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目的:分析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缺铁性贫血儿童,其中有35例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试验组),另35例给予硫酸亚铁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Hb、MCV、MCH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用于临床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晓霞;肖绪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在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阐明个体差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用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使用频率高,是一线方案的首选药物。通过对常用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的分析研究,找到不同患者在基因层面的个体差异,达到预测化疗疗效、选定佳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用药。
作者:郝志英;李云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制定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记录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动静脉内瘘开始使用时间和失功时间。结果11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发生内瘘阻塞12例,占10.3%。12例发生内瘘阻塞者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肾病7例、红斑狼疮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凝状态所致5例,超滤量过多4例,压迫时间过长2例,内瘘使用过早1例。结论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正确选择血管,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内瘘阻塞的发生。
作者:严艳;黄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53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5331例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者为28例,患者的自身因素,手术室环境,手术人员的相关操作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结论针对较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改进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商丽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无排卵性不孕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克罗米芬联合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克罗米芬治疗。两组都以3个月经周期作为1个治疗疗程。结果卵巢优势卵泡直径比较中,观察组C12、C14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为84.8%,妊娠率为51.7%,对照组为75.0%,31.0%,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8~13mm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妇科再造胶囊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效果与单独应用克罗米芬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凤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8.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8%),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乃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围生期宫内复苏对宫内窘迫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分娩的226例宫内窘迫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诊治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130例,对照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治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孕妇及新生儿系统地综合性积极干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宫内窘迫孕产妇早期诊断及早期综合性宫内复苏可显著降低孕妇剖宫产率和围生期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娟;林也容;陈慧;张兰;邹双优;尹晶;郁毅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电切术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使用改良式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上相比(P>0.05)。同时,观察组的假性尿失禁,电切综合征及穿孔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式电切术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提高临床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罗锦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病毒唑治疗患儿48例为对照组,消旋卡多曲治疗患儿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2.1±0.7)d、止泻时间(2.5±0.9)d、退热时间(1.8±0.6)d、住院时间(4.6±1.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6±1.0)d、(3.2±1.1)d、(2.3±0.8)d、(6.7±1.5)d,观察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健荣;刘一鸣;谭本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比较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NTNG)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整体蛋白质表达,以研究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组织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提取NTNG甲状腺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总蛋白,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各组总蛋白;经MALDI- TOF / TOF质谱分析,搜索数据库,寻找匹配的相关蛋白质,鉴定蛋白质,获得差异蛋白质的信息。结果经过初步筛选和质谱分析共获得9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表达差异蛋白点,其中4个在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高表达,5个低表达。结论 NTNG与正常腺体组织间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细胞信号传递等参与NTNG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姚金科;胡才学;吴耿刚;何文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28例,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对不同的样本进行多项目生化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项生化检测结果会因采血部位不同有较大的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及正常标本K+、Cr、DB、AST、ALT、CK、LDH均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分离不同时间对Cr、CLU、ALT、AST指标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采用正确的采样方式可避免异常结果的产生,提升检验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代学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成人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8%(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成年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昌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0例根据挂号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LVPWT和IV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D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能有效改善心肌指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综述中医对于火热证的认识,概述火热证与唾液溶菌酶及唾液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火热证的中医病因、临床表现及辨证分型进行了归纳与整理,同时对火热证以及唾液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括。目前认为唾液免疫球蛋白及溶菌酶可能与火热证有关,但是目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探索中医火热证与唾液的理化指标相关性,有利于揭示火热证的实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四军;黄兆胜;吴庆光;黄张杰;吴立蓉;闫文丽;张伦博;杨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1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实施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淑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2例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18例兴奋期患者,36例处于共济失调期,8例患者处于昏迷期,全部行纳洛酮药物治疗。结果兴奋期患者与共济失调期患者行药物治疗后一般在3h内清醒,大部分陷入昏迷的患者行药物重复治疗后12h内苏醒;兴奋期患者与共济失调患者使用纳洛酮药物的剂量约为0.4~1.2mg,昏迷患者纳洛酮药物剂量为1.2~2.0mg,且需要重复给药。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行纳洛酮药物治疗能够加快患者清醒,效果明显,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作用突出。
作者:祁爱保;杜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婴幼儿吐乳症发病情况及治疗疗效观察。方法通过门诊915例婴幼儿常规查体检出吐乳症患儿,并通过“董氏指压法”治疗,间隔1周重复1次,3次1个疗程。结果发病578例,发病率为63.17%,男女发病率相近,无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溢乳和呕吐,占93.08%。治疗后痊愈347例,占60.03%;显效130例,占22.49%;有效85例,占14.71%;无效16例,占2.77%。治疗总有效率达97.23%。结论吐乳症在婴幼儿十分普遍,运用董氏指压法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韩海琼;陈伟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优质服务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为37例(83.7%)和30例(6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2.8±2.5)分和(83.6±4.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麦润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析内窥镜下鼻窦炎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500例来我院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治愈340例,显效100例,有效4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6%。其中术后鼻塞治愈率为79.88%,脓涕缓解率为80.19%,头痛治愈率为92.1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它减轻患者的创伤与痛苦,且具有显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彻底的的好方法。
作者:林曾萍;郭照萌;邱书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30年光阴交错间,从新芽吐绿到枝繁叶茂,我国烧伤外科学走过了一段值得回味的光辉历程--2013年11月14至1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成立30周年回顾”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作者:费菲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