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源性抑郁症形成模型探讨

王骏;左小云;戴益信

关键词:外源性抑郁, 形成模型, 应激, 抑郁易感人格, 无望感
摘要:外源性抑郁症形成模型的研究,主要讨论造成心理压力的各种不良条件对抑郁易感个体的作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发展,终导致抑郁症的形成过程.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形成过程中的部分生物器质变化,与焦虑神经症的共病关系.心理学研究抑郁个体的心理发展状态,精神医疗研究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与治疗,本文处于两个学科领域的不同思维交界处: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压力应激导致抑郁症的发展过程,为抑郁症的治疗拓宽一部分治疗思路.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与阻死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系,揭示其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 2015年12月入院的冠心病患者412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8例,根据体质指数和多导睡眠仪确定冠心病患者其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933例,采用SPSS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其相关性,并推导回归方程.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存在正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502,急性心肌梗塞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呈直线关系,推导方程为:YAMI=0.842+0.515XOSAHS.结论 控制和改善OSAHS对控制AMI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于BMI≥28且有心血管表现的患者,我们一定要慎重的筛选其是否具有OSAHS的临床指标.

    作者:王燕华;徐桂杰;吴红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上段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上段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情.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6月~ 2015年3月泌尿外科收治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22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99例和钬激光碎石术组121例.观察两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术后疗效情况.结果 钬激光碎石术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前BUN、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和钬激光碎石术组治疗后BUN、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钬激光碎石术组治疗后BUN、Cr水平均低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钬激光碎石术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明显,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郑培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病情与外科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究病情与外科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9月~ 2015年12月来我院就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根据病情和外科治疗方案分为观察1组(26例)为GardenⅠ~Ⅱ型行螺钉固定组,2组(11例)为Garden Ⅲ~Ⅳ型行螺钉固定组,3组(12例)为GardenⅠ~Ⅱ型行关节置换术组,4组(53例)为Garden Ⅲ~ Ⅳ型行关节置换术组.比较四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患者失血量指标.结果 外科手术方式相同时,观察1组和2组比较,术前隐性失血量多于2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2组,观察3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多于4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4组(P<0.05);病情相同时,观察1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少于3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2组,观察2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少于4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4组(P<0.05);外科手术方式相同时,观察1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2组,3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失血量少于4组(P< 0.05);病情相同时,观察1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观察2组,观察2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2组(P< 0.05);Garden Ⅰ~Ⅱ患者四项失血量指标和GardenⅢ~Ⅳ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螺钉固定组患者的四项失血量指标明显少于关节置换术患者比较(P< 0.05).结论 患者的病情中骨折类型影响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影响患者四项失血量,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毛怀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大埔县目标人群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接受性调查

    目的 对大埔县目标人群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接受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2014年6月~ 2016年3月大埔县15个镇场,已接受调查目标人群4000人(2000对夫妻).结果 4000名目标人群中,60%夫妻双方都愿意参加国家提供的所有免费检查项目,15%夫妻仅一方愿意参加检查;25%夫妻准备6个月内怀孕未准备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原因分析:文化程度低(小学及以下):男420人,占10.5%,女486人,占12.15%.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路途远男女均为580人,14.5%,无所谓(如对优生优育认识不够、认为平时已参加体检)1200人,占30%,其他原因(如未知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此项目等)120人,占3%.结论 对大埔县目标人群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接受性调查证实,大部分夫妻双方都愿意参加国家提供的所有免费检查项目,但仍有部分夫妻不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原因较多,通过上述调查和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大埔县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现状,从而为深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饶红坚;黄小琼;邓光尧;汪欢生;杨秀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在预防和减少产后远期SUI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康复器联合干预对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 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干预,对照组仅给予Kegel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远期SUI的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大肌电压分别为(9.22±3.28)μV和(14.28±3.97)μV,两组干预之后POP-Q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后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SUI的发生率分别为8.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对预防和减少远期SUI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桂英;冼海燕;凌清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一株罕见手感染克罗彭斯特诺卡菌的鉴定

    目的 探讨如何鉴定一株罕见克罗彭斯特菌诺卡菌的鉴定方法.方法 将一株从患者手分离出来的菌株,采用细菌形态学观察、菌落生化特性分析、遗传学分析(如质谱技术、16S rRNA基因扩增后做靶向DNA测序)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临床分离的该罕见菌通过镜下菌体典型特征(革兰染色呈90°分枝角G+分枝菌丝,改良Kinyoun染色为阳性);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生长缓慢,菌落细小,时间延长起皱褶;触酶阳性,分解葡萄糖、七叶苷、尿素酶,不分解甘露醇、肌醇、明胶;经16S rRNA基因扩增后做靶向DNA测序等综合分析,后鉴定为克罗彭斯特诺卡菌(Norcardia Kroppenstedtii).结论 各实验室可依据细菌形态学特征、菌落生化特性结合遗传学分析(如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靶向DNA测序)鉴定诺卡菌属,可及时、准确鉴定出克罗彭斯特诺卡菌这类生长缓慢、罕见菌种.

    作者:周世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内科门诊就诊中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患者126例,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为A组、B组与C组,每组均42例.A组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0.1g,bid+克拉霉素0.5g,bid),B组用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胶囊0.6g,bid+三联疗法),C组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0.5g,tid+四联疗法,每组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查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治疗后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A组66.7%,B组88.1%,C组92.9%.B、C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P<0.05).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1%、23.8%、4.8%,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 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加四联疗法虽较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提升不明显,但能显著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江华;谭晓丽;张晓莉;王丽;王卓;董明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创伤应激与胃肠动力相关指标的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创伤应激与胃肠动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15年10月~ 2016年3月期间本院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者,观察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者.检测与比较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7d的创伤应激与胃肠动力相关指标.结果 术前1d两组的血清创伤应激与胃肠动力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 0.05),而术后1、3、7d两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创伤应激与胃肠动力相关指标的波动明显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者,因此认为其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及对胃肠状态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席锐;李晓涛;吕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 2015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前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大(P>0.05).出院时,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等,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从而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罗昭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42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9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2%(98/423),包括切口并发症4例(4.1%),乳糜漏8例(8.2%),肠梗阻7例(7.1%),吻合口出血8例(8.2%),胰瘘4例(4.1%),吻合口瘘3例(3.1%),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2.0%),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2例(2.0%),败血症3例(3.1%),肝功能损害7例(7.1%),肺部感染26例(26.5%),腹腔感染16例(16.3%),泌尿系统感染8例(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是否有合并症、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及术前营养状况均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合并症、肿瘤直径≥5cm、有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长及术前营养差均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应结合已发现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积极预防,以期降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灼新;吴祖光;李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广西一起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小学生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某乡镇小学一起由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引起小学生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为今后该类事件的防治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及时开展对事件发生的学校进行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治疗,同时采集现场食物样品及患者和学校食堂员工生物样品进行病源学检测.结果 该校有26名小学生晚餐后短2小时后,长19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泻症状,采集腹泻频率较多的6份小学生及8份食堂员工肛拭子送检.经荧光PCR检测其中3份学生及1份食堂员工肛拭子样品非典型性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核酸阳性.结论 一起由该校一名食堂员工携带aEPEC病菌造成食物污染导致26名小学生感染发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杨杏爱;姚群;荣光雄;周清喜;秦友燕;杨昌诗;杨进新;杨艳;谭永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 2016年4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门冬氨酸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静脉滴注治疗,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痴呆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痴呆程度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治疗前,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保护神经功能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文;劳文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骨瓣开颅和钻孔置管治疗基底节区出血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骨瓣开颅和钻孔置管两种术式对基底节区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5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条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配,交替进入2个研究组:骨瓣开颅组(20例)和钻孔置管组(20例).除手术方式不同外,其余相应治疗方案均相同,在神经外科治疗3周后转入神经康复中心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1疗程.记录两组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对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骨瓣开颅组较钻孔置管组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围手术期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远期对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治疗中骨瓣开颅效果优于钻孔置管.

    作者:彭钢;年福甲;李云涛;刘元标;邵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 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悬吊术,其中坐骨棘筋膜固定术42例,骶棘韧带固定术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半年性生活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臀部疼痛等方面显著少于骶棘韧带固定组(P< 0.05).两组在平均出血量、术后尿潴留、直肠侧间隙血肿发生率[2.44%(1/41)、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POP-Q测量各指示点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半年性生活满意度调查骶棘韧带固定组略优于坐骨棘筋膜固定组(P> 0.05).结论 坐骨棘固定术和骶棘韧带固定术均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坐骨棘固定术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更易学习和推广.

    作者:姚志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5年7月~ 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有指征引产的产妇94例.按照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应用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3.62%(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Bishop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Bishop评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是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的宫颈成熟作用明显,可提高引产成功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彭思苹;陈文标;黄秋虹;黎丹;陈惠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自身免疫复发性流产治疗性探讨

    目的 研究并探讨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于2013年1月~ 2015年12月,选取100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流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孕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2%,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流产率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β-HCG、孕酮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减少流产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雪容;潘琼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用于外伤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DCS)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在治疗外伤性肝损伤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1月~ 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肝损伤患者作为DCS组,该组患者均采用三阶段分期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并选择2013年1月~ 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3例外伤性肝损伤患者作为非DCS组,该组患者均行早期确定性手术,未应用DCS技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CS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0.42%,低于非DCS组(27.91%),而DC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非DCS组,住院时间则高于非DCS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而非DCS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21%,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对外伤性肝损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上积极推广.

    作者:秦宏兴;刘庆文;吴爱华;姚狮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驱走抑郁症“黑狗”,对自杀说NO!——专访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主任罗炯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30多岁时得了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他辞掉了学校的工作,每天沿着苏黎士湖畔走,问自己“这么干枯的生活,我没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力气.要怎么办?”英国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在其著作中提到丘吉尔的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之后,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

    作者:费菲;海慧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连续三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医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对2013~2015年各年某日0:0~24:00时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共调查住院患者3404例,实查率均为100%,各年现患率分别为5.77%、3.61%、5.19%,3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林丽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 2015年6月就诊的83例胃溃疡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西医组以西医常规药物进行干预;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增加健脾益胃汤治疗.比较(1)胃溃疡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复发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腹部疼痛、反胃、嗳气、灼热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 (1)中西医组对比西医组胃溃疡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西医组、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腹部疼痛、反胃、嗳气、灼热症状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西医组对比西医组腹部疼痛、反胃、嗳气、灼热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预防胃溃疡复发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反复患病痛苦和医疗负担,且治疗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洪昊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