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
目的:调查骨密度异常中老年女性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与预防保健行为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骨质疏松健康信念量表、自我效能量表( OSES)和预防保健行为量表对218例骨密度异常的中老年女性进行调查。结果该组人群健康信念中易感性和严重性维度分值偏低。 OSES总分为(69.87±14.76)分,运动和钙摄入效能维度得分分别是(64.07±13.32)和(75.08±15.13)分。预防保健行为总分为(10.68±2.98)分,体育锻炼、营养行为和与OP相关的生活习惯得分分别为(3.07±2.12)、(4.18±2.08)和(3.43±3.07)分,总得分指标为29.07%。 Pearsonˊs相关分析显示:健康信念总分、易感性、严重性、健康动机、自我效能与预防保健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 P<0.05或P<0.01);运动及钙摄入益处分别与体育锻炼、营养行为呈正相关( P<0.01);运动及钙摄入障碍分别与体育锻炼、营养行为呈负相关( P<0.05)。结论本组人群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水平中等,预防保健行为欠佳。护士应全面提升其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促进预防保健行为的形成。
作者:童惠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留置管道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6例,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情况和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和VAS评分等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管道脱落、扭伤、堵塞和牵拉的发生率分别为16.07%、12.50%、10.71%和25.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57%、1.79%、0%和5.36%(均P<0.05)。观察组为94.6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更低(均P<0.05)。结论在留置管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预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明;叶彦;洪舟;黄彩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组自学竞赛考核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级护理本科4个班的学生164名,将1、3班设为试验组,将2、4班设为对照组,每组学生82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法,试验组采取小组自学竞赛考核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组自学竞赛考核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等非技术能力。
作者:迟晓华;吕静;董妍;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减少急诊室心电监护仪误报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10月收治的200例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预防误报警。选取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5月收治的200例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情况以及误报警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报警设置正确率、心电监护仪检测优化合格率、患者心电监护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误报警次数少于对照组,误报警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护理能够提高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情况,减少误报警情况的发生。
作者:潘春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康复训练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肌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实验组肌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MA和MBI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病程3个月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实验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式对改善患者肌力,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雁飞;梁妙玲;滕金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采用听觉诱导措施护理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昏迷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听觉诱导唤醒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8周、治疗结束时的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结束时的脑电图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的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48.89%,对照组为75.56%(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BAEP频率以及反应性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听觉诱导治疗方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改善其脑电图以及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秀梅;丁美娜;宋冰冰;刘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规范管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规范管理健康教育),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明显提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增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 P<0.05)。结论胰岛素的规范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提升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满意度。
作者:包敏;陆玉婷;李晓婷;徐笑;朱孟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条目分析及信、效度评价。方法在离散趋势法、变异系数法、决断值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修正条目的总相关系数法进行条目筛选的基础上,运用克伦巴赫系数法进行信度评价,运用验证性因子法进行结构效度评价、运用相关系数法对效标关联效度进行评价。结果运用6种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筛选,删除原条目12,之后进行信、效度评价,其总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76,拟合指数指标及相关性指数均在合理范围内。结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对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测评。
作者:陈彦如;刘瑞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中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中体位采用头低位30°,观察组术中采用头低位15°。结果观察组T1、T2时刻点的眼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视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时的眼睛不适、肩痛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中采用头低位15°能够减轻手术体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且该手术体位对手术视野无明显影响。
作者:缪月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5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分层季节性变化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50岁以上的人群为受试对象,按血脂分层标准,对有临床意义的血清TC、TG、LDL-C按2年双月为测定月,将测定结果输入数据库检测,对出现“血脂升高”的判断给予相应时期的护理干预,包括认知辅导、饮食结构指导、运动指导、药物应用指导。结果血清中TC、TG、LDL-C的双月表达比较,高峰值与低峰值分别发生在2月和8月;同时将10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即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P<0.05)。结论对不同季节的50岁以上人群的血脂水平分层调查及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丁美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规范化教学及管理在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实践效果,建立并完善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专科特点,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德尔菲法设计与实施专科教学及管理方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规范化培训模式实施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认可度显著提升,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应用对保证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红梅;李连丽;姜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术中严格遵循无瘤技术,加强护理配合,主要方法有合理使用器械、遵循探查顺序、合理使用冲洗液、控制气腹压力、保护取出的瘤体等。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2±0.5)h、术后住院时间(11.5±2.4)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5±2.5)个月,有24例患者按时复诊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0.0%,无复发患者,均未发现切口种植。结论做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术中无瘤技术护理配合能够减少癌细胞医源性扩散,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阴道分娩后急性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阴道分娩后出现急性尿潴留的100例患者及100例阴道分娩未发生尿潴留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经阴道分娩后急性尿潴留的影响力,找出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钳助产、胎头吸引术、手转胎头、无痛分娩、住院时间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有统计学意义的高危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钳助产、手转胎头、无痛分娩是产后急性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产钳助产、手转胎头、无痛分娩是产后急性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以上高危人群尿潴留的预防,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古慧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APP形式的健康教育在胆管结石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3月出院的80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APP形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出院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复发率、自我管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病因、危险因素、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沟通、运动锻炼方面的管理行为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PP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加胆管结石出院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延续性护理形式。
作者:施艳;赵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VIP病房收治的277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总结其血栓相关临床症状发生情况,以及行上肢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血栓的情况。结果277例患者中发现有患肢肿胀疼痛和输液不畅症状者26例,其中超声发现上肢深静脉血栓者5例。行皮下注射速碧林0.4 ml或0.6 ml bid,连续使用2周。4例患者肿胀疼痛消失,复查超声血栓明显缩小。1例患者血栓未见明显缩小,但肿胀疼痛明显减轻。5例患者均应用PICC导管直至治疗结束,顺利拔除。结论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低,与导管材质直径和穿刺静脉选择有关,经过规范的护理和抗凝治疗,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导管至治疗结束。
作者:张瑜;高阳;董雪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良预警评分( MEWS)在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74例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改良预警评分将其分为两组,A组37例,MEWS评分≥4分;B组37例,MEWS评分<4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结果 A组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率低于B组,入住ICU率、死亡率、3个月后再次入院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入住ICU、3个月内再次入院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B组,自动出院/死亡ROC曲线下面积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EWS评分能有效辅助护理人员评估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建议对MEWS评分≥4分的患者加强临床护理监管。
作者:沈献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10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及住院时间,术后1d、5d症状评分及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症状评分为(1.35±0.24)分,术后5 d为(4.07±0.59)分,对照组分别为(4.14±0.85)分、(7.93±1.08)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3例,发生率为5.66%,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18.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字2=4.296,P=0.036)。观察组满意度为92.45%(49/53),对照组为66.04%(35/53),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字2=11.242,P=0.001)。结论舒适护理能够促进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紫燕;徐化;龚群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醛与戊二醛用于纤支镜消毒的效果,并比较ATP生物荧光法和微生物学检测法的检测效果。方法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纤支镜设为实验组,使用戊二醛消毒纤支镜设为对照组,并分别使用两种检测方法对消毒后纤支镜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清洗消毒均合格。 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醛比戊二醛消毒效果更好。结论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燕华;李靖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将高仿真模拟系统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校护理学院2013级82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名。观察组应用高仿真模拟系统进行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护生期末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成绩以及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评判思维能力、服务态度、角色转变和团队合作方面观察组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高仿真模拟系统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可使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邓力;高乔;何开莲;王金莲;李莉;田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诊疗的PICC置管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分( SCL-9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SCL-90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玲;沈学丽;苏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