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菲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及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Livin在22例妊娠滋养细胞组织(14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毛膜癌)中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作对照组。结果Livin蛋白在侵蚀性葡萄胎中表达率为57.1%,绒毛膜癌中表达率为87.5%,正常绒毛组织中为10.0%;Livin蛋白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Livin在侵蚀性葡萄胎、绒癌中高表达提示Livin可能参与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韡;马瑞;王艳霞;安瑞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000例,分析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治疗。结果1000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中,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患者13例,发生率为1.3%,发生原因有很多,有麻醉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经过治疗,9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椎管内麻醉很少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但是偶尔会发生,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进行治疗。
作者:黎洪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患者50例资料。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palmar tilt角度均值为(7.9±2.2)°,ulnar tilt角度均值为(14.9±0.8)°,radial height长度均值为(8.9±0.8)mm,与治疗前相比获得明显改善(P<0.05),但是数据与治疗后1年的统计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尺骨茎突I型患者与II型患者相关统计数据类似(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的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无显著性影响,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桡骨远端骨折伴随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鑫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对照组中,临床上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0%,而实验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为7.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并做好患者的药物护理,采用适合于心内科患者的健康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安全护理行为,从而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马智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析内窥镜下鼻窦炎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500例来我院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治愈340例,显效100例,有效4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6%。其中术后鼻塞治愈率为79.88%,脓涕缓解率为80.19%,头痛治愈率为92.1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它减轻患者的创伤与痛苦,且具有显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彻底的的好方法。
作者:林曾萍;郭照萌;邱书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结合监督检验工作,分析评价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实例归纳总结维U颠茄铝胶囊的检验结果,从质量标准入手,结合检验结果,分析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结果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存在不能客观评价其内在质量的问题。结论应修订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
作者:白文莉;郭菊玲;吴丽萍;张树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柴黄双解颗粒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柴黄双解颗粒对常见致病菌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甲1型、甲3型和腺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结果柴黄双解颗粒体外对所试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及所试常见致病菌均显示抑制作用。结论柴黄双解颗粒体外有抗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及抗菌的作用。
作者:于远洋;陈艳菊;贾天柱;苗丽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心内科收治的3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钙通道拮抗剂、他汀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片,连续治疗2周,对患者进行运动耐量测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耐量观察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绞痛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提高运动耐量,效果满意。
作者:郑晓华;吴璐皙;朱景威;林子川;马河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5%(73/76),明显高于对照组80.26%(6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汪蕾;孙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感染的分布和对药物敏感情况。方法收集500例住院患者痰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血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平板作细菌培养,并用API细菌鉴定及MIC药物药敏试验。结果500例标本中共检出426株细菌(85.2%),致病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致病细菌对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低,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抗生素的滥用使病原菌耐药率高,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各不相同,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
作者:张旻;卢少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建立大肠杆菌生物被膜(E.coli biofilm,EBF),形成体外模型,并开展白头翁对EBF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中分别复制体外EBF模型,将白头翁作用于EBF体外模型,分别采用银染法和MTT法考察白头翁对EBF的影响。结果Φ30培养皿中,表面观察到黑色呈棉絮状的膜样物,空白组没有此样物质;96孔板中,模型组的OD值为0.079,空白组的OD值为1.548;白头翁醇提组抑制率为25.79%,白头翁水提组抑制率为53.11%;750μg/mL的白头翁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有佳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5.17%;药物作用12h后开始白头翁组的EBF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24h效果好。结论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可以形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白头翁可以抑制和破坏早期及成熟的细菌生物膜,且其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姚禹;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评价自拟“强筋健骨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试验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4周通过有效率、疼痛评分来评价“强筋健骨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与对照组相比,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23/30),(P<0.05)。结论自拟“强筋健骨汤”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树昆;杨建萍;浦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制定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记录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动静脉内瘘开始使用时间和失功时间。结果11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发生内瘘阻塞12例,占10.3%。12例发生内瘘阻塞者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肾病7例、红斑狼疮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凝状态所致5例,超滤量过多4例,压迫时间过长2例,内瘘使用过早1例。结论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正确选择血管,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内瘘阻塞的发生。
作者:严艳;黄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近代中医流派与名医》课件尚属新的尝试。对于课件的设计原则,准备工作和步骤,确定课件类型,教学素材的收集及加工,课件结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作者:宋雨婷;刘立杰;赵海南;杜赟;吕明明;范逸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100例,把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的是一般妇产科护理,实验组则是人性化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取得的各方面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要好,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的满意程度和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护理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比传统的护理更具有优势。在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效果,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秋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探讨MRI与CT联合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MRI、CT扫描显示脊柱转移瘤病变共256例次。MRI扫描显示病变共256次(100%),确诊脊柱转移瘤48例(96%);CT扫描显示病变共125次(49%),确诊脊柱转移瘤27例(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RI与CT联合检查可有效诊断脊柱转移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92结节性痒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桃红四物汤加减组)46例和观察组(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组)4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与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瘙痒程度也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显效相对更快。
作者:马建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南阳地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分布特征,为该地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抗高血压治疗的经济效益。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通过Tap-man探针法对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的五大类降压药疗效相关的13个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1)南阳地区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疗效较好;(2)美托洛尔降压效果一般且发生心动过缓风险过高;(3)女性患者服用ACEI类药物后咳嗽风险明显高于男性,且效果较男性差(P<0.05);(4)肥胖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氨氯地平效果较好(P<0.05)。结论南阳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可广泛应用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对美托洛尔效果可能较差,不建议广泛应用;女性患者不建议应用ACEI类药物;肥胖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效果可能较好。
作者:乔崇;李玉东;刘志远;高建步;米婷婷;杨守忠;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3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情况与同期入院的100例未用药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切口愈合效果和用药率均显著优于未给药患者(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伤口感染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永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患者6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因素,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中胆管损伤及术后肝性脑病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非绝对禁忌证,术中仔细操作,适当降低气腹压力,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怀波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