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婷;刘立杰;赵海南;杜赟;吕明明;范逸品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色氨酸沿犬尿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其高表达是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与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关系密切。目前,学者们观点比较一致的是, IDO可通过3种机制参与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脂多糖和多种细胞因子等物质可调节IDO的表达,1-甲基色氨酸作为IDO的抑制剂在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IDO如何参与肿瘤免疫耐受具体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今后制定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硕;李保松;崔运福;王荣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92结节性痒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桃红四物汤加减组)46例和观察组(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组)4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与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瘙痒程度也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显效相对更快。
作者:马建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伤寒论》方指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的提到的方剂。儿科病证虽以时方治疗较多,但在临床报道中,《伤寒论》之经典方剂在儿科病证的应用亦不少。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归纳近年来《伤寒论》方在儿科肺系疾病的临床运用情况,总结其临床运用规律,使《伤寒论》方更灵活、更广泛的应用于儿科临床。
作者:黄福珍;刘英锋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临床实践能力是高等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注重对高等教育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优秀医学生的重要实践阶段。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临床教学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附属医院作为大学的一般研究机构,作为大学设置或是承办的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专门场所,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尤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专业人才需求量更大、专业性要求更强,附属医院在此过程中就更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附属医院的特点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附属医院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其相应的意义,并基于综合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宗旨,对附属医院进一步改造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作者:关琦;曲洪澜;于果;张海军;赵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LC手术的5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总结LC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本组582例患者,术中胆道出血1例,中转5例,术后胆道结石残留1例,胆漏1例,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许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铂联合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心内科收治的3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钙通道拮抗剂、他汀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片,连续治疗2周,对患者进行运动耐量测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耐量观察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绞痛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提高运动耐量,效果满意。
作者:郑晓华;吴璐皙;朱景威;林子川;马河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在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阐明个体差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用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使用频率高,是一线方案的首选药物。通过对常用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的分析研究,找到不同患者在基因层面的个体差异,达到预测化疗疗效、选定佳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用药。
作者:郝志英;李云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的时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7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按照手术时间分为A组(3d内手术)73例,B组(4~7d手术)34例、C组(8d及以上手术)19例。结果126例患儿中行单纯阑尾切除术者92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73例,行开腹手术者19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者34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行开腹手术者14例;A组和B组患儿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tAC=2.967,P=0.0387;tBC=2.637,P=0.0459);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48%(4/73),B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4.71%,C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42.11%(8/19),A组及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患儿(x2AC=4.369,P=0.0252;x2BC=3.697,P=0.0351);术后C组患儿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儿(tAC=3.098,P=0.0395;tBC=2.581,P=0.0439)。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确诊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腹腔镜手术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同样安全有效,但对手术操作技术有一定要求,临床应综合考虑患儿病情、手术条件等确定具体的手术方案,以减少手术损伤。
作者:于硕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南阳地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分布特征,为该地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抗高血压治疗的经济效益。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通过Tap-man探针法对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的五大类降压药疗效相关的13个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1)南阳地区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疗效较好;(2)美托洛尔降压效果一般且发生心动过缓风险过高;(3)女性患者服用ACEI类药物后咳嗽风险明显高于男性,且效果较男性差(P<0.05);(4)肥胖高血压患者可能对氨氯地平效果较好(P<0.05)。结论南阳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可广泛应用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氯沙坦类药物;对美托洛尔效果可能较差,不建议广泛应用;女性患者不建议应用ACEI类药物;肥胖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效果可能较好。
作者:乔崇;李玉东;刘志远;高建步;米婷婷;杨守忠;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及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Livin在22例妊娠滋养细胞组织(14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毛膜癌)中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作对照组。结果Livin蛋白在侵蚀性葡萄胎中表达率为57.1%,绒毛膜癌中表达率为87.5%,正常绒毛组织中为10.0%;Livin蛋白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Livin在侵蚀性葡萄胎、绒癌中高表达提示Livin可能参与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韡;马瑞;王艳霞;安瑞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变频正压冲洗雾化与负压置换对儿童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诊治的慢性鼻窦炎患儿97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8例患儿行负压置换治疗为对照组,49例患儿行变频正压冲洗雾化治疗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儿的各种感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流涕视觉模拟评分、鼻塞视觉模拟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头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儿流涕视觉模拟评分、鼻塞视觉模拟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头痛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负压置换相比,变频正压冲洗雾化治疗儿童鼻-鼻窦炎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丽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aVR导联T波方向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价值。方法将7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aVR导联T波方向不同分为T波直立组(A组)和T波倒置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脑钠肽、C反应蛋白、冠脉造影结果及心功能变化。结果A组以老年人居多;脑钠肽、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冠脉造影提示多伴有多支血管病变,且患者LAD比较长,多呈LAD包绕型,阻塞部位多为LAD近段;患者心功能更差。结论aVR导联T波方向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孙莉;王燕华;荀平;付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我市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隐患因素的现状。方法对26所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引发医院感染的隐患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隐患因素存在:设备的配置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淡漠、专业知识缺乏、医用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当。结论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口腔科院感管理工作,加大督查及制度落实力度,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陈艾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HSP患儿39例,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20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9例,选取22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3~5岁80mg qd、5~8岁120mg qd、>8岁160mg qd)治疗7~10d,糖皮质激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bid)治疗7~10d。留取治疗前后血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结果(1)HSP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 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复方甘草酸苷组与糖皮质激素组血浆IFN-γ、IL-4、IL-17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2)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L-4、IL-17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P<0.05);糖皮质激素组用药后血浆IFN-γ、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5)。(3)糖皮质激素组用药后血浆IFN-γ、IL-4、IL-17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能通过抑制HSP患儿Th2、Th17细胞活化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不及糖皮质激素明显。
作者:刘娟娟;肖静;张秋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缺铁性贫血儿童,其中有35例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试验组),另35例给予硫酸亚铁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Hb、MCV、MCH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用于临床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晓霞;肖绪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接受逆行胃电刺激后肥胖患者胃容受性、胃排空和胃肠激素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肥胖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逆行胃电刺激和假胃电刺激,分析不同刺激下胃容受性、胃排空和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采用逆行胃电刺激后患者饱感时的进餐量和大耐受程度进餐量均显著低于采用假胃电刺激后(P<0.01)。采用逆行胃电刺激后和假胃电刺激后患者胃半排空时间、1h固体餐存留率、2 h固体餐存留率以及瘦素、生长激素释放肽、抵抗素、肽YY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激素释放的变化与胃半排空时间变化呈正相关(r=0.577,P<0.05)。结论急性逆行胃电刺激能够减少肥胖患者对液体的进餐量,但是对相关激素的释放影响不明显。
作者:金鹏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1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实施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淑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分析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择期进行切除扁桃体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后咽痛、手术后咽部水肿、扁桃体窝伪膜生长状况、吞咽功能、说话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5±5.9)mL、手术时间(20.7±10.2)min、麻醉时间(25.2±5.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咽痛评分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相比,利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相关指标恢复也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华;余建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手足口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P<0.05)。治疗组患儿的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殷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