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
目的:评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呼吸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é方法将该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é分别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B组:常规药物+中医气功;对照C组:常规药物+现代呼吸康复训练以及试验组:综合以上各法é结果对比四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可知,经中西医结合方案训练的试验组的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A、B、C组,如PaCO2、PaO2、SaO2、pH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é且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其他3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呼吸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应广泛推广é
作者:翟宗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及性别、年龄的相关性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患心血管疾病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é结果27例心血管科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45~90岁,其中40~50岁2例,50~60岁3例,60~70岁4例,70~80岁9例,80~90岁9例é直接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10例;慢性心衰10例;心脏骤停2例;急性心衰1例;肺癌2例;进行性肌萎缩1例;腹主动脉瘤破裂1例é慢性心衰病例中分: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9例,风心病1例é合并高血压16例,占59.2%,合并糖尿病10例,占37.0%,合并肺部感染8例(29.6%)é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原因中常见的病因,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死亡的可能性递增,男性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高危因素é
作者:刘丹;徐敏;李杰;颜彦;关靖;曹波;李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é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é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新发冠心病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综合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新冠心病发病率,预防老年冠心病高危因素,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é
作者:周水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眼科病床分配的优化模型进行探究,以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é方法对该院眼科病房不同类型患者的排队模型数据进行回顾研究,利用分配参数以及已成形的计算机排队规则模拟程序,探讨比对不同类型眼科患者的入院时间、手术时间,在得出不同类型眼科患者等待时间的概率分布情况后,进而根据得出的患者入院、手术时间的置信区间后,终确定佳的病床分配方案é结果经对眼科不同类型患者的入院、手术时间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后得出新的病床优化统计模型,即M/G/m系统é该系统有效地建立了眼科病人病床分配过程中短的逗留时间以及佳的病床分配模型é结论较之传统的病床分配模型,眼科病床分配优化模型不仅更加科学、合理,而且患者等待逗留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é
作者:李春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é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康复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é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97.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率81.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6.1±0.9)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3.6±2.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84,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é
作者:王艳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起客观、适用、科学的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é方法从对山西省内6所共120名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入手,结合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以马晶晶《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构架,对所选需测定的50项基础护理服务操作项目进行技术难度评价é结果50项护理难度操作系数处于0.54~1.59之间,并且各个得分数值都是服从正态分布,因此结果可信,并且符合相关专业的解释é结论《护理服务操作难度系数评价表》可以全面、系统为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护理人员工作量计算、奖金分配、临床操作考核提供科学依据é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医院手术室的病理标本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应用效果é方法该研究的对照组选取为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的病理标本,而试验组则选取为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采取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进行管理的病理标本é对比以上两种方法在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é结果试验组标本的RPN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在标本不合格率的比较上,试验组0.076%的不合格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46%,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é结论在医院手术室的病理标本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标本的RPN值,而且还能明显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应用效果十分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é
作者:叶晶;杨德亮;任香善;朴英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医院的疾病构成情况,以便能更好地为领导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提供科学依据é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病案资料,利用Excel2010进行疾病构成分析,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é结果该医院前十位的疾病占全院出院患者的86.22%,该院疾病构成在年龄、性别、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é结论该院在今后疾病防治工作中要有侧重点,在进行医疗资源的配置上要合理分配é
作者:曹丙艳;姜宝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该文对2013年4-2015年4月该院发生的3起彩超设备故障的情况以及维修技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é指出在使用彩超的过程中要对异常情况予以重视,一旦发生故障要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关技术对故障进行解决,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对设备的保养与维护é
作者:周玉文;詹国宾;陈宇航;严其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该文阐述了医院管理工作中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分析了医院纪检监察管理的要点,并就教育宣传、权力监督、管理模式、行风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新时期如何创新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思路é
作者:陆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三本学生心理资本与其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医学教育工作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该文采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自尊量表(SES)”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自尊、心理健康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相关研究é结果心理资本与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与UPI总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心理资本和自尊、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其自尊感和心理健康水平é
作者:张丽娜;宫涛;张学敏;郭新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成人医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和进一步加强医学生们的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结合成人医学教育中培养和加强医学生们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和现如今的医患沟通的现状来对成人医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加强成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培养和加强成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为成人医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供一些参考,提高我国成人医学教育过程中成人医学人才培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é
作者:臧新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é方法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的相关流程,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估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干预é结果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冲洗不彻底、流程差错、初步消毒缺失、医疗精密仪器损耗等问题é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管理和改进é应用风险优先数(RPN)进行分析,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之后的RPN显著下降é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改进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在实际应用的实施é
作者:朱孔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超声科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控制措施é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超声科进行治疗的4430例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2014年患者作为A组,2015年患者作为B组,比较患者发生感染情况,分析自2015年1月起实施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实施效果é结果 A、B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分别为1.11%及0.02%,B组感染几率明显较低(P﹤0.05),A组共发生感染24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5例,阳性菌9例,B组共发生感染4例,革兰阴性菌3例,阳性菌1例é2015年,超声检查室空气、医疗设备表面及检查操作人员手部细菌数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27.62±4.95)、(3.61±0.68) CFU/cm2及(2.24±0.41)CFU/cm2,均明显低于卫生部门规定的相应标准é结论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建立相应体制,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é
作者:魏喜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中应用双心医学模式的方法与价值é方法将自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30例患者é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模式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双心医学模式干预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模式干预3个月后心力衰竭相关指标以及抑郁状态方面的改善情况é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检出水平为(0.5±0.1),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检出水平为(6.5±0.6)mg/L,B型钠尿肽检出水平为(435.6±18.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é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HQ-9量表评分为(7.0±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é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心医学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状态,对纠正抑郁障碍有积极影响é
作者:杨春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急演练在应对儿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及发展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5年8月31日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急诊科为主体的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对演练的组织策划、模拟演练过程、演练后总结分析、流程预案改进及效果进行归纳总结é将综合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é结果①共组织了6次全院大规模的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演练由院长或分管院长亲自指挥,以急诊科为主体,各职能部门、临床各科室、医技、后勤等部门参加,每次直接参与演练总人数达100多人,急诊科参演人数20~40人é②应急演练综合考核合格率和基本技能考核得分逐年提高é③不知情状态下的应急演练的综合考核得分较低é结论应急演练可加强现场急救的团队配合,提高现场急救救治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而急救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则是圆满完成演练任务的基础é开展应急演练尤其是不知情状态下的应急演练有助于加快院前急救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规范化院前急救医疗的管理,进而完善儿童急救服务体系é
作者:李茂霞;左立旻;何伟;陈凌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与安全防范方法é方法该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随机选择该时期内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5月-2014月5月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生的风险事件以及相关风险因素é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心血管内科应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科学应用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é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住院荣军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健康教育需求é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住院的348例老年患者,根据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调查表,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信息与健康需求情况调查研究é结果荣军患者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情况一般,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罹患慢性疾病较多é患者对罹患病预后(93.68%)、治疗方法(88.22%)、患病因素(85.63%)的需求度较高é结论老年荣军患者患有慢性病的几率较高,应对荣军老年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其介绍常见的慢性病知识,同时,有效指导其日常生活与康复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个人习惯,促使其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é
作者:黄万锋;魏俊妮;籍静茹;冀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手足口病(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在流行方式上,接触传播是造成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方式,包括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1]é人群普遍易感,常在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性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且3岁以下婴儿发病率高[2]é病例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呈下降趋势é少年儿童和成年人感染HFMD后,多数不发病,但隐性感染仍可传播病毒é
作者:张莉莉;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显色培养基与SS培养基对从业人员肛拭标本及食品中沙门菌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é方法将2739份从业人员肛拭样品及297份食品增菌后分别接种显色培养基和SS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é结果2739份肛拭样品中,显色培养基挑选紫色疑似菌落72株,检出沙门菌15株,SS培养基挑选疑似菌落43株,检出沙门菌17株,敏感性分别为88.24%和100.00%,特异性分别为97.91%和99.04%;297份食品中,显色培养基挑选紫色疑似菌落44株,检出沙门菌36株,SS培养基挑选疑似菌落42株,检出沙门菌36株,敏感性均为100.00﹪,特异性分别为96.93%和97.70%é结论 SS培养适用于从业人员肛拭标本及基层大量的日常检测工作;显色培养基适用于食品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检测é实验室检测中,培养基的应用应根据检测样品的种类来选择é
作者:徐妍;马智龙;杨娟;蔡震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