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松
目的:针对血液内科层流室患者入室前恐惧、焦虑等心理状况,借鉴术前访视方法对血液病患者开展入室前访视,充分评估患者的需求状况,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从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层流室生活的适应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科血液层流室护士对47例拟入住层流病房患者在进仓前24~36 h内进行床边访视。结果通过入室前访视,评估患者进仓前各项个人准备的落实情况、对层流室的认知、当前患者的治疗方案、病情及心理状况等情况,护士结合评估结果与医生确认进仓的时间、选择合理的进仓方式、充分做好进仓前护患双方的各项准备,便于责任护士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论应用层流入室前访视,管理者将访视纳入层流患者入室前工作流程之中,将护理服务前移。结合患者需求完善访视内容、方法、时间等内容,降低了因个人准备不充分,延期入室的发生率。既大化满足患者需求,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秦毅;朱小玲;朱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特定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和“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某医学院校813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总分为(74.91±14.76)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1.86±9.27)分,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各因子得分率均未超过70%;专业承诺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均呈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采取多种途径改善护生专业承诺水平,以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杨晓玲;曾建霜;冯胜梅;王建;肖建磊;鞠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组经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FMA、Barthe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谯建;尹兴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心电图( EKG)辅助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尖端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我院2015年1月~9月采用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PICC导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对策与干预方法。统计干预措施实施后(2015年9月~2016年5月)采用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的205例患者PICC导管异位、脱出及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并与干预措施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异位、脱出及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97%、2.44%、1.46%,对照组分别为4.08%、6.63%、5.1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34.8±3.79)分,对照组为(25.1±2.69)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2.307, 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44%(199/205),对照组为92.86%(182/19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原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导管异位、脱出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新华;陈莉;胡星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及要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叶妙红;谭少屏;梁桂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中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中体位采用头低位30°,观察组术中采用头低位15°。结果观察组T1、T2时刻点的眼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视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时的眼睛不适、肩痛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中采用头低位15°能够减轻手术体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且该手术体位对手术视野无明显影响。
作者:缪月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采用听觉诱导措施护理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昏迷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听觉诱导唤醒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8周、治疗结束时的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结束时的脑电图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的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48.89%,对照组为75.56%(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BAEP频率以及反应性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听觉诱导治疗方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改善其脑电图以及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秀梅;丁美娜;宋冰冰;刘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条目分析及信、效度评价。方法在离散趋势法、变异系数法、决断值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修正条目的总相关系数法进行条目筛选的基础上,运用克伦巴赫系数法进行信度评价,运用验证性因子法进行结构效度评价、运用相关系数法对效标关联效度进行评价。结果运用6种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筛选,删除原条目12,之后进行信、效度评价,其总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76,拟合指数指标及相关性指数均在合理范围内。结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对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测评。
作者:陈彦如;刘瑞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King达标互动理论对正常分娩产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4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在阴道分娩后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以King达标互动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住院期间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并发症(产后便秘、尿潴留、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King达标互动理论可提高正常分娩产妇的产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我科为胆道外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要求夹闭T管、尿管的患者。临床现使用哈娜好一次性引流袋没有夹闭功能,手头不常备夹子,如果急用不能解决问题。在输液工作中,护士发现哈娜好一次性精密输液器的墨菲氏壶上有输液夹,输液时用于夹闭输液管路,输液完毕后可取下,将引流管打折一次后塞入输液夹中夹闭就可以将引流管牢牢地夹死。此方法的优点在于:①输液器夹可在应用时快速找到。临床上每天输液量大,废弃输液器多。②哈娜好一次性精密输液器输液夹做工精细,夹闭引流管效果好。③输液夹个体小,输液器废弃后,先剪下针头置于锐器盒后再取下输液夹放置在方便工作的地方即可。④输液夹可在引流管任意地方夹闭,位置灵活,可远离患者皮肤,防止患者受到伤害。
作者:朱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更加全面完善的护理模式。结果132例研究对象中有过忘记服药经历的85例,不注意服药(少服、漏服)52例,在自我感觉病情缓解时停止服药经历36例,感觉病情更糟时停止服药经历32例。总病程、病情分级、服药次数、近期疗效、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社区干预、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职业、就医条件对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服药种类、疾病症状、年龄对治疗依从性有影响作用( P<0.05)。实验组满意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5.15%( P<0.05)。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显著因素包含总病程、病情分级、服药次数、近期疗效、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社区干预、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职业、就医条件,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包含服药种类、疾病症状、年龄。通过了解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祖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留置管道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6例,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情况和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和VAS评分等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管道脱落、扭伤、堵塞和牵拉的发生率分别为16.07%、12.50%、10.71%和25.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57%、1.79%、0%和5.36%(均P<0.05)。观察组为94.6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更低(均P<0.05)。结论在留置管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预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明;叶彦;洪舟;黄彩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减少急诊室心电监护仪误报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10月收治的200例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预防误报警。选取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5月收治的200例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情况以及误报警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报警设置正确率、心电监护仪检测优化合格率、患者心电监护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误报警次数少于对照组,误报警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护理能够提高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情况,减少误报警情况的发生。
作者:潘春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康复在尘肺患者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及肺灌洗常规治疗3个月。多学科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耐力训练、健身气功、呼吸操、中医理疗,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患者Borg评分及6MWT,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综合康复对尘肺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明显改善尘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耐力,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作者:李秀云;胡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54)和对照组(n=54),两组均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实施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其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在经整体护理干预之后,其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更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辅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曾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低位直肠癌新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各个方面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ESCA 各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护理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高瑶娟;张晓敏;何艳盛;荣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估女性普胸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通过术前访问进行联合干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40例女性普胸手术患者,入院后分别应用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HA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测评心理状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变化。结果140例患者术前自评焦虑肯定存在率50.71%,疑似抑郁和肯定存在率分别为4.29%和7.86%,专业测评焦虑、抑郁构成比例分别为52.14%和12.14%,两组构成比例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前1晚观察组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前1晚血压、心率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 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升高( P<0.05);两组术前1晚HAMA评分、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女性普胸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术前焦虑,术前访视通过心理暗示、认知疗法等可稳定患者情绪,维持生命体重平稳,以较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张丽娟;韩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10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及住院时间,术后1d、5d症状评分及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症状评分为(1.35±0.24)分,术后5 d为(4.07±0.59)分,对照组分别为(4.14±0.85)分、(7.93±1.08)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3例,发生率为5.66%,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18.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字2=4.296,P=0.036)。观察组满意度为92.45%(49/53),对照组为66.04%(35/53),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字2=11.242,P=0.001)。结论舒适护理能够促进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紫燕;徐化;龚群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良预警评分( MEWS)在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74例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改良预警评分将其分为两组,A组37例,MEWS评分≥4分;B组37例,MEWS评分<4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结果 A组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率低于B组,入住ICU率、死亡率、3个月后再次入院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入住ICU、3个月内再次入院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B组,自动出院/死亡ROC曲线下面积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EWS评分能有效辅助护理人员评估急性胃出血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建议对MEWS评分≥4分的患者加强临床护理监管。
作者:沈献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康复训练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肌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实验组肌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MA和MBI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病程3个月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实验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式对改善患者肌力,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雁飞;梁妙玲;滕金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