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崔尼尼;李艳艳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 分层级责任制管理, 骨科,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出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施以小组责任制护理及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所获得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意外坠床、意外跌倒与压疮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皆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基础护理、危重护理、健康宣教和护理文书这几个护理质量指标上的比较,评分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市城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 初步对长沙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健康风险度评价.方法 收集和分析全市2016年城区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评价方法,进行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针对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10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硝酸盐氮、铁、锰、铜、锌、氟化物、氨氮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评价,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水中基因毒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度(Rn)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风险度(Rc),占总风险度(R总)的99.9%.出厂水、末梢水的R总、Rc、Rn值接近.其中末梢水铁、锰、铜、锌、镉个人年风险值比出厂水的大2倍以上.结论 长沙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个人年健康危害风险水平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人体健康危害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范围内(5×10-5/a).

    作者:陈艳;朱彩明;张锡兴;谭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的建立及实施

    目的 针对基层医院护理风险评估管理滞后的现状,建立护理风险评估上报机制,全面评估以及干预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护理风险,以便于可以降低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发生.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基层医院总共拥有15个护理病区,全部形成护理风险评估上报机制,完善患者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前后的效果.结果 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率明显上升,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后引起了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明显提升了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和护士风险防控能力,对保障护理安全有效规避风险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作者:卢艳;舒德翠;韩华琼;陈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成本效益与成本-效用分析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中以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要问题.慢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除要求可行性、有效性外,还应注重其成本效益.该文就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疾病预防及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成本、效用进行分析.

    作者:张维虎;孙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现代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当前时代的重要标志,这就给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深化改革,重视信息化建设才能获得更好发展,对于医院领域也不例外.传统医院管理长期受到技术限制,使得管理水平无法提升,积极进行现代信息化建设,不仅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更能让医院走在现代社会前沿,为现代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让医院获得持续发展能力.该文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及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建议,进一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作者:柳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分析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护理实习带教工作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产科轮转实习的护理实习学生共122名为研究对象,入科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纳入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64).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带教.带教期间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实习学生协助分管的每位病人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在出科时进行出科考试和护理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实习学生在患者满意度、出科成绩、护理技能考核方面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共协助分管1080名患者,对照组分管11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6.5±3.1)分,高于对照组(89.6±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科成绩、技能考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产科中应用能够提高实习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琨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细节管理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价值.方法 2016年该院五官科护理管理中从树立细节意识入手,完善制度和操作规范各个细节,围绕着基础护理中的细节、用药护理中的细节、感染管理防控细节以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细节等重要措施来实行细节管理,以期提升五官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结果 五官科全年无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达到95%,远超其他科室;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结论 细节管理体现了护理管理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形成良好的工作文化氛围,可以在五官科日常护理管理中持久应用.

    作者:黄龙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微信平台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科室于2015年1月开始建立手术室微信群,并将手术室内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微信平台,n=15)、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n=15).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医师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有效提高室内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更安全、高效的运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红;代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多媒体技术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色彩丰富的特点,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神经病学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师生关系的改善,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空内,打破时空界限,以生动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这是一件推进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有益的教学尝试.该文立足于当前的客观实际,指出了当前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的优势,并提出了一些多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

    作者:谢春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出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施以小组责任制护理及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所获得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意外坠床、意外跌倒与压疮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皆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基础护理、危重护理、健康宣教和护理文书这几个护理质量指标上的比较,评分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崔尼尼;李艳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问题分析

    公共场所是区域内整体形象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做好卫生监督的管理问题,是防范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的需要.该文从公共场所的概论出发,分析当前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展开重点论述,旨在创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公共环境.

    作者:张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沟通管理流程在住院部陪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在住院部陪检中心应用沟通管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住院部于2017年1月在陪检中心实施沟通管理流程,选取2017年1—8月于该院住院部就诊的患者120例,并选取实施沟通管理流程前(2016年1—12月)于该院住院部就诊的患者12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陪检服务的满意度、平均检查时间、心理压力改善情况及对检查项目的知晓情况.结果 实施后心理压力改善率为79.2%,知晓率为91.7%,取报告及时性为95.8%,满意度为97.5%,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住院部陪检中心实施沟通管理流程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安全管理,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对比两组安全管理的效果,明确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雪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脂血标本对肾功肌酐酶法和苦酸法的影响对比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脂血标本对肾功肌酐酶法和苦酸法的影响对比教学体会,为医院检验科临床教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在该院检验科实习的1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脂标本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脂血标本对肾功肌酐酶法和苦酸法的影响对比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检测方法的考试成绩,研究脂血标本对肾功肌酐酶法和苦酸法的影响对比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经过脂血标本对肾功肌酐酶法和苦酸法的影响对比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对肾功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检测方法的差别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也有显著性差异,满意度分别为100%和80%;经比较,两组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脂血标本对肾功肌酐酶法和苦酸法的影响对比教学后,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肾功检测的理论知识和检测方法的不同之处,还可以增强学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岩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刍议对职业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对职业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该院治疗的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体系化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以及评估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结果 经体系化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评估以及患者身体恢复状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职业病患者在日常护理、心理护理、教育宣讲等方面的加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身体恢复,及时规避了护理风险,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佳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学院校人体生命科学馆多元化建设的思考

    生命科学馆是基于教学并高于教学以基础医学形态标本为主体的综合性场馆,不仅为教学、科研及临床提供完善、形象的直观教具,也是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围绕健康社会这一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感性认知的背后寻找更深奥理性认识的答案以促进全民健康.加强生命科学馆多元化的建设,为基础医学教育及服务健康社会进行有益的探索,促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作者:于翠萍;马玉祥;李慧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实际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内分泌科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37例,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乙组(46例,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对比不同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态度以及患者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比甲组患者高,护理差错低于甲组(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可以降护理差错的发生,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张冠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丹参素在加温加速条件下的含量测定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丹参素在加温加速条件下含量测定的教学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该院实习的实习生14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参与药物含量测定的对照研究教学,对比丹参素含量变化特点要点及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加温加速条件,度愈高,时间愈长,丹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愈多.试验组平均成绩为(88.21±5.13)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5.06±5.45)分,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温加速条件,丹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增加,且温度愈高,时间愈长,含量愈多,在预测、评价丹参制剂的稳定性时要综合考虑温度时间的影响.在临床教学中,指导实习生积极参与药物含量测定的对照研究中,实习生对于药物基本知识、药理作用机制、药物间相互影响等相关理论的掌握更系统全面,临床操作技能明显提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持续改进效果

    目的 观察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2月构建品管圈管理小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率、护理表格和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安全差错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0%、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俊荣;张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2012—2017年荆门市艾滋病哨点人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5月—2017年9月荆门市暗娼人群、吸毒人群、孕产妇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人群中人类免疫白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4~7月对哨点人群进行静脉采血3~5 mL后及时进行血清分离、冻存.样品采集后集中进行检测.由两种试剂进行检测,结果均阳性,报阳性.结果 6年间对4类人群共筛查9621份样本,包括HIV、HCV、TP 3项检测.HIV抗体检测检出阳性4例,检出率为0.04%;HCV检测检出阳性1031份,检出率为10.72%;TP检测检出阳性44份,检出率为0.46%.结论 检测统计资料显示,荆门市哨点人群HIV感染呈低流行趋势,HCV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TP阳性检出率2012—2017年无明显变化.

    作者:周丽萍;邓先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医院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将该院的35个病区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DCA组,常规组17个病区,PDCA组为18个病区,在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中,常规组采用该院以往的常规方法,PDCA组则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PDCA组的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PDCA循环对医院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模式,因此该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维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