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梅
目的:总结分析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需择期进行切除扁桃体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后咽痛、手术后咽部水肿、扁桃体窝伪膜生长状况、吞咽功能、说话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5±5.9)mL、手术时间(20.7±10.2)min、麻醉时间(25.2±5.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咽痛评分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相比,利用单极电刀切除扁桃体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相关指标恢复也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华;余建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重症肺炎患儿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n=40)与加用CPAP治疗(观察组,n=4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胸骨凹陷、发绀、肺部啰音缓解、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PaO2无明显差异,疗后PaO2均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升高幅度(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淑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接受逆行胃电刺激后肥胖患者胃容受性、胃排空和胃肠激素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肥胖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逆行胃电刺激和假胃电刺激,分析不同刺激下胃容受性、胃排空和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采用逆行胃电刺激后患者饱感时的进餐量和大耐受程度进餐量均显著低于采用假胃电刺激后(P<0.01)。采用逆行胃电刺激后和假胃电刺激后患者胃半排空时间、1h固体餐存留率、2 h固体餐存留率以及瘦素、生长激素释放肽、抵抗素、肽YY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激素释放的变化与胃半排空时间变化呈正相关(r=0.577,P<0.05)。结论急性逆行胃电刺激能够减少肥胖患者对液体的进餐量,但是对相关激素的释放影响不明显。
作者:金鹏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3年5月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82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32例,应用辛岑颗粒为对照组患者祛风通窍、益气固表,应用健脾通窍丸为实验组患者祛风通窍、补肺健脾。对比两组患者的远期及近期疗效。结果从近期疗效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1.25%;从远期疗效看,实验组患者鼻炎复发率为28.00%,对照组为56.2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远期及近期效果更佳,临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治疗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能获得较佳的远期及近期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王振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病理学教学内容繁多,这与高职护理教育特点相冲突。后者学制时间短,在课程设置上压缩了病理学教学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学时数内,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特点,就高职护理教育中病理学教学谈一些感受和想法。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社区管理中心,对正阳社区2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及技能掌握情况、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率及技能合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子仙;陈毅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后心功能改善、GQOLI-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秀美;赵维秀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析内窥镜下鼻窦炎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500例来我院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治愈340例,显效100例,有效4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6%。其中术后鼻塞治愈率为79.88%,脓涕缓解率为80.19%,头痛治愈率为92.1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它减轻患者的创伤与痛苦,且具有显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彻底的的好方法。
作者:林曾萍;郭照萌;邱书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建立大肠杆菌生物被膜(E.coli biofilm,EBF),形成体外模型,并开展白头翁对EBF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中分别复制体外EBF模型,将白头翁作用于EBF体外模型,分别采用银染法和MTT法考察白头翁对EBF的影响。结果Φ30培养皿中,表面观察到黑色呈棉絮状的膜样物,空白组没有此样物质;96孔板中,模型组的OD值为0.079,空白组的OD值为1.548;白头翁醇提组抑制率为25.79%,白头翁水提组抑制率为53.11%;750μg/mL的白头翁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有佳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5.17%;药物作用12h后开始白头翁组的EBF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24h效果好。结论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可以形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白头翁可以抑制和破坏早期及成熟的细菌生物膜,且其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姚禹;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对照组中,临床上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0%,而实验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为7.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并做好患者的药物护理,采用适合于心内科患者的健康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安全护理行为,从而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马智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观察匹多莫德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28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上增加运用匹多莫德进行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设为实验组,总共129例。将运用采取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方法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共99例。观察两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感染次数、初愈后再次感染病程时间对比、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等情况对比。结果两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治疗情况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9.22%,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7.88%(x2=13.411,P<0.01)。初愈后再次平均感染次数明显降低,再次感染病程时间显著缩短。而且实验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法的满意情况显著提升(x2=35.031,P<0.01)。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我国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我市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隐患因素的现状。方法对26所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引发医院感染的隐患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隐患因素存在:设备的配置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淡漠、专业知识缺乏、医用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当。结论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口腔科院感管理工作,加大督查及制度落实力度,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陈艾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婴幼儿吐乳症发病情况及治疗疗效观察。方法通过门诊915例婴幼儿常规查体检出吐乳症患儿,并通过“董氏指压法”治疗,间隔1周重复1次,3次1个疗程。结果发病578例,发病率为63.17%,男女发病率相近,无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溢乳和呕吐,占93.08%。治疗后痊愈347例,占60.03%;显效130例,占22.49%;有效85例,占14.71%;无效16例,占2.77%。治疗总有效率达97.23%。结论吐乳症在婴幼儿十分普遍,运用董氏指压法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韩海琼;陈伟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掌握本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352例,实查350例(实查率99.43%),查出医院感染8例,现患率为2.2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是50.0%、37.5%、12.5%;分离出病原菌26株,阳性检出率56.5%,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7%。结论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对于其流通必须加以规范。尤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药品流通监管机制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在规范药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药品流通监管机制日益呈现出弊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药品流通的发展。因此,我国药品流通秩序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本文阐述我国药品流通监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独特性见解,以期对今后药品流通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千永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胡大夫,我是从外地来的。他们说下午您不出门诊,能不能通融一下?”“我是后勤处的,有个同事的父亲偏瘫需要康复,可否请您帮他做做康复治疗?”
作者:费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麻,采用头低足高位。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两组均于术后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5d。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残端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00%。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治疗总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相关指标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范文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优质服务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为37例(83.7%)和30例(6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2.8±2.5)分和(83.6±4.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麦润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平远县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保证。方法对平远县2010~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操作,分析本地区饮用水质合格情况。结果2010~2012年3年共监测794份水样,单项检测显示总硬度、氯化物、铅、砷、硝酸盐合格率为100%。总大肠菌群超标为严重,合格率仅为32.11%,其次为浑浊度,合格率为72.50%,pH合格率为83.42%,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8.66%。结论平远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说明水质受有机物和人畜粪便、垃圾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在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作者:张世远;张学良;刘元;黄良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7例,所有患者皆进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对颈椎病的原因分析,MRI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P<0.05)。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低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可以观察到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而MRI则对纤维性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变性,寰枢椎半脱位有独特的征象。结论综合X线平片、CT、MRI可提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水平。
作者:任蓬程 刊期: 2013年第24期