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王燕华;荀平;付刚
目的:探讨改良式电切术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使用改良式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上相比(P>0.05)。同时,观察组的假性尿失禁,电切综合征及穿孔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式电切术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提高临床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罗锦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掌握本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352例,实查350例(实查率99.43%),查出医院感染8例,现患率为2.2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是50.0%、37.5%、12.5%;分离出病原菌26株,阳性检出率56.5%,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7%。结论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对照组中,临床上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0%,而实验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为7.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并做好患者的药物护理,采用适合于心内科患者的健康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安全护理行为,从而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马智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犬急性心肌缺血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犬冠状动脉结扎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注射给予红花黄色素,观察其对心肌缺血程度、心肌缺血范围及心肌缺血梗死程度的影响,对血清肌酸激酶及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影响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能减轻心肌缺血程度,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输出量,对心肌耗氧量无明显影响。结论红花黄色素对犬心肌缺血梗塞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俐;魏云;卜振军;唐映红;余望贻;吴爱萍;李燕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铂联合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4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血清及耳积液HA、白介素和对照组的血清HA、白介素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A、白介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耳积液检测结果均高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检测结果高于血清检测结果,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呈现异常的状态,且慢性期患者更为明显,耳积液的检测水平均高于血清含量,因此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指标。
作者:徐光;刘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变频正压冲洗雾化与负压置换对儿童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诊治的慢性鼻窦炎患儿97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8例患儿行负压置换治疗为对照组,49例患儿行变频正压冲洗雾化治疗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儿的各种感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流涕视觉模拟评分、鼻塞视觉模拟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头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儿流涕视觉模拟评分、鼻塞视觉模拟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头痛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负压置换相比,变频正压冲洗雾化治疗儿童鼻-鼻窦炎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丽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患者心肌酶谱影响,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市区2009年5月~2012年10月腹腔患者361例。CO2气腹前、气腹15、40min、术后48h分别监测患者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B型脑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及预防对策。结果建立CO2气腹前(T0),LDH(88.90±33.40)U/L、CK (34.50±16.10)U/L、CK-MB(0.06±0.01)ng/mL、TnT(18.40±3.40)pg/mL和BNP(128.60±45.60)U/L都在正常范围;CO2气腹15min(T1),LDH、CK、CK-MB、TnI及BNP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CO2气腹40min(T2), LDH(123.00±33.60)U/L、CK(120.00±17.80)U/L、CK-MB(172.00±38.80)U/L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T3)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建立CO2气腹时可导致心肌酶升高,心肌代谢出现暂时异常,但腹腔镜术后2d内可恢复正常。腹腔镜手术对心肌酶谱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阿莉;周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上肢动脉变异类型,目前偶有个案报道,本研究就1例男性大体标本解剖时发现双上肢肱动脉变异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在本例中,肱动脉于腋动脉第1段即发出肱动脉浅、深两干,二者沿着臂部及前臂部向下走行,终分别延续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二者分别发出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尺侧上副动脉以及肱深动脉、肩胛下动脉、胸外侧动脉、尺侧下副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由于肱动脉的变异而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的事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变异的存在以避免治疗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作者:郭少炜;徐剑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中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的质量有积极意义。我国的职业教育近几年刚刚起步,如何依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如何依托实训教学来提高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效果。成为摆在广大中药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问题。本文拟探讨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的实训教学的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作者:解玉波;史春山;姚铭;王莉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结合监督检验工作,分析评价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实例归纳总结维U颠茄铝胶囊的检验结果,从质量标准入手,结合检验结果,分析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结果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存在不能客观评价其内在质量的问题。结论应修订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
作者:白文莉;郭菊玲;吴丽萍;张树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他汀类降脂药对急慢性脑血管病的远期疗效及卒中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就诊的急慢性脑血管病患者2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7例及对照组108例,观察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血脂改变、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TG、TC、LDL-C及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18、24个月时两组IM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研究组致死性脑卒中、非致死性脑卒中、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常规用药。
作者:陈春雷;邱智辉;苏世鑫;张国良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病理学教学内容繁多,这与高职护理教育特点相冲突。后者学制时间短,在课程设置上压缩了病理学教学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学时数内,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特点,就高职护理教育中病理学教学谈一些感受和想法。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建立大肠杆菌生物被膜(E.coli biofilm,EBF),形成体外模型,并开展白头翁对EBF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中分别复制体外EBF模型,将白头翁作用于EBF体外模型,分别采用银染法和MTT法考察白头翁对EBF的影响。结果Φ30培养皿中,表面观察到黑色呈棉絮状的膜样物,空白组没有此样物质;96孔板中,模型组的OD值为0.079,空白组的OD值为1.548;白头翁醇提组抑制率为25.79%,白头翁水提组抑制率为53.11%;750μg/mL的白头翁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有佳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5.17%;药物作用12h后开始白头翁组的EBF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24h效果好。结论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可以形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白头翁可以抑制和破坏早期及成熟的细菌生物膜,且其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姚禹;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临床实践能力是高等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注重对高等教育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优秀医学生的重要实践阶段。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临床教学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附属医院作为大学的一般研究机构,作为大学设置或是承办的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专门场所,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尤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专业人才需求量更大、专业性要求更强,附属医院在此过程中就更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附属医院的特点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附属医院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其相应的意义,并基于综合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宗旨,对附属医院进一步改造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作者:关琦;曲洪澜;于果;张海军;赵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临床特点,为提高患者诊断与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9例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出现音韵节律、语调、看图命名、动作描述以及书写障碍,部分患者发生听理解及复述障碍,患者自发性语言可表现为流畅性或非流畅性。结果治疗后,其听、说、读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3例患者书写能力明显改善,6例患者书写能力未改善;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障碍,不利于其保持积极心态尽快恢复健康,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语言能力,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3年5月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82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32例,应用辛岑颗粒为对照组患者祛风通窍、益气固表,应用健脾通窍丸为实验组患者祛风通窍、补肺健脾。对比两组患者的远期及近期疗效。结果从近期疗效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1.25%;从远期疗效看,实验组患者鼻炎复发率为28.00%,对照组为56.2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远期及近期效果更佳,临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治疗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能获得较佳的远期及近期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王振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HSP患儿39例,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20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9例,选取22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3~5岁80mg qd、5~8岁120mg qd、>8岁160mg qd)治疗7~10d,糖皮质激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bid)治疗7~10d。留取治疗前后血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结果(1)HSP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 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复方甘草酸苷组与糖皮质激素组血浆IFN-γ、IL-4、IL-17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2)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L-4、IL-17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P<0.05);糖皮质激素组用药后血浆IFN-γ、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5)。(3)糖皮质激素组用药后血浆IFN-γ、IL-4、IL-17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能通过抑制HSP患儿Th2、Th17细胞活化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不及糖皮质激素明显。
作者:刘娟娟;肖静;张秋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制定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记录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动静脉内瘘开始使用时间和失功时间。结果11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发生内瘘阻塞12例,占10.3%。12例发生内瘘阻塞者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肾病7例、红斑狼疮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凝状态所致5例,超滤量过多4例,压迫时间过长2例,内瘘使用过早1例。结论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正确选择血管,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内瘘阻塞的发生。
作者:严艳;黄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7牙齿例按常规方法进行根管扩大后直接进行根管充填,充填后1周和半年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达95.3%,与常规二次法根管治疗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成功率高,可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是临床可大力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宏玉权;何天鹏;高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