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例住院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刘丹;徐敏;李杰;颜彦;关靖;曹波;李浩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住院死亡原因, 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及性别、年龄的相关性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患心血管疾病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é结果27例心血管科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45~90岁,其中40~50岁2例,50~60岁3例,60~70岁4例,70~80岁9例,80~90岁9例é直接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10例;慢性心衰10例;心脏骤停2例;急性心衰1例;肺癌2例;进行性肌萎缩1例;腹主动脉瘤破裂1例é慢性心衰病例中分: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9例,风心病1例é合并高血压16例,占59.2%,合并糖尿病10例,占37.0%,合并肺部感染8例(29.6%)é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原因中常见的病因,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死亡的可能性递增,男性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高危因素é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互动-模拟-创业”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该研究从“互动-模拟-创业”的角度,探索一体化应用型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卫生管理专业教学与就业实践相脱离的困境é运用“毕业生-在校生就业工作互动平台”“模拟公司”“创业实践及创业竞赛”,全方位打造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及创业能力,培养供需衔接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用实证研究证明基于“互动-模拟-创业”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é

    作者:梁玉清;邱永强;马慧凝;姚业祥;赵浴光;李德宝;陈素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整体护理效果分析

    分析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é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82例患儿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一组设定为对照组配合临床常规护理,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é结果观察组痊愈率85.37%,好转率14.63%,无效率0%,对照组痊愈率60.98%,好转率39.02%,无效率0%,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痊愈率、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5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治疗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痊愈率和好转率,减少无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及早恢复健康é

    作者:吴风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荧光PCR技术在从业人员伤寒痢疾快速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PCR技术开展作为快速检测从业人员体检肠道致病菌(伤寒、痢疾)检测工作方法的适用性,以替代落后的细菌培养法检测手段的可行性é方法对一定时间从业人员体检的肛拭子,同时用PCR筛查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比检测,充分比较两者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工作效率、人力成本和耗材成本é结果 PCR筛查法阳性检出率1.6‰;传统培养法阳性检出率0.76‰;PCR筛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97%,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结果客观性强、方法便于规范统一、质量控制措施可操作性强等特点é结论 PCR筛查法检测技术对健康体检人员的肠道致病菌进行快速筛查可以使检验的时间得以缩短,而且特异度强、灵敏度高,兼具时效性与客观性é更适合基层实验室规范统一地开展健康带菌检测工作é

    作者:陈玲;魏丽娜;吴步东;冯贞玉;王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南宁市兴宁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1年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é方法用自身对照实验的方法,2014年8~9月随机抽取在兴宁区范围内已经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项目满1年的城乡高血压患者398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参加基本公卫慢性病项目1年前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的变化é结果相比于参加基本公卫服务高血压项目前,参加项目1年后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4.68 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4.5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比率增加了32.7%,血压控制达标率增加了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项目能显著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有效降低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健康情况é

    作者:林焕年;蒙增慧;卢毅;吴景瑜;周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效果评价

    目的:建立适合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发展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价é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10、2011、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1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é对照组实施常规实践教学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实施“五模块”实践教学方案é研究结束后评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é结果实验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测试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五模块”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é

    作者:李省三;杜琳琳;薛海峰;娄峰阁;董艳梅;程宇;吴嘉慧;王明霞;李继媛;梁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澳护理专业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深入了解澳大利亚护理管理体系é澳大利亚具有独立护理管理机构,自主行使决策权力,拥有较为完善的护理教育系统,全面帮助护理人员实现自我能力提升é我国应建立护士相关法律,推行护理人员垂直分级管理,改善护理人员艰难处境,促进我国护理专业长足发展é

    作者:孙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哈尔滨市2008-2010年度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在流行方式上,接触传播是造成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方式,包括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1]é人群普遍易感,常在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性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且3岁以下婴儿发病率高[2]é病例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呈下降趋势é少年儿童和成年人感染HFMD后,多数不发病,但隐性感染仍可传播病毒é

    作者:张莉莉;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目的:探析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é方法选取该院妇科门诊手术室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724例(PDCA管理控制前1223例,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1501例)患者,并选择152名医护人员(PDCA管理控制前53名,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99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PDCA管理前后切口感染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情况é结果实施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3.9%)、手卫生合格率(92.9%)明显高于管理控制前77.4%、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实施PDCA管理模式控制切口感染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手卫生合格率,值得推广é

    作者:韩淑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应用效果é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在怀化市某三甲医院血透中心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é共纳入65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6个月后,对血透患者的血磷水平及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é结果①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磷浓度,干预前为(2.55±0.52)mmol/L,干预6个月后为(2.18±0.63)mmol/L(t=5.594, P﹤0.05);②血透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浓度显示,干预前(41.81±6.34)g/L,干预6个月后为(42.16±3.58)g/L,(t=-0.461,P﹤0.05);③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与血磷和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显示无显著相关性(P﹥0.05)é结论结果提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高磷水平和提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值é

    作者:赖洁;舒珍菊;黄珊;宋金英;鄢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é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é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é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对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治愈率,而且显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值得借鉴é 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é

    作者:林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进一步鼓励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口岸公共卫生事业

    目的:探讨进一步扩大市场力量在国境口岸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参与领域范围é方法通过分别阐述卫生检疫的传统、国际概念与时代需要,分析市场力量参与口岸公共卫生事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é结果通过政府机关在法制环境、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予以相应保障,市场力量完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口岸公共卫生事业é结论卫生检疫政府机关应当进一步创新机制,鼓励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到口岸公共卫生事业中来,有利于口岸对外贸易与交往的卫生安全与高效快捷é

    作者:白晓杰;戴胜军;李秀林;高建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及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起客观、适用、科学的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é方法从对山西省内6所共120名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入手,结合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以马晶晶《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构架,对所选需测定的50项基础护理服务操作项目进行技术难度评价é结果50项护理难度操作系数处于0.54~1.59之间,并且各个得分数值都是服从正态分布,因此结果可信,并且符合相关专业的解释é结论《护理服务操作难度系数评价表》可以全面、系统为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护理人员工作量计算、奖金分配、临床操作考核提供科学依据é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用彩超设备主要维修技术及运用实践研究

    该文对2013年4-2015年4月该院发生的3起彩超设备故障的情况以及维修技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é指出在使用彩超的过程中要对异常情况予以重视,一旦发生故障要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关技术对故障进行解决,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对设备的保养与维护é

    作者:周玉文;詹国宾;陈宇航;严其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刍议案例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经验总结

    该文介绍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初浅的体会,就案例式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分析é比较了案例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和案例式教学在诊断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须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é

    作者:韩峰;方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弱视、斜视患儿社区护理的现状调查

    目的:探究目前针对弱视、斜视患儿实施社区护理的状况é方法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市200名弱视、斜视患儿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目前社区50名护理人员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é结果在经过问卷调查后,74%的弱视、斜视患儿有社区护理需求,且社区内有54%的护理人员对弱视、斜视患儿的规范护理措施知晓é结论目前社区内弱视、斜视患儿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率较高,因而有必要强化社区对弱视、斜视儿童患儿的护理模式,提升社区护理质量é

    作者:卢志霞;刘文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实行单病种付费的管理模式及策略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支付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逐渐向单病种付费方式发展,并且不断扩大覆盖范围é但是在现行运行机制下,医院实行单病种付费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医院的社会效益、管理能力、经济效益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é因此,该文探讨了医院实行单病种付费的管理模式及策略,以期为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é

    作者:杨翼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在医学影像科室中的应用

    该文从护理管理、介入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现状,通过对影像科室不同单元的工作的分析,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影像科室的护理效率和护理水平é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只有制定影像科室的工作流程和护理方案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岗位职责的管理,从而加强影像科室护理工作的执行力,才能有效提高科室护理管理水平é

    作者:于美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é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é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新发冠心病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综合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新冠心病发病率,预防老年冠心病高危因素,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é

    作者:周水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神经科病房护理管理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é方法在2013年1-12月该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4年1月,该院神经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开始施行细节管理,在2014年1-12月间该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é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服务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评分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施行细节护理管理后,其护理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é结论在神经科病房的护理管理中施行细节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管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é

    作者:王蕊;杨宏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é方法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的相关流程,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估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干预é结果手术室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冲洗不彻底、流程差错、初步消毒缺失、医疗精密仪器损耗等问题é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管理和改进é应用风险优先数(RPN)进行分析,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之后的RPN显著下降é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改进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在实际应用的实施é

    作者:朱孔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