压组和低压组,所有患者积极治疗1个月后根据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复苏前和复苏6h后及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cvO2、Pcv-aCO2、中心静脉压(CVP)及乳酸水平.结果 复苏后患者MAP、ScvO2、CVP水平较复苏前显著升高,HR、Pcv-aCO2、乳酸水平较复苏后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经积极复苏6h后,Pcv-aCO2≥6mm Hg患者18例,Pcv-aCO2<6mm Hg患者46例.低压组患者MAP、ScvO2水平显著高于高压组,HR显著低于高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1个月后,64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35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ScvO2显著高于死亡组,HR、Pcv-aCO2、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和ScvO2水平可作为评定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指标,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卢广轩;覃炳军;曾晖;范彦琦;安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 (ApoA Ⅰ)、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等血脂指标的异常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 2014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卒中患者及同期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的分型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死组(132例)和脑出血组(68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较,TC、TG、LP(a)及ApoB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TG及ApoB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ApoB水平增加及HDL-C水平降低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ApoB水平增加及HDL-C水平降低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脂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有一定的差别,TC/HDL、LP(a)、ApoB水平增加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ApoB水平增加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而HDL-C增加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洪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结合肌钙蛋白I(cTnI)在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 2015年1月收集205例NSTE-ACS患者,对所有患者均测定cTnI,测量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并行冠脉造影,并根据结果分别行冠脉介入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205例患者分成四组:A组,cTnI阴性结合aVR-ST不抬高组(100例);B组,cTnI阴性结合aVR-ST抬高组(31例);C组,cTnI阳性结合aVR-ST不抬高组(43例);D组,cTnI阳性结合aVR-ST抬高组(31例).观察分析四组间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冠脉病变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梗、血运重建)的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冠脉病变发生率:D组显著高于A组(x2=78.9973,P=0.0000)、B组(x2=13.8091,P=0.0002)及C组(x2=44.7846,P=0.0000);B组显著高于A组(x2=19.7072,P=0.000)及C组(x2=10.8407,P=0.0009);A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0.0 173,P=0.8952).(2)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D组显著高于A组(x2=89.4940,P=0.0003)、B组(x2=11.0878,P=0.0009)及C组(x2=38.5719,P=0.0005);B组显著高于A组(x2=29.8000,P=0.0005)及C组(x2=9.5431,P=0.0020);A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2.0582,P=0.1514).结论 联合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和肌钙蛋白I阳性对预测NSTE-AC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心血管临床给予其更高程度的关注.
作者:张晓晖;曾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病情与外科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9月~ 2015年12月来我院就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根据病情和外科治疗方案分为观察1组(26例)为GardenⅠ~Ⅱ型行螺钉固定组,2组(11例)为Garden Ⅲ~Ⅳ型行螺钉固定组,3组(12例)为GardenⅠ~Ⅱ型行关节置换术组,4组(53例)为Garden Ⅲ~ Ⅳ型行关节置换术组.比较四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患者失血量指标.结果 外科手术方式相同时,观察1组和2组比较,术前隐性失血量多于2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2组,观察3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多于4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4组(P<0.05);病情相同时,观察1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少于3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2组,观察2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少于4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4组(P<0.05);外科手术方式相同时,观察1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2组,3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失血量少于4组(P< 0.05);病情相同时,观察1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观察2组,观察2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2组(P< 0.05);Garden Ⅰ~Ⅱ患者四项失血量指标和GardenⅢ~Ⅳ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螺钉固定组患者的四项失血量指标明显少于关节置换术患者比较(P< 0.05).结论 患者的病情中骨折类型影响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影响患者四项失血量,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毛怀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42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9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2%(98/423),包括切口并发症4例(4.1%),乳糜漏8例(8.2%),肠梗阻7例(7.1%),吻合口出血8例(8.2%),胰瘘4例(4.1%),吻合口瘘3例(3.1%),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2.0%),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2例(2.0%),败血症3例(3.1%),肝功能损害7例(7.1%),肺部感染26例(26.5%),腹腔感染16例(16.3%),泌尿系统感染8例(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是否有合并症、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及术前营养状况均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合并症、肿瘤直径≥5cm、有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长及术前营养差均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应结合已发现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积极预防,以期降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灼新;吴祖光;李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 2016年4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门冬氨酸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静脉滴注治疗,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痴呆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痴呆程度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治疗前,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保护神经功能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文;劳文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DCS)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在治疗外伤性肝损伤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1月~ 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肝损伤患者作为DCS组,该组患者均采用三阶段分期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并选择2013年1月~ 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3例外伤性肝损伤患者作为非DCS组,该组患者均行早期确定性手术,未应用DCS技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CS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0.42%,低于非DCS组(27.91%),而DC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非DCS组,住院时间则高于非DCS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而非DCS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21%,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对外伤性肝损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上积极推广.
作者:秦宏兴;刘庆文;吴爱华;姚狮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电子病历中使用患者数字签名在知情同意书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4年6~ 10月,已使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患者数字化签名管理的1100例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对纸质手工签名转变为电脑手写版签名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发放的110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35份;其中94.98%(983/1035)的患者对数字签名满意,5.02%(52/1035)的患者认为不是很适应这种由纸质手工签名转变为电脑手写版签名的模式.提升了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和数字化程度,提高医护人员和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 数字签名提升了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和数字化程度,节省了资源,更好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改善医患关系,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者:李妹;黄威莉;林敏芳;周志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顺尔宁(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及血清sIgE变化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6年6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7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患儿腺样体肥大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血清sIgE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腺样体体积(58.24±7.83)%而显著的低于对照组(68.79±8.62)%(t=-5.511,P<0.05),观察组血清sIgE水平(177.83±16.57) U/mL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07.46±19.41) U/mL(t=-7.062,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1%(x2 =6.1983,P<0.05).结论顺尔宁(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的改善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变态反应,消除不良体征,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晶;文凤妮;唐利衡;杨勇;郑燕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湿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特点及其影响湿疹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探讨SAS联合SDS量表上湿疹患者焦虑抑郁中的应用.方法 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湿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是华裔Zung编制的焦虑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具有权威性[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评定对比观察组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SAS和SDS的总体评分;对比观察组湿疹患者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湿疹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之前的生活水平质量低于对治疗之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疹患者治疗前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之后,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早期诊断和防治湿疹患者的心理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AS联合SDS量表在湿疹患者焦虑抑郁中应用可行.
作者:邓颖慧;陈煦婷;王利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