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林也容;陈慧;张兰;邹双优;尹晶;郁毅刚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4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血清及耳积液HA、白介素和对照组的血清HA、白介素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A、白介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耳积液检测结果均高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检测结果高于血清检测结果,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呈现异常的状态,且慢性期患者更为明显,耳积液的检测水平均高于血清含量,因此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指标。
作者:徐光;刘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平远县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保证。方法对平远县2010~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操作,分析本地区饮用水质合格情况。结果2010~2012年3年共监测794份水样,单项检测显示总硬度、氯化物、铅、砷、硝酸盐合格率为100%。总大肠菌群超标为严重,合格率仅为32.11%,其次为浑浊度,合格率为72.50%,pH合格率为83.42%,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8.66%。结论平远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说明水质受有机物和人畜粪便、垃圾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在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作者:张世远;张学良;刘元;黄良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患者249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细胞学检测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其中38例可疑阳性者,均实施病理组织活检,比较两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16.7%,特异度为70.6%,DNA倍体技术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8.2%,DNA倍体技术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细胞DNA倍体分析不仅能用于诊断CIN病变,相对于常规细胞学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术后导尿管所致躁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重点观察导尿管原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时间及躁动程度,并统计治疗期间导尿管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躁动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尿管滑脱、尿道损伤及尿潴留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尿管因素是导致脑外伤术后躁动主要原因之一,保证导尿管的通畅,避免尿潴留的发生是减少躁动的有效方法。
作者:郝贺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铂联合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无排卵性不孕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克罗米芬联合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克罗米芬治疗。两组都以3个月经周期作为1个治疗疗程。结果卵巢优势卵泡直径比较中,观察组C12、C14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为84.8%,妊娠率为51.7%,对照组为75.0%,31.0%,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8~13mm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妇科再造胶囊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效果与单独应用克罗米芬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凤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及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Livin在22例妊娠滋养细胞组织(14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毛膜癌)中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作对照组。结果Livin蛋白在侵蚀性葡萄胎中表达率为57.1%,绒毛膜癌中表达率为87.5%,正常绒毛组织中为10.0%;Livin蛋白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Livin在侵蚀性葡萄胎、绒癌中高表达提示Livin可能参与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韡;马瑞;王艳霞;安瑞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重症肺炎患儿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n=40)与加用CPAP治疗(观察组,n=4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胸骨凹陷、发绀、肺部啰音缓解、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PaO2无明显差异,疗后PaO2均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升高幅度(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淑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上肢动脉变异类型,目前偶有个案报道,本研究就1例男性大体标本解剖时发现双上肢肱动脉变异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在本例中,肱动脉于腋动脉第1段即发出肱动脉浅、深两干,二者沿着臂部及前臂部向下走行,终分别延续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二者分别发出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尺侧上副动脉以及肱深动脉、肩胛下动脉、胸外侧动脉、尺侧下副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由于肱动脉的变异而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的事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变异的存在以避免治疗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作者:郭少炜;徐剑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7例,所有患者皆进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对颈椎病的原因分析,MRI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P<0.05)。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低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可以观察到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而MRI则对纤维性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变性,寰枢椎半脱位有独特的征象。结论综合X线平片、CT、MRI可提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水平。
作者:任蓬程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我市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隐患因素的现状。方法对26所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引发医院感染的隐患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隐患因素存在:设备的配置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淡漠、专业知识缺乏、医用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当。结论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口腔科院感管理工作,加大督查及制度落实力度,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陈艾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物理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和独立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智力发育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育,提高独立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霞;尚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病毒唑治疗患儿48例为对照组,消旋卡多曲治疗患儿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2.1±0.7)d、止泻时间(2.5±0.9)d、退热时间(1.8±0.6)d、住院时间(4.6±1.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6±1.0)d、(3.2±1.1)d、(2.3±0.8)d、(6.7±1.5)d,观察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健荣;刘一鸣;谭本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胡大夫,我是从外地来的。他们说下午您不出门诊,能不能通融一下?”“我是后勤处的,有个同事的父亲偏瘫需要康复,可否请您帮他做做康复治疗?”
作者:费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100例,把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的是一般妇产科护理,实验组则是人性化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取得的各方面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要好,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的满意程度和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护理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比传统的护理更具有优势。在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效果,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秋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对照组中,临床上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0%,而实验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为7.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并做好患者的药物护理,采用适合于心内科患者的健康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安全护理行为,从而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马智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8.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8%),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乃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建立大肠杆菌生物被膜(E.coli biofilm,EBF),形成体外模型,并开展白头翁对EBF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中分别复制体外EBF模型,将白头翁作用于EBF体外模型,分别采用银染法和MTT法考察白头翁对EBF的影响。结果Φ30培养皿中,表面观察到黑色呈棉絮状的膜样物,空白组没有此样物质;96孔板中,模型组的OD值为0.079,空白组的OD值为1.548;白头翁醇提组抑制率为25.79%,白头翁水提组抑制率为53.11%;750μg/mL的白头翁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有佳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5.17%;药物作用12h后开始白头翁组的EBF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24h效果好。结论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可以形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白头翁可以抑制和破坏早期及成熟的细菌生物膜,且其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姚禹;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临床特点,为提高患者诊断与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9例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出现音韵节律、语调、看图命名、动作描述以及书写障碍,部分患者发生听理解及复述障碍,患者自发性语言可表现为流畅性或非流畅性。结果治疗后,其听、说、读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3例患者书写能力明显改善,6例患者书写能力未改善;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障碍,不利于其保持积极心态尽快恢复健康,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语言能力,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心内科收治的3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钙通道拮抗剂、他汀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片,连续治疗2周,对患者进行运动耐量测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耐量观察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绞痛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提高运动耐量,效果满意。
作者:郑晓华;吴璐皙;朱景威;林子川;马河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