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隐患因素现状调查

陈艾容

关键词:门诊, 口腔科, 医院感染, 隐患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隐患因素的现状。方法对26所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引发医院感染的隐患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隐患因素存在:设备的配置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淡漠、专业知识缺乏、医用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当。结论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口腔科院感管理工作,加大督查及制度落实力度,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逆行胃电刺激后肥胖患者胃容受性、胃排空和胃肠激素变化

    目的:探讨接受逆行胃电刺激后肥胖患者胃容受性、胃排空和胃肠激素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肥胖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逆行胃电刺激和假胃电刺激,分析不同刺激下胃容受性、胃排空和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采用逆行胃电刺激后患者饱感时的进餐量和大耐受程度进餐量均显著低于采用假胃电刺激后(P<0.01)。采用逆行胃电刺激后和假胃电刺激后患者胃半排空时间、1h固体餐存留率、2 h固体餐存留率以及瘦素、生长激素释放肽、抵抗素、肽YY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激素释放的变化与胃半排空时间变化呈正相关(r=0.577,P<0.05)。结论急性逆行胃电刺激能够减少肥胖患者对液体的进餐量,但是对相关激素的释放影响不明显。

    作者:金鹏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330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3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情况与同期入院的100例未用药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切口愈合效果和用药率均显著优于未给药患者(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伤口感染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永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心肌酶谱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患者心肌酶谱影响,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市区2009年5月~2012年10月腹腔患者361例。CO2气腹前、气腹15、40min、术后48h分别监测患者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B型脑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及预防对策。结果建立CO2气腹前(T0),LDH(88.90±33.40)U/L、CK (34.50±16.10)U/L、CK-MB(0.06±0.01)ng/mL、TnT(18.40±3.40)pg/mL和BNP(128.60±45.60)U/L都在正常范围;CO2气腹15min(T1),LDH、CK、CK-MB、TnI及BNP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CO2气腹40min(T2), LDH(123.00±33.60)U/L、CK(120.00±17.80)U/L、CK-MB(172.00±38.80)U/L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T3)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建立CO2气腹时可导致心肌酶升高,心肌代谢出现暂时异常,但腹腔镜术后2d内可恢复正常。腹腔镜手术对心肌酶谱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阿莉;周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SIJ)改变的MR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3年9月临床明确诊治的15例AS患者SIJ的MRI表现,重点分析其骨软骨、关节间隙、骨髓、韧带附着处等的影像学征象,采用DR/CT分级标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RI对SIJ“三线解剖”显示有优势,对软骨的早期侵蚀和骨髓炎性水肿的变化极敏感,早期诊断较CT敏感一至二个级别,并易于早期发现毗邻关节、骨质、附着处病变。结论MRI对AS的SIJ影像表现具有较高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周应平;李曼;罗光银;李松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社区管理中心,对正阳社区2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及技能掌握情况、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率及技能合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子仙;陈毅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柴黄双解颗粒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柴黄双解颗粒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柴黄双解颗粒对常见致病菌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甲1型、甲3型和腺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结果柴黄双解颗粒体外对所试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及所试常见致病菌均显示抑制作用。结论柴黄双解颗粒体外有抗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及抗菌的作用。

    作者:于远洋;陈艳菊;贾天柱;苗丽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药品流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对于其流通必须加以规范。尤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药品流通监管机制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在规范药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药品流通监管机制日益呈现出弊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药品流通的发展。因此,我国药品流通秩序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本文阐述我国药品流通监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独特性见解,以期对今后药品流通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千永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掌握本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352例,实查350例(实查率99.43%),查出医院感染8例,现患率为2.2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是50.0%、37.5%、12.5%;分离出病原菌26株,阳性检出率56.5%,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7%。结论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1例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上肢动脉变异类型,目前偶有个案报道,本研究就1例男性大体标本解剖时发现双上肢肱动脉变异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在本例中,肱动脉于腋动脉第1段即发出肱动脉浅、深两干,二者沿着臂部及前臂部向下走行,终分别延续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二者分别发出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尺侧上副动脉以及肱深动脉、肩胛下动脉、胸外侧动脉、尺侧下副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由于肱动脉的变异而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的事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变异的存在以避免治疗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作者:郭少炜;徐剑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NTNG)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整体蛋白质表达,以研究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组织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提取NTNG甲状腺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总蛋白,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各组总蛋白;经MALDI- TOF / TOF质谱分析,搜索数据库,寻找匹配的相关蛋白质,鉴定蛋白质,获得差异蛋白质的信息。结果经过初步筛选和质谱分析共获得9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表达差异蛋白点,其中4个在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高表达,5个低表达。结论 NTNG与正常腺体组织间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细胞信号传递等参与NTNG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姚金科;胡才学;吴耿刚;何文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利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的疗效比较

    目的:总结分析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择期进行切除扁桃体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后咽痛、手术后咽部水肿、扁桃体窝伪膜生长状况、吞咽功能、说话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5±5.9)mL、手术时间(20.7±10.2)min、麻醉时间(25.2±5.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咽痛评分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相比,利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相关指标恢复也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华;余建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探讨MRI与CT联合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MRI、CT扫描显示脊柱转移瘤病变共256例次。MRI扫描显示病变共256次(100%),确诊脊柱转移瘤48例(96%);CT扫描显示病变共125次(49%),确诊脊柱转移瘤27例(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RI与CT联合检查可有效诊断脊柱转移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平远县2010~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平远县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保证。方法对平远县2010~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操作,分析本地区饮用水质合格情况。结果2010~2012年3年共监测794份水样,单项检测显示总硬度、氯化物、铅、砷、硝酸盐合格率为100%。总大肠菌群超标为严重,合格率仅为32.11%,其次为浑浊度,合格率为72.50%,pH合格率为83.42%,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8.66%。结论平远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说明水质受有机物和人畜粪便、垃圾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在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作者:张世远;张学良;刘元;黄良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南阳地区高血压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抗高血压药物个体差异性关系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河南省南阳地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分布特征,为该地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抗高血压治疗的经济效益。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通过Tap-man探针法对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的五大类降压药疗效相关的13个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1)南阳地区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疗效较好;(2)美托洛尔降压效果一般且发生心动过缓风险过高;(3)女性患者服用ACEI类药物后咳嗽风险明显高于男性,且效果较男性差(P<0.05);(4)肥胖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氨氯地平效果较好(P<0.05)。结论南阳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可广泛应用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对美托洛尔效果可能较差,不建议广泛应用;女性患者不建议应用ACEI类药物;肥胖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效果可能较好。

    作者:乔崇;李玉东;刘志远;高建步;米婷婷;杨守忠;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5%(73/76),明显高于对照组80.26%(6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汪蕾;孙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时采用哌替啶单次肌内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清醒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6、10及14h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林毓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预后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铂联合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23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成人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8%(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成年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昌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方法记录49例孕妇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如宫缩乏力、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胎儿窘迫、尿潴留、会阴伤口疼痛等;针对不良反应进护理干预。结果通过仔细观察并及时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结论仔细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积极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和安全。

    作者:韦冬英;陈霞;张海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尺骨茎突骨折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患者50例资料。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palmar tilt角度均值为(7.9±2.2)°,ulnar tilt角度均值为(14.9±0.8)°,radial height长度均值为(8.9±0.8)mm,与治疗前相比获得明显改善(P<0.05),但是数据与治疗后1年的统计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尺骨茎突I型患者与II型患者相关统计数据类似(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的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无显著性影响,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鑫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