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

黄骞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0例根据挂号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LVPWT和IV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D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能有效改善心肌指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1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实施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淑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重症肺炎患儿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n=40)与加用CPAP治疗(观察组,n=4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胸骨凹陷、发绀、肺部啰音缓解、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PaO2无明显差异,疗后PaO2均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升高幅度(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淑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柴黄双解颗粒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柴黄双解颗粒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柴黄双解颗粒对常见致病菌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甲1型、甲3型和腺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结果柴黄双解颗粒体外对所试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及所试常见致病菌均显示抑制作用。结论柴黄双解颗粒体外有抗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及抗菌的作用。

    作者:于远洋;陈艳菊;贾天柱;苗丽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53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5331例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者为28例,患者的自身因素,手术室环境,手术人员的相关操作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结论针对较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改进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商丽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心肌酶谱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患者心肌酶谱影响,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市区2009年5月~2012年10月腹腔患者361例。CO2气腹前、气腹15、40min、术后48h分别监测患者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B型脑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及预防对策。结果建立CO2气腹前(T0),LDH(88.90±33.40)U/L、CK (34.50±16.10)U/L、CK-MB(0.06±0.01)ng/mL、TnT(18.40±3.40)pg/mL和BNP(128.60±45.60)U/L都在正常范围;CO2气腹15min(T1),LDH、CK、CK-MB、TnI及BNP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CO2气腹40min(T2), LDH(123.00±33.60)U/L、CK(120.00±17.80)U/L、CK-MB(172.00±38.80)U/L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T3)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建立CO2气腹时可导致心肌酶升高,心肌代谢出现暂时异常,但腹腔镜术后2d内可恢复正常。腹腔镜手术对心肌酶谱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阿莉;周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000例,分析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治疗。结果1000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中,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患者13例,发生率为1.3%,发生原因有很多,有麻醉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经过治疗,9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椎管内麻醉很少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但是偶尔会发生,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进行治疗。

    作者:黎洪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23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成人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8%(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成年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昌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商榷

    目的:结合监督检验工作,分析评价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实例归纳总结维U颠茄铝胶囊的检验结果,从质量标准入手,结合检验结果,分析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结果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存在不能客观评价其内在质量的问题。结论应修订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

    作者:白文莉;郭菊玲;吴丽萍;张树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优质服务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为37例(83.7%)和30例(6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2.8±2.5)分和(83.6±4.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麦润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对照组中,临床上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0%,而实验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为7.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并做好患者的药物护理,采用适合于心内科患者的健康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安全护理行为,从而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马智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红花黄色素对犬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犬急性心肌缺血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犬冠状动脉结扎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注射给予红花黄色素,观察其对心肌缺血程度、心肌缺血范围及心肌缺血梗死程度的影响,对血清肌酸激酶及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影响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能减轻心肌缺血程度,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输出量,对心肌耗氧量无明显影响。结论红花黄色素对犬心肌缺血梗塞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俐;魏云;卜振军;唐映红;余望贻;吴爱萍;李燕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7例,所有患者皆进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对颈椎病的原因分析,MRI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P<0.05)。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低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可以观察到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而MRI则对纤维性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变性,寰枢椎半脱位有独特的征象。结论综合X线平片、CT、MRI可提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水平。

    作者:任蓬程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预后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铂联合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手术切除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的时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7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按照手术时间分为A组(3d内手术)73例,B组(4~7d手术)34例、C组(8d及以上手术)19例。结果126例患儿中行单纯阑尾切除术者92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73例,行开腹手术者19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者34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行开腹手术者14例;A组和B组患儿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tAC=2.967,P=0.0387;tBC=2.637,P=0.0459);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48%(4/73),B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4.71%,C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42.11%(8/19),A组及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患儿(x2AC=4.369,P=0.0252;x2BC=3.697,P=0.0351);术后C组患儿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儿(tAC=3.098,P=0.0395;tBC=2.581,P=0.0439)。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确诊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腹腔镜手术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同样安全有效,但对手术操作技术有一定要求,临床应综合考虑患儿病情、手术条件等确定具体的手术方案,以减少手术损伤。

    作者:于硕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临床特点,为提高患者诊断与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9例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出现音韵节律、语调、看图命名、动作描述以及书写障碍,部分患者发生听理解及复述障碍,患者自发性语言可表现为流畅性或非流畅性。结果治疗后,其听、说、读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3例患者书写能力明显改善,6例患者书写能力未改善;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障碍,不利于其保持积极心态尽快恢复健康,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语言能力,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患者6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因素,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中胆管损伤及术后肝性脑病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非绝对禁忌证,术中仔细操作,适当降低气腹压力,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怀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病毒唑治疗患儿48例为对照组,消旋卡多曲治疗患儿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2.1±0.7)d、止泻时间(2.5±0.9)d、退热时间(1.8±0.6)d、住院时间(4.6±1.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6±1.0)d、(3.2±1.1)d、(2.3±0.8)d、(6.7±1.5)d,观察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健荣;刘一鸣;谭本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利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的疗效比较

    目的:总结分析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择期进行切除扁桃体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后咽痛、手术后咽部水肿、扁桃体窝伪膜生长状况、吞咽功能、说话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5±5.9)mL、手术时间(20.7±10.2)min、麻醉时间(25.2±5.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咽痛评分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相比,利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相关指标恢复也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华;余建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4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血清及耳积液HA、白介素和对照组的血清HA、白介素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A、白介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耳积液检测结果均高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检测结果高于血清检测结果,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呈现异常的状态,且慢性期患者更为明显,耳积液的检测水平均高于血清含量,因此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指标。

    作者:徐光;刘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所致认知障碍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在DEACMP所致认知障碍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诊断为DEACM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认知护理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认知护理组给予一对一的认知功能训练,疗程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量表各子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认知护理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DEACMP患者早期进行认知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认知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燕;安晓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